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 引言 各种图件是地质学家在石油勘探中进行区域评价的基本工具。它们常用于表示构造要素与走向、沉积相的分布、沉积岩层的厚度和其它地质特征。虽然源岩资料已成为现在大多数勘探战略部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编制源岩潜力图却不常见。用来评价源岩潜力的有机地球化学数据常以地球化学柱状图或横剖面图形式表示。当用源岩资料作图时,又常常只用一方面的数据(例如有机碳百分含量或者是热变指数值、镜质体反射率值或TTI值的形式表示的成熟度数据)去评价烃源潜力。编制烃源潜力图能使勘探工作者有机会将源岩资料和其他可作图的地质资料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更清楚地对烃类生成、运移和圈闭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2.
干洛根的鉴定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例如H/C和O/C比,氧化降解,物理化学方法和分步热解气相色谱法。所有这些方法以及其它的方法都用来探讨过关于干洛根的形成和演化的假说。另外,热解法还被用来评价油源岩。本报告谈到了从油源岩中抽提出的沥青的原生性问题,以此来确认或否定油  相似文献   

3.
<正> 金伯利岩的深地幔源和地球化学特殊性及其组成的广泛变化,使化学分析成为这种岩石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来,苏联对2000个以上金伯利岩样品的硅酸盐全分析,主要是用经典的“湿化学”法完成的。但这些方法(包括所谓快速法)的缺点是过于繁琐和费时。虽然对所用的方法作了改进,但在硅酸盐分析中试样的消耗量仍是很大的,特别是考虑到在许多情况下必须从金伯利岩的角砾中手选标本。正如不久前发表的关于金伯利岩成分的报道所表明的那  相似文献   

4.
<正> 七十年代以来,用孢粉颜色指标确定有机质成熟度是国外石油公司在研究生油岩时广泛开展的项目。近两年来,国内的一些石油普查勘探部门陆续引进了这一方法。当前,我国正在寻找深部油气资源,并开展大陆架找油研究,这就愈加需要尽快地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为了探索沉积物中油气生成潜力,采用了各种指标来研究生油岩的油气成熟度,孢粉颜色是讨论有机质成熟度和评价生油岩的重要指标之一。此方法具有获得结果快、设备简便、费用少等优点,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德士古公司以及英国石油公司应用热解色谱和热解-气相色谱资料研究生油岩方面的新成果。 应用热解色谱,并通过分析矿物基质、有机碳丰度及成熟度的影响,提出了S_2与有机碳含量关系的新的干酪根分类图。并提出了不同成熟阶段不同类型干酪根S_2的变化范围,以作为评价有机质质量的标尺。 本文旨在阐述应用热解-气相色谱方法,从不同类型生油岩中分离出各种微量有机组分,并测定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分别评价它们各自的生油潜力,并结合煤和页岩的研究,对各种类型有机质的生烃潜力进行评价。提出了Ⅰ型、Ⅱ型干酪根可作为油源,Ⅲ型干酪根不能作为油源。并提出油气生成指数可用于划分干酪根类型。  相似文献   

6.
<正> 引言近几年来,热解分析对生油岩潜力的评价做出了越来越重要的贡献。这种方法通过在惰性气体中,加热全岩或分离的干酪根样品使其降解程度发生变化。热解产物可直接提供给一个或多个检测器,以记录总产物的演化和产率。热解器还可以与气相色谱和质谱连接,以测定热解产物的详细组成。本文介绍了一种可用于快速测定潜在生油岩样品的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和生产类型的热解-气相色谱系统,同时,还讨论了一种检测和鉴别由运移的烃类和钻井添加剂而引起的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背散射电子(BSE)方式成象的扫描电镜(SEM),是研究烃源岩沉积学特征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因为其空间和化学分辨率高,操作容易和速度快。所获得的图象取决于样品的不同成分之间的原子序较差异。若与能量分散X射线光谱分析法结合,有机岩石学家用BSE成象就能比用传统的光学显微镜更清楚地签定矿物和有机质。为了描述各有机质沉积物,特别是有机质分布的微结构的情况,已应用本方法对其不同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烃源岩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有机质分布有两种模式,即纹层状模式和分散微粒模式。通过对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研究,利用这些分布特征可追溯其沉积的来龙去脉。有机质的分布特征表明存在有机网络系统,据猜测后者是烃类排出的一个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 据文献报道,造成原油和生油岩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有母质的类型、热成熟作用和原油的初次运移作用。研究是何种因素(或以何种因素为主)导致出现组分差异,对油气成因理论和盆地油源对比及资源评价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地质情况的复杂性造成了上述参量组合的多样化,给直接从野外地质剖面进行研究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为了有意识地简化一些可变参量,本研究采用以同一种生油岩在外加温加压的条件下进行系统的生油和排烃模拟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无论谁,只要参观过或甚至飞越过像圣弗朗西斯科湾南端那样的盐池,都会意识到在蒸发岩环境中能出现高的生物生产率。然而,大多数地质学家并不明瞭在蒸发岩沉积中此种有机质可以产生烃。而这正是Douglas Kirkland和Robert Evans在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年会(丹佛)上提出的一篇有关蒸发岩环境的产烃潜力的论文的主题,这篇论文已在美国石油地  相似文献   

10.
辽宁瓦房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金刚石矿产地之一,前人在该区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找矿方法一直没有突破。本文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对已知的金伯利岩矿区进行试验,探讨AMT技术在金伯利岩矿区深部探测的应用效果。针对30号金伯利岩岩管区布设了5条剖面,结果显示岩管呈低阻反映,异常明显。结合地质资料,初步推断该区断裂、成矿带和低阻异常展布特征,为在该区进一步开展矿产勘查提供基础资料,对今后瓦房店地区寻找隐伏的金伯利岩体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类似地区寻找隐伏金伯利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构造环境对幔源岩中稀有气体同位素比值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有气体是地球化学研究中有效的物源示踪剂。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He、Ne、Ar同位素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对比了不同构造环境幔源物质中轻稀有气体同位素的组成特征。统计表明,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中3He/4He=7 0~10 0Ra者约占统计样品的90%;洋岛幔源物质(OIB)的3He/4He值变化范围大,但>10 0Ra者占65%;消减带幔源岩的3He/4He值总体略低于MORB;大陆幔源岩的3He/4He值主要变化于6 0~10 0Ra间,但环太平洋大陆边缘低于MORB者普遍;大陆热点地幔流体具有类似OIB的3He/4He值分布特征。MORB与OIB的40Ar/36Ar值分布范围类似(主要范围为296~12000),但低于1000者在MORB中仅24 5%,而在OIB中约43 4%;板块俯冲区幔源岩的40Ar/36Ar值总体较低,<1000者约占67%;大陆各类地幔流体的40Ar/36Ar值普遍偏低,主要在4000以下。大陆、大洋幔源岩中20Ne/22Ne值主要介于9 8~12 5间,但<9 8者在各大陆地幔普遍存在。幔源物质的上述组成特征与大气、地壳等源区对其影响有关。我国东部幔源物质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具有大气 地幔混合源区特征。  相似文献   

12.
烃源岩成熟度评价是油气地质勘探中一项重要工作。作者以表格形式概括了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指标。考虑到源岩有机质性质及岩性对成熟度评价的影响,除了选用镜质体反射率之外,在反射率受抑制和缺之镜质体的情况下,也应开展多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同步和三维荧光光谱,可用于有机质成熟度、油-油、油-源岩对比等问题的研究和作为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一种新方法。用本方法对我国某些原油、岩石、土壤进行了试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正> 新喀里多尼亚的蛇绿岩由超镁铁岩组成,其上伏有受到低压变质作用影响的镁铁岩。本文所研究的源山地区的镁铁岩(辉长堆积岩、玄武岩流和玄武岩墙)与现代大洋中脊的岩石类似。它们具标准橄榄石,其Mg/Mg+Fe~(2+)比值范围是从熔岩的0.69到辉长堆积岩的0.90,并表现出拉斑玄武质分馏趋势,例如Ti和V与Mg/Fe比值呈负相关。熔岩具平缓的稀土模式,轻稀土略有亏损及La/Yb比值<2。玄武岩岩墙具有三  相似文献   

15.
<正> 一般认为,碱性玄武岩的源区深40—80公里,而金伯利岩的源区为80—250公里。因此,对这两类岩石的研究,可了解地球深达250公里的情况。上地幔中由40公里到250公里这一区段很重要,因它是板块活动和地震形成的关键地区、是大部分岩浆和许多与矿床有关的热液的发源地,同时又是形成地球的水圈和大气圈的气体散发地区。 从金伯利岩在全球的分布看(图1),它主要同前寒武纪稳定地块有关。非洲的金伯利岩(图2)没有例外地都出现在西非地块。刚果地块和卡拉哈里地块上。一些金伯利岩虽产于环绕稳定地块的褶皱带中,  相似文献   

16.
许多研究者研究了深源岩石包体的含量及其物质成分与金伯利岩含矿性的关系,但是至今还没有人查清楚这种联系。由于在金伯利岩中和碱性似玄武岩中深源岩石包体的研究中及在高压高温条件下合成矿物模拟实验中所取得的进展,便有了解决这项课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稳定同位素组成特点和微量元素组成及岩石形成演化的分析,对达拉布特型碱性花岗岩的源岩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其源岩具有混源特点:同时存在地幔物质和上地壳物质。结合岩石化学组成特点,源岩的化学组成可能与含基性、中基性火山岩的麻粒岩相岩石相似。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鉴于有关超基性岩和基性岩的矿物成分的大量实际资料以及有关金刚石包体矿物学研究和金伯利岩形成过程模拟实验研究的新情报的积累,人们对金伯利岩的研究兴趣日益增加。这一切使得有必要对现有资料进行重新研究。现今对于金伯利岩岩筒中超基性岩和榴辉岩的成因,存在两种基本观点。一些研究者把金伯利岩岩筒看作是穿到地幔深处的、把呈  相似文献   

19.
导数荧光技术在鉴别海面溢油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准确、迅速地鉴别海面溢油,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用荧光仪鉴别溢油就有多种方法,如荧光光谱法, 激发光谱法, 同步激发荧光光谱法、低温发光法,导数荧光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有的难以推广。相比之下,导数荧光法有其独特优点,此法能够提高次要光谱的检测能力,比基本光谱的峰位又多又清楚,利于分辨。因此,本文以导数荧光光谱为油的指纹图,对溢油源的鉴别,风化影响及其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金伯利岩及有关岩石组成的多样性,排除了应用单一年龄测定方法来确定所有岩石年龄的可能性。此外,许多这类岩石的蚀变性质(尤其是出露地表的部分)缩小了某些测年方法的可用性。由于具有特征同住素组成的污染物的存在,火山道相(与浅成相相对)金伯利岩年龄很难确定,甚至不可能测定。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多种放射性年龄测量方法,包括云母Rb-Sr法、全岩和云母的K-Ar法和Ar-Ar分步加热法、U-Pb锆石和钙钛矿法以及裂变径迹法,都证明是有效的。其他方法,如Rb-Sr、U-Pb或Pb-Pb全岩法或Rb-Sr单斜辉石法没有这么有效,但对某些经过仔细选择过的样品也能产生合理的结果。利用离子探针分析对单个锆石、钙钛矿,可能还有磷灰石颗粒进行U-Pb年龄测定有可能是极端有效的。 应用各种放射性测量方法,测定南部非洲金伯利岩及有关岩石的年龄,表明其就位的地质年代跨度范围很大,已知地质事件的年龄为50—1700Ma。测过年龄的大多数产地的金伯利岩及有关岩石为侏罗纪和白垩纪,不过有几次金伯利岩岩浆作用也发生在约500、1200和1600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