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TI公司的CC2530ZigBee芯片为核心单元,采用ZigBee无线通信协议,设计了一种实用、安全、可靠的煤矿瓦斯无线监测系统。设计具有移动性强、数据传输稳定和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选择、基本要求及原则。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井下众多的传感器类型,给矿井安全监测带来较大管理难度的问题,设计了面向井下安全监测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ZigBee系统,阐述了系统组成和系统实现。通过自定义的负载通信协议,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数据融合写入ZigBee协议的MAC负载字段,采集节点根据标准ZigBee协议将数据传输至汇聚节点,汇聚节点汇总后传输至嵌入式网关,并可以由嵌入式网关转发至安全监控中心,最终实现井下多类型传感器数据的实时显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兼容多个传感器数据进行ZigBee无线传输。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利用自己多年从事光纤传感研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结合光纤光栅测温技术和压力传感技术,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可靠性全光纤瓦斯、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首次将瓦斯、一氧化碳、分布式温度等综合参数集成,研制了“全光纤煤矿采空区火灾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全光纤的煤矿采空区火灾的多参数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5.
基于OPC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控制网接入上层管理网难和各个安全监控系统互不兼容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OPC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通过各种工控设备配有的OPC服务器,与矿井下各安全监控分站建立通讯关系,并遵循统一的OPC协议,将采集的井下实时状况数据整合到SQL Server2005关系数据库中,借助工业以太网上传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平台,经过数据分析和图表显示,可以快捷直观地了解井下具体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网页W eb在整个煤矿企业内部办公网络中进行发布,让安全信息得到全矿的分享。这里以煤矿注浆监测系统为例,重点介绍了利用OPC技术实现上层网与终端注浆监控网通讯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对家庭安全的实时监测,采用ZigBee技术和GSM技术联合进行安防设计。通过研究ZigBee无线通信协议栈架构、各层的原语和提供的服务,以及GSM空中接口的协议规范,设计了家庭智能安防系统。该系统由ZigBee控制器、ZigBee接入节点、各种探测的传感器组成,实现对家庭三防(防火、防盗和防天然气泄露)监测的功能。通过软件远程控制,实现灾情早期报警系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ANN的煤矿安全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超  陈开岩 《安全》2005,26(3):25-27
在借鉴煤矿安全评价标准体系和对神经网络的介绍的基础上,建立煤矿安全评价BP模型.通过对江苏某四所煤矿安全评价训练,得出评价网络,然后对另外一个矿进行评价,得出评价结果.其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的网络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监控从业人员,落实上岗准许制度,并及时分析各行政区域的矿井状况,共享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信息,及时发布培训和复训指令,及时跟踪矿井内作业人员信息、地质环境及通风和瓦斯监测信息,建立C#数据库网络管理系统,集成矿井地质环境监控数据、通风与瓦斯监控信息、矿井作业人员定位或虹膜检测等数据.实际表明,网络管理系统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可靠、人机对话界面人性化,监管部门能对矿山企业持证上岗情况实时动态监管,也能及时掌握矿井地质环境和隐患等信息.  相似文献   

9.
针对矿井井下地压难以有效实时远程监测的现状,开展了井下地压远程监控研究。考虑到井下作业大范围、多参数的复杂性,设计了一个基于串口服务器的Winform与ASP.Net相结合的网络化地压监测系统。对系统结构功能、硬件设计、监测软件设计进行了介绍。现场运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数据传输稳定性、实时性、操作灵活性和扩展性,实现了实时准确地对井下地压的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10.
围绕工业生产等领域节能降耗实际需求,提出基于物联网的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总体方案,面向政府、行业、企业提供能耗管理信息化管理与服务;重点研究设计能耗监测终端,支持多种工业总线及工业协议,实现电表、油表、水表、气表、煤气表等能耗计量设备以及工业控制系统的能耗数据采集;研发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实现能耗实时监控、能效分析、计量器具管理等功能;以平台为依托,在淄博某化工企业开展了应用示范,切实为企业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强化能源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分析煤矿安全事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出发,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阐述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实例分析了 2 起煤矿安全事故,以便为煤矿安全隐患提供预防指导.  相似文献   

12.
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利用虚拟仪器优势,自主研发了一套用于矿山的微震实时监测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和用途.一段时间现场监测的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很好地完成微震实时监测,分析并精确定位微震事件的时间与空间.  相似文献   

13.
针对煤矿水害影响因素的多指标性和复杂性,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在结合专家经验基础上建立了煤矿水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FAHP-FCE评价模型。同时使用AHP-EGM(专家评分法)和AHP-FCE评价模型进行煤矿水害危险性评价,并将3种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FAHP-FCE评价模型能够定量地反映出煤矿生产系统水害潜在的危险性及综合危险性程度,这有助于水害防治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其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王博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37(8):16-17,64
合理有效的锚杆支护理论是巷道支护设计的关键.以岩石具有自稳能力为前提,对巷道开挖后岩体不稳定区域进行了划分,以此作为锚杆支护设计的参照标准.以白羊岭煤矿东翼回风大巷为例,进行了相关锚杆支护设计.数据监测表明,该支护设计方法合理可行,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葛晨迎  张树川  杨文旺 《安全》2022,43(1):31-35
为系统分析矿工在机电运输过程中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关联因素,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本文从煤矿安全生产网和应急管理部公布的煤矿事故案例中选取2015-2021年发生的90起机电运输事故作为案例样本,统计分析煤矿机电运输中不安全行为在动作分类、班次、月份、地点和岗位5个维度的分布特征;运用Apriori算法研究煤矿机电运输事故这5个维度之间存在的关联规则。研究表明:在3个班次中,中班时间段出现的不安全行为比率最高;在一年中8月份出现的不安全行为最多;处于工作面中的不安全行为出现最多;一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出现最多。重点防治一线工人在中班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和晚班时冒险作业这一行为,有利于加强工作面的巡检力度,提高检查效率。  相似文献   

16.
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现状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进行调查取样,测试分析了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和营养元素含量,用单因子评价和模糊数学方法对5种重金属(铜、铅、镉、锰、锌)测试结果进行评价,认为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中的主要污染重金属为铜、铅和镉,而锰和锌对土壤污染没有造成重大影响.对露天矿排土场重金属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了海州露天矿排土场的土壤环境状况.对氮、磷、钾及有机物质等的测试分析表明,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缺乏的营养元素主要为氮,在排土场土地复垦时应注意施加氮肥以提高肥效.  相似文献   

17.
对比研究了当前我国煤矿安全形势,分析了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建立了地方政府与煤矿企业的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不完全信息的引入改变了完全信息博弈中地方政府会随着从煤矿生产中获益越大对其提供的庇护程度越大,而企业必然选择干扰的结论。一旦地方政府的这种合作行为出现,国家在安全监察方面的成本和难度将会大大减低。  相似文献   

19.
煤矿灾害及安全管理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煤矿灾害事故,针对目前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中显现的深层次矛盾,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矿山灾害进行分析.对矿山安全管理系统进行模糊评价,为矿山安全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煤矿危险源辨识与多层评价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煤炭系统生产的复杂特点,提出了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煤炭生产进行系统的单元划分,采用安全系统科学辨识的方法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动态评判的方法对危险源进行初次分级,根据危险源的耦合特性,提出二次动态分级的方法,对初次分级进行调整,确定危险源科学、合理的级别,并提出了进一步现实性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