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众所周知,绿色植物能吸收大气污染物,从而起到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作用。但当大气污染物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后,植物不仅不能继续发挥净化空气的功能,并且本身会受到伤害,如细胞膜透性破坏,生长发育受阻等。如果剂量达到更高的限度时,植物会产生急性伤害,叶片上出现可见的伤害症状。能使植物产生伤害的最低剂量,称为植物的伤害阈值。了解各种污染物对各种植物的伤害阈值,  相似文献   

2.
溪口上山砖瓦厂建于1986年7月,同年8月投产,正常日生产量平均17000块,年产量408万块,年用煤量800吨。投产后,砖瓦厂附近的杨梅、桃等植物受到含氟烟气严重的伤害和虫害,经济受损。为了解植物具体受损害的情况,我们对该厂的污染连续三年进行跟踪调查和监测,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一、砖瓦厂的地理、地形和植被上山砖瓦厂是一土窑厂,(吊窑)位于奉  相似文献   

3.
早就知道高剂量的污染物会毒害植物。植物对污染物的反应表现在群落的变化,叶、花、果实的伤害以及生理生化变化。反之,植物的反应可表示污染程度。低剂量污染引起的植物伤害不易觉察,外观无受害症状,但招致植物新陈代谢呈现出明显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生理生化变化会反映出污染水平和污染物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和酶活性是空气污染合适的指示剂。酶的选择原  相似文献   

4.
氨气也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在化工、制药、食品、制冷等工业生产中,常有排放。氨水的运输和田间施用,以及有机物的发酵等过程,也都是大气中氨气的来源。低浓度的氨气不但不伤害植物,而且可被植物吸收作为氮素营养,有利于植物生长。只有当工业生产或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大量高浓度的氨气漏逸,才会伤害  相似文献   

5.
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逆境对植物各方面造成的伤害及植物产生的相应反应 ,重点对植物在生理生化上的变化、对抗性生理领域中的一些学说和最新研究结果作了介绍 ,并指出相生相克现象也可作为抗逆生理的一个方面加以研究 ,概念扩展后的抗逆生理学必将在农业、环保等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干法烟气同时脱除技术优于联合脱除技术和湿法烟气脱除技术。将国内外现有的干法烟气同时脱除技术按分离剂分为3类,即多种污染物的吸附剂脱除技术、催化剂脱除技术和光催化剂脱除技术。其中,吸附剂脱除技术主要采用炭基材料;该技术可脱除多种污染物,但脱除效率一般,吸附剂消耗量大,且吸附剂的再生困难。催化剂脱除技术主要集中于以CO、NH_3、CH_4等催化还原同时脱硫脱硝和SCR同时脱硝除汞;该技术脱除效率高,但存在催化剂中毒问题。光催化剂脱除技术主要采用TiO_2光催化剂,该技术操作温度低,但对浓度高的废气处理效率较低,以及光催化剂对一般光源利用率低等,使其在工业应用中受到很大制约。最后,对干法烟气同时脱除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论述了逆境对环境各方面造成的伤害及植物产生的相应反应,重点对植物在生理生化上的变化,对抗性生理领域中的一些学说和最新研究结果作了介绍,并指出相生相克现象也可作为抗逆生理的一个方面加以研究,概念扩展后的抗逆生理学必将在农业,环保等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因臭氧引起的植物伤害的防护方法及机理.防护方法包括:1、选育抗臭氧的植物品种;2、调节矿质营养;3、喷洒表面覆盖物;4、使用防护剂。本文对各种防护方法及各类防护剂的防护机理也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特别是近年来国外研究较多的新型防护途——乙烯二脲(EDU)给予了重点介绍.今后在臭氧对植物影响方面研究的发展趋势是选择高效低毒、廉价兼多用途的防护剂.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均匀喷氨后,空气预热器易出现堵塞,并且出口在线检测位置不具代表性。为此,根据国内典型SCR系统建立等尺寸的物理结构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烟道与装置内烟气分布、烟气与NH3的混合、压降分布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导流板的结构进行优化。同时,通过与现场实测入口速度、压降值的对比,论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烟道缩放区域导流板促使烟气均匀分布的同时也使烟气产生倾斜的流动惯性,这使得喷氨格栅(AIG)区域的速度偏差过大,导致了烟气与NH3混和的不均匀,是氨逃逸率高与出口NOx不均匀的首要原因;优化的导流板结构消除了烟气倾斜的流动惯性,进一步促进了AIG区域与催化剂上层烟气的均匀分布以及烟气与NH3的均匀性混合。  相似文献   

10.
烟气中的低浓度SO_2大量排入大气,不仅损失和浪费了硫资源,而且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腐蚀、毁坏了建筑物,造成环境污染。国内外有关净化、回收和利用烟  相似文献   

11.
对生物膜填料塔对模拟烟气和电厂烟气的净化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对比分析了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生物膜填料塔对不同烟气中SO2和NOx的净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循环液温度在24~35℃、空床停留时间(EBRT)为60s、喷淋量为8~10L/h、脱硫塔的pH为0.8~1.5、脱氮塔的pH为7.5~8.0的条件下,生物膜填料塔对模拟烟气和电厂烟气中SO2的净化效率都很高,但模拟烟气条件下的总脱氮率的平均值为80%,而在电厂烟气条件下只有35%。经分析认为,脱氮率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电厂烟气中杂质的影响,以及烟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同时因为生长条件不同从而驯化出的微生物群体组成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特殊植物类群空气凤梨对大气污染物甲醛的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凤梨是一类生长在空气中、不需要土壤、生长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可以全部来自空气的特殊植物。它们常被用来指示与修复大气重金属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但尚未应用于甲醛净化研究。为了探讨空气凤梨对甲醛的净化效果,我们以2种空气凤梨为实验材料,吊兰为对照材料,通过密封箱内甲醛熏蒸及在封闭的实际环境中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松萝铁兰、硬叶空凤和吊兰3种植物在甲醛胁迫下,外部形态和生理指标有一定的变化,但未受到明显的伤害。更重要的是,3种植物对甲醛均有相当强的净化作用。6~8 h后,2种空气凤梨对甲醛的净化可达到与吊兰相近的效果。而在2 h内,空气凤梨净化甲醛的速度远远大于吊兰,这可能是与空气凤梨叶片表面覆盖有亲水性的鳞片层有关。上述结果表明,空气凤梨是比吊兰更快速有效地净化甲醛的植物类群,可选择应用于室内甲醛污染去除。  相似文献   

13.
废水液滴在低温烟气中的蒸发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液滴在低温低速烟气中运动和蒸发的数学模型,数值研究了液滴在不同的烟气速度和烟气温度环境中的蒸发特性,获得了液滴速度、温度和直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烟气速度和温度对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气相速度越大,液滴初速度对液滴运动速度的影响越小,液滴速度越容易达到烟气速度。对于初始直径和速度一定的液滴,气液初始相对速度越大,液滴达到临界蒸发温度所需的时间越短,完全蒸发时间也越短。在文中研究的烟气速度范围内,整体上气相速度的改变对液滴完全蒸发时间的影响很小。气相温度的改变对液滴达到临界蒸发温度的时间以及完全蒸发时间的影响很大。烟气从较高温度和较低温度分别下降相同幅度的温度时,液滴在烟气中的完全蒸发时间按不同的倍数在增加,烟气温度越低,液滴完全蒸发时间增加的越多。对于文中研究的液滴,无量纲完全蒸发时间随烟气温度变化呈指数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为克服烟气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存在的土壤盐分升高、营养物质降低等不足,通过对不同重量配比的园林废弃物堆肥与适量烟气脱硫石膏混合施用,且开展了其对上海南汇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2种改良剂混合施用能显著降低滨海盐渍土pH和全盐含量,增加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和植物生物量,并提高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与对照相比,当烟气脱硫石膏施用量为25 g·kg~(-1)时,土壤pH降低了10.9%,EC升高了8.4%,有效磷、有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了30.1%、 40.5%和36.1%,黑麦草发芽率下降了8.0%,植株内全氮、全钾含量均有所升高,但全磷含量减少了25.4%;混合施加不同重量配比的园林废弃物堆肥后,土壤pH降幅为6.8%~13.8%, EC降幅为4.2%~11.6%;土壤有效磷、有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96.0%~182.7%、40.0%~186.7%和71.7%~157.5%;黑麦草发芽率和生物量逐渐增加,在园林废弃物堆肥施用量为40%时,与对照处理相比,此时植物发芽率达到90.0%,总湿重、地上干重、株高和根长等分别增加了154.1%、100.0%、89.2%和103.6%,植株体内氮和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39.9%和40.8%,磷的含量则接近对照处理。通过分析可知,烟气脱硫石膏和园林废弃物混合施用可较好地改良滨海盐渍土壤,并为城市固废的适合处置方式和综合利用途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砖瓦隧道窑烟气含氧量,使烟气中的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设计了正交实验并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影响砖瓦隧道窑烟气含氧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调整了相关参数并进行了现场运行测试及数值模拟方法的实测验证.结果 表明:现场测试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降低排烟风机入口压力、急冷风机风量和冷却风机风量有利于降低...  相似文献   

16.
强电离放电模拟烟气脱硫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强电离放电方法进行烟气脱硫 ,将烟气中大部分O2 、N2 和H2 O等气体分子电离后加工成OH等活性粒子 ,在高温、不加吸收剂的条件下 ,直接将SO2 氧化成H2 SO4。实验中分别研究了烟气在反应室内的停留时间、烟气中含水量和含氧量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烟气在反应室内停留时间为 0 74s ,烟气中含水量和含氧量分别为2 8%和 2 0 8%时 ,SO2 脱除率可达到 10 0 %。  相似文献   

17.
煤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进行大规模火力发电厂的建设也是必然的。目前控制SO_2排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烟气脱硫至今仍是控制SO_2排放的主要措施。本文就我国烟气脱硫方面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控制SO_2排放的不同方法,抛弃流程法、回收流程法进行烟气脱硫的评价,实现商品化及加速实现烟气脱硫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利用FLUENT软件和SIMPLE算法对新型旋流脱硫塔的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中气相采用了RSM湍流模型,颗粒相采用了Lagrange坐标系下的随机轨道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气相流场具有强旋流特性;喷射液滴的直径、喷淋量和烟气流速影响其在塔内的分布:喷射液滴粒径越大、喷射量越小、烟气流速越大,入口段降温越少;塔体上方截面平均浓度随液滴粒径的增加而降低,随液气比的增加而增加,随烟气流速的增加会先增加至最高值然后降低。喷淋液滴在其他运行参数不变时,平均粒径范围为0.5~1 mm,会对进口烟气起到较好的净化与降温的作用,并使塔体上方喷淋液滴在截面z=4.15 m处浓度分布均匀且覆盖率高;在保证液滴粒径较小时,通过降低烟气流速或增加喷淋量可提高液滴喷淋覆盖率,使得烟气与喷淋充分接触。计算得到的气相流场分布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了数学模型的合理性,为进一步优化分离器结构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介绍了一种炉窑烟气调质、烟气除尘、烟气脱硫在一个单体结构中的一体化装置和在烟气除尘脱硫技术上的应用,并对该脱硫除尘装置与传统的半干法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周青  黄晓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24(4):201-203,221
采用叶圆片法研究了模拟 Pb- Cd胁迫污染对 5种树木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Pb- Cd胁迫 ( Pb70 0 m g·L-1 ,Cd2 0 m g/ L)使 5种树木的叶绿素含量、质膜透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叶片内 Pb和 Cd的富集量均产生明显变化。经 Sm- G ly-VB6处理的 5种树木 ,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幅明显减小 ,说明 Sm- G ly- VB6对重金属伤害植物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