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苯、铅、正己烷的危害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向前迈进,职业性危害事故频繁发生。从本期开始。本刊“实践知识”栏目将连续刊载一部分跟职业病防治有关的文章,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劳动保护》2009,(4):78-78
本刊讯 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3月10日,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开展200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决定从4月24日至5月1日,在全国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切实履行职业卫生监管职责,促进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5项部门规章。本刊特策划专题“解读职业病防治5项新规”,推动5项新规的贯彻落实,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提升我国职业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第一讲职业伤害的发生及后果在国际劳工术语中,职业伤害又称职业事故,包括劳动者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两类伤害。工伤保险是对职业伤害实行劳工赔偿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的“工伤”一词均涵盖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不能理解为狭义的工伤事故。1996年10月实施的《企业职工...  相似文献   

5.
“到底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具有哪些特征”、“职业病是怎样诊断出来的”,对这些问题可能很多人都不真正了解。笔者在咨询专家并查阅国家有关规定后,对职业病的相关知识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6.
《劳动保护》编辑部: 贵刊1992年第9期推荐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其内容是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显然是在重伤范围之内,但又只讲“伤残等级是伤残待遇的依据”,没有明确与重伤的关系,即《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与劳动部(60)中劳护久字56号《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的关系。我们认为,“致残”已达到重伤范围。可是《鉴定标准》只讲工伤待遇,不明确与重伤关系。到了企业,不论工伤、重伤还是工伤的待遇都在劳动工资部门处理。可否把《鉴定标准》作为《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的具体补充文件来处理重伤定性政策…  相似文献   

7.
“要保证职业病危害普查工作没有盲区,就要从中小企业抓起,一个也不能少!”大兴区安监局副局长杨广生一边分析着大兴区的情况,一边讲着大兴区的普查经验。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1988年,全国工业企业新发现职业病28357例。”以上我国第一次公布的职业病数字,是卫生部在1989年4月1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卫生部副部长曹泽毅主持了这次新闻发布会。 卫生部防疫司司长戴志澄说,我国人民的卫生条件是比较差的。仅去年一年,职业病发病为 28357例。其中以尘肺发病率为最高.共15709例,慢性中毒为2778例,急性中毒为1582例。皮肤病1184例,其他职业病为7104例。去年还发生了39起放射事故,有706人受到照射。多年累积的职业病人已经成为一些厂矿企业的沉重负担。但是,企业改善职业卫生条件的工作却很不如人意,23个…  相似文献   

9.
2010年11月初,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公布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诊断鉴定制度条文(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希望通过法律的修订、完善破解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职业病诊断难、鉴定难、监管难、劳动者维权难、追究责任难等多方面问题。为此,本刊邀请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主任孟燕华教授,国家高级安全工程师、工伤保险制度研究专家周华中先生深入剖析草案修改的现实意义与存在的问题,只愿能为职业病防治工作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职业病依然是与工作有关的死亡的主要原因,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每年234万职业死亡人数,只有32.1万是因意外事故死亡,剩下的202万死于各种职业病。2013年4月28日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的主题定为“职业病预防”。为此,本期“聚焦”策划“职业病预防:全球共同的责任”选题。  相似文献   

11.
许辉 《劳动保护》2014,(8):75-75
本刊讯 自2014年6月“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以来,四川煤炭产业集团达竹公司斌郎煤矿工会紧紧围绕“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生产”活动主线,在采煤、掘进、机电、运输等8个区队职工中,开展了“违章经历人人讲,不讲他人讲自己”为主题的安全活动,各区队职工天天讲、班班讲,人人讲述自己的违章经历,为班组职工敲响安全警钟。  相似文献   

12.
劳动防护用品是用以预防工作场所的不安全因素或职业有害因素,避免工伤事故或职业病的用具。企业如何选用劳动防护用品,对于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健康非常重要。一、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法律要求《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预防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且“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以上两法中都使用了“必须”词语,第一层含意是强调劳动…  相似文献   

13.
日前,“第10届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卫生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我国的职业病形势十分严峻,目前我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受到职业病危害的人数超过两亿。在此之前,相关官员曾坦承,有的地方职业病危害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出现了诸如“尘肺村”、“中毒村”等各类职业病村落。职业病为何如此频发责任,似乎应归到用人单位身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在一家网络公司上班的吴华(化名)最近频频失眠,还经常感到头晕恶心、全身乏力等。后经医生分析,吴华出现的症状是由于长期使用电脑引起的,属于“电脑综合症”。当吴华向单位提出职业病补助的申请时,公司称:你这怎么能算职业病呢?新“劳动病”区别于传统职业病最重要的地方在于,目前我国的法律还不承认它们是职业病,自然,在新“劳动病”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也就享受不到治疗职业病的相关待遇。  相似文献   

15.
本刊分上下两期,对《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重点条款施行的基本原则和重点内容进行了解读。上期着重介绍了相关单位的法律责任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现场竣工验收的具体规定。本期着重介绍需细化、明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加强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规范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这几项内容。  相似文献   

16.
《安全》1994,(3)
本刊曾先后收到一些作者来信,谈的都是同样的问题,即他们的稿件被我刊刊登后,文章又在当地得了奖。由于颁发的奖金数额与刊登文章的刊物“级别”高低有关,故他们要求本刊复信,说明《安全》杂志是属于“国家级”的、“省、部级”的、还是“地、市级”的等等。  相似文献   

17.
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工会的职责定位是探索参与职业病防治的工作模式.河北省唐山市总工会在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创新工作模式,通过在全市企业中广泛开展创建“健康企业”活动来促进职工作业环境和条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有计划的改善劳动条件的工作尽管取得了成效,但由于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在1958年到1962年的“二五”时期,也严重受挫——不讲科学,冒险蛮干虽然“二五”计划提出了“切实加强劳动保护、工矿卫生和技术安全的设施,保障工人生产的安全;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和消除几种危害比较严重的职业病,特别应注意改造井下、高  相似文献   

19.
《现代职业安全》2011,(9):124-125
总算走到头了 马恒超如图所见这位职业病患者一路走来想必是历尽艰辛、障碍丛生。如此多的“障碍物”。究竟是政策还是人为?我们提倡以人为本,在职业病理赔这条路上,有关政策规定是否也可以与时俱进?要知道,有关政策的“--小步”,就有可能是患者的“--大步  相似文献   

20.
了解职业卫生、职业危害是劳动者提高避免职业危害的自我保护能力的措施之一。近年来发生职业病的原因之一.就是劳动音对本工作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全然不知.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分期连续登载”职业卫生常识”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职业卫生相关知识,提高职业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