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问题是各国政府及专家学者关注与研究的世界性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土地的重要性,尤其东北寒地黑土是世界顶级瑰宝,非常珍贵,而目前遭到了浪费和破坏状况,提出了保护寒地黑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全面总结和重点部署。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生态环境监测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在做好生态环境监测的基础上,才能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构建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面临很多问题需要完善。本文以党的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的理念,从实际出发,对于建设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深度剖析,并提出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饮用水源保护所面临的形势,就如何构建饮用水源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历经40余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综合、从分散到统一的跨越发展,监测领域、监测项目不断拓展和丰富,监测质量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在统筹协同、体系建设、人员装备能力和先进技术应用等方面与服务管理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在分析体系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从强化监测体系的统筹协调、优化提升服务效能、加强能力建设和提升监测技术研发应用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回顾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估体系的主要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果;通过分析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监测指标的适用性、敏感点位的监测、输入性污染源调查、预警功能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今后体系建设的监测建议和对策,加强人员培养,调整监测指标,增加监测点位,适时修改方案并开展调查研究,完善预警监测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风险问题。自治区也应该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应急监测预警体系,本文着重介绍了该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中央、生态环境部对生态环境监测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本文阐述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定义了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并阐明了生态环境智慧监测的建设思路。建议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深化生态环境监测业务创新,构建面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体系,推动实现生态环境管理业务与支撑体系“大融合”,实现感知高效化、数据集成化、分析关联化、应用智能化、测管一体化、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付出了极大的环境代价。雾霾频发、水质恶化、土壤污染等问题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全面发展的严峻现实。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地位极其重要,犹如大厦之基石。为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建没要求,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应运而生。本文对该建没方案颁布的背景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梳理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基本思路,对方案的主要内容加以解读,并指出了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要点,希冀为方案的顺利实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建立,是维护湿地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针对目前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现状,结合湿地环境监测现状,初步构建了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以期推动白洋淀生态监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由此也带来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水环境污染形势相当严峻。苏州水环境自动监测网络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由69个自动监测点住组成的网络体系。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目前的自动监测体系亟需进一步发展提升。文章深入探讨了苏州水环境自动监测网络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在网络布局、监测能力、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改善设想,以期进一步完善自动预警监测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2.
近几十年来,在国家和沿海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监测体系逐步完善,监测能力显著提高,监测内容不断丰富,为海洋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积累了海量的基础数据并提供了决策支撑.本文主要综述了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从管理体制、机构组成、监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并分析了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监测工作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指标体系,专题数据采集和管理,数字环境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环境综合评价及其动态监测的定量化研究方法。同时提出利用环境综合指数反区域环境状况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徐州市环境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背景、适用范围与构成,明确了环境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在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徐州市应急监测系统与预警系统的职责与建设现状,总结了徐州市环境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运行保障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东北黑土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及时快速地监测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状况,以拜泉县为例,选取1985年、1996年、2006年和2015年Landsat影像,反演得到能反映生态环境的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依据RSEI(遥感生态指数)对拜泉县1985—2015年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85—2015年拜泉县RSEI从0.645增至0.851,增幅为31.94%,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地区面积高于退化区域面积,总体上生态质量向好的方向发展;拜泉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3.78升至4.87,各乡镇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从空间分布来看,西南部和南部乡镇的变幅大于北部,中部基本保持不变,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的指标均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绿度逐渐成为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正向作用的重要指标,说明植树造林等生态治理措施对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主导作用.研究显示,RSEI能够综合刻画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质量,同时拜泉县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不断改善,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黄海绿潮灾害应急遥感监测和预测预警系统是在绿潮应急遥感监测技术、应急快速漂移预测等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基于GIS技术构建了集绿潮遥感信息解译和提取、多源监测数据融合、快速漂移预测和预警产品制作和发布综合业务化平台。在应急遥感监测数据提取方面主要研发了信息提取准自动化技术和多源多时间窗的绿潮监测数据融合技术;在应急预测技术方面主要基于精细化大气和海洋环境动力场,研发了绿潮快速应急漂移预测模型,并通过海上和后报实验提高模拟精度。本系统服务于国家海洋局和政府防灾减灾应急部门,为海上运动、水产养殖、滨海旅游、交通运输、渔业生产等涉海活动和海洋管理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技术保障,特别在2008年奥运会帆船/板赛和2012年亚洲沙滩运动会的绿潮监测和预测预警保障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水环境安全预警系统构建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水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相关概念出发,阐述了预警系统建立的作用与意义,提出预警系统构建的总体框架和系统的3个主要组成层面,即技术层、信息层和用户层;指出预警系统构建的关键性问题为指标体系的建立、预警模型的选择以及预警安全阈值的确定;提出水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研究中值得进一步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区域水环境污染预警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深入分析水环境污染预警系统的目的,结构,实现以及各子系统的耦合,提出区域水环境污染预警系统应由区域内多个主要预警中心组成,每个预警中心包括通讯子系统,技术支持子系统,应急风险分析和决策支持子系统等。区域水环境污染预警系统的实现由实时处理和离线处理2个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现场流量,蒸发,降雨实时信息的收集,数据的传递和接收,预警模型计算和输出,决策管理,后者包括历史数据和区域特征输入,预警模式选择;参数率定等。目前建立预警系统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实时信息的获取和系统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相应地,对系统的持续改进也就是要加强信息交流,提高模型的识别能力,扩展系统的评价与决策功能等。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所辖海域海洋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率高,给山东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压力。介绍了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山东省海洋预报台)基于山东省立体海洋观测网、海洋精细化预报系统和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构建的山东省海洋灾害观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在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为山东省港口安全生产、渔船海上作业、石油开发及应急指挥决策、风暴潮灾害辅助决策、沉船及落水人员搜救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频繁的人类活动使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逐渐减退,面临着入淀水量减少,干淀频繁、泥沙淤积、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加剧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大降低了其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体的功能。针对目前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现状,结合湿地环境监测现状,探讨了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以此来推动白洋淀生态环境监测的进一步发展。针对目前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现状,结合湿地环境监测现状,探讨了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以此来推动白洋淀生态环境监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