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安全生产的影响,以2000-2014年31个省区市的安全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指标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最主要经济社会因素,其次是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于我国不同省区市而言,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与安全生产水平正相关,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与安全生产水平负相关。在全国尺度上,受安全生产高压政策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化与安全生产状况不相关。  相似文献   

2.
影响安全生产状况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为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安全生产状况之间的关系,首先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安全生产状况的规律性作了分析研究。然后选取了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7个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分析了各指标对安全生产状况的影响程度,得出该时期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对安全生产状况的影响最大,第三产业的影响其次,科技和教育经费的投入指标对安全生产状况的影响度较小的结论,并深入分析探讨了其内在原因。提出了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如何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掌握我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整体现状,促进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安全协调发展,分析我国铁路、道路、水路和航空等4种运输方式的安全生产水平。采用比较研究法,从事故总量、事故率、重特大及较大事故情况以及国际比较等4个维度,对我国4种运输方式的安全生产水平进行全方位比较。结果表明:4种运输方式安全生产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从事故总量和事故率指标来看,从高到低依次是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从重特大及较大事故情况来看,从高到低依次是道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从国际来看,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状况与发达国家基本在同一水平,道路运输安全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水路运输安全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航空运输安全状况明显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优于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4.
两种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构的不同组织形式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本文作者根据对中国境内六个跨国物质生产企业的调研情况,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模式及其与企业安全状况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我国的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借鉴。调研的企业主要为跨国、物质生产企业,企业的股本至少由两国的公司持有;调研形式为企业访问、相关人士访谈、媒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利用 2 0世纪 90年代我国企业安全生产投入数据库 ,笔者从我国企业安全总投入、安全措施经费投入、劳保用品投入、安全生产投入结构、分行业安全生产投入情况等方面分析了 90年代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状况 ,得出了一批重要的反映 90年代我国企业安全生产投入情况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促进我国企业安全投入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安全投入普遍偏少的现状,从企业目标出发,分析得出了影响企业目标的主要途径,即企业内部优化决策、企业之间生产竞争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并由主要途径分析安全投入对企业经济决策的影响,得出目前我国企业不积极进行安全投入的3点要因:由于企业决策者主观判断失误而导致的降低安全投入;企业为取得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先机,愿意冒险降低安全投入;由于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信息的不透明,容易导致应聘者根据企业的规模、市场占有率、员工待遇等透明信息来判断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而导致安全投入少的企业易引进高素质人才。针对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改善我国的安全生产投入状况。  相似文献   

7.
我国安全生产的形势和任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发展概况与安全的关系 ,分析了我国安全生产状况 ;指出了我国安全生产面临的主要难点 ;提出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任所在 ;笔者认为 ,只要从实际出发 ,坚持改革、标本兼治和技术创新 ,发挥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协调机制的作用 ,借鉴和吸收国际成功经验 ,我国安全生产水平是会列于世界先进行列的。  相似文献   

8.
鉴于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比较薄弱,重、特大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显政在今天召开的"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有关部门,以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为契机,推动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促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相似文献   

9.
《安全》2004,25(1):1-1
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我国安全生产中长期奋斗目标已经确立。其中,到2007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要实现稳定好转。到2007年,我国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死亡率要降到0.64以下,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降到5.92以下。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状况得到扭转。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我国各区域间生产安全状况的差异及其原因,根据2005—2019年的国内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近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安全状况和产业结构水平,利用基于Driscoll Kraay标准误的双向固定效应估计模型,研究全国整体及4大经济区层面,各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生产安全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济水平和工业特征下,产业调整对生产安全状况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起到改善作用,伴随产业合理化水平提高,东北地区事故风险上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助于改善生产安全状况,通过加强区域间产业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协同作用,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能够促进区域生产安全和高质量经济的并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