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江苏省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信息熵和偏离份额模型揭示江苏省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要驱动因子。研究表明:1苏南城市建设用地较苏北结构稳定,信息熵变化幅度小。2南京、无锡、盐城、淮安、宿迁补给效应较显著,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挤出效应较显著;道路广场用地、绿地补给效应显著,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和特殊用地挤出效应显著。3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属增长性结构,其余地类属衰退性结构。4作为省会城市,南京是多类建设用地竞争性偏移量的高值区,苏南、苏中、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各类建设用地不具有竞争优势。5江苏省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度次之。  相似文献   

2.
以湖北省2001—2011年城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运用信息熵模型、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等方法对湖北省城市土地结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1年湖北省城市土地结构信息熵和优势度均呈波动下降态势,并逐渐趋于稳定,表明湖北省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日趋合理,但城市土地内部结构仍有待优化。2湖北省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分布趋向均衡,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的分布则日益集中。3基于信息熵和基尼系数的研究方法可真实地反映出区域城市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规律,能准确地阐释区域土地结构的合理状况。  相似文献   

3.
利用信息熵模型和偏移—份额模型测度分析了四川省18个城市2002—2016年用地结构变化的时空特征。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分析了城市用地效率的变化规律;基于STIRPAT模型,构建了用地结构对用地效率影响的扩展模型,并分析了结构对效率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生活用地、生产用地、生态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和绿地在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中占额分配率的不同,对城市用地效率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计量地理模型和区位熵方法分析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用地结构地域分异,为制定城市用地规划提供借鉴。研究表明:1总体而言,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用地集中化水平较高,城市间用地多样化水平差异较大;2从用地组合类型看,城市间用地组合类型数差异不大,介于3—5之间,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道路交通设施用地是城市用地的主要组合类型;3区位意义上,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道路交通设施用地区位意义显著,6个城市该类用地区位指数大于1,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区位意义一般,4个城市该类用地类区位指数大于1;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区位意义不显著,3个城市该类用地区位指数大于1。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建设用地规模扩张趋势日趋明显。基于信息熵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以天津市为例,分析了2002—2013年建设用地结构时序演变过程,识别影响建设用地变化的关键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建设用地结构信息熵指标、均衡度指标变化趋势为平稳—降低—升高,最后又趋于稳定,而优势度指标趋势变化与之相反。天津市建设用地结构时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因子、劳动量因子和区域产业结构因子,从而为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建设用地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信息熵模型分析2012—2017年安徽省及16个地市建设用地结构,并借助灰色关联理论探究了影响信息熵的内外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信息熵与均衡度均略有下降,而优势度略有上升,建设用地结构趋向稳定;(2)2017年信息熵高值区有6个城市,中熵值区有7个,低熵值区有3个;(3)安徽省建设用地信息熵与居住用地具有强关联,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道路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关联度较低;(4)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信息熵影响较大,滁州与池州的受影响程度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度是衡量区域发展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从韧性视角出发,借用PSR模型,综合选取生态风险指数、景观稳定性指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恢复力指数对江苏省城市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并运用耦合模型测算了江苏省及其13个城市2000—2020年间生态韧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探究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江苏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生态韧性指数持续降低,但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由“基本失调”向“基本协调”发展的特征;(2)空间分布上,江苏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阶梯性,生态韧性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而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从苏南与沿海向苏北与内陆递减的格局。在以生态优先为主导的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可通过严格划定三区三线、积极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科学构建生态格局等方式保障生态与经济双赢。  相似文献   

8.
构建邻接空间权重、距离空间权重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及其偏微分分解方法分析黄河流域土地市场化、供应结构对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2010—2018年,黄河流域城市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且中游>上游>下游。(2)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且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上游,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下游。(3)土地市场化与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结构虽然对本地城市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产生抑制作用,但是对周围城市具有促进作用,且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均不显著;工矿用地和商服用地结构在距离权重模型和经济距离权重模型下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抑制了周边城市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4)产业结构优化对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产生促进作用,其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均显著,而城镇化与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息熵的武汉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动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借助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概念,揭示了武汉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变化规律,得出土地利用职能类型收缩、城市用地趋向不均衡发展态势的结论.利用主成分与灰色关联相结合的方法找出影响武汉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动的主要动力因子,它们分别是城市福利和城市社会结构变化推动因子、城市产业结构变化拉动因子和城市建设与改造压力因子,其中后两个因子是驱动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发生变化的最显著性因子.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有赖于绿色开放空间系统质量的优劣,生态城市建设应首先着眼于绿色开放空间系统的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选择呼和浩特建成区为研究对象,从分析绿色开放空间系统的结构特征和评价功能效应入手,找出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的科学依据。以梳理系统要素为基础,应用RS、GIS等技术,从系统格局层面的空间变化和景观格局层面的指数变化等不同方面,剖析绿色开放空间系统的空间特征,建构绿色开放空间系统功能效应评价体系,结合雷达图表模型评价其功能效应。结果表明:近年来,防护绿地对水系空间的保护和附属绿地对呼和浩特市人居环境的提升作用显著,但绿色开放空间系统要素结构的较大变化削减了系统的功能效应。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绩效评估通过量化环境管理效果和分析环境管理中的不足,为改善环境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本研究依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主题框架法构建了包括环境效率、环境质量、环境治理3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的市级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目标渐进法和均权法计算了江苏省13个地级2015年的环境绩效指数。结果显示,江苏省各地级市综合环境绩效指数分布在58.41(连云港市)~74.98(苏州市)之间,且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从空间分布来看,位于苏中地区的城市综合环境绩效多为良好,苏南和苏北各地之间的绩效差距较大;在二级指标中,苏南环境效率和环境治理绩效相对较好,苏中环境效率和环境质量绩效较好,苏北环境质量绩效较好。此外,本研究认为三级指标中的单位GDP用水量、空气质量达良好以上天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是主要的限制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态休闲绿地不同于城市绿地,主要包括其中的城市公园绿地和其他绿地。结合市民平时主要在居住地附近散步、节假日喜欢到郊区游憩的休闲活动特点,把生态休闲绿地分为日常短时休闲绿地和节假日长时休闲绿地。在城市生态休闲绿地建设中,应重点建设日常短时休闲绿地,配套开发节假日长时休闲绿地,完善城市公共绿地的休闲设施,增强城市公共绿地的大众性,提高专有绿地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3.
以昆明市为研究区域,基于系统论思想构建城市协调发展评价体,采用比较分析法、person相关分析法、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系数、偏差系数法对昆明市2000—2010年城市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耦合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之间经历了非同步变化后逐渐步入同步变化的轨迹,两者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性。从短期看,昆明市用地结构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用地结构变化间不存在因果性关系,即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机耦合状态并不显著。在现阶段发展中,昆明市产业结构变化滞后于用地结构变化,两者间还未达到耦合协调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4.
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江苏省钢铁行业排放清单以及WRF-CALPUFF评估模型,分析了2017年钢铁企业从沿江地区转移到沿海地区对江苏省大气国控站点的ρ(PM_(2.5))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基准情景下,沿江钢铁企业对全省国控点的ρ(PM_(2.5))贡献平均为3.67μg/m~3;在三种沿江钢铁产能转移的情景下,全省总体ρ(PM_(2.5))有显著的改善,苏南改善程度较大,其余沿江及苏北内陆城市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沿海的连云港和盐城由于承接了大部分的钢铁产能转移,当地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增长巨大,ρ(PM_(2.5))贡献率出现较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15.
基于索洛模型构建土地供给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通过2000—2015年的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结合GIS平台,运用计量分析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建设用地供给的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滨海新区土地供给的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显著。在圈层维度上,土地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跳跃性;在方位维度上,土地供给优势大的西南、西北方向对经济的影响较明显。因此,滨海新区的建设用地供给应当重视土地供给经济带动效应的滞后性和区位差异性,积极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的整合与再开发。  相似文献   

16.
武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信息熵理论,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对1996-2006年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以及2006年各乡(镇)信息熵差异进行研究,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信息熵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持续增长,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较高;2006年各乡镇信息熵差异较大,可划分成3种类型区;经济因素和人口流动因素是信息熵变化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新兴城区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由城郊区向主城区转型的一种城市空间类型,是特大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载体。以武汉市洪山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该区200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武汉市洪山区土地利用变化速率较快。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来看,洪山区建设用地是景观转入主体,城区基底面积增加、空间承载力增强。从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来看,洪山区建设用地供给系统稳定,水域和农业用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空间范围缩小。洪山区城区边缘特征逐渐消失,中心城区的城市特性进一步增显,研究结论可为武汉市土地规划和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方面有重要作用。现今交通是城市环境中的主要噪声来源,城市道路绿地是交通噪声治理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选取杭州市西湖区不同等级的三条道路(紫金港路、天目山路和丰潭路)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手持噪声测量仪测量实时噪声对不同道路等级和距离的绿地降噪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杭州市三条道路存在以下问题:(1)噪声距离道路越远越低,且噪声平均衰减率表明绿地降噪效果为主干道次干道快速路;(2)配置模式为乔木+灌木+地被的绿地植物群落的降噪效果最佳,且乔木和灌木交错的种植形式在降噪效果上优于灌木在前、乔木在后的排列式种植;(3)当道路绿地宽达到15m时,植物群落降噪效果会有大幅度提升,且快速路与次干道在距离为15m处,植物群落降噪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认知区域人地关系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1985年、2000年、2015年3个时相的遥感数据,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及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刻画长春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并探讨两者间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①长春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显著,其中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转移变化中耕地与建设用地、耕地与林地间的转移分别居于主要地位和次要地位。②长春市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中未利用地动态变化最显著,耕地变化较缓慢。③长春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林地、耕地与水域三种类型构成了长春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体;生态服务价值空间聚集趋势日益显著,冷热点格局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是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特征。引入扩张速度指数、扩张强度指数,研究2000—2014年吉林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时空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吉林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时序性、阶段性特征明显,建设用地总量初期平缓扩张—中期快速扩张—后期平缓扩张; 9地市(州)呈现初期"辐射式"扩张、中期"阶梯圈层式"扩张;后期"跳跃式"扩张。(2)3时期9地市(州)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地域差异特征显著,中部初期率先扩张、东部中后期显著扩张、西部后期迅速扩张,且地域差异性日趋缩小,趋向均衡稳定的扩张态势。(3)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发展、人口因素、经济增长是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