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都博物馆收藏着一辆人力消防车,是北京现存最古的消防车,是一件珍贵的文物,车身高136厘米,长137厘米,宽68厘米.车身前后左右,各有一个巨大的铁环,是用来拴绳拖车用的.有四个车轮子,是用铁铸造的,车轮直径50厘米.该车水箱是铜质的,容水量约为1立方米,运作中得随时补水.车上有一个杠杆、一个活塞,由四个人操作.左边的杠杆压下,右边的杠杆升起,右边的杠杆压下,左边的杠杆升起,就这样反复地压下升起,一抽一压带动活塞,如此循环往复,就可激水腾空而起,射向火场扑灭火灾.车身中央上方,有一个出水口,口径3厘米,扬程约15米.车身前后,均以古铜雕花饰物镶嵌,制作十分精良.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养老保险法治化的含义 所谓的社会养老保险法治化,首先是依法规范养老金的筹集,养老金的征缴、发放,养老保险机构的行为,保障离退休职工养老权益.具体说,就是社会养老保险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进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其次,法治化描述的是一个过程.众所周知,我国当前养老保险主要还是靠政策和行政手段调整,而且覆盖面窄,主要是针对城镇职工,9亿农民的养老保险还处在探索阶段,即使是城镇职工,还存在一些空白.  相似文献   

3.
对于健康而言,从什么年龄开始运动都有效,有时间多锻炼,没时间少锻炼,只要动起来就好,哪怕只是一招一式.到底什么时候锻炼好?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这样的说法,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早晨树林里的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高一些,一些灰尘也在空气中漂浮,对人的健康不利.另外,人的血压在早上比较高,容易出问题.其实,是不是在早晨锻炼,主要取决于锻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韩敬 《安全》2006,27(4):1-2
采访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赵子新局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他的睿智、机敏,用略带东北方言的幽默表达出来,清晰的思路,深刻的道理,使你能很轻松的去感受他的思想,体会他的快乐和痛苦.  相似文献   

5.
人多了,什么样的品种都有;车多了,什么离奇的事故都有;出了事故后,什么样的处理方式都有。这几年,随着车子数量的猛增,各种各样的车祸层出不穷,令人心生惶恐。本来,出了事故,打个122,等交警来处理,假如有伤者,赶紧打120,先抢救人要紧,这,都是正道。可是,事到临头,就不是这样子了,可以说,考验人的时候到了。  相似文献   

6.
一个3岁的小天使,懂得心疼奶奶的乖宝宝.就算是一贫如洗的蹬三轮的拾荒者,见着他都会挤出几毛钱,买个棒棒糖哄哄小宝贝的.纯真的宝贝,真如戏词所说的:"人见人爱,车见车载,啤酒见了打开盖".爱美之意人皆有,向善之心谁人无?可为何就有人忍心,在酒后"不慎"撞人后,再残忍地倒车硬生生从娇嫩之躯上碾过?!如此泯灭天良之举,可谓人神共愤,天理难容,国法更不可姑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宝贝,一个鲜活朝气的小生命,怎么就会惨死车轮之下?三轮车夫之爱,何致遭奔驰车主之戕?我想这代步工具之异,正好折射出,判若天渊之别的幕后,让我们费解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随着九月份各学校的开学,中小学生上下学途中的交通安全问题又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本该淘汰的残疾车,焊个铁条,加几根木凳,成了接送小学生的笼子车;早已报废的面包车,稍加改装,就成了黑校车;还有改装的小货车,后车箱封死,加上扶手条凳,照样高速飞驰,接送孩子……几经演变,如今,校车队伍中又有了公交车。对于公交车现身校车队伍,议论纷纷申,更有专业人士发出肯定的声音——这种作法可以提倡,因为公交车从车况到司机驾驶水平,都更专业。这未尝不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但是……  相似文献   

8.
杀人狂魔马加爵在海南落网后,震惊全国的杀人案似乎已经告一个段落.但是,国内各大报刊还是没有平息下来,关于马加爵的后续报道时有出现.据<春城晚报>载,马加爵父母向着受害者家属长跪不起,代马加爵请罪.马加爵一案,死者家属自然是晴天霹雳般的伤心,就连马加爵的父亲,也为儿子的惊人之举而伤心至深.死者魂已归去,凶手已经入狱,一个大学生结束了他的短暂的校园生活,伤心的人,还有他的学校、他的老师.但是,马加爵事件的出现,最伤心的还应该是我们的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9.
除夕夜,谁家的爆竹燃放得如此热烈?窗外,街道两旁张扬着节庆的红灯笼深深灼痛了娘思儿的眼睛:"儿啊,夜已深了,你是否已卸下一身戎装,陪伴在妻儿的身旁?为了迟归的游子,你把最深最浓的祝福融进这平安吉祥的夜色,高速公路上,你默默守护着千万人的旅途平安,千里之外,娘在心里守着你的平安!"那一年,当你穿着警服站在娘面前,  相似文献   

10.
天渐渐热了,桑树阔大的枝叶间慢慢长出果实,起先是淡红色,硬硬的。随着时间推移,果实越长越大,颜色也越来越深,到得最后,变成深紫色,果实上每个小粒都很饱满,油光闪亮,仿佛新鲜的汁液要从里进出来。这时候,最高兴的要数那些自由飞翔的鸟雀了,它们一边叽叽喳喳地叫唤着,一边享用酸甜美味的桑果。而田间劳作的人们,正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擦去汗水休憩的间隙,摘几粒放进嘴里,则满口生津,既止渴又解乏。桑果名曰桑椹,因其味美,在我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