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低温下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氨氮型富营养化水体净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少奎  张燕燕  杨志峰  刘加刚 《环境科学》2006,27(10):2014-2018
以氨氮为主要氮组分的富营养化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批量培养方式对比研究了6.8~7.2℃水温下浮水植物系统(2种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浮萍Lemna minor)、泡沫板系统(无生命覆盖物系统)及空白系统(无覆盖物系统)的脱氮效果,并探讨了6.4~11.2℃水温下不同起始COD浓度(27~105 mg/L)对各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氧(DO)是影响NH4+-N去除的关键因子之一,好氧时期各系统NH4+-N去除率占整个时期NH4+-N去除率的61%~88%.3种植物系统中NH4+-N的去除率(45%~56%)普遍高于泡沫板系统(38%)与空白系统(38%),而TN和COD去除效果差异则与植物类型有关;随着水体中起始COD浓度的升高,系统中DO逐渐由好氧状态降至0,该结果对NO3--N去除率影响最大(去除率由67%上升至95%),而对其它水质指标(COD,TN,NH4+-N)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生物接触A/O工艺可以在低温下稳定运行,对官厅水库入库水中NH4+-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COD、TN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当温度大幅下降时,在温度下降初期NH4+-N去除率明显下降,但经过一段时间后,NH4+-N去除率逐渐回升,并稳定在较高的去除率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0~5℃时,进水N4+-N为10mg/L左右,NH4+-N去除率最终稳定在95%以上,出水NH4+-N稳定<0.5mg/L.另外,温度变化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不明显.镜检结果表明,在0~5℃条件下生物膜中的微生物仍具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乳品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去污脱氮能力,以新型螺旋状纤维填料作为载体,采用多级氧化槽内不同种类微生物形成的食物链系统(food chain reactor),详细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COD、TN、NH4-N、TP等的去除率及其去除机理,并对污泥减量化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842~1 843  mg/L、TN为36.3~92.2  mg/L、NH4-N为30.1~52.1  mg/L,HRT=6 h时,系统COD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3.3%;TN和NH+4-N的去除效果显著,其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3.3%和80.7%,出水COD、TN、NH+4-N平均值分别为79.4 mg/L、9.6  mg/L、6.1 mg/L,均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2002)的一级标准.该系统不仅具有较高的去污脱氮效果,而且产生的剩余污泥量极少,其污泥产率的平均值为7.7%.该系统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长期运行稳定,可应用于城市污水、中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餐厅污水、食品工业废水)等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焦化废水处理中预处理蒸氨工艺不稳定容易引起生物处理出水NH+4-N的波动,为了在有机物去除的同时提高生物系统对NH+4-N的去除效果和稳定性,采用对NH+4-N有良好吸附性能的天然斜发沸石为生物填料构建沸石床多级生物膜系统,考察了进水负荷对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抗冲击负荷能力以及系统的功能分区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系统进水NH+4-N负荷≤0.21 kg/(m3·d)、COD负荷≤1.35 kg/(m3·d)时,出水NH+4-N和COD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2±1.2)mg/L和(228±60)mg/L,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9.1±0.5)%和(86.0±2.6)%.在低、高两次NH+4-N冲击负荷[0.03 kg/(m3·d)和0.06 kg/(m3·d)]条件下,系统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仍然分别高达99.0%和92.9%,高于对比系统的96.8%和89.3%,表现出良好的抗NH+4-N冲击负荷性能与处理稳定性.系统好氧单元反应器沿程出现脱碳/硝化功能区(C/N区)和硝化功能区(N区),其中N区的NH+4-N 降解速率为C/N区的2~8倍.系统进水中相对分子质量<1×103、 1×103~1×104、 >1×104的TOC浓度分别为227.6、104.8和35.0 mg/L,处理出水中的TOC浓度分别为31.2、 22.9和31.5 mg/L,其中相对分子质量<1×103和1×103~1×104这2个范围的有机物降解良好,出水残余物质主要为相对分子质量>1×103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5.
提高人工湿地对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是当前人工湿地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 Gaudich)为湿地植物,在野外构建三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以高污染养猪废水为处理对象,分析废水中铵态氮(NH4+-N)、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在人工湿地中的去除效应,并解析它们与水体温度、溶解氧(DO)、pH和氧化还原电位(Eh)等指标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绿狐尾藻人工湿地对NH4+-N、TN、TP和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3%、86.4%、76.3%和82.3%,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45、86、14和188 mg/L。人工湿地进水负荷与人工湿地去除负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 ≥ 0.80,P< 0.01),去除负荷随进水负荷增加而增加。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人工湿地对NH4+-N、TN、TP的去除率与水体DO、Eh和温度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对COD的去除率仅与温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 < 0.05),说明人工湿地对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机制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发现水体温度是人工湿地对NH4+-N、TN、COD去除的主要影响因素,水体Eh对人工湿地去除TP的关联性最大。这对改善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应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林可霉素生产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采用单相中温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厌氧生物工艺处理含有有毒难降解有机物的林可霉素生产废水.当进水COD 8000~14000 mg/L,HRT约10h时,COD容积负荷可达20~35kg/(m3·d),COD去除率为50%~55%.适时调整并维持较高的表面水力负荷[0.2~0.4 m3/(m2·h)]、较高的进水有机基质浓度(COD为2000~3000mg/L)和污泥COD负荷[0.2~0.5 kg/(kg·d)],并适当延长启动驯化时间可培养出沉降性好、污泥活性较高的颗粒污泥.废水厌氧生物降解动力学符合Monod方程,动力学常数Vmax=1.3 d-1,Ks=8133mg/L.废水中不可生物降解物质占总COD的比例约为30%,这是废水COD去除率偏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利用酵母菌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的连续小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批量实验对从高浓度味精废水中筛选出的一组酵母菌混合菌群进行了脱氢酶活性(DHA)测试.结果表明用该菌群对COD、硫酸根和氨氮均接近20000mg/L的味精离交尾液进行处理时,其DHA值在前36h高于对离交尾液稀释液的处理,说明高浓度氨氮和硫酸盐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利用接种了该酵母菌群的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对味精废水进行的连续小试处理结果表明,COD容积负荷2.0~14.3kg/(m3·d)时,COD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适当地补充磷源有利于维持稳定的处理效果对出水pH值和C  相似文献   

8.
添加原水改善SBR工艺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性能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19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直接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处理系统的效率较低,COD去除率仅有10%左右,NH4+-N去除率70%左右;处理出水水质较差,出水COD高于1 000mg/L,出水NH4+-N在200mg/L左右;处理系统的工作不稳定,效能逐渐恶化.在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中添加部分未经厌氧消化的猪场废水(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明显提高,COD去除率高于80%,出水COD降到250~350mg/L;NH4+-N去除率高于99%,出水NH4+-N小于10mg/L;处理系统的稳定性也得到增强.添加原水后,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BOD5/COD比值从0.19上升到0.54,BOD5/TN比值从0.28上升到2.04,增加了微生物生长和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强化了反硝化作用,不仅提高了总氮去除效率,而且通过回补碱度,维持了处理系统的pH值稳定.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构建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PN/Anammox)污水处理工艺,以探究AnMBR-PN/A工艺处理效果最佳的水力停留时间(HRT).AnMBR将厌氧生物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实现有机物去除,AnMBR出水NH4+-N通过PN部分转化为NO2--N,最终通过NO2--N氧化剩余NH4+-N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在HRT=11.2 h时,AnMBR-PN/A工艺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稳定在97%以上,COD转化为CH4效率超过77.5%,总氮(TN)去除率为78%,出水COD和TN浓度分别低于14和11 mg·L-1.AnMBR段COD去除率达到95%,平均甲烷产率为0.39 L·L-1·d-1.PN段实现了NO2--N的高效积累,其出水中NO2-/NH4+为0.91±0.11.Anammox段出水中的NO2--N、NH4+-N和NO3--N浓度分别低于1.0、4.9和5.1 mg·L-1.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PN段氨氧化菌主要为Nitrosomonas,丰度为7.09%,Anammox段主要微生物为Candidatus Brocadia,丰度高达21.01%.本研究构建的AnMBR-PN/A工艺实现了污水处理过程的高效能源回收和深度自养脱氮,研究成果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在严格控制试验条件的基础上,首次采用缺氧/厌氧UASB-SBR生化系统处理高氨氮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经过5个阶 段(116 d)的连续运行,获得了稳定的工艺性能在进水COD为1 237.2~12 596.8 mg/L条件下,出水COD稳定在108.4~528.26 mg/L;在进水NH4+-N为155.8~1 298.0mg/L的条件下,出水NH4+-N稳定在0.12~4.1 mg/L,实现了有机物及氨氮的深度去除.SBR采用硝化出水回流的运行方式,对原水既有一定的稀释作用,又可使富含NOx-N的硝化液借助原水中丰富的有机碳 源在缺氧UASB内进行反硝化,实现生物脱氮及降解有机物的双重目的缺氧UASB1、厌氧UASB2和SBR反应器的OLRmax(以COD计)分别为13、2.09、2.14 kg/(m3·d)UASB1、UASB2和SBR的OLR与相应的OLRrem 均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SBR的NLR(以氮计)与NLRrem也呈现较好线性相关此外,3个反应器的OLR与去除率(η)呈二次相关另外,SBR实现了氨氮的真正去除.整个试验过程中,SBR反应器在室温下运行,硝化阶段溶解氧低于1.0 mg/L,进水温度从20.7℃逐渐降低至10.3℃,SBR的硝化率和反硝化率始终维持在98.5%和97.7%以上,实现了深度脱氮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诱导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化学实验室废水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诱导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化学实验室废水,探讨了超声辐射时间等因素对有机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100mLCOD为4632mg/L的废水(初始pH值=3)在超声辐射反应时间50min,Fe^2+离子浓度为100mg/L,H2O2浓度为800mg/L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79%。  相似文献   

12.
Fenton试剂+SBR法处理纤维素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试剂+SBR法对COD很高的纤维素废水进行处理。首先用絮凝法预处理纤维素废水,然后加入Fenton试剂进行处理,得出在pH为3、Fe2+用量为1.5×10-2 mol/L即2.28 g/L、H2O2的投加量为0.858 g/L、H2O2和Fe2+的投加量比为6、反应时间为4 h时效果最佳,COD降到1 002.8 mg/L,去除效率为88.3%。然后进行SBR生物处理,厌氧处理8 h,好样处理10 h,此时COD处理效果最好为92.8 mg/L,去除效率为90.7%,BOD5为46.8 mg/L,去除效率为88.3%。  相似文献   

13.
Pressurized biochemical process derived from tradi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is an innovative technology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main advantage of the pressurized process is that the oxygen transfer barrier can be overcome by increasing the dissolved oxygen level. In this study, high concentration pesticide wastewater was treated by pressurized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moval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increased steadily with the increase of operating pressure, aeration time, and sludge concentration. When the operation pressure was 0.30 MPa and the aeration time was 6 hr, 85.0%–92.5% COD, corresponding to an effluent COD of 230–370 mg/L, was removed from an influent COD of 2500–5000 mg/L. The obtained outlet COD concentration was lower than 350–450 mg/L for the identical process operated under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In addition, pressurized biochemical process could produce a higher COD volumetric loading rate at 5.8–7.6 kg COD/(m3·day), compared with 2.0–2.8 kg COD/(m3·day) using the same equipment at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COD concentration followed a modified Monod model with Vmax 2.31 day-1 and KS 487 mg/L.  相似文献   

14.
内循环SBR反应器无厌氧段实现同步脱氮除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内循环SBR反应器在模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脱氮除磷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曝气时间为4h,曝气开始时DO浓度为6mg·L-1,pH值7~8时,反应器对COD、NH4 -N、TP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进水中COD浓度、NH4 -N浓度、TP浓度分别由170~260mg·L-1、20~30mg·L-1、8~20mg·L-1降到出水的4~48mg·L-1、0~2.0mg·L-1和0~1.4mg·L-1,COD、TIN(NH4 -N NO3--N N02--N)的去除率分别为89.7%±6.5%、70%左右,NH4 -N的转化率为97.4%±3.6%、TP的去除率为95.6%±4.4%.在本研究的实验过程中反应器进水后未经过传统除磷理论认为所必须的厌氧段而直接曝气,TP的去除效果仍然良好且运行稳定,这和传统的理论与研究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5.
采用Fenton试剂对含分散红E-4B和活性艳兰KN-R染料组成的模拟印染废水进行氧化处理,考察了H2O2和Fe2+浓度、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在H2O2投加量为5.0ml/L,Fe-SO4.7H2O投量为1.1g/L,pH为3,反应25min后静置5min的条件下,初始COD为700mg/L,色度为1200倍的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到95%,脱色率达97%。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对该废水可以起到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生产规模中药废水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两相厌氧-好氧工艺系统治理哈尔滨中药二厂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生产废水,通过两相厌氧工艺的运行效果,分析了其在工艺系统中的作用.生产性试验突破了中药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始终停留在原水COD低于5000mg/L、可生化性良好的易处理废水上的研究现状.现场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浓度多为7000~40000mg/L且废水可生化性差(BOD5/COD<0.2)的情况下,产酸相反应器的日平均COD容积负荷可达到20~30kg/(m3·d),平均COD去除率为47.1%;产甲烷相反应器27d启动成功,其COD容积负荷可达到6.0~7.0kg/(m3·d),平均COD去除率为94.06%;两相厌氧工艺系统COD总去除率可达93.0%以上,是整个工艺系统出水达标排放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pH和DO对好氧颗粒污泥去除高氨氮废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使用SBR成功培养的结构紧密、外形规则,具有良好脱氮性能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并探讨pH和DO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旨在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人工模拟废水,以蔗糖作为唯一碳源,NH4Cl为氮源,将进水NH4+-N浓度由300 mg/L逐步提高至900 mg/L,相应的NH4+-N负荷由0.6 kg/(m3.d)提高至1.8 kg/(m3.d),考察pH和DO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控制反应器pH为8.0,曝气量为75 L/h时,好氧颗粒污泥脱氮的效果最好,氨氮去处率分别为96.70%9、2.33%。由于运行过程中每隔15 min监测每个反应器pH值,使其维持在各自pH值7.0±0.1范围内。这种酸碱度环境对异养菌等微生物并没有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在各pH条件下,COD去除的所需时间和去除率基本没有差别。在不同的DO下,COD在初始的60 min里降解速度有明显区别。曝气量为150 L/h时,COD的降解速度最快,但是曝气量过大颗粒污泥内部厌氧区被压缩,因此选择最佳的曝气量为75 L/h。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经济适用、无二次污染的选矿药剂废水的处理方法,首次采用MBR技术对辽宁某选矿药剂厂的黄药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MBR系统启动与驯化过程中污泥的变化特性,并利用已运行稳定的MBR系统处理黄药废水,考察其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废水水样的黄药质量浓度为353.5~487.0 mg/L、ρ(COD)为1135.5~1486.9 mg/L、pH为9左右时,MBR系统在外加C源无水乙酸钠为0.5g/L、HRT为24 h、反应温度为(28±2)℃时处理该废水,系统连续运行12 d,其出水COD去除率均高于94.5%、黄药去除率均高于99.8%。该研究结果为选矿药剂———黄药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