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阐述了与其相关的理论与技术问题,分析了目前在生产中采用的三种主要工艺流程及运行效果并提出了令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温单相间歇式厌氧消化工艺,对造纸污泥与味精废液进行联合厌氧消化制沼气,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处理的产甲烷性能以及TS、C/N、接种量三种因素对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中温条件下,各处理的VFA、SCOD与累积甲烷产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其中VFA、SCOD指标均在12d左右达到最高值,各处理中仅T3在VFA高峰期表现出甲烷菌活性抑制效应,TS对三个指标均产生显著影响,系统的累积甲烷产量最高达5482ml;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显示:三个因素对系统累积甲烷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TS>C/N>接种量,其中TS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最佳工艺条件为:TS=10%、C/N=20、接种量=5%,该条件下造纸污泥与味精废液的用量比为10:1.  相似文献   

3.
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处理城市废水的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
化学前处理——改善城市污水污泥厌氧消化处理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污水污泥在厌氧消化时,时间长,且产气量较低,利用化学试剂NaoH或Ca(OH2)对污泥进行前处理,可以促进污泥水解,使之易于消化,从而提高污泥的消化效率,本文介绍了化学前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化学前处理对产气率、甲烷产率、pH值,基质去除率等方面的有益影响以及化学药剂的投加量。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用作污泥厌氧消化加热的可靠性进行了小试和中试研究.小试结果表明污泥吸热效率高.是一种较好的吸热体.浅槽式集热器水温随太阳辐射强度增高而升高,随水深增加而降低,小试采用单(双)层玻璃浅槽式集热器.中型试验太阳能水箱水温温升,在气温低时12.4℃~20.5℃,气温高时16℃~24.8℃,太阳能集热器可作为污泥厌氧消化加热补充热源.  相似文献   

6.
UASB反应器高温处理酒精废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θ=53±1℃条件下,采用UASB用1mo培养出颗粒污泥,到运行结束时,污泥ρ(TS)为65·0g·L-1,SVI为14.0,Umax(CH4)为603.9mL·g-1·d-1,对颗粒污泥微生物类群数量和微观结构的分析表明,颗粒污泥具有活性和结构上的高效性;反映在处理效果上,使UASB具有高效稳定的运行结果:当t(HRT)24.0~18.4h,容积负荷大于20g·L-1·d-1时,甲烷含量约60%,COD去除率约91%,出水ρ(COD)1400~2000mg·L-1,厌氧生物降解的产能和治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滤层反应器对蛋鸡场鸡粪混合液离心出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在中温25℃,进水COD_(cr)18000mg/L和氨氮1600mg/L的条件下,COD_(cr)去除率74.08%,BOD_5去除率83.78%,水力停留时间26.15h,容积负荷15.60kg·COD_(cr)/m~3·d,产气率0.52m~3/去除km·COD_(cr).反应器运行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8.
污泥干化芦苇床中积存污泥的氮磷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干化芦苇床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污泥处理技术,为探明污泥干化芦苇床中积存污泥的氮磷变化特征,进行为期3 a的试验研究.试验设3个单元:Ⅰ单元为对照(传统干化床),未种植植物;Ⅱ和Ⅲ单元种植芦苇(污泥干化芦苇床).Ⅰ和Ⅱ单元底部设通气装置.前2 a为负荷期,植物生长期进泥,冰封期闲置;第3年为污泥自然稳定期.试验结果表明,Ⅱ和Ⅲ单元对污泥中TN和TP的去除效果优于Ⅰ单元,其TN去除率分别为56.3%、53.2%和47.9%,TP去除率分别为18.8%、19.2%和10.3%.填料层设置通气结构有利于污泥中氮素的转化和去除,但对除磷无明显影响.至第3年末(11月),Ⅰ、Ⅱ和Ⅲ单元积存污泥TN、TP平均含量分别为37.0、31.0、33.2和7.00、6.33、6.30g·kg-1.  相似文献   

9.
利用厌氧颗粒污泥处理氯代有毒有机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能进行还原脱氯的微生物富集物接种,在小型试验装置内成功地培养出了具有还原脱氯功能的颗粒污泥。五氯苯酚能被这种颗粒污染完全脱氯并进一步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四氯乙烯和其他氯代乙烯能被颗粒污还原脱氯为乙烯。这种脱氯的颗粒污泥可用来处理含有五氯苯酚和氯乙烯类的废水和地下水。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粉双酶法制备的糖化液为底物,采用酵母细胞自絮凝形成颗粒作为细胞固定化方法在有效容积1.5 L小型悬浮床生物反应器中研究了不同酒精精馏废液循环比条件下的连续发酵工艺过程,并探讨了酒精精馏废液“全循环”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产生了比较强的副产物抑制效应,但该工艺能够稳定操作,为酒精发酵行业彻底解决废液污染问题提供了一条简便、可行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1.
厌氧颗粒污泥降解五氯酚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批培养条件下,对取自处理含氯酚有机废水厌氧反应器的颗粒污泥降解五氯酚(PCP)的活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反应器下层污泥降解PCP活性较高,污泥浓度影响比PCP降解速率;表观PCP降解过程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表征,外加碳源特别是丁酸、葡萄糖对PCP厌氧降解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外加碳源与PCP浓度均影响PCP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2.
COD对颗粒污泥厌氧氨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COD对颗粒污泥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并对颗粒污泥的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进行了分析.厌氧颗粒污泥取自实验室长期运行的EGSB生物脱氮反应器,实验用水为人工配水,以葡萄糖为有机碳源;主要考察了COD对NH4 -N、NO2--N、NO3--N和TN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不含COD时,反应器对NH4 -N、NO2--N和NO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12.5%、29.1%、16.1%和16.3%;当COD浓度分别为200mg/L、350mg/L和550mg/L时,反应器对NH4 -N的去除率分别为14.2%、14.2%和23.7%,对NO2--N的去除率均接近100%,对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94.5%、86.6%和84.2%,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50.7%、46.9%和50.4%,COD去除率分别为85%、66%和60%.分析发现,在反应初期,氨氮的去除主要通过厌氧氨氧化过程实现,随着反应的进行,反硝化菌活性逐渐提高,传统的反硝化过程占优势.同时还观察到,在反应初期COD对氨氮去除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图2参21  相似文献   

13.
以联苯和萘为研究目标,分别进行了厌氧污泥对这两种有机物单独及混合存在条件下的吸附试验,并考察了双模式模型(分配作用加表面吸附)对厌氧污泥吸附有机物的适用性.研究发现,联苯或萘单独存在时,厌氧污泥对其吸附的实验结果与双模式模型基本吻合;当两种物质同时存在时,实验结果表明在竞争溶质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较低浓度联苯和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作用.此外,还考察了高含盐量对厌氧污泥吸附萘及联苯性能的影响,发现含盐量对其影响不显著,双模式模型在高含盐量的情况下仍然适用.  相似文献   

14.
固定化微生物厌氧移动床——好氧法处理偶氮染料废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分离获得的三株高效脱色菌组成的混合脱色菌种基础上,利用固定化微生物 氧移动床与好氧生物氧化法结合的工艺处理人工配制的偶氮染料废水,在15-18℃的条件下,当原水COD浓度为1500mg/L=1580mg/L,色度400倍,厌氧水为停留时间8h,好氧容积负荷率4.0kgCOD/m^3(填料),d时,色度及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6.9%及93.4%。  相似文献   

15.
七种萘有机化合物对活性污泥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呼吸法测定的微生物耗氧速率,研究了七种萘有机化合物对活性污泥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微生物相对呼吸速率与抑制物浓度之间的定量方程,据此方程计算了七种化合物在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建议最高可容许浓度以及对微生物呼吸的半抑制浓度EC_(50),并得到了EC_(50)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K_(ow)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6.
UASB和EGSB反应器中厌氧颗粒污泥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定了实验室规模的2L EGSB和UASB反应器中培养的厌氧颗粒污泥在不同基质中的比产甲烷活性、辅酶F420含量和胞外多聚酶物含量,结果表明,EGSB反应器颗粒污泥在葡萄糖上的比产甲烷活性、利用乙酸的甲烷菌和产氢产乙酸菌的活怀和胞外多聚物/含量高于UASB反应器颗粒污泥,而UASB反应器颗粒污泥中利用甲酸和氢的甲烷菌的活性以及辅酶F420的含量较EGSB反应器颗粒污泥更高,辅酶F420可以指示同种  相似文献   

17.
新型多孔高分子载体厌氧流化床启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备了两种不同孔径(d>0.5μm)分率的聚丙烯酸酯类多孔载体,与多孔颗粒活性炭(GAC)在完全相同的启动条件下,作厌氧流化床固定化微生物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型高分子载体能有效促进厌氧菌固定化速度,可比GAC缩短反应器启动时间15d左右;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多孔高分子生物颗粒球形度高,表面生物膜致密坚实,内孔微生物聚集丰富,而GAC生物颗粒形状不规则,表面生物膜疏松呈鳞片状,内孔不易驻留微生物.另外,根据高分子载体内孔产甲烷丝菌的形态和分布特征,获取了当生物膜持续增厚后(δ>100μm),基质扩散阻力影响内孔微生物活性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