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华秋沙鸭数量稀少,主要繁殖于我国黑龙江省西部的呼伦贝尔盟、北部的小兴安岭、东部的镜泊湖和吉林省的长白山地区.迁徙时,路过河北,到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越冬.在国外,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南部.中华秋沙鸭常活动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及草地等处.三、五成群,有时跟鸳鸯混在一起.性机警,稍有惊动就昂首缩颈不动,随即起飞或急剧游至隐蔽处.这种野鸭白天活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调研长江、黄河流域全新世古洪水研究相关文献,开展了两大流域全新世古 洪水发生频次空间对比研究。现有资料表明,两大流域全新世古洪水在6000 a BP 以前发生较 少;6000—4000 a BP 古洪水频次上升,在4000 a BP、3000 a BP 前后均出现一个洪水多灾期; 3000 a BP—1000 a BP 两大流域古洪水记录频次呈递减趋势;1000 a BP 以来,两大流域整体上 表现为递增的趋势,而值得注意的是1000 a BP 后,两大流域古洪水记录频次呈现出反相位变化 的趋势。与太阳活动记录对比,发现两个流域洪水发生均与太阳活动相关,但是两个流域洪水 发生对太阳活动的响应相反,长江流域在太阳活动较弱的时期,洪水多发,而黄河流域在太阳 活动较强的时期,洪水多发。  相似文献   

3.
选取浑太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多种数理统计分析技术,从子流域和河岸缓冲区尺度分析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用地面积比例在子流域和1000m河岸缓冲区尺度与NH4+-N、TN、BOD5和COND呈正相关;林地用地面积比例在子流域尺度和河岸缓冲区尺度均与CODMn呈负相关,在300m、400m、1000m河岸缓冲区尺度与TN呈负相关,在1000m河岸缓冲区尺度与COND呈负相关,在子流域与1000m河岸缓冲区尺度与NO3-呈正相关;草地在子流域尺度与NH4+-N、TN、TP、Chl、CODMn呈正相关;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在子流域尺度与BOD5、COND、TN呈正相关。CONTAG在河岸带缓冲区尺度与COND、TN呈正相关,在子流域和河岸缓冲区尺度与均CODMn均呈正相关,在河岸缓冲区尺度与NO3-呈负相关;PD在子流域尺度上与TN呈正相关,ED在子流域尺度上与NO3-呈正相关,与NH4+呈负相关;SHDI在子流域与河岸缓冲区尺度与NO3-均呈负相关。相对于河岸缓冲区尺度,土地利用类型在子流域尺度上对水质的影响更为显著,表现在调整判定系数Adjusted R2更大。而景观格局指数中对水质影响最大的是CONTAG,相对于子流域尺度,CONTAG在缓冲区尺度上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地区深居大陆内部,降水稀少,流域内形成了广大的荒漠、戈壁,依靠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为荒漠地区提供水源.内流河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度低,生态环境破坏后不易恢复.对西北内陆河流域环境保护而言,环境立法十分重要,同时,法律的生命力也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和运用,两者并举,才能保障法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鉴于此,本文主要考察西北内陆河流域环境行政执法问题,并对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南汀河流域生态环境特点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娟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3):44-45,43
南汀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繁,可耕地少,且上游植被稀少。应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制止不合理人为活动对水土保持的破坏,推进清洁生产,提高环境意识,改善和保护流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流域上游是"中华水塔",是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中下游是战略性饮用水水源地和润泽数省的调水源头。长江经济带发挥着确保我国总体生态功能格局安全稳定的全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目前,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生态环境恶化、流域  相似文献   

7.
X21 9801340人类对氮循环的影响:从地区远景看全球问题/Dag 0.Hessen…// AMBIO一人类环境杂志/中科院自然资源综考会一1997,26(5)一314~317 环信X一28 本章探讨有关全球氮循环中人为扰动的主耍问题。本项目旨在评估娜威南部两大流域及其子流域的氮状况,并随着研究的进展阐述氮保持与流失的一些模式。对人口稀少的荒地而言,大气愉入是氮的主要来源,约为2.smg/mZ·a。低固定和明显的氮饱和源于大气氮的高输入,以及水文条件、土壤贫瘩和陆地磷的缺乏。在这个酸化的流域,NOx和NHx的扩散急剧下降,地表水的酸化中将近一半是由于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引言尘暴是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种特别常见的现象,是开阔、干燥、植被覆盖稀少的地表受到强风作用的结果。尘暴与尘缕的活动规模不同,尘暴的覆盖范围只有数十米,而尘缕的覆盖范围则几十万平方会里。尽管在一些研究中使用的尘暴能见度标准不同(如:奥利弗,1945:<700米;Péwé,Péwé等,1981:<800米),但国际上通过的尘暴能见度标准规定在1000米以下。本文所涉及的能见度均采用<1000米。大气中存在的沙尘  相似文献   

9.
《环境》2012,(3):27
一、加强流域综合整治。完成省人大督办的淡水河、石马河等重污染跨界河流阶段性整治目标,实现流域水质明显改善。二、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全省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00万吨,新建成污水收集管网1000公里,珠三角中心镇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新疆开都—孔雀河流域为研究区,针对流域不同保护目标,采用定额法、阿克苏水平衡站公式和阿维里扬诺夫公式三种方法,分别估算了生态红线区和生态敏感区的生态需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开都—孔雀河流域生态红线区平均需水量为13.82×10~8m~3,生态敏感区平均生态需水量为2.06×10~8m~3,且潜水蒸发法中的阿克苏水平衡站公式的计算值与平均值最为接近。由于干旱区降水量稀少,天然植被生长完全依赖地下水,一般采用潜水蒸发法间接计算植被的生态需水量,在植被需水定额不好确定的情况下,更是首选潜水蒸发法进行生态需水量的估算。研究成果可以为孔雀河生态输水工程和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12,(3):27-27
一、加强流域综合整治。完成省人大督办的淡水河、石马河等重污染跨界河流阶段性整治目标,实现流域水质明显改善。 二、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全省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00万吨,新建成污水收集管网1000公里,珠三角中心镇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结合抚松县实际,以节能环保为视角,深刻诠释了加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景观特征及其科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是一个集地质、地貌、人文、自然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其中以丹霞地貌景观最具特色。它是国内发育老年早期丹霞地貌的典型地区之一,以孤峰、峰林、残丘等丹霞地貌景观为特色。公园内拥有丹霞地貌景观、丹霞水体景观、丹霞生态景观和丹霞文化景观等4大丹霞类型。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记录了中生代以来地球历史的丰富信息和演化过程,展示了世界上一些重要地质事件的突出证据;孕育了分布最密集、造型最精美的造型石;是世界上极具濒危的中华秋沙鸭最大群体的越冬地;古崖墓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历史人文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富特色的例证。这些具有国际意义的自然现象、自然演化过程和杰出的天然美景集中展示于公园,具有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重要的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14.
闫吉昌  季迪新 《环境保护》1991,(9):19-21,18
本文提出一套监测工业硅厂烟尘的方法,实地测定了吉林省抚松县冶炼厂烟尘组成和对环境的污染,并对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评价工业硅厂的污染和治理提供参考。一、监测 (一)样品的采集抚松县冶炼厂有二台1800KVA电炉。我们测定当时只开一台炉。为使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我们根据生产工艺排放烟尘的特点及规律,选择采样时间、位置和方法。 1.采样时间的选择抚松县冶炼厂的生产工艺(国内冶炼厂基本如此)为:将洁净的硅石、木炭、石油焦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投入炉内、高温后便还原为单质硅。在生产过程中,每1小时沉料一次,每4小时出炉一次,在沉料,出炉以及正常运行(物料在高温下进行反应)时排放的烟尘量不同。在沉料,出炉时烟尘最大;正常运行中烟尘量不大。因此,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排放的  相似文献   

15.
一、流域概况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经博登湖,流经约1000公里,注入北海。下游荷兰的流量,约为2200m~3/秒。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涉及9个国家。其中以瑞士、法国、荷兰4国的关系最为密切(见下图)。特别是西德,不仅占流域面积的64.5%和流域人口的78.9%,而且其主要工厂都设在这里。如以曼海姆·路德维希港为首的勒弗库森等著名的化工厂、纺织厂等。此外,莱茵河支流的内卡河、美因河、埃姆斯河流域的工厂也很多,这就形成了大量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16.
栅格DEM的水平分辨率对流域特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当前用于流域地形分析的主要数据,由DEM可以提取河网,为不同尺度的水文模型计算和存储地形参数。对黄河小浪底-花园口区间,面积范围为100~1×104km2的8个研究流域,应用网格大小分别为100~1000m6种水平分辨率的栅格DEM进行了流域特征参数的提取和分析。研究表明,DEM的水平分辨率对提取河网的精确性有影响,网格的增大增加了平地处流向确定的随意性。提取的流域面积、长度等有关的参数差别不大,但坡度值变化明显。参数的差别导致主要受长度和坡度因素影响的流域的汇流时间和滞时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格局对袁河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8年7月和2019年1月在袁河干流及支流38个采样点采集水样,测定营养盐离子及重金属等14项水质指标.同时,采用Bioenv分析、Mantle检验与方差分解等方法,揭示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格局在子流域和缓冲区对水质变化的影响机制,并基于层次分割理论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特征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袁河流域重金属污染不显著,氮、磷营养盐是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变化具有河段差异,上游污染物浓度低于中、下游.②空间格局在在近距离缓冲区(100 m、300 m)对水质变化的解释率最高(63%),土地利用结构在远距离缓冲区(3000 m)和子流域尺度对水质变化的解释率最高(33%),二者交互作用在过渡带(500 m、1000 m)对水质变化的解释率最高(56%).③在近距离缓冲区和过渡带,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对水质变化的解释能力依次为:林地 > 农田 > 建设用地;在远距离缓冲区为:农田≈林地>建设用地;在子流域依次为:农田 > 林地 > 建设用地.其中,林地的连通性特征(ENN_MN指数)、农田的边缘密度特征(ED指数)和建设用地的形状特征(LPI、LSI指数)是影响水质变化的关键特征,占各自空间格局解释率的37.8%、31.2%、53.8%.以上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格局是驱动袁河水质变化的重要因素,加强1000 m缓冲区尺度土地利用的管理对保护流域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林伟生 《环境》2005,(8):78-83
悉尼大学的一个叫罗兰·弗莱彻的考古学家在确认吴哥实际上是一座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的大都会时,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观点:吴哥的灭亡是由生态原因造成的,包括过度砍伐和干扰城市周围的水道。弗莱彻的结论推翻了有关这座城市衰落原因的传统观点,甚至还蕴含着关于湄公河流域未来发展的警告。  相似文献   

19.
论流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大军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0):1718-1723
流域管理被认为是对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方式。文章探讨了流域及流域管理的定义,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建立了实施流域管理的理论基础,探讨了流域管理机制、体制和交易成本,和中国的流域管理。文章认为,流域是一个由于水的关系而形成的自然地理单元,但流域管理是对由于水的关系而形成的地理单元上的各种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管理。实行流域管理是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流域管理在区域以上的流域层次增加了一层信息处理和交流的机制。不同的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问题,可能导致流域管理机制和模式的不同,导致不同的流域管理组织,如流域理事会、流域委员会和流域管理局等。在流域管理制度的设计中,制度成本是决定组织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决定流域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我国的流域水资源管理具有独特的特点,特别是在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安排上。  相似文献   

20.
利用Landsat遥感数据定量研究了淮河流域1995—2007年间各湿地类型的规模变化,分析了其变化特征,辨识了湿地消长的热点区域,并研究湿地变化热点空间分异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流域内水田、库塘等人工湿地大幅增加(净增量分别占1995年湿地总面积的16.81%、4.57%);湖泊、沼泽等自然湿地则明显减少(净减少量分别占1995年湿地总面积的1.06%、2.79%),且多转为人工湿地。湿地变化热点多分布于流域东部及南部;人工湿地变化热点分布连续而集中,自然湿地变化热点则稀少而分散。高程和气温对人工湿地增长热点及自然湿地减少热点的发生影响强度相对较高;社会经济与可达性因素对热点的发生具有显著作用,但其影响强度相对较弱。整个淮河流域,湿地变化热点的发生受多种要素的耦合作用,但湿地变化热点空间分异的首要因素是流域自然地理等背景条件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