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通过对CLIPS源代码的分析整合,使用VC.NET作为开发工具,建立好氧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专家系统;通过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技术,对在线实时采集数据分析,综合判断好氧微生物系统的状态及各种指标对好氧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程度;利用基于Rough集的数据挖掘方法疏理及约简知识库;利用专家系统的方法,将好氧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的预测知识,异常诊断知识,分析和控制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建立专家系统。实现对污水处理异常预测及专家诊断,以及在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中的多方面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环境在线监控一体化平台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基于物联网、云计算以及GIS的技术对在线监控一体化平台系统进行技术支撑。首先整合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其次形成基于GIS进行展示的监测监控平台,实现新增点位数据的对接。最后实现在线监测监控平台系统一体化,利用环境监测数据和各种模型进行环境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对城市垃圾焚烧炉二恶英污染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恶项是城市垃圾焚烧炉的首要污染物。本文 介绍了城市垃圾焚烧炉中二恶英的生成机理,对城市垃圾焚烧炉的设计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CBR的新型防空导弹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基于案例推理技术研究了某新型防空导弹的故障诊断问题。在对原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采用CBR的知识表示方法及推理机制等建立了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给出了诊断实例,使导弹武器系统的诊断推理保证了高效率和高质量。  相似文献   

5.
郗青旗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7):205+207-205,207
本文从我国城市生活污泥处理现状和生活污泥处置发展趋势着手,针对目前焚烧生活污泥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已成熟运行的垃圾焚烧炉的特点,分析了焚烧生活污泥对垃圾焚烧炉的影响,并进行了初步的成本测算,对垃圾焚烧炉焚烧生活污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枪械研制过程中的故障诊断效率与正确率,针对现场排除难度大、单一诊断方法准确率低且操作过程复杂等问题,建立RBR-CBR混合推理模型,实现枪械故障的快速准确诊断。方法 针对枪械故障因果关系复杂、随机性大和迭代更新快等特点,提出以RBR为主、CBR为辅的推理模式。采用RETE算法进行RBR推理,提高规则匹配的效率;采用可拓方法,建立枪械故障实例的物元模型;对数值型和区间型不同组合形式的局部相似度进行准确表征;基于最近邻近法进行实例相似度分析。结果 基于RBR和CBR的混合推理方法,开发了枪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此专家系统可有效指导研制过程中枪械故障问题的诊断和排除。结论 利用混合推理方法,在保证枪械故障诊断速度的前提下,提高了故障诊断准确率,证明了基于RBR和CBR的混合推理方法的有效性和此专家系统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环境专家系统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白乃彬 《环境科学》1993,14(1):49-53
本文对国内外环境专家系统的进展及其特点进行了综述。认为:环境专家系统可以应用于环境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用工具。目前,基于事实的推理型专家系统是环境专家系统的主流,环境专家系统又是环境数据库、环境信息系统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文中最后例举了如何将环境模式计算和环境专家系统结合起来解决区域大气质量评价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3种基于知识的管道系统泄漏检测方法,分别是:通过对负压波波形分段符号化处理,采用上下文无关法表示波形结构模式的模式识别诊断系统;以选取合适维数的功率谱特征向量而建立的神经网络泄漏检测系统;与泄漏机理数学模型结合的泄漏诊断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可行性方案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丰 《环境保护》1999,(10):13-15
随着城市发展,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对现有生活垃圾焚烧炉燃烧方式及其优缺点的分析,提出一种新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的技术主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机械炉排式垃圾焚烧炉内的焚烧特性,利用ANSYS Fluent软件进行了炉排炉内垃圾焚烧特性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对炉排运行速度、进料含水率及助燃风含氧量等关键燃烧特性参数对垃圾焚烧过程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城市垃圾中转站选址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寻求一种城市垃圾中转站优化选址方法,根据城市垃圾收运系统的特点,引入逆向物流系统选址规划的理念,选用集合覆盖模型对中转站的位置进行初步优化,确定了垃圾中转站的待选点;在此基础上,运用整数规划构建整个城市垃圾收运系统费用现值最小模型,对城市垃圾中转站的初步规划进行二次优化,从待选点中选出垃圾中转站的最优组合,并计算出其分别接纳的垃圾量.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城市垃圾中转站二次优化选址的可行性、实用性,可为垃圾收运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准确预测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是构建与运行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的首要条件. 我国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的历史统计数据稀缺,传统预测方法往往难以得到要求精度的预测结果. 在系统地分析生活垃圾产生量影响因素及因素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VENSIM软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系统. 结果表明: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可以较好地进行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解决了数据稀缺条件下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精确预测问题,为处理处置工艺的选择和规模的确定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可以在垃圾产生量预测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政策下系统的行为模拟.   相似文献   

13.
高水分垃圾焚烧热回收和烟气净化系统的合理布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热平衡计算分析了高水分生活垃圾在焚烧前干燥脱水对系统热效率的影响 ,并比较了用不同介质干燥湿垃圾时热回收系统的效率和对烟气净化系统布置的要求。计算表明 :系统产生的可供有效利用的蒸汽量总是随垃圾干燥后应用基水分的降低而上升。采用排烟作为干燥介质时系统热效率也随应用基水分的降低而上升 ;而采用热空气作干燥介质时 ,计算热效率有轻微的下降。采用垃圾干燥应对烟气净化系统进行合理布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多,垃圾污染已严重影响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以大连市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并进行情景分析。对大连市各种垃圾处理方式的处理量进行了预测,并预测了2种不同方案下大连市垃圾填埋场的容量和使用寿命,针对垃圾焚烧模块进行了发电量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毛茔子垃圾填埋场四期到2016年底达到饱和,要提高垃圾焚烧的投入,大力建设垃圾焚烧厂,将垃圾焚烧发电作为最主要的资源化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和多目标的生活垃圾运输路线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建设和规模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的改进与提高势在必行。为了探索生活最优运输路径,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生活垃圾转运设施(五路居转运站)和处理设施(六里屯填埋场)为例,基于Arcgis9.2软件平台,利用最短路径搜索法和GIS(地理信息系统)中网络分析工具以及AHP(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可视化多目标运输体系,并搜索出不同目标(路线最短、时间最短、环境最优和综合加权)下生活垃圾最佳运输路径。该研究结果为海淀区生活垃圾运输系统提供可选优化路径和研究方法,从而为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系统提高收运效率、减少运输过程中环境污染以及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路线等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严重威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产量和成分的预测已成为生活垃圾管理研究的热点,是生活垃圾管理体系规划、实施和优化的基础。文章总结了城市生活垃圾预测的基本框架,认为尺度、因素和方法是三大核心问题。在界定研究的时空尺度基础上,概述了国内外影响生活垃圾产生的因素,将其分成内在、社会人口学、个体、自然和政策5类,列举了回归分析、时间序列、灰色系统模型和系统动力学等预测方法的原理、特征和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垃圾低污染气化熔融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彻底消除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对流化床气化与旋风燃烧熔融系统进行了研究.我国典型城市生活垃圾流化床气化试验表明,最佳气化温度为600℃左右;对垃圾焚烧飞灰进行熔融特性试验表明,垃圾焚烧飞灰在1 300℃左右、垃圾掺煤焚烧飞灰在1 400℃左右时,能顺利熔融,二分解率99.99%以上,重金属有效固化.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2种气化熔融系统方案:①基于垃圾综合处理的筛上物气化熔融技术方案;②原生垃圾+辅助燃料气化熔融技术方案;并进行相应的热力性能分析,研究表明2种方案都能较好满足气化熔融要求.  相似文献   

18.
垃圾典型组分混合热解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垃圾单组分对整体热解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自行设计的大物量热重分析装置就垃圾典型组分的混和热解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列出了双组分混合热解实验部分的实验结果及模型计算结果,两者吻合较好,为进一步建立垃圾综合热解神经网络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城市固体废物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管理模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对城市固体废物管理进行系统分析,以及对各种模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确定性多目标动态优化固体废物管理模型.模型以系统成本最小和环境影响最小为目标框架,采用不确定性分析、污染损失理论,将城市固体废物管理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货币化,使环境和经济有效地统一起来,以更加客观地解决多目标问题;同时采用完整、合理的约束条件,进一步对模型进行有效补充.将该模型应用于案例城市的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可使每t固体废物处置成本较原方案减少8~18元,每年最少可节约2.8×107元,大大减少了运营成本.该模型采用二次污染处理至达标排放的费用,因此可以在系统成本最小的基础上,兼顾固体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最小的目标,有效地解决了多目标解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Three treatments were tes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ease concentration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during the bio-drying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by the aerobic and combined hydrolytic-aerobic processes. Results showed that VOCs were largely released in the first 4 days of bio-drying and the dominant components were: dimethyl disulfide, dimethyl sulfide, benzene, 2-butanone, limonene and methylene chloride. Thus, the combined hydrolytic-aerobic process was suggested for MSW bio-drying due to fewer aeration quantities in this phas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aerobic process, and the treatment strategies should base on the key properties of these prominent components. Malodorous sulfur compounds and terpenes were mainly released in the early phase of bio-drying, whereas, two peaks of release concentrations appeared for aromatics and ketones during bio-drying. Notably, for the combined hydrolytic-aerobic processes there were also high concentrations of released aromatics in the shift from hydrolytic to aerobic stage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released chlorinateds were observed in the later phase. For the VOCs produced during MSW bio-drying, i.e., malodorous sulfur compounds, terpenes and chlorinateds, their release concentrations were mainly determined by production rates; for the VOCs presented initially in MSW, such as aromatics, their transfer and transport in MSW mainly determined the release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