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党的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农村在落实生产责任制、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办企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据一九八○年统计,我省有96%的公社和74.6%的生产大队办了企业,共办工业企业五万二千余个。一九八一年,又增加6.1%,社队企业的产值也比一九八○年增加了34%。但是随着社队企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至今仍未引起人们足  相似文献   

2.
(一)乡镇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廿多年来经历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它生产规模小、布局不合理、技术装备差、经营管理不善、资金短缺以及大部分没有防治污染设施等弊端,仍是目前大多数乡镇企业的通病。由于社队企业分布面广,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特别是“三废”直接排入农村环境,毒害大气,污染水质,破坏山林土地资源,这不仅是  相似文献   

3.
上虞县三角站除尘器厂试制的LJH型机械回转自控反吹袋式除尘器,在浙江省环保局、社队企业管理局召开的产品技术鉴定会上,获得了一致好评. LJH型除尘器是一机部第八设计院、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在总结脉冲布袋除尘器等多种袋式除尘器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浸出渣的组成特性生产氯化锌的浸出渣(专业上俗称黄脚)是一种含大量锌、镉、铅、钡的剧毒废渣.用这种渣回收的氯化锌约占整个氯化锌产量的1/5~1/4,成为目前氯化锌生产的重要补充形式.但在回收过程中不仅渣的毒性未被解除,而且产生新的污染——大量含锌含镉废水.目前这种回收工作大都在近郊社队企业中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了1990- 2010年间中国农村地区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并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统计结果表明,1990-2010年,中国共发生农村环境突发事件348起,其中水污染事件和大气污染事件占农村环境突发事件总数的85%以上.在引发农村环境突发事件的风险源中,城市工业企业和乡镇企业分别占44%和35%,是农村环境突发事件的主要风险源.贫困与农村环境突发事件互为因果,存在共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一、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建国初期,我国的乡镇企业是在农村传统手工业和农产品初级加工的基础上,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解放,乡镇企业得到了蓬勃的增长.一九八四年,全国乡、村两级企业已达165万个,从业人员已有3800多万,当年总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镇海县人民政府于三月初召开电镀行业整顿会议后,各有关区、社党委认真执行会议决定,抓紧了所有电镀厂点的关、停、并、治工作,多数电镀厂点已着手搬迁和“三废”治理,进度较快.塔峙、江南等规模较大的电镀厂经现场踏勘,都已选定了新厂址.四月初,县社队企业局召开湾圹等三个区所属的八个电镀厂的废水处理专业会议,会议开办了电镀废水处理的技术课,并商讨八个厂废水集中处理的具体办  相似文献   

8.
解决中国农村环境保护信息非对称性的方法探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基于对世界银行项目——“中国乡镇工业企业环境行为研究”的子项目“乡镇工业企业污染控制报告制度研究”在江苏省丹阳市的实施过程的研究,发现污染控制报告会在乡镇环境管理中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失为一种解决农村环境保护信息非对称性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中总结宿迁经济开发区环保工作现状,分析未来宿迁经济开发区面临:水环境质量未能根本好转、生活污染物排放量上升并成为主要污染问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工业企业污染存在反弹趋势、农村环境问题亟需关注、客水污染问题仍然存在等挑战,并提出了应对这些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生态文明、水生态文明、农村水生态文明概念的基础上,梳理农村水生态文明内涵的演变历程,综述了农村水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水环境治理、农村水资源及其供给、农村水安全与水旱灾害防治、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缺陷,并对农村水生态文明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农村污水管道系统是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采用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处理和村落集中处理模式的农村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农村污水管道在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环节存在一些问题,农村污水管道堵塞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有效降低农村污水管道堵塞发生率,保证农村污水收集系统的稳定运行,分析了农村污水管道堵塞的成因,提出了农村污水管道防堵和长效运行的建议和对策,包括优化农村污水管道管径设计、补齐管道系统配套设施、提升施工质量、强化正确的排水习惯宣传、加强科学维护管理工作和采用"三位一体"的县域统筹模式等。这些建议和对策可以有效降低农村污水管道堵塞的发生率,为提升农村卫生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和要求的实现,阻碍了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文中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考察农村环境问题之现状,从法律视角,深入分析农村环境的问题之所在,提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努力探寻一条与中国农村实际相适合的生态环境保护道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日前农村环境污染突出的现状,民建中央建议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加强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 民建中央建议,尽快编制《国家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并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事业的投入,加大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相似文献   

14.
宝应县农村环境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宝应县农村环境质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环境建设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宝应县农村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发展对策,为进一步改善该农村的环境质量,提升农村的生态文明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寻找高效低耗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是很有实际意义的。本文主要从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人工湿地和组合工艺这几方面介绍了农村小型生活污水的处理现状,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的研究发展情况。采用生物生态组合工艺,操作管理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适宜在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处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生活污水面广量大,是污水治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的调研,系统分析了该省目前应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和处理效果,并对已采用的各处理技术的去污效果、抗冲击性能、运维性能等进行了对比。最后结合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从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评价体系、做好运行效果评估、加强经验推广和技术深入研究、加强设施的运维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慈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中 ,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促进农村环境生态化 ,深化环境综合整治 ,推动农村环保工作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遏制农村生活、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 ,努力创造洁美家园 ,是全社会共同的要求。然而一些农村环境脏、乱、差 ,垃圾乱倒乱堆乱烧 ,河道水质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些环境问题造成群众生活质量下降 ,阻碍可持续发展 ,与农村现代化建设极不相称。慈溪市从形象工程入手 ,依靠社会力量 ,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绩 ,为浙江省如何搞好…  相似文献   

18.
3种典型地区农村污水排放特征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我国农村污水的处理率很低,农村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农村污水特征,在北京、浙江和云南等地分别选择水库水源地保护区、河网地区和风景旅游区内的村庄进行农村污水排放特征的调查研究,以期为农村污水治理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调查方法包括资料调研、入户调查和现场采样监测。结果表明,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水与粪便是村落的主要点污染源,不同区域农村用水习惯不同,污水排放规律差异较大;河网地区的村落对河浜污染状况非常严重,成为隐性污染源;旅游风景区内村庄污水特征受季节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农村水环境的生态治理模式与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出发,分析了农村水污染源的资源性特点,指出了农村水污染的实质是富余肥料资源大量流失到水体,而不是被农作物等吸收利用,从而建立了源头控制、过程生态处理利用、终端生态修复的农村水环境生态治理模式,并分析了相关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人们开始认识到污染对人类生存有极大的影响,但是往往偏重对城市环境的注意,对农村环境的污染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农村和城市相比,只是人口密度小一些,就其土地面积、总人口数都远远超过城市.城市是一个点的污染,而农村是一个面的污染.城市工业造成的污染影响了农村,农村受到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