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江苏劳动保护》2013,(3):M0002-M0002
一些员工上班刚见面.脱口一句话就是:“今天我心情不好.别惹我”。“我今天心烦,别理我”.这实际上是员工“厌烦心理”的具体表现.现代心理学上把“厌烦心理”也叫做“精神疲倦”,  相似文献   

2.
“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它们之间仅仅是一字的错位,含义却不相同。“要我安全”是一个无主语的被动句,“我”处在被动的位置,它所产生的效果是被动的意识。“我要安全”是一个主动句,“我”作为语句中的主语,体现了“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与“要我安全”相比,它产生的效果则是主动的意识。 安全监察是我们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它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实现安全生产。对象主要是从事生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刻     
《安全与健康》2009,(8):22-22
你跑得太慢了 黄昏的时候,我在产业道路上慢跑。一个年轻人追上我,气息急促地说:“快跑!”“发生了什么事?”我问年轻人。“赶快跑。”说完,年轻人跑到我前面去了。我快速追上他,气喘吁吁地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跑得太慢了。”说完,年轻人又快速地向前跑去。  相似文献   

4.
交通世象     
“修路” 出租车停下后,计价表上打出的是60元,乘客道:“我说师傅,你怎么不走近道走远路呢?要是走中环路的话,满打满算20元也就够了。”司机说:“我说老板,并非我存心故意,只是中环路现在正在维修,我走不得呀!”乘客说:“真有此事?”司机答:“当然啦!难道我还骗你不成?”乘客道:“这就奇怪了,我是中环路的总指挥,我没下令修路呀?要不,你带我过去看看?”司机愕然。  相似文献   

5.
“三不伤害”(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活动,是以我为控制中心,以不伤害为目标,把领导意志的“要我安全”,变为职工参与的“我要安全”.它是在吸取传统的事故分析和安全系统工程的“危险预测”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激励人的正确动机以支配人的行为去实现“三不伤害”.  相似文献   

6.
车言车语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的家乡在“大宇”中的“中华”大地上,这些年乘改革开放的“东风”,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捷达”到了“富康”水平:家里修起了“爱丽舍”,  相似文献   

7.
一日 ,一个同行问我 :“怎样理解安全工作”。干这行几年了 ,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他。于是这个问题便埋在了我心里。“您怎么理解安全工作。”闲谈时我问冯科长。“说通俗点儿 ,别太深奥 ,太深奥了我听不懂。”冯科长想了想 :“安全工作吗 ,好汉子不想干 ,赖汉子干不了。”“您怎么理解安全工作。”聊天时我问孔科长。“说简单点儿 ,别讲太深理论 ,要不我理解不了。”孔科长想了想 :“不出事儿 ,就是好活儿。出了事儿 ,就要挨板子 ,平时干的活儿都白干。做好了 ,是应该的 ,但可别想着有什么好处。”“您怎么理解安全工作。”喝酒时我问已从事…  相似文献   

8.
爆炸(小说)     
一 “我决定要求调走了。” “跳槽?为什么?” “百事不顺。” “嫌厂里脏,怕得尘肺是不是?别忘了那不过是面粉,吃到肚里能消化,吸到肺里就消化不了?” “怕的是危险! 咱车间的粉尘浓度已经接近爆炸极限,很有可能发生灭顶之灾。” “要走就走,别吓唬人好不好。没听谁说过雪白的面粉会爆炸,荒唐?怕是几本书喂得神经过敏了吧!” “过敏?厂长也这么说,还封我的嘴。科学呀,我的同志。作为安全员,我已经尽职尽责……. 梁雨简直语无伦次了,邱同还要刺他。 “你走简单,我──们车间这么多人能增加安全系数吗?” “无能为力,游说,判我神经过敏,反映…  相似文献   

9.
我本是一头“驴”,可主人硬是把我“增胖”变成一头“牛”。让我不停地超负荷工作。可从2004年5月1日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起,主人就开始让我休息。按照主人的话讲就是“静观世态,以防不测”。我知道,这个假期都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给我争取的,我暗自高兴,真想请《道路交通安全法》喝两杯。  相似文献   

10.
一我姓“老”,名“金山”,座落在云南省元阳县大坪乡境内一条普通的小溪畔。人们之所以叫我“金山”,是因我身躯赋存有黄金,我身旁的小溪则被人们称为“金子河”;人们之所以尊称我“老”,也许就是因自明末清初始即有人在我身上开采黄金的缘故吧!?我的个头不高,海...  相似文献   

11.
无名司机     
那年,我十五岁。离家的前夜,母亲对我说:“到了城里,一定要找到你父亲干活的工地,看看他能帮你找到啥事儿。”我说:“妈,这个暑假我会好好干活儿,挣些钱交学费的。”母亲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看了看我,笑笑说:“我儿有志气。”  相似文献   

12.
开心一刻     
个个满意 司机:“嫌我开车开得差劲,简直是岂有此理!我干这一行已经15年了,坐车的个个满意,从没有哪个说过我一句不满的话。”客人:“是吗?那我太冒昧了。请问你开什么车?”司机:“灵柩车。”  相似文献   

13.
“别拿技术差、干不了搪塞我,我没技术全是我的错吗?”最近,在企业基层。经常听到一些技术差、能力低、被称为“弱势群体”的人发出这种不满的声音,这种声音应该让企业管理者警醒:“弱势群体”并不愿示“弱”。  相似文献   

14.
“穷玩车”     
有一句话说“穷玩车,富玩表”,我觉得前半句真是一针见血,太经典了。对于“富玩表”这个问题,我实在无从置喙。因为我这辈子从来还没有富过。虽说我周遭朋友众多,但是就如福州俗语所讲的,他们和我是“床铺底下踢毽子,大家都是一般高”,既玩不起表,见识也不会比我高明多少。  相似文献   

15.
我办公室电脑的浏览器上,首页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收藏夹里有“江苏安全生产网”、“泰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姜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电脑收藏夹内最多的词是“安全”。打开网页,我最关心的词语也是“安全”,有空我就浏览国家、省、泰州市和本市发生的安全新闻、安全信息,有时,还结合自己的体会,撰写一些安全生产方面的稿件。  相似文献   

16.
1994年夏,全区化工企业安全员培训班刚刚结束,我打点行装,准备回去。这时一位学员堵在了门口。他是洪江涂料厂的郑庆泉。“赵老师,您有没有空儿?我想把作业寄给您批改。”我一听就糊涂了,“我没有布置什么作业呀?”“不是您布置的,是我自己想做的。我想进一步自学,一边看书,一边做做书上的习题。”“我们培训班还要办下去的,你下期再来就是了。”“下次我不一定能来。我是农村来的临时工,这次原本是安排另外一个正式工来的,他家有急事来不了,我就主动向厂长要求替他的。而且下了保证,若考试不及格,自负所有学习费用。”他的话引起了我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刺儿梅”     
俗话说:“不打不成交”。我跟车间安全员梅丽真是打出来的“交情”,就连她那个“刺儿梅”的诨名,还是我给她起的呢! 一天,我正埋头焊活儿,突然一声尖嗓从身后传来:“王虎,焊活儿怎么不戴电焊手套?”我回过头用轻蔑的眼光扫了她一下,照样干我的。望着她愤愤离去的背影,我说:“芝麻官儿挑刺儿,一个月拿多钱?让你连对象也找不上。”谁知话音未落,焊条打不出火了。只见梅丽站在一旁,脸蛋涨得通红,两只大眼直盯着我,手里拿着三支电闸保险盒……我没辙了,只好去拿电焊手套。临走时喊了声“刺儿梅”就一溜烟地跑了,背后传来她尖尖的嗓音:“赶明儿再…  相似文献   

18.
“红娘”     
“不不!真的,我不是呀……” 一对新婚夫妇突然登门拜访,三躬四谢我月下牵线之情,必恭必敬地捧上红底金字的高级喜糖。其实我同男方只是一般相识,并无深交,至于女方,更未曾见过,何谈我为他们当过“红娘”?虽然我已是四十挂零,可从来不是个“热心肠的老大姐”。 “沙老师,请吃糖。”“您吃呀!”两双眼睛,一片真诚。 无功受禄,我愧不敢当。惊异之余猛然追忆起,他──李晓强对我确曾有过类似的托咐。 三年前我们在市司炉工培训班认识。小李课后经常发问赢得我的好感。我们逐渐混熟了,知道他还没结婚。他腼腆中婉转流露出请我帮忙的意思。我笑了…  相似文献   

19.
郑理富 《安全》2014,(8):4-6
“山高人为峰”。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执行者、实践者。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这一要素大做文章,做大文章,通过着力打造企业安全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从1987年开始,部分冶金企业开展了群众性的“三不伤害”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对于降低伤亡事故起了重要作用,有不少好的经验值得总结。 所谓“三不伤害”,就是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别人伤害。 “三不伤害”活动以人的安全行为为对象,以我为主线,以我的岗位工作程序化、行为规范化、操作标准化为主要内容,以无事故为目标,在生产(施工)中处理好安全“我、你、他”的关系。“三不伤害”的核心是制定岗位“三不伤害”防护卡(见下表),使我所在岗位使用的机器、工具、物品、材料以及他人的机器、设施、工具等都不能把自己伤害,同时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