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曝光台     
《环境》2017,(12)
<正>报料渠道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网络问政平台:http://www.gdep.gov.cn/《环境》杂志邮箱:hjzzs@163.com、huanjingzazhi@126.com舆论监督电话:020-87576437(注:报料时请提供现场真实照片。)广州市从化区的居民来信投诉称,位于从化区的宏晟光电公司有乱排污的嫌疑。据居民透露,这家公司的工厂经常在深夜或凌晨时段偷排刺鼻废气,且作业期间还有不少粉尘飘散到住宅区,在宏晟光电厂附近,与其同属一个法人的还有几家工厂也涉嫌半夜偷排,严重影响附近居民  相似文献   

2.
曝光台     
《环境》2016,(1)
正深圳市龙岗区丽湖花园的居民投诉称,这几年来深圳丽湖花园周边企业晚上偷排废气现象严重,危及百姓健康。据居民反映,涉嫌非法排污企业有申龙工业区深圳市金龙羽集团有限公司,该企业排污渠道隐密,将排气管道隐藏于山中,经常(一般在休息日晚上)偷排恶臭气体;深圳市高力成五金塑胶有限公司、申龙工业区深圳市东兴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福兴隆金饰品有限公司等经常是趁着休息日执法人员没有上班的时候,偷偷排放恶臭气体,而且以上这些  相似文献   

3.
曝光台     
《环境》2021,(2)
正广州市南沙区一居民来信投诉称,位于该区榄核镇的广州永和翟洞华星光电公司涉嫌违法排污。该居民透露,近几个月来,该公司厂房每到夜晚生产时就有刺鼻气味的废气外排,附近的保利星海小镇住宅小区每天晚上空气中能弥漫着刺鼻臭气,已经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4.
曝光台     
《环境》2017,(8)
<正>广州市花都区的居民来信投诉称,花都区狮岭镇芙蓉专用道的金日丰皮革厂以及周边工厂有违法排污的嫌疑。居民表示,这些工厂每到凌晨两三点就开始偷偷排放带有刺鼻气味的废气,到早上六点多,居民在家仍然能闻到臭味,这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居民恳请有关部门能及时对该厂区污染环境行为进行严查,执法人员能严格执法,必要时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真正发挥监督作用,让违法排污企业无所遁形,还居民一个绿色健康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5.
曝光台     
《环境》2014,(10)
正深圳市罗湖区的居民投诉说,位于罗湖区清水河四路12号的铭基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鸡肉加工的食品企业,其污水处理设施和废气排放口位于人口密集区域,污水处理池未进行上层遮盖处理,臭味熏天。更有甚者,该工厂几乎天天偷排废气,每天到了一定时间段就会排出一股腐臭味,对周边居民身心健康影响巨大。当地村民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彻查该企业,还老百姓一个公道。  相似文献   

6.
曝光台     
《环境》2015,(4):50-51
<正>中山市横栏镇村民来信投诉说,位于中山横栏沙古公路横栏出口、扣车场旁边的一个工厂,经常偷排废气却无人监管。村民指出,这个工厂以前是白天明目张胆地偷排,黑烟滚滚,后来被相关部门查处之后有所收敛。可是最近该厂又利用白天和晚上下班时间排放,导致附近臭气熏天,附近工厂的宿舍内,桌子、床每天都会附上一层灰尘,周边很多工厂员工苦不堪言。废气的排放还严重影响到附近居民的身心健康,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严查。  相似文献   

7.
在实践中,个别排污企业私设暗管进行偷排的行为十分猖獗.由于私设暗管偷排行为隐蔽性强,取证困难,监管和处置起来难度非常大.2011年9月,福建省闽江流域发生了由于上游企业通过暗管排污而造成大面积死鱼的污染事件.但是企业只承认利用暗管排放冷却水,否认排污.由于取证等方面的困难,这一污染事件迄今尚无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8.
曝光台     
《环境》2018,(1)
正报料渠道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网络问政平台:http://www.gdep.gov.cn/《环境》杂志邮箱:hjzzs@163.com、huanjingzazhi@126.com舆论监督电话:020-87576437(注:报料时请提供现场真实照片。)有居民投诉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的环坚水泥制品厂涉嫌违法排污,该水泥制品厂又名广州兴南华建材有限公司。居民透漏称,该厂全天24小时偷排工业废气,特别是夜间和雾雨天更  相似文献   

9.
曝光台     
《环境》2017,(11)
<正>报料渠道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网络问政平台:http://www.gdep.gov.cn/《环境》杂志邮箱:hjzzs@163.com、huanjingzazhi@126.com舆论监督电话:020-87576437(注:报料时请提供现场真实照片。)广州市增城区有居民投诉称,增城区木棉艺术园旁的一所工厂涉嫌违法排污。居民表示,该工厂每天下午五六点到晚上十二点左右就会排放带有刺激性气味的废气,由于该厂与木棉艺术园仅一墙之隔,园内教师和学生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很多企业建厂时间比较久,且排污管网埋在地下、管网走向情况复杂,所以企业偷排污水一直是环境监管的重点和难点。不过,深圳近期运用水质指纹溯源技术开展环境监管执法,通过分析比对水质指纹,最快30分钟即可锁定排污"元凶",为企业偷排废水行为戴上了"紧箍咒"。据悉,自去年以来,深圳市、区环保部门运用该技术共溯源排查239家企业,协助查处28宗违法排污案件。利用它开出1239万元的罚单  相似文献   

11.
曝光台     
《环境》2016,(6)
正广州市花都区赤泥镇村民来信投诉称,位于该镇四角围一大型危险废物地下工厂存在非法偷排行为。据村民了解,该厂无牌无证、无任何环保设施,非法使用废酸生产三氯化铁,因该工厂位于山脚,相当隐蔽,大门正常情况下长期关闭。此厂的行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生产过程中常有废酸泄露、产生大量刺激性气味气体等,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2.
曝光台     
《环境》2018,(10)
正广州市番禺区市民投诉,番禺区桥南街西丽大桥南附近的深涌口,怀疑有企业明目张胆明排和偷排废污水,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当地市民虽多次向当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反映情况,但迟迟没有得到解决。居民希望有关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能尽快帮忙解决问题,对偷排企业进行调查取证,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还居民一条干净的河涌。  相似文献   

13.
曝光台     
《环境》2016,(4):55
正报料渠道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网络问政平台:http://www.gdep.gov.cn/《环境》杂志邮箱:hjzzs@163.com、huanjingzazhi@126.com舆论监督电话:020-87576437(注:报料时请提供现场真实照片。)深圳市龙岗区平湖镇村民投诉平湖澳佳胶带厂非法偷排,称该厂生产时,整个华南城本门到富安大道都充斥着刺鼻气味,华南城片区居民深受其害,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自今年4月中旬开展春季攻势行动以来,石家庄市环保与公安部门联合行动,六起因偷排偷放严重超标废水、非法使用危险化学品、恶意严重超标排污或严重阻挠环境执法人员正常检查的环境违法典型案件当事人分别被当地公安部门依法拘留。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打击环境污染的力度虽然在不断加大,然而由于基层环境执法能力建设不足,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仍屡禁不止。"重点污染源企业偷排漏排,是导致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水环境管理处工作人员指出。近年来,随着"两高"环境违法司法解释的出台和新环保法的即将实施,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然而,本刊记者近期通过暗访发现,在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的高压态势下,部分企业为节约成本,仍心存侥幸,顶风作案,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偷排漏排。  相似文献   

16.
陈英姿  胡宁 《环境保护》2014,(24):54-55
【案例来源】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案例分析人】陈英姿;胡宁【案例类型】探索类【案例名称】成都市民陈伟不服行政处罚状告环保局案【主要违法行为】违反水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私设暗管偷排污水【污染类型】水污染【违法企业所述行业】钢化玻璃加工业【关键词】私设暗管;偷排偷放;二次违法;行政处罚;行政裁量【案例概要】个体工商户陈伟因存在私自设置暗管偷排污水的二次违法行为,被成华区环保局依法作出10万元的处罚决定。陈伟对成华区环保局顶格处罚不服,遂将成华区环保局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一审判决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15,(9)
<正>"互联网+"与环保法治的深度融合,让环保部门更加明晰地看到"人海战术"之外的科技新选择、新路径。"滴、滴",环保监察员李峰手机上的移动执法客户端弹出提醒:"分析显示,兴盛电镀厂下午3时污水排放偏少,存在偷排嫌疑……。"李峰立即赶赴该厂,将企业趁暴雨偷排污水的行为抓个正着。线上自动分析偷排嫌疑,线下快速出击抓现行,环保执法的这一  相似文献   

18.
不对称信息下的排放监督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管理是政府参与环境治理的重要途径,由于信息不对称,环境管理部门对违规排污企业的排放监督问题一直是监察工作的难点,本文利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企业偷排机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增加排污费收取、加大处罚力度及减少监察部门的监察成本将有助于对企业偷排行为的治理,从而达到环境质量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9.
曝光台     
《环境》2020,(7)
正深圳市宝安区一居民来信投诉称,位于宝安区广深路沙井段12号的北方永发上寮科技园有企业涉嫌违法排污。据该居民透露,该公司用三酸(即硝酸、硫酸、盐酸)提炼贵金属,生产时臭气刺鼻,对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该居民希望相关部门能予以重视,尽快进行核查,还居民清新的空气。  相似文献   

20.
不对称信息下的排污监督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管理是政府参与环境治理的重要途径,由于信息不对称,环境管理部门对违规排污企业的排放监督问题一直是监察工作的难点。本文利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企业偷排机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增加排污费收取、加大处罚力度及减少监察部门的监察成本将有助于对企业偷排行为的治理,从而达到环境质量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