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险峰  韩鹏 《环境保护》2006,(20):68-70
近年来,我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了影响,树立了负责任的环境大国的形象.本着"以外促内"的原则,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规范海洋环境管理行为,努力提高海洋环境管理水平.国际海洋环境合作项目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在红树林、海草、珊瑚礁及湿地保护、防止陆源污染海洋、海岸带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刚刚在北京闭幕的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为中国进一步扩大海洋环保的国际合作途径和领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会议消息     
为了解决当前海洋环境测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去年十月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海洋环保分组第二次会议上,成立了海洋环境保护测试质量控制组,隶属于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海洋环保分组领导。该组今年四月上旬在杭州召开1982年工作会  相似文献   

3.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之对应的海洋环境污染状况也日益严重.文章对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当前中国沿海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的核心,近十年来,尽管中国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陆源污染尤其是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及海洋环境灾害的发生令海洋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只有通过增加环保资金投入、强化环境执法、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等有效措施才能促进海洋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海洋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护好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 ,是海洋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因此 ,要进一步增强海洋环保意识 ,加强管理监督 ,依靠科技进步搞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国家海洋局监测预报司海洋监测处处长秦德润同志,于1987年3月4日在国家海洋局海洋环保所做了题为“全球海洋污染监测及海洋环境评价”的学术报告。参加代表约80余人。报告人详细介绍了“全球海洋污染环境调查工作委员会”自1972年筹建以来的主要工作和实施综合计划,介绍了海洋环境评价工作的三阶段(描述性阶段、沾污评价阶段、污染评价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的主要内容和在使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参考环保、水利、地震等行业对科学数据信息等级划分的成果,开展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等级划分研究。提出了数据信息等级划分的原则和方法,针对我国现行海洋环境监测业务化工作体系特点及数据信息使用管理的现实需求,将海洋环境监测业务化工作体系4大监测类型26项监测任务获取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划分为公开、国家内部、机构内部、秘密、机密和绝密6个等级。  相似文献   

7.
应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的邀请,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知名的海洋化学和海洋环境科学专家戈德伯格(E.D.Goldberg)教授和夫人贝尔丁(K.K.Bertine)教授于1987年4月16日来大连讲学。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所长周家义副教授、所科技委主任万帮和教授.科技委副主任、海洋化学研究室主任潜琬英教授及副所长李龙章等热情接待了戈德伯格教授和夫人。 戈德伯格教授长期从事海洋化学和海洋环境科学研究工作,早在50年代就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在海洋化学和海洋环境科学领城有较深的造诣,曾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在美国海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变方程法对2001~2009年间的我国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只有2002、2007、2009三个年度的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质量处于协调状态,其他年份两者均处于不协调状态。此外,伴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环境质量却一直在下降,这说明我国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发展并不同步,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海洋环境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和治理。论文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有利于我国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保护海洋环境是现代人类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船舶机舱污水——作为海洋的重要污染源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国际海事组织及各国政府对此做出不断地努力.做为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的重要设备—油水分离器的研制改进工作也越来越引起了环保人员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0.
海洋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护好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是海洋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因此,要进一步增强海洋环保意识,加强管理监督,依靠科技进步搞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由国家科委海洋环保分组、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环境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环境分会、中国环境学会环境海洋学专业委员会和全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网等5个单位联合召开的“全国第三届海洋环境与水环境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21日至25日在昆明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国家海洋局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等单位的89名代表出席了本届学术讨论会。国家海洋局原局长、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罗钰如出席了会议。云南省和昆明市科委、科协和环保方面的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本届学术讨论会共收到论文100余篇,其中大会宣读3篇。会议基本反映了近两年来我国在海洋环境与水环境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这主要体现在: 1.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结合更加紧密,出现了化学与生物学互相靠拢的新局面。 2.研究的方向、重点逐渐与国际上的研究热点趋于一致,如“富营养化与赤潮研究”、“生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和韩国的海洋环境行政管理的特征、海洋环境管理法律的特征以及海洋环境政策的特征的分析和比对,认为较之韩国的海洋综合管理而言中国的海洋环境管理过于分散,而与中国的海洋环境管理政策的协调性相比韩国的海洋环境政策过于独立.尽管中韩海洋环境管理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两国都意识到世界发展趋势和新的秩序变革,并为建立先进的海洋环境管理体制积极地进行相关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3.
海洋环境文化是海洋文化和环境文化的一个分支,其建设状况对海洋环境保护影响甚大.本文从引入海洋环境文化的概念入手,探析其内涵及重要性,分析了海洋环境文化与海洋经济的辩证关系,并就海洋环境问题,从海洋环境文化层面剖析原因,提出了海洋环境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海洋环境调查常具有很强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随着我国海洋调查事业迅速发展,海洋环境调查工作安全隐患问题也日趋凸显。结合现阶段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和安全生产监管需求,积极推进我国海洋环境调查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从海洋调查船舶管理、调查仪器设备操作、深海作业风险等方面研究了我国海洋环境调查安全管理形势、分析了海洋环境调查安全标准化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了安全管理标准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环境科学分会五届二次会议议定 ,2 0 0 5年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环境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定于九月下旬在银川召开 (具体时间和地点见第二轮通知 )。同时召开五届三次理事会。一、会议主题 :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二、会议内容1 .海洋环境监测发展战略与业务体系建设 ;2 .海洋生态监测与评价技术 ;3.海洋灾害(如赤潮等 )预报及防治对策 ;4 .海洋生态建设与海洋环境保护 ;5.海岸带综合管理政策研究 ;6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7.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协调。三、参加会议人员1 .全体会员和理事 ;2 .海洋环境科…  相似文献   

16.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直接影响海洋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本文结合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现状,从数据管理的角度研究数据质量控制的内容、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利用质量控制软件对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化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为我国海洋环境监测业务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海洋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是针对海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实施的有效应对,是推动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海洋环境治理是从海洋环境管理演变而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性文件的签署,为海洋环境管理带来了发展契机。J.M·阿姆斯特朗和P.C.赖纳在《美国海洋管理》中提出海洋管理是国家对海洋水质、入海物质、渔业活动、船舶运输、外大陆架油气生产及其他相关事务所采取的法律的、行政的行为控制。  相似文献   

18.
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基础,也是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德国海洋环境保护技术与科学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同时也是海洋环境保护区域合作的良好典范。本文阐述了德国的海洋环境管理部门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监测体系、监测机构、监测内容和监测特点予以分析,并对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污染也日益严重,环境质量显著降低,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海洋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此要分析海洋环境污染现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避免海洋环境遭受更大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方 《环境保护》2013,41(1):23-25
了解环境水平,进行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是开展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前提。我国近岸海域监测需要在法制建设、制度创新、能力建设、标准体系、强化科研和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不断提高和加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我国的蓝色国土。国家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力度的加大以及沿海人口的快速增长,给海洋环境,尤其是给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以及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近岸海域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