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火墙在网络边界中的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防火墙是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实施安全防范的系统 ,负责对资源的访问控制。笔者深入分析了防火墙的过滤技术、状态检测技术及代理技术在Internet应用中的安全弱点 ,阐述了网络的拓扑结构、防火墙配置、网络边界环境对防火墙安全的影响 ,提出了构建防火墙时 ,可以采用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向对防火墙进行安全性评估原则 ,以及一些可行的探测防火墙弱点、网络流量、防火墙规则是否实现的方法 ,从而在网络边界中构建更加安全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2.
吴琼 《安防科技》2006,(1):26-27
本文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如访问控制、防火墙、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网络反病毒、PKI技术作了介绍,以此为网络信息安全性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吕广平 《安防科技》2006,(4):57-59,25
随着计算机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最大障碍,本文联系企业的实际网络情况,着重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进行了浅析,并从计算机网络防火墙部署的位置详细讲述了网络防火墙的选择标准,以及对于一个具有400台客户机的中等规模网络,如何设置一个可靠的防火墙系统保护院内部网络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信息网络的安全已成为目前企业至关重要的问题,防火墙技术是保护企业信息安全中最基本、最成熟的一种.本文简要介绍了防火墙的主要技术、防火墙体系结构,并对防火墙的选择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浩 《安全与环境学报》2021,21(3):1381-1382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当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网络,互联网深入渗透到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安全攻击行为始终存在.网络安全攻击行为虽然对互联网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但也在客观层面上促进了互联网安全防护技术的进步.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防火墙技术是最常见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之一.在个体或单位通过联网方式进行信息交换,或通过互联网进行操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信息安全.为了保障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不管是个人电脑、智能手机,还是企业数据中心和服务器,都采用了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智能终端)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技术,在内部系统与外部网络之间建立一种安全访问与交互机制的安全控制技术,通过防火墙技术,设备可以有效控制隔离网络安全攻击与破坏,为计算机智能设备提供良好的安全防护屏障.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了专业网络的发展趋势,介绍了专业网络的几种实现技术。然后重点介绍了基于蓝牙无线专业网络技术,并阐述了其技术特点和优越性。最后设计了基于蓝牙技术的公路隧道施工生产安全网络智能监控系统平台,该系统将蓝牙通信技术与有线电话和互联网融为一体,组成专业网络监控网,在具有蓝牙功能的专业设备间的内部构建网络以实现无线通信,对外实现以太网接入,实现对公路隧道施工生产安全网络平台智能监控的本地集中控制和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7.
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风险分析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数字图书馆网络内部和使用服务的外部两方面,分析高校图书馆网络面临的硬件安全风险、软件安全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以及外部攻击安全风险等主要风险。结合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分别提出各自的应对策略。重点分析黑客攻击和网络病毒的控制方法,包括采用杀毒防护软件、运用防火墙技术、加密认证技术、入侵检测技术、VLAN技术、内容检查与监控技术以及虚拟蜜罐技术等等。图书馆网络系统只有实现了设备的本质安全化、人员网络技术的专业化以及管理的正规化,才能有效地规避各种网络安全风险和确保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研究结果对如何预防与控制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风险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网络安全的基本内容 ,简述了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等基本的信息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9.
丁威 《安防科技》2003,(7):62-63
金融交易、信用卡号码、机密资料、用户档案等信息,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很重要的,而这些应用实在太庞大、太复杂了,保证这些应用也是十分困难的。这些应用在通过网络防火墙上的端口80(主要用于HTTP)和端口443(用于SSL)长驱直入的攻击面前常常暴露无遗。那么如何应用防火墙发现及封阻应用攻击呢?本文将介绍相关的八项技术: 深度数据包处理 深度数据包处理有时被称为深度数据包检测或者语义检测,它就是把多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多层体系结构B/W/S/S,C/S/S应运而生,在综合分析了B/W/S/S结构和C/S/S结构的基础上,以C/S/S结构为系统管理核心,由网络管理服务集、网络管理协议平台组成了一种B/W/S/S,C/S/S混合结构信息系统模式。为解决该混合结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笔者提出了将防火墙和强用户认证机制相结合的方案。由于防火墙的主要防范目标是来自于外部网络的攻击,对于自己内部网络却基本上不采取什么安全措施。当内网用户远程登录系统时,通过强身份认证系统进行有效的身份验证,可以补充防火墙在安全防范方面的不足,有效地保障了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防火墙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分布式防火墙系统体系结构,从新的网络应用环境出发,指出了传统边界防火墙的缺点;然后提出了分布式防火墙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分布式防火墙的产品,重点分析了分布式防火墙产品中的主机防火墙原理;最后还介绍分布式防火墙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及混合型防火墙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保障煤矿安全信息在网络传输与实时交换中的安全性,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与私密性,笔者建立了Linux平台下的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并为保障其安全性实现提出了解决方案,其主要内容涵盖了防火墙技术、Web服务器的安全性、远程管理的安全性、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数据库安全性、安全性分析与评测等各个方面,并就实现的有关方法与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详细阐述了Netfilter/iptables框架下的包过滤防火墙体系构建,SSL协议通道下的数据信息的加密传输及系统的安全认证机制,为煤矿数据信息的安全传输提供了有效手段。Linux以系统的低成本、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为煤矿企业提供了一条经济实用的信息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当前防火墙的防御策略为被动防御 ,它只能被动等待攻击者的攻击 ,直接降低了其安全性能。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被动式防火墙的弱点并设计了一种新型防火墙。该防火墙采用主动式防御策略 ,对于在防火墙中识别出的非法访问 ,通过重定向 ,引导至识别区来保护主系统 ,降低攻击者的攻击欲望 ,从而提高了防火墙的安全性能。防火墙中关键技术为攻击识别技术和重定向技术。  相似文献   

14.
基于C/S结构的分布式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英  吴健  陈帆 《安防科技》2007,(4):38-40,78
结合当前视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基于C/S结构的分布式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详细描述了各模块的功能与实现,对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C/S结构、视频编码技术和网络实时传输技术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安然 《安防科技》2003,(2):65-66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一种不同于防火墙的主动保护网络资源的网络安全系统,是防火墙的合理和必要的补充,它完全改变了传统网络安全防护中被动防守的局面,使网络安全防护变得更积极更主动,特别是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可视化安全管理功能给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力系统数据网络建设步伐的加快,变电站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文中详细分析了变电站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和网络安全需求,并结合变电站的计算机网络结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系统安全策略和信息安全策略,重点介绍了信息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和虚拟专网(VPN)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视频监控系统中网络报警前端报警管理和维护的设计方案及实现技术展开了研究和探讨,并在网络编码设备上进行了实现。经大规模功能和性能测试,本文介绍的方案可靠性较高,设计灵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M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嵌入式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基于嵌入式和Internet的视频监控系统.介绍了基于ARM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着重阐述了监控系统的原理、设计方案,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由于Internet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以及它的互连和开放特性,使得计算机病毒更加泛滥,如何防止网络攻击、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备受网络用户和技术人员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利用路由器、防火墙来防范来自外部网络的侵扰,建立网络安全防护机制,确保网络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刘涛 《安防科技》2011,(6):17-19
随着变电站逐步实现无人值守,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变电站中。本文分析了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背景和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远程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及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