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座有着近百年冶铁历史的矿产资源型重工业城市,鞍山市环境污染的历史欠账较多,本文以鞍山市为例,介绍了鞍山市十年矿山生态恢复的主要成果;分析了矿业开发给鞍山市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原因;结合鞍山市十多年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经验,提出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专项规划、增加政府矿山生态恢复资金投入、强化对矿山企业的环境管理、增强市民的环境意识、带动企业环保责任等措施,为矿业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露天煤矿的开发和利用,矿山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本文针对露天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影响,从开采设备的选取、合理运输系统确定、数字矿山的建立、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多个方面阐述了解决露天煤矿环境问题的方法.从而使矿山企业走上绿色、环保、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面向长江保护修复的环境管理需求,梳理了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长江经济带涉矿问题,探讨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协同治理对策。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有8个省份发现涉矿生态环境问题,涉及石英砂矿、稀土矿、磷矿、锡矿、石灰石矿和石煤矿;有3个省份出现保护地采矿生态破坏严重问题,涉及自然保护区内违规设置的采矿权、探矿权和违法生产,以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以治理地质灾害之名开采磷矿。(2)11个省市中均发现了涉保护地违规管理问题,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湖滨湿地、长江岸线和重要湿地、海洋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矿山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对策包括:(1)科学制定矿山生态修复目标;(2)定期开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3)提高矿山生态环境监管执行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宜昌市露天矿山开采和修复现状,重点分析了湖北长江三峡地区露天矿山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矿山企业主体责任缺失,环境治理水平总体较低;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率低,生态修复效果欠佳;开采作业粗放,地质安全隐患突出;部门监管缺失,存在违法开采现象;制度、人才、资金等保障不足。在调研国内矿山生态修复政策规范及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的对策措施,包括压实矿山企业主体责任,统筹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修复、资源循环和地灾防治;坚持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精准施策,提升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实行党政同责、一矿一策,加强矿山源头管控和日常监管;强化执法监管和绿色准入,加大教育帮扶力度,探索实行矿山行业“双碳”约束;强化要素保障,创新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中国当前的矿山环境保护政策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矿山环境的主要问题,作为责任主体的矿山企业不能积极主动实施矿山环境治理与恢复。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是为了保证采矿权人履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义务而缴纳的资金。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就是为了贯彻"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保原则,促进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保护矿山环境,并确保在闭坑、停办、关闭后受破坏的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治理恢复的一项特别的经济手段和措施。实施保证金制度可以更好地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是矿山环境保护必要且有效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土地复垦不仅是一项保护耕地、持续利用土地、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的公益事业,而且也是一种经济投资。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以贵州某露天矿山排土场土地复垦为模型进行经济效益实例分析评价,为矿山企业决策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曹霞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8):1255-1266
"小矿"是"小型矿山"的简称,因规模小、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是各国矿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它又因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而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小矿尚无一个公认的概念。论文基于对现有"小矿"定义以及与小矿相关概念的细致比较,试图给小矿下一个定义,籍此为我国修订中的《矿产资源法》献计献策。笔者以为,小矿是"以谋生或营利为目的,采用简单或基础的采掘设备与技术,在有限的矿藏范围内从事某种矿产品采选活动的小规模、劳动密集型矿山企业。其中包括开采规模达到国家规定的小型矿山标准的小型矿山企业和开采规模在小型矿山上限1/10以下的小矿山企业(含零星个体采矿)。小矿是采矿业最基本的构成部门。"  相似文献   

8.
华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全区有各种类型矿山企业近2.3万个,矿产开发从业人员近180万人,资源开发涉及的矿种多,数量大。但是华东地区不同类型矿产开发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华东地区不同类型矿产的开发状况包括不同类型矿山数量、规模、矿山企业类型、选矿及开采方式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华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区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矿山对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现。矿产资源的开发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监测、环境监督是保证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一个主要途径。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同时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有必要提高新疆矿山企业环境监测研究水平,针对实际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在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核心使命就是保障国家能源的安全。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矿产开发的协调战略,一定要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要坚持开发以及利用矿产资源,且注重生态环保的基本原则。在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同时,要创建以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监管力度,主动治理矿山生态环境,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强化修复以及治理力度,促进矿山生产深入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意义,然后分析了矿山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修复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X37 9900125江西铜资源开发与污染防治研究/任小鸿(江西省环保所)//环境与开发/江西省环保局一1998,13(2)一29一32环信X一16 介绍了江西省铜矿采选业概况和铜矿采选业的排污情况。分析了铜资源开发污染源特征、铜资源开发对环境污染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农田土壤污染的现状。从工艺角度评价了采选工艺技术水平及其与国外差距。在此基础上,对污染的防治与可持续发展进行研讨。提出4条防治污染的对策:1.强化对矿山企业防治污染的监督管理;2.加强科技进步,治理矿山废水;3.利用矿山酸碱废水中和实现以废治废;4.强化堤坝建设和管理,防止废水淹灌。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矿山生态环境防治面临的问题,阐述了矿山生态环境防治的基本原则、防治措施及对策.应依靠法规、管理、技术和政策措施,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促进矿业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监察的内涵、特点,分析了矿山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总结了河北省环境监察发展历程、矿山生态环境监察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矿山企业在资源开采中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不仅与生态文明建设极不协调,也难以确保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本文提供了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措施,旨在于共同加快对环境的保护恢复且见到成效.  相似文献   

15.
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要比其他行业严重,因此必须要为保护矿业环境寻找新的出路。矿业环境保护市场失灵时依靠政府管制,而政府因经济增长的压力同样会失灵,出路是矿山企业必须要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矿山企业的社会功能。本文分析了矿山企业在保护环境中面临社会责任的挑战,指出社区的企业公民身份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矿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依据,也是提升矿山企业竞争力的需要,矿山企业在为股东谋取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的同时,还要为社会的整体发展作出努力。因此,矿山企业应自觉承担矿业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并建立矿山企业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而政府也有必要构建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加以规制,以促进矿山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李培启 《环境保护》2006,(13):66-70
信阳上天梯非金属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市区东南11.5公里,矿区总面积33.5平方公里.经地质部门探明其储量为:珍珠岩1.27亿吨(储量居全国首位),膨润土6.3亿吨,沸石6000万吨,玻璃用凝灰岩5000万吨,总储量达8.67亿吨以上.此外,还有二氧化硅矿,金红石矿,锌矿,钼矿等.其储量、品位均居亚洲第一位,被誉为"亚洲第一矿",也是我国超大综合型非金属矿原料基地之一.然而伴随着资源的开发,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不断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矿山的深入开采,其所带来的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环境破坏将越来越严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了影响和危害。为了矿山的合理开发、利用,综合解决矿山地质环境及生态平衡问题,开展以植物为主体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对于改善和修复环境质量,实现环境友好,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详细介绍了首钢矿山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做法,结合其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矿山企业适应时代变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矿山生存与发展的应有前提,是提升矿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往往会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何做到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并行,现从项目设计、法规约束、科技进步等环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也是世界上矿产资源的开发大国之一。矿产资源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之一。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攻坚阶段,矿业经济的发展也是更上一个台阶,但是如今我们却面临着经济增长背后日益严峻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新世纪以来,发展的目标转向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着力于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当下矿山生产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矿业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作。国家已经提出了"绿色矿山"的治理目标,目前工作成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是因为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是长时间、强力破坏的后果,在生态环境的修复方面需要较长的工作时间和持续的一定力度的生态投入。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国家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总体的未来发展目标,在新形势下,矿山企业、行业的发展必须紧随时代的潮流,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指引下,进行矿山环境的治理工作,为生态文明贡献一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