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涛  王彬 《环境保护》2007,(3):53-55
是什么"便宜"了环境违法企业? 目前,超标排污、擅自闲置环保设施、偷排污水等环境违法现象十分普遍.这类环境违法行为,具有一个共同特性,即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来,浙江杭州富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以环境执法高压态势进一步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进一步深化以造纸行业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超标排污等严重环境违法  相似文献   

3.
在实践中,个别排污企业私设暗管进行偷排的行为十分猖獗.由于私设暗管偷排行为隐蔽性强,取证困难,监管和处置起来难度非常大.2011年9月,福建省闽江流域发生了由于上游企业通过暗管排污而造成大面积死鱼的污染事件.但是企业只承认利用暗管排放冷却水,否认排污.由于取证等方面的困难,这一污染事件迄今尚无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环境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监管执行力以及监管技能掌握程度等要素对排污企业环境治理行为演化的影响,借助演化博弈理论方法,建立了环境监管机构和排污企业群体之间的支付矩阵,研究了不同情形下二者行为交互系统均衡点的存在和稳定性,并用数值仿真展示了决策参数的不同取值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些影响二者行为的要素作用的大小会影响均衡点的个数及其稳定性,均衡点会在源点、汇点和鞍点之间变化;分析表明排污企业违法排污的额外收益过高,环境监管机构不坚持严格监管等因素都会使系统向不良状态演化,最终会"锁定"在这一不良状态;并讨论了系统向良好状态演化和跳出不良"锁定"的条件,同时为宏观调控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打击环境污染的力度虽然在不断加大,然而由于基层环境执法能力建设不足,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仍屡禁不止。"重点污染源企业偷排漏排,是导致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水环境管理处工作人员指出。近年来,随着"两高"环境违法司法解释的出台和新环保法的即将实施,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然而,本刊记者近期通过暗访发现,在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的高压态势下,部分企业为节约成本,仍心存侥幸,顶风作案,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偷排漏排。  相似文献   

6.
是什么“便宜“了环境违法企业?   目前,超标排污、擅自闲置环保设施、偷排污水等环境违法现象十分普遍.这类环境违法行为,具有一个共同特性,即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企业环境管理及固定污染源环境行政管理现存的问题,从环境管理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排污许可制度内涵,明确了排污许可证内容设计总体思路、原则,重构了排污许可证框架,完善了证照内容设计,为实现排污许可证作为政府环境监管的执法依据、企业环境行为的守法文书、公众环保监督的参与平台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水污染在线监测-预警-溯源体系在水环境污染事件的溯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指纹图谱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是污染物解析中重要的一环。文章通过水质在线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指纹图谱库的构建、大数据分析与AI相结合的污染溯源体系的完善以完成对污染物进行分析和溯源。对上述体系的构建以及该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进行全面综述,并对现有技术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重点排污企业排污口普遍安装了在线监控设备,偷排行为基本杜绝,但是又出现了一种规避环境监管的新型违法排污形式——异地非法倾倒危险废物。危险废物产生企业为规避高昂的处理费用,将危险废物非法异地倾倒,或者卖给没有处置资质的单位甚至个人,由其进行异地非法倾倒,给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由于异地非法倾倒危险废物一般都选在夜间和偏僻处,被发现的概率很低,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发生愈加频繁。  相似文献   

10.
别涛  王彬 《环境保护》2007,(2A):53-55
是什么“便宜”了环境违法企业? 目前,超标排污、擅自闲置环保设施、偷排污水等环境违法现象十分普遍。这类环境违法行为,具有一个共同特性,即持续性。它或者表现为同一环境违法行为(如擅自闲置环保设施)被企业持续多日,甚至长达数月乃至数年;或者表现为企业连续多次实施同一环境违法行为(如分多次偷排污水)。对这类具有持续性的环境违法行为,环保执法人员面临“两难”:如果只认定为一个违法行为予以处罚,明显“便宜”了违法企业,因而心有不甘;如果认定为多个违法行为予以处罚,法规依据似又不明,因而心存顾虑。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20,(4)
正抽泵积存污水进管网、清理河道淤积污泥、修复破损错接管网……春节前夕,揭阳普宁市练江流域内打响了新年练江全面达标攻坚"第一枪",全面动员环保、水利、城管、街道村居、技术单位、治污企业逐一排查消除直排练江干支流的生活污染源。练江国考断面水质攻坚没有退路,必须打赢,普宁直面解决生活污染源问题,建立起"科学溯源、工程转化、细化压实、应急调度"的精细化防治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水环境中痕量稀有金属元素Mo、Co、Be、B、Sb、Ni、Ba、V、Ti、Tl的浓度的多年分析,以及曲靖市辖区水环境的位置关系,构建了曲靖市8个水环境中痕量金属元素的线性指纹图谱,以期通过此种方法帮助建立水质溯源的科学方法,并最终希望运用到地下水的溯源和其他水源溯源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排污许可再细化:监管将深入到每个排放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排污许可制是排污管理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制度,有利于形成系统完整、权责清晰、监管有效的污染源管理新格局,深度契合了当前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要求。"十三五"时期是中国治污减排、改革环境监管体制的重要时期,国家出台《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等政策文件,全力推动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改革后的排污许可证将是每个排污单位必须持有的"身份  相似文献   

14.
企业排污不达标,或企业有偷排偷放、超标排污行为,银行将不予贷款,甚至收回原有贷款:相反,如果企业环境行为较好,银行将在优先贷款的基础上给予利率优惠。日前,鸡泽县积极推行绿色信贷,将企业环境行为评定为5个等级,即:“很好”、“好”、“一般”、“差”、“很差”,分别用绿色、蓝色、黄色、红色、黑色作为标识,由环保部门依据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排污费缴纳、群众投诉、总量削减、清洁生产等指标评出。  相似文献   

15.
正"中小型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排污企业的全天候监管,克服了传统执法的弊端,使环保监管由被动变为主动。对企业排污进行全天候监管,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还可以实时报警……在排污企业中安装"中小型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后,使监管方式实现从人眼到"电子眼"的转变,克服了单靠人力巡查的不足,环保监控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近期,在顺德中小型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科技成果专家评估会上,顺德大良  相似文献   

16.
钟伟青  彭力 《环境》2003,(4):10-11
强化现场执法 开展环境整治,加强环境管理,环境执法是关键.被省领导批评为"环保死角"的新塘地区,漂染企业密布,且多为作坊式的小企业,舍不得花钱搞污染治理,污染治理设施简陋,治理效果极差,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还与环保部门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想方设法偷排污水(偷偷排放未经治理的生产废水),成为环境执法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管网废水超标的原因,并根据当前工作的实际情况,从提升重点入管网涉水企业技防能力着手,提出若干监管对策,探索破解入管网企业的环境监管难题。  相似文献   

18.
胡颖  邓义祥  郝晨林  赵健  乔飞 《环境科学研究》2020,33(11):2507-2514
我国排污许可管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从探索、停滞到不断发展的历程.为研究我国排污许可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我国排污许可发展的历程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进行了分析.从我国排污许可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第一阶段排污许可管理立法层次不高,反复试点、推进力度不够,且经济迅速发展导致污染物负荷量不断增长,客观上增加了排污许可实施的难度.“十三五”以来,我国已初步构建了以行业为基础的排污许可管理体系,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按行业发放排污许可难以与地表水水质直接挂钩、部分企业排污许可量过大难以约束企业排污、排污许可证核发任务重难以考虑水质达标要求、缺乏基于水质核发排污许可限值的管理实施细则等.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排污许可管理经验,表明基于水质达标是实施排污许可管理的基本法律内涵和发展方向.在国内外排污许可发展经验教训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排污许可的实施进展,建议我国逐步实施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管理,主要措施有完善基于水质的行政区、流域和控制单元排污许可总量审核系统,编制和修订排污许可证管理相关技术规范,以水质达标为目标完善流域排放标准,完善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监管和处罚机制,尽快开展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示范,扩大公众参与等.“十四五”时期,建议我国的排污许可制应从重视系统体系构建,逐步过渡到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管理,并制订有针对性的管理法规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是确立重点企业环境监管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从全县水泥、造纸等重点排污行业中确定41家重点企业,由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所属乡镇、管理区或单位共同对其排污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共同承担环境保护职责与责任。企业所属乡镇政府、管理区管委正职或单位主要负责人是重点企业环境监管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负责具体监管工作的副职是直接责任人;  相似文献   

20.
不对称信息下的排放监督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管理是政府参与环境治理的重要途径,由于信息不对称,环境管理部门对违规排污企业的排放监督问题一直是监察工作的难点,本文利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企业偷排机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增加排污费收取、加大处罚力度及减少监察部门的监察成本将有助于对企业偷排行为的治理,从而达到环境质量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