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昆明市主城区生活污水是昆明市地表水污染的重要来源。调查分析了昆明市主城区生活污水排放与处理现状,分析了生活污水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昆明市主城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不足300m~3,低于全国、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成为制约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了昆明城市水资源利用概况: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情况,昆明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外排工程情况,昆明市再生水利用情况,分析了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昆明市噪声显示屏对主城区实时监控与噪声污染状况的监测,统计分析昆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对昆明市声环境质量污染特征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消除昆明市滇池流域黑臭水体为目标,结合流域水环境状况及黑臭现象具体原因,核算黑臭水体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造成滇池流域黑臭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为生活污水直排污染、合流制溢流污染及面源污染。通过实施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制”久清等多项措施,全面消除主城区黑臭水体。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昆明市主城区3种温室气体浓度的最新变化情况,采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月份和小时平均浓度数据,结合昆明市气候特点,对3种温室气体浓度的月份和干、湿季的小时变化规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供排水平衡分析是探究城市供水排水系统运行问题的基础和有效手段。城市供排水平衡受供水管网漏失情况、排水管网收集效率以及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湖滨城市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渗入排水系统成为城市供排水平衡的重要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提出了适用于湖滨城市的供排水平衡计算公式,并利用该公式以及昆明市主城区2012年的供排水相关数据对昆明市主城区供排水平衡性能进行了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了各影响因素后,2012年昆明主城区供水-排水-处理量之间基本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7.
对昆明市主城区的中水设施建设、运行管理、处理效果、经济投入开展调研,总结和分析了现有中水再生处理及回用系统在技术、管理和经济方面的经验和问题,提出了对策,认为为使昆明市中水事业更加持续高效,需要省、市政府相关部门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1~2010年昆明市主城区城市例行监测数据,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昆明市主城区近10a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影响。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可吸入颗粒物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二氧化氮逐渐成为污染负荷中贡献率最大污染物,从而表明大气污染已经从煤烟型向机动车尾气型污染转化。受牡理、气候条件影响明显,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存在季节变化规律,夏秋季节明显好于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9.
外来输入是城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外来源气溶胶理化特征研究是理解其对城市大气颗粒物影响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分析了昆明市冬季典型天气下主城区上风向大气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化学组分(包括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组分)特征,结合气象要素筛选,获得了昆明市外来输入气溶胶的化学组成.昆明市外来源气溶胶P...  相似文献   

10.
以昆明市盘龙区铁冲小流域内火烧营村为例,对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对污水处理的效果进行监测。认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对农村生活污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可明显控制农村生活污水对周边河流、湖泊等的污染。并对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维护运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昆明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对治理滇池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并评价了昆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及处理效果,分析了昆明城市污水处理现状与滇池治理目标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发布,标志着环境保护工作开始从污染物排放控制管理阶段,转向环境质量管理阶段,昆明也被列入全国首批PM2.5监测公布区域。基于我国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的大背景下,结合日益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根据昆明市主城区2014年1—12月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按照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浓度限值标准,采用实地调查法与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昆明市主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利用插值法对PM2.5和PM10的空间分布进行描述。为昆明市继续打造旅游城市、园林城市和创建森林城市、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也将为后续城市发展驱动力分析、城市生态效益、碳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并评价了昆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及处理效果,分析了昆明城市污水处理现状与滇池治理目标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昆明市主要排污河道之一的大清河入滇池的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小流域范围内城郊型面源污染状况,通过详细的问卷调查和实地采样分析,初步得出研究区污染物产生的来源、产生特点和发生量。结果表明:生活污水排放、地表径流产污、农田排水是该研究区氮、磷污染物排放的三大来源;其中,总氮排放量有54.7%来源于生活污水,25.9%来源于农田化肥流失;总磷排放量有61.5%来源于生活污水,24.8%来源于地表径流。滇池周边地区面源污染物来源和特征有别于滇池全流域的各污染类型比值,面源污水已成为城郊区面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控制之要点。因地制宜,就地处理城郊型的农村生活污水,科学平衡施肥,降低地表径流排污浓度,是城郊型滨湖带小流域面源污染治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采用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台风"山竹"及其系统的外围云系影响昆明市主城区期间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昆明受"山竹"影响期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基本保持在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滇池水位逐年下降,在过去的200年里,水面面积由约500平方公里缩小至约300平方公里.滇池污染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环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各种生活及工业污水垃圾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流域农业快速发展,磷、氮等化肥在农业中大量使用,滇池水质持续恶化.滇池曾是昆明市的饮用水源,但由于地处昆明市下游,逐渐成为城市生活污水、沿湖地区工业废水和地表径流的最终纳污水体.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消毒工艺方案的确定是污水厂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从消毒方法的选用到出水消毒工艺的确定,设计出一套适合昆明市各污水处理厂的紫外线消毒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处理所产生的污泥产量巨大而且成分复杂,如何避免二次污染并合理利用污泥中的有效成分,已经成为世界热点难题之一。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主要从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着手。文章对污泥处置技术做了分析,结合昆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现状,探讨适合昆明市中远期发展的污泥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对水质净化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昆明市2007年1~12月污水处理厂进出水质的监测,分析比较了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A^2/O工艺、ICEAS工艺的水质净化效果,并讨论了各工艺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南京主城区开始大规模污水系统建设。随着,上世纪90年代的河湖整治,"十一五"、"十二五"治水计划、节能减排目标,南京市中心城区污水设施处理规模、覆盖范围、排放标准逐步提升。2009年,南京市正式启动雨污分流工程,并将锁金村地区约11平方公里作为试点,而后在主城区大规模推广。但由于规划建设、财税体制、管理养护等方面还存在缺失,使得与先进城市相比,污水设施建设与管理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