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BaO/γ-Al2O3同时吸附脱除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研究了BaO/γ—Al2O,同时吸附模拟烟气中NO和SO2的工艺条件和再生循环使用性能,对BaO/γ—Al2O3进行了比表面积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BaO/γ—Al2O3的适宜工艺条件是SO2与NO体积比为2.9~8.4、原料气中O2体积分数大于4.5%、吸附温度448~523K。BaO/γ—Al2O3在循环使用过程中吸附能力下降。与NOXSO吸附催化剂Na2CO3/γ—Al2O3相比,BaO/γ-Al2O3同时吸附SO2和NO的能力大、再生循环使用性能好、适宜的SO2与NO体积比范围宽、热稳定性好。将BaO/γ—Al2O3应用于NOXSO工艺可望提高该工艺的脱硫、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O2/CO2燃烧技术适于采用炉内喷钙脱硫方式脱硫而钙利用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的问题,采用木醋废液调质改性石灰石,并利用热分析方法对木醋调质石灰石在O2/CO2气氛下的直接硫化反应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石经木醋调质后直接硫化反应性能显著提高,反应温度、吸收剂粒径以及反应气氛中SO2和O2的浓度都对直接硫化反应存在影响,分析认为调质对石灰石热解固体产物微观结构的改善是脱硫性能得以显著提升的主因。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对TiO2光催化同时脱硫、脱硝效率进行了预测研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预测了不同SO2和NOx浓度的光催化脱除效率.依据正交试验结果,确定了最佳运行工况,将温度、湿度、SO2和NOx浓度对同时脱硫、脱硝效果的影响程度划分为3个等级,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燃料燃烧过程中不同的SO2/SO3转化率对选择性催化还原(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烟气脱硝的最低运行温度影响大,温度变化幅度为10~15℃。对燃烧高硫煤锅炉的SCR烟气脱硝,应控制更低的SO2/SO3转化率;对燃烧低硫煤锅炉的SCR烟气脱硝,通过适当提高SO2/SO3转化率,最大催化剂用量可减少一半、烟气阻力降低一半,可大幅降低SCR烟气脱硝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5.
《化工环保》2008,28(4)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苯腈类化合物合成废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低温催化处理苯腈类化合物合成工艺所产生的废气。制备用γ-Al2O3作为载体的Mn3O4蜂窝状氧化催化剂,并将其填充于处理装置的电加热催化还原管中,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使废气中的氢氰酸吸附在蜂窝状γ-Al2O3载体上,在负载于载体上的MgO催化触媒作用下与废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催化反应产生氨,实现废气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6.
制备固体超强酸SO2-4/Fe2O3,并测定其红外光谱,首次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合成阿斯匹林.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等对水杨酸酰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收率可达88.8%.SO2-4/Fe2O3对合成阿斯匹林的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是能代替浓硫酸作为水杨酸乙酰化的对环境友好的优良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氧化亚铁硫杆菌烟气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和Fe离子协同脱除烟气中的SO2,考察了液气比、反应温度、初始Fe2+浓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和Fe3+体系对SO2具有循环催化氧化吸收的作用,并且提高初始Fe2+浓度,保持适宜的温度(30℃~40℃),有利于维持此循环效果而得到持久高效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8.
煤浆洗涤法去除烟气中的SO2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以高硫原煤、低硫原煤和中煤配制的煤浆作为洗涤介质,去除烟气中的SO2。反应温度高于40℃时,采用高硫原煤煤浆洗涤烟气,SO2去除率在90%以上;O2含量对SO2去除率影响不大;SO2去除率随其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低硫原煤煤浆同样可用于烟气脱硫,随温度的升高,煤浆pH的降低幅度和SO2去除率均增大,与用高硫原煤时的情况类似。中煤煤浆亦能有效去除烟气中的SO2,反应过程中煤浆pH的降低对SO2去除率的影响不大。在烟气脱硫的同时,3种煤中的黄铁矿均被不断浸出,浸出铁质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和SO2去除率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温硫化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活性的La3 NbS2 O5光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谱图、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比表面积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La3 NbS2 O5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硫化温度、催化剂加入量和制备方法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硫化温度为800...  相似文献   

10.
制备固体超强酸SO2-4/Fe2O3,并测定其红外光谱,首次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合成阿斯匹林。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等对水杨酸酰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收率可达88.8%。SO2-4/Fe2O3对合成阿斯匹林的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是能代替浓硫酸作为水杨酸乙酰化的对环境友好的优良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以蜂窝陶瓷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铜铈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n(Cu):n(Ce)、活性组分负载量、焙烧温度及O2气氛对催化剂分解N2O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eO2的掺入可以明显提高CuO催化剂催化分解N2O的活性,当n(Cu):n(Ce)=1:1时,N2O分解率最高,反应温度为500 ℃时,N2O分解率达85.8%;对于n(Cu):n(Ce)=1:1的催化剂,最佳活性组分负载量为18%,最佳焙烧温度为500 ℃;当反应气氛中有O2存在时,会抑制催化分解N2O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稀土氧化物催化还原烟气中的SO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小型实际燃煤烟气脱硫试验装置,采用实际燃煤烟气进行了稀土氧化物催化还原烟气脱硫的试验,考察了空速、反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520~550℃、空速2800h。的条件下,脱硫率为99%,NOx的去除率为95%,SO2最高排放质量浓度为100mg/m^3,NOx最高排放质量浓度为50mg/m^3,符合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时段标准,与实验室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软锰矿浆催化氧化烟气中二氧化硫产酸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软锰矿浆催化氧化烟气中的SO2,使其生成硫酸。考察了软锰矿浆液固比、软锰矿浆初始pH、气体流量、进口SO2浓度、气体中氧浓度和反应温度对硫酸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软锰矿浆的液固比和气体中的氧浓度对产酸速率的影响最大。软锰矿浆与SO2反应生成硫酸的过程分为线性阶段和幂函数两个阶段,符合Pasiuk提出的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脉冲等离子体催化还原脱硫催化剂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温度下煅烧以沉淀方法解得的La(OH)3,研究锻烧产物及其催化活性,发现LaOOH在380-500℃范围内生成。此研究结对降低还原脱硫的反应温度有重要意义,单纯的La(OH)3粉末催化结果不明显,用γ-Al2O3作载体,采用浸泡法制得的Ce-La/AL2O3催化剂脱硫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5.
采用磁性强弱不同的铁矿石以及制备的Fe3O4作为催化剂,催化CO还原SO2。实验结果表明:在3种催化剂中弱磁性铁矿石对CO还原SO2的催化活性最好;当反应温度为700℃时,在弱磁性铁矿石催化作用下的SO2转化率达84.3%。该方法既可以有效去除炼油厂催化裂化再生装置排放的SO2,同时又利用了低品位的磁性铁矿石,实现了SO2的治理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臭氧将烟气中溶解度较小的NO氧化成NO2,再结合尿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吸收脱除臭氧氧化产物,重点考察了O3与NO反应的摩尔比、进口NO浓度、烟气中SO2浓度和相对湿度等工艺参数对NO氧化的影响,并探明不同的吸收液脱除臭氧氧化产物的特性。结果显示O3与NO反应的最佳摩尔比为1.02,随着进口NO浓度的增加氧化效率下降,而烟气中的SO2和相对湿度对NO氧化影响较小。通过对氢氧化钙吸收臭氧氧化产物的特性分析得出,碱液对NO的吸收率相对较小,而对NO2的吸收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低温湿式空气氧化法处理废碱液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采用低温湿式空气氧化法处理炼油和乙烯废碱液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停留时间对废碱液中硫化物的氧化、氧化产物的形态、COD和酚去除率的影响,反应温度对废碱液中污染物氧化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废碱液的脱臭效果很好,S^2-的氧化产物以S2O3^2-和SO4^2-2种形式共存;酚、COD的去除率及S^2-的氧化反应停留时间影响小,受反应温度影响明显;废碱液的S^2-的酚浓度相当时,COD去除率一 般低于40%, 废碱液的S^2-浓度远大于酚浓度时,废碱液的COD去除率为40%-70%;废碱液中酚的质量浓度大于20000mg/L时才有回收价值。  相似文献   

18.
催化氧化法处理氯甲烷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催化氧化法处理氯甲烷废气,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催化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50℃、空速为4800h^-1、空气与氯甲烷废气的体积比为15的条件下,氯甲烷转化率和总烃转化率均大于99%,催化氧化过程中基本不产生光气;催化氧化反应后尾气中的HCl用NaOH溶液作吸收剂的吸收效果较好;γ—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活性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纤维低温吸附氧化NO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活性炭纤维(ACFs)进行了NO的低温吸附氧化试验,分析了NO转变为NO2的机理,讨论了氧含量、反应温度、NO起始浓度、水分等因素对NO吸附转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氧含量、NO的起始浓度增加。稳定阶段的NO转化率增加;随着反应温度升高、水分增加,稳定阶段的NO转化率变小;流速增加,稳定阶段的NO转化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0.
以纯SO2及燃煤电厂烟气作实验气,利用积分法固定床CFB方式进行了DS-I型催化剂与活性炭催化性能的对比试验,对不同还进行了不同烟气温度、SO2浓度、湿度、烟气流速等工艺参数对DS-I型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对不同催化剂进行优化组合,可在除尘器后直接脱硫、脱氮,其脱硫率达86%、脱氮率达68%.催化剂经再生,可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