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全》2020,(5):I0002-I0002
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推动、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社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和韧性社区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如何以社区基层力量为抓手,补足治理短板,将成为未来常态下应急管理建设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应急管理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要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相似文献   

3.
悦来南社区位于中山市石岐区繁华地带,面积约1.0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1万人。社区以住宅小区为主,也有企业、商圈。社区十分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在区办事处指导下,社区逐步完善各类防灾减灾设施,全面提升居民应急救助和防灾减灾意识,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成效显著,于2018年获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4.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地实行封闭式社区管理,严格管控人员出入,在人员身份认证、体温检测、来源追溯等方面,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更加及时准确地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人脸口罩佩戴识别技术在智慧社区疫情精准防控中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201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2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灾从社区做起”。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活动,增强了国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对于提升普通民众的自救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为基层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载体、平台和抓手。广州市黄埔区应急管理局、广州开发区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谷林直言道,“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对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当然有利!”十几年前全国各地陆续启动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要求社区在组织管理、灾害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宣教培训、基础设施、居民安全素质、多方参与等方面加强建设,促进了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金磊 《劳动保护》2000,(1):16-17
自1998年末以来 ,笔者先后参加中国科协“中国减灾白皮书”及北京市“中国21世纪议程北京行动计划减灾篇”的编研 ,因而有机会较多地收集分析思考有关国家或城市宏观安全减灾战略。通过对比中外安全减灾问题及对中国21世纪灾害事故的态势分析 ,笔者以为必须关注以下8个问题。不如此 ,就等于没有抓住中国未来安全减灾的重点。“国际减灾10年”对国人的启示自1990年开始的联合国“国际减灾10年”全球统一行动 ,一开始突出的重点是在自然灾害方面。由于国际化减灾行动的推进 ,从1994年日本横滨第一次世界减灾大会起 ,便调…  相似文献   

8.
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组织论指导下,提出在区民防办下设街道防减灾办公室,负责社区防减灾的领导工作。根据灾害管理过程,设置下属机构包括:社区灾害预防组、应急救援组和灾后恢复组。明确各相关方在具体工作中的角色和责任,完善社区防减灾机制。按自愿原则组建志愿者队伍,建立良好的培养和激励机制,确保服务人员的长期化。扩大基层防减灾宣传教育的广度,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和青少年的宣教。将宣教和防灾演练结合,使得防灾演练制度化。同时,需要重视在现有"120"急救网络上,建立院前急救体系,配备相应的物资和人员。  相似文献   

9.
社区建设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热点课题,社区安全对实现公共安全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安全社区的概念和理论研究源自于安全管理,对社区安全理论的研究可以为安全社区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思路,还可以为社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笔者简要论述国内外安全社区建设的发展状况,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的认可标准及其有关指标,并评价我国实现安全活动的两大创新理论,解释当代人的安全第一公理概念,在该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社区建设的基本模式———“自组织”与“他组织”相结合的模式与安全文化教育模式,并根据区域灾害形成过程中的灾害分散与转移的概念化方式,提出构建安全社区防灾减灾的运行机制及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因地制宜 建设标准化 在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今天,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对于自身的安全更加关注,这对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挑战,对于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建设的现状,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区安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徐振德认为,“国家建立了三个体系,也就是防灾减灾救灾,而且国家越来越重视防和减。因为从救灾方面来讲,施救难度比较大,不确定因素太多,综合能力要求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全面高速发展阶段,21 世纪仍将面临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及人为事故的影响。虽然,在1999 年即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的最后一年召开了日内瓦“世界减灾大会”,并通过了一系列宣言及声明,但笔者认为,同近十年兴起的环境保护科学与管理相比,中国在灾害及事故的预测预报、规划战略、科技管理、文化教育诸方面尚有不少差距。为此,就其重要方面作一论述,并对国家“十五”计划未纳入安全减灾目标提出建议,以期引起科技界、决策管理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展理念和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福建省减灾中心探索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防灾减灾社会工作项目,增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13.
自疫情发生以来,崇左市大新县应急管理局在兼顾全县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协调、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灾等重要工作的同时,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筑牢复产复工“防疫墙”疫情发生后,该局第一时间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疫情防控党员应急先锋队对出租屋重点人群开展排查登记,配合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全面高速发展阶段,21世纪仍将面临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及人为事故的影响,虽然在1999年即联全国“国际减灾十年”的最后一年召开发了日内瓦“世界减灾大会”,并通过了一系列宣言的明,但笔者认为,同近十年兴起的环境保护科学与管理相比,中国在灾害及事故反方面尚有不少差距。  相似文献   

15.
1 中国安全减灾产品及产业化现状 早在2000年3月“中国国际防灾减灾设备、物品与服务展览会”及“中国减灾与经济发展部长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李贵鲜就指出:“减灾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最重要的是尽快改变我国减灾科技产品的落后状态”。中国  相似文献   

16.
第1讲:城市减灾的国际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灾害的概念早已有之,但作为一种全球化的科技进程,它源于联合国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减灾十年”统一行动。1987年12月联大42届大会 形成了169号决议,定于20世纪90年代在 全球范围为开展、国际减灾十年”行动,具体目标旨在提高发展中国家防灾、抗灾的根本能力。1989年第44岂联大又作出决定在每年的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开展一次全世界范围的“国际减灾日”。作为国际社会对城市的关注及对于城市灾害学的研究在1996年“城市化灾害”的国际减灾日主题中得到明确的和强化。联合国强调,任何城市的发展都应自觉 关注到城市化过程中的灾害趋势,一个城市是否具备防范能力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质量及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伴随着“国际减灾十年”活动,1999年7月5日-7月9日,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它通过了《日内瓦战略》这一国际减灾的21世纪战略。  相似文献   

17.
面对汹汹来袭的疫情,越秀区消防救援大队积极应战,一手抓内部防控,一手抓辖区消防安全工作,检查复工复产专业批发市场单位共175家,竭力守护一方平安。建立高效明晰的“指挥部”。在防控疫情阻击战中,越秀区消防救援大队行动迅速,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启动战时机制,组织大队全员迅速投入抗击疫情战斗。同时,下发政治动员令,组织党员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勇争先”为主题的疫情防控“三亮一争”活动;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责任清单,每日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工作、指战员思想动态、火灾防控态势,将疫情防控各项部署要求抓细落抓实。  相似文献   

18.
王峰 《劳动保护》2023,(9):32-33
<正>为提升全民防灾减灾能力,护航高质量发展,助力平安亚运,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应急管理局在做好“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综合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在全区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常态化普查工作。“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一座城市抵御突发灾害的应对水平和化解能力,体现着这座城市的防灾减灾救灾的“韧性”。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应急管理局围绕基层应急物资储备不足、救援力量单薄、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弱、应急预案不全等防灾减灾救灾“最后一公里”薄弱环节,利用数字赋能,开发助力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筑牢安全稳定底线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循环减灾理论及其煤矿循环减灾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矿循环减灾是在矿业开发中,针对我国煤矿自然条件复杂、灾害多的实际,尽可能少采或不采目前条件不允许的煤炭资源,如必须开采则应减少危险源,综合利用、综合开发,把对煤炭开采有害的资源利用起来,化害为益,变废为宝,把目前认为无用的东西利用起来治理灾害,以废治害,从而实现资源开采最少化,环境影响最小化,资源利用充分化,煤矿生产灾害发生最少化。煤矿循环减灾的典型模式有化害为益模式和以废治害模式两种类型。化害为益模式中包括把煤矿瓦斯作为资源的先抽后采、边抽边采模式和充分利用地热,变热害为热能模式。以废治害模式中包括煤矸石井下直接用于采空区充填模式和粉煤灰回收利用模式。循环减灾是一种从根本上防止和减轻灾害的措施,在全国煤矿企业实施循环减灾对于遏止目前煤矿事故多发势头,实现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建设与培训项目由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牵头组织建设,项目致力于将社区的基层应急志愿者培训成为帮助社区做好灾害响应的重要应急力量32019年下半年,柳州市应急管理局以此项目为契机,积极在各城区、开发区所辖社区推进应急响应队伍建设,共举办10期培训班,涵盖了5个城区、2个开发区应急分管领导(负责人),154个社区、20个企业和单位共536人次。培训内容覆盖四大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知识(传染病疫情、群众性不明原因疫情防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