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安民声     
《劳动保护》2014,(12):71-71
<正>"全方位齐抓共管,建立严密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才能有效推动依法治安的进程。"——易安网友发表博客文章: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的召开,开创了依法治国的新局面,依法治安已势不可挡。但由于安全生产涉及领域广、部门多,靠任何一个部门去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需要多方配合、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然而,长期以来,部门之间利益互争、责任推诿现象普遍。偶有联合执法也是各行其是,形不成合力,构不成威慑,取不到实际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主要还是安全生产方面没  相似文献   

2.
正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同样,在安全生产领域,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依法治安的前提,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加紧"一法七条例"的制修订工作,构建良好的法律环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含职业卫生)法律规范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安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的重要保障。新《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3.
正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是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其委托的行政执法机构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活动。做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关系到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是推进依法治安、安全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其工作流程包括现场执法检查、非法违法行为立案审批、调查取证、案件报批、事前告知、陈述申辩及听证、复审确认、行政处罚、结案备案等多个阶段,涉及的程序复杂、专业性强、工作量大;同时,不少安监执法机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涉及执法主体较多,在进企业安全检查时常出现"撞脸"现象。如何化解上述弊端,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规范安全监管监察职能。安全监管监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安监、公安、消防、交通、质监、环保、发改、工商、建设等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所辖部门与单位相应的安全管理职责,形成齐抓共管、分工明确、职责互补、沟通及时、协调有序的执法体制机  相似文献   

5.
“安全执法和监督不到位,一些地方安全监管职责不清、监管不力,安全监察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安全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查处不力。”这是今年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分析造成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高发的八方面主要原因之一,可谓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依法治安”成为国务院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12项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6.
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十大职责 一、综合管理本市的安全生产工作,分析、预测安全生产形势,拟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规划,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相似文献   

7.
健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少华 《劳动保护》2008,(12):10-12
近年来,国家安监总局在“安全发展”这一理念和思路的原则上,积极推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强调依法治安,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为确保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6月是第1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也是新《安全生产法》实施后的第1个"安全生产月",主题是——"加强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产。"依法治安是依法治国战略下的必然选择。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曾强调,2015年安全生产工作的主线是依法治安,要从依法治国的大局高度,充分认识依法治安的重要性;并指出,要坚定地把安全生产法治建设纳入依法治国方略中,大力推进依法治安。牢固树立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维,增强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提出和实施,是党的治国方略和执政方式向制度化、法律化的重大转变,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坚持依法治安,把安全生产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纳入法制化轨道,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安的基本要求,也是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然而,在安全生产实际工作中。有的却把依法治安局限于预防事故,这种片面的认识和做法,不利于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安,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易安民声     
"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是迈好依法治安的第一步。"——易安网友发表博客,表达对依法治安的认识。他认为法制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新《安全生产法》的颁布与实施,为我们实现依法治安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法治依据。如何将依法治安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需要我们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科学构建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做到明责、知责、履责和问责,为推动依法治安迈好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政府讯息     
《现代职业安全》2015,(2):64-65
<正>杨栋梁强调依法治安治本攻坚本刊讯1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在北京市调研考察安全生产工作时强调,要强化红线意识,强化依法治安,狠抓治本攻坚,推动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一要紧紧抓住重点行业领域,深刻吸取近期事故教训,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做到无死角、没盲区、全覆盖。二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深化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的基础保障和重要抓手。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是法律赋予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安全生产法》第9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笔者根据基层工作实践,结合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相继组建起来的各级安监部门成立的时间较短,监管力量不足,监管体制及运行机制尚待加强和完善。在这种的情况下,如何对一个地区的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的综合监管,全方位地组织和协调各部门,步调一致,协同作战,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管工作格局,保证地区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和不断好转,是我们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面临的一项新的重大课题。一、什么是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是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限,对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代表政府履行监督检查、综合协调…  相似文献   

14.
工会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支重要力量,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赋予了工会一定的安全生产的权利与职责。这些权利与职责概括起来讲,就是“监督、维护、教育、组织、参与”。工会要抓住这五个方面,依法履行好安全生产的权利与职责。依法监督权责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权责,是法律赋予工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最重要权责。它主要体现在工会对以下三方面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正>"‘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将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全市上下必一以贯之。建立定期研究报告制度,市委、市政府定期研究和听取市安委会关于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报告,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进展情况。"《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安全发展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后,吉林省各地紧紧围绕"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这一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我国,“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格局已经形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综合监管,其他部门依法监管”的监管体制已经确立。笔者认为监管体制的核心是职责,完善综合监管体制的关键是理清监管关系,找准工作定位,完善规章制度,明确部门职责。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提出和实施,是党的治国方略和执政方式向制度化、法律化的重大转变,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坚持依法治安,把安全生产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纳入法制化轨道,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安的基本要求,也是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然而,在安全生产实际工作中,有的却把依法治安局限于预防事故,这种片面的认识和做法,不利于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安,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作出批示指出,今年以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损失令人痛心,也暴露出安全生产相关领域的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与隐患。各地区、各部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汲取教训,坚持生命安全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依法治安、源头防范、系统治理,切实加强安全风险识别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大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力度,切实落实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要有效夯实地勘行业的安全生产基础,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效推动安全生产制度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落实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通过对钻探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各项方法和措施的实际应用,探寻理论结合实际的实用路径,从而为地勘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扎实落地提供借鉴,推动地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向好。  相似文献   

20.
正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实施安全生产大数据建设,对于落实依法治安、创新安全监管模式、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意义重大。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价值密度低的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必须通过专业化处理才能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安全生产大数据是指安全生产领域的音频、视频、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