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柱撑粘土材料的环境化学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柱撑粘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国内外近年来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本文系统评述了国内外柱撑粘土复合材料的环境化学行为,吸附重金属离子,吸附苯酚类物质,吸附磷类物质,吸附废水中的COD,大气污染等方面,揭示该种新材料在各种污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用一般高效液相色谱仪,不用抑制柱:分析柱为IC-PAK阴离子交换柱,用电导检测器检测,测定水中Cl^-,NO2^-,Br^-,NO3^-,SO4^-离子。试验了淋洗液不同浓度和PH对阴离子分离的影响,并与另一组淋洗液比较各阴离子的最低检测浓度,及测定自来水中阴离子含量。检测限在0.1mg/L-0.83mg/L间。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淋洗液测定的变异系数<5.10%。单柱离子色谱法用于水中吸附有  相似文献   

3.
由于炼铝、磷肥、钢铁等工业持续发展,水体氟污染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吸附法因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效果好、吸附材料来源广泛等优点,是一种相对成熟的除氟方法。煤系高岭土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可以通过柱撑改性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用于吸附去除氟离子。对经预处理的煤系高岭土进行锆柱撑改性,制得柱撑煤系高岭土复合物,同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其进行表征,以分析其改性原理。此外,为了研究该柱撑煤系高岭土复合物的除氟性能,文章考察了吸附剂投土比、反应pH、吸附时间、溶液初始浓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吸附去除氟离子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锆进入了煤系高岭土的层间结构,使其层间距增大,形成了具有特殊官能团的锆柱撑高岭土复合物,利于吸附去除氟离子。在吸附剂投加量为10 g/L、反应pH=4、氟溶液初始浓度为50 mg/g、吸附时间为3 h、温度为25℃的条件下,柱撑煤系高岭土复合物对氟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8.2%。该吸附剂对氟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属于单分子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4.
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制备胶质气体泡沫并将之引入浮选柱,以胶质气体泡沫为浮选载体并通入常规浮选气泡对预先装入浮选柱的模拟含Cu(Ⅱ)废水进行浮选分离实验,考察了pH值、铜离子初始浓度、SDS用量和絮凝剂的添加对Cu(Ⅱ)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胶质气体泡沫与常规柱浮选气泡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含Cu(Ⅱ)废水,铜离子去除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黄原酸盐是一种新型的重金属吸附材料.为了揭示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对溶液中铅离子的动态吸附特征,本文通过柱体穿透吸附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黄原酸对流体中铅离子的吸附穿透曲线、吸附效率及水体流速、初始浓度、填柱高度等因素对其吸附特性的影响,并采用The Thomas、The Bohart-Adams、The Wolborskal和The Yoon-Nelson等模型进行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流速、初始浓度、填柱高度等因素对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吸附铅离子的穿透曲线都有明显影响,Thomas模型和Yoon-Nelson模型能较好反映吸附过程特征.实验表明,玉米秸秆黄原酸盐对铅离子的吸附量为175 mg·g~(-1),吸附后的玉米秸秆黄原酸盐残渣体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6.
将聚羟基钛离子插入粘土矿物层间 ,经煅烧形成纳米二氧化钛柱撑的粘土材料。纳米级的二氧化钛可增强光催化能力、材料巨大的比表面积可增强对废气的吸附、通过表面修饰可增强选择反应能力 ,是一种优异废气净化材料  相似文献   

7.
钛柱撑膨润土吸附水溶液中微量Cr(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水中微量Cr(Ⅵ)的吸附脱除问题,以河北灵寿县膨润土制备的钛柱撑膨润土为吸附剂,进行了25℃条件下对水溶液中微量Cr(Ⅵ)脱除的试验,测得了被吸附物浓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得出钛柱撑膨润土具有优越的吸附性能.此外还测定了钛柱撑膨润土对Cr(Ⅵ)吸附的等温线,探讨了Cr(Ⅵ)的吸附机理,钛柱撑膨润土对Cr(Ⅵ)的吸附包括表面物理吸附和层间离子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8.
钛柱撑膨润土吸附水溶液中微量Cr(V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中微量Cr(VI)的吸附脱除问题,以河北灵寿县膨润土制备的钛柱撑膨润土为吸附剂,进行了25℃条件下对水溶液中微量C(rVI)脱除的试验,测得了被吸附物浓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得出钛柱撑膨润土具有优越的吸附性能。此外还测定了钛柱撑膨润土对C(rVI)吸附的等温线,探讨了C(rVI)的吸附机理,钛柱撑膨润土对C(rVI)的吸附包括表面物理吸附和层间离子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采用海藻酸钠(SA)及聚乙烯醇(PVA)-SA 2种固定化载体包埋固定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探讨固定化耐辐射奇球菌颗粒及其填充柱对锶的吸附、洗脱效率与减量化效果。结果表明:菌体含量为5%的SA与菌体含量为10%的PVA-SA固定化耐辐射奇球菌颗粒均有较好的机械强度;2种固定化颗粒制备的填充柱对锶离子均具有较高的吸附率,最高可达98%,洗脱率平均在90%以上;FTIR结果表明SA比PVA-SA固定化载体能提供更多的锶离子结合基团,从而具有更高的吸附率;灰化减量化结果表明SA比PVA-SA固定化载体有更大的减重比,可达1 650倍。综合结果表明SA固定化耐辐射奇球菌颗粒填充柱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铝钛柱撑系列改性膨润土处理含铬废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钠基膨润土为原料,制备了铝钛无机柱撑、铝钛有机柱撑系列改性膨润土,比较了膨润土原土及铝钛无机有机柱撑改性膨润土处理含铬废水的性能,探讨了改性膨润土用量、pH值、搅拌时间等因素对膨润土吸附Cr(Ⅵ)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柱撑改性膨润土、无机柱撑改性膨润土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明显好于原土;膨润土用量、废水的pH对Cr(Ⅵ)的吸附效率影响很大;在无机柱撑改性中,当pH为4,投加量为6g L,搅拌时间为30min,Cr(Ⅵ)质量浓度为30mg L时,Cr(Ⅵ)去除率达到66 5%;在有机柱撑改性中,当pH为5,投加量为6g L,搅拌时间为30min,Cr(Ⅵ)质量浓度为30mg L时,Cr(Ⅵ)去除率达到94 6%;铝钛无机、有机柱撑改性膨润土对铬离子水样处理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饱和吸附量和Langmuir常数分别为9 823,8 790mg g和4 5167,4 327。   相似文献   

11.
对KDF滤料去除饮用水中微量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滤速、柱高下的去除率及相互影响情况,讨论了停留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滤速、滤柱高均通过停留时间影响去除率,两者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单方面对去除率造成明显影响;停留时间是去除效率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去除率随着其增加而提高,但提高程度也会随着其增加量的提高而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描述EEOO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工艺过程及主要反应原理,它包括两个柱:1催化氧化柱、2内电解柱  相似文献   

13.
离子色谱法(Ion Chromatography)是1975年由Small等人首先建立的。分离柱所用的填料是一种低交换容量的薄壳型离子交换树脂,在分离柱的后面连接一根“抑制柱”以消除洗提液的本底电导,因而分离后的离子可借电导仪进行检测,Dionex-10,12,14,16型离子色谱仪都属具有抑制柱的仪器。  相似文献   

14.
羟基Fe、Al柱撑蒙脱石对庆大霉素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蒙脱石(Mont)为原料,在不同OH/Fe物质的量比(x)和Fe/Al物质的量比(y)柱撑条件下制备出系列羟基铁(xOH/Fe-Mont)、羟基铝(OH/Al-Mont)和羟基铁铝(yFe/Al-Mont)柱撑蒙脱石,采用XRD和FT-IR对柱撑蒙脱石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柱撑改性对蒙脱石对庆大霉素(Gen)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柱撑蒙脱石对Gen吸附量显著提高,且Mont(42.83mg/g) << OH/Al-Mont(63.50mg/g) < 1.5OH/Fe-Mont(70.50mg/g) << 0.025Fe/Al-Mont(87.20mg/g),吸附Gen最佳pH值为9.等温吸附适于采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3h可超过平衡吸附量的80%.XRD分析表明,羟基铁和羟基铝主导柱撑(y≤0.5)蒙脱石层间距扩增是吸附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yFe/Al-Mont中y≥1.0时,层间距并不是吸附量变化的的主导机制;FT-IR分析表明阳离子交换是Gen和铝离子进入蒙脱石的主导机制.  相似文献   

15.
浅谈镉柱还原法测定硝酸盐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海英 《福建环境》1996,13(3):34-34
介绍发镉柱学原法测定硝酸盐氮时,用控制PH边柱流速、镉柱的再生处理及水前处理来提高镉柱的这原效率,并提出镉柱学原法测定硝酸盐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大气NO2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钟湧  江洪 《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1):1782-1788
利用臭氧观测仪(OMI)卫星遥感反演的NO2柱密度数据,分析了2004年以来四川盆地对流层NO2柱密度和总NO2柱密度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对流层NO2柱密度和总NO2柱密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年平均增长率分别约为5.14%和3.42%,而且对流层NO2柱密度的变化特征和总NO2柱密度的相似(r =0.91).春、夏季对流层NO2柱密度和总NO2柱密度明显大于秋、冬季,对流层NO2柱密度与总NO2柱密度比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6月和12月,分别为0.51和0.66,比率的变化特征呈现了人为排放影响的特征.在重庆市、成都市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出现NO2柱密度高值中心,对流层NO2柱密度更为明显,多年平均值分别达10.52′1015和8.92′1015 molec/cm2.对流层NO2柱密度和总NO2柱密度的变化呈现强的正相关,大部分地区的相关系数>0.95(比率>0.5),特别是在成都市和重庆市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相关系数接近1,比率达到0.8以上,突出了人为排放NO2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改性灰岩作为除氟材料,通过批实验和柱实验,考察不同条件下的除氟效果,并探讨了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FeCl3溶液联合灰岩除氟,可使高氟水中的氟浓度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在含氟水样中加灰岩后,直接加FeCl3会促进灰岩对氟的去除效率。在氟离子浓度为5 mg/L,粒径0.2~0.5 mm的灰岩为1 g的条件下,铁离子含量为0.016 mmol/L时,即可达到去除的最佳效果,除氟率可达95.74%。柱实验说明在FeCl3溶液浓度一定时,除氟率随着总出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填充的灰岩总量不变时,随着FeCl3溶液浓度的增加,除氟效果明显增加,说明本实验具有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性岩墙群广泛出现在全世界前寒武纪地盾中 ,它的发育往往与区域性伸展构造环境有关 ,并可能与地幔柱有密切联系。前寒武纪出现的基性岩墙群以拉斑玄武质占绝对优势 (>80 % ) ,但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高Mg的苏长质组分和苦橄质岩石也占重要位置 ,碱性岩类则相当稀少 ;而在新元古代碱性岩墙则变得很重要。基性岩墙群总体以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为特征 ,其中在苏长岩中更为富集。基性岩墙群的岩浆有多种来源 ,其中苏长质岩浆主要来源于太古宙的陆下岩石圈 ,而拉斑玄武质岩浆多来源于主要由主体地幔组分 (PREMA)构成的地幔柱。地壳混染总体说来不是造成基性岩墙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镉柱还原法在养殖水体硝酸盐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镉柱还原法测定养殖水体的硝酸盐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养殖水体中含量较高的浊度、盐度和有机物对测定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镉柱还原法测定精确度高、重现性好,浊度、盐度和有机物对测定无显著影响。研制的简易镉柱制作简便,可用于养殖水体中硝酸盐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1):13-23
随着脱盐技术的广泛应用,低矿化度水的健康风险日益凸显,麦饭石作为脱盐水的再矿化材料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当前对麦饭石在淋滤条件下水岩作用的研究较少。为了探究不同淋滤条件对麦饭石溶出性能的影响,文章结合麦饭石的SEM、XRF和XRD表征,通过改变淋滤液pH值、离子强度、流速和麦饭石粒径等条件开展柱实验,对麦饭石渗出液的TDS、Na、K、Ca、Mg、Sr、Al含量进行测试,从而确定麦饭石矿化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淋滤液为弱酸性、离子强度增大都更利于麦饭石中Sr的溶出。淋滤液流速减小、麦饭石粒径减小、间断通水增加了麦饭石与水的接触时间,使晶体结构中的Na、Ca、K、Mg、Sr与Al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导致麦饭石渗出液的TDS、Na、K、Ca、Mg、Sr含量增加,而Al含量反而降低。麦饭石的最佳淋滤条件为:流速为5 mL/h,麦饭石粒径为80~120目,淋滤液离子强度为4~8 mmol/L NaCl,此时渗出液中的有益元素Ca、Sr含量较高,限制性指标Na、Al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