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机理与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机理与监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回顾与评述,阐述了我国主要农业灾害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学术问题,探讨了农业灾害研究的发展趋势.灾害性天气只是农业成灾的外部环境条件(环境胁迫),在这种环境胁迫下,农业生产系统是否最终成灾,还要取决于农业生产系统本身对这种环境胁迫的应对和作用.因此农业灾害机理反映了环境胁迫与农业生产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当前,对农业灾害机理研究不足,农业成灾过程和关键因子认识不深入,农业灾害监测理论与方法不完善,已经成为建立有效的农业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展灾害时空动态监测,以及国家进行重大防灾减灾决策的瓶颈和障碍.对主要农业灾害机理开展研究以及发展农业灾害理论和监测方法,是国家实现农业发展目标的需要,也是多门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近年来的农业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国勤  钱海燕 《灾害学》2005,20(2):61-65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资料,对近年来江西省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以及农业生物灾害的特点、发生面积及其造成的损失,提出了对这些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的主要灾害类型与防灾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丽萍  荣艳 《灾害学》2001,16(1):78-83
论述了青海地区常见的主要灾害类型及危害,并提出了防灾减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山东是经济发达地区,但也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本文概述了山东省多种气象灾害及其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以及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类与防灾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郭进修  李泽椿 《灾害学》2005,20(4):106-110
本文根据气象灾害特征、致灾因子和天气现象类型,将我国的气象灾害划分为7大类20种.为了适应科学防灾减灾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必须加快大气监测、信息加工和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强气象灾害的机理研究;制定科学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区域分布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60,自引:4,他引:60  
阐述了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地域分布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概括总结了农业气象灾害减灾调控体系及其基本原理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8.
气象灾害防御中保险机制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风险概率及灾害造成损失的分析,研究了气象灾害风险问题.通过对湖南省岳阳开发区梅溪乡农民的问卷调查,了解了农民的气象灾害风险意识和投保意愿,并就将保险机制引入气象灾害防御领域的问题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工影响天气的气象灾害减灾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的气象灾害减灾技术及人工增雨防雹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根据不同气象灾害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减灾技术措施,并对减灾效益进行评估。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基于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人工增雨防雹等作业范围及其规模、主要作业技术及其与国外的差距、作业区的减灾效益等进行分析,指出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减灾技术及应用体系有了很大发展,并为减轻气象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因其位置、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一年四季多发气象灾害,日本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大雪、干旱和酷暑、冷夏、浓雾和冰雹等,其中  相似文献   

11.
3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79-2008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近30年来农业气象灾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1979-2008期间,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灾情日趋严重,农业气象灾害总成灾面积和成灾比率都呈增加趋势;各类灾害中,旱灾和霜冻成灾面积和成灾比率呈增加趋势,风雹成灾面积和成灾比率变化不大呈略微下降趋势,而1989-1998年段水灾严重。(2)旱灾成灾面积在总成灾面积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总成灾面积的1/2),其次是水灾(约占总成灾面积的1/4),再次是风雹,而霜冻成灾面积最小。(3)在区域分布方面,旱灾灾情华北地区最为严重,其次是东北,再次是西北;水灾和旱灾的轻重程度往往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华中的水灾最严重,其次为华东、华南和西南;风雹灾情的轻重程度在我国的分布也有较强的区域性,华北、西北和东北是风雹的重灾区;霜冻分布各区域差异较小,西北和华中的灾情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自然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自然灾害统计资料,对天津市20世纪中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干旱、雨涝、冰雹、风暴潮、地震、地面沉降等6种主要自然灾害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该市20世纪以来干旱、雨涝、冰雹、风暴潮、地震灾害发生的频繁性、波动性和空间差异性,以及干旱和地面沉降灾害的区域性和日趋严重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主要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强度空间分布特点,并结合区域孕灾环境分异状况,将天津市划分为3个灾害区,对各区的孕灾环境和自然灾害区域组合特征进行了简要评价,提出了自然灾害综合防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岸带灾害成因分析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近年来海岸带灾害越来越成为制约海岸带-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带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背景下,分析探讨了我国海岸带灾害的基本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概念性减灾对策框架,海岸带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全球变化(相对海平面变化、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是导致我国海岸带灾害的3个主要方面。据此,认为减灾的关键在于合理规范人类行为,保护和改善本已十分脆弱的海岸带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对于全球变化诱发的灾害,则力求基于科学认识与预测,在海岸带开发中合理规划建设,做到未雨绸缪,实现海岸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减灾防灾投入不断加强,水利减灾措施对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2011年中央进一步强调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加大水利投资,新一轮的水利建设正在全国全面展开。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水利综合减灾措施的作用,合理地进行投入,科学配置各种水利减灾资源,必须了解和掌握灾害承受体如水库、堤防等的承灾能力状况,以指导我们合理安排水利减灾投入。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个减灾措施的效果进行了排序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对今后投入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海岸带环境灾害的基本特征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李杨帆  朱晓东  邹欣庆 《灾害学》2005,20(1):65-66,71
海岸带是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发达区相互重叠的特殊环境地带.我国海岸带环境灾害的基本特征是种类繁多,频次高,破坏性强,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易形成复杂灾害链等.本文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点的、以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灾害区划与综合减灾相结合、基础研究与高科技应用相结合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北京城市灾害及新世纪安全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磊 《灾害学》2000,15(2):23-28
在归纳分析北京城市灾害源的基础上 ,研究了北京城市综合减灾战略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技术路线。重点论述了城市科学减灾的研究模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热带近百年气候波动与自然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热带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在气温波动过程中有2个冷期和2个暖期。最暖的时期为80年代后,这与全球变化相一致,但是昆明最暖的时期为40年代。气候型大多为暖湿同期,这与全国其它区域的状况不同。自然灾害有加剧的趋势:台风次数增多,多台风年洪水多发,旱灾和冷害次数增多,广州曾降微雪,海口和崖县曾见霜,昆明曾有4年强降雪。  相似文献   

18.
50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根据我国近50年的粮食产量统计资料,分析了各个年代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影响和促进粮食产量的因素(耕地资源、化肥施入量、农机动力、农用水资源、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极大,要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不仅需要有外部资源及投入,而且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要积极进行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的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东省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率高,危害大.地震、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软土地基变形等地质灾害是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消极因素.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具有波动性,过去35年来存在两个明显的高发期,分别是1985-1992年和1997年至今;其空间分布具有区域耦合性,地质构造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的粤西、粤北低山丘陵区和人类活动剧烈、经济发达的沿海平原地区都是重灾区.地质灾害与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它们的防治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将生态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并调整人类的经济行为,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