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城市燃气管道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城市燃气管道安全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宋国超  王松  邢琳琳  白永强  孟臻 《安全》2021,42(4):38-43
为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基于在信息时代下将提升数据质量与数据分析技术融入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一种溯源于数据、技术为导向、完善于体系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研究了从树立安全价值观、提升数据质量、发展安全信息分析技术、建立政府互动安全管理体制、健全燃气企业安全管理体系5个步骤实现燃气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结果表明:数据时代下燃气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顺应发展的需要,对于保障燃气企业正常运行与居民安全用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城市燃气管道安全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职业安全问题已经日益突出,这一问题的出现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制度欠缺是直接相关的。本文结合个人保护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我国职业安全中的风险状况作了具体分析。并结合美国OSHA的经验对我国的职业安全政策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人因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相关原理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从人因失误的机理、分类和特点等方面,对人因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间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与探讨,笔者认为,应从安全教育、技术培训、人机系统设计等方面预防人因失误,从建立和维持操作者对安全工作的兴趣、作业标准化、安全管理等方面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以煤矿斜井提升事故为例,说明人因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的判定原则和方法,从而为预防、控制人因事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安全生产效益的分析评价及其与安全投入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把握和界定安全效益、安全投入等反映安全生产的经济活动特征和规律的经济学范畴的内涵,指出从企业的经营利润指标上看安全投入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只产生远期(长远)的、潜在的间接性效益,包括间接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安全投入的效益具有间接性、潜在性、隐形性、不确定性和迟滞性。由于生产安全事故风险不可能为零,当事故预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可接受的程度及其以下)时,通过增加经济投入提高预防水平而对于事故风险的削减无明显的效果,就应考虑与经济效益的结合问题。笔者提出安全投入数量限度问题和安全投入的阈值;并进一步建立安全效益评价模型和安全投入与安全指标的函数关系模型,对安全投入与安全水平(安全指标)、安全效益的关联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紫金山金矿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如何针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所采取的措施、对策和促进安全生产的体会,旨在总结经验,不断探索预防事故的措施,保证长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搅拌车又称为水泥搅拌车,有多种规格和型号。例如,东风大力神双桥混凝土运输车、金王子水泥搅拌运输车、欧曼后双桥混凝土搅拌车和德龙水泥搅拌运输车等。  相似文献   

9.
魏宁  王志勇 《安全》2009,30(3):28-29
在以往的企业管理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口号叫的响,目标不明确;目标定的大,管理不到位,以至于措施流于形式,得不到及时落实。将目标化管理的思路应用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上来,已经在很多行业和企业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事故树(FTA)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影响焊接安全的各个主要因素,并建立了层次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整个焊接安全体系进行了有效的评估.这是一种针对焊接安全体系的焊接专项安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依据企业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的具体研究成果,分析了企业安全能力与企业安全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了企业安全能力进化的取向问题。探讨了企业中的安全资源和安全能力及其相互关系,并从安全能力进化取向、安全资源优势、企业竞争优势三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运用GRA(GrayRelationAnalysis)(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企业安全能力进化取向的判定方法。该方法为企业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合理选择安全能力进化的取向,以及制定相应的安全资源积累的顺序,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发挥安全生产政策对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作用,基于间断均衡模型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过程,并提出将其划分为3个均衡期和2个间断期。研究结果表明:在政策目标的转换下,我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先后历经“生产安全”、“安全发展”与“总体安全”3个阶段的深刻调整。决策主体注意力分配、焦点事件持续冲击与地方政府创新供给利用改变政策场域而影响安全生产政策变迁,分别呈现“原动力”、“驱动力”与“拉动力”的作用机制,具有典型的中国情境。研究结果可为廓清中国安全生产政策变迁机制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