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是许多高中体育教师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很多体育教师都反映高中学生喜欢体育课,但却不喜欢在体育课上活动,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教的内容太陈旧,学生不喜欢、不愿意参与,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长期以来,学生普遍觉得体育课没意思,且体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的教学模式就出现在了高中教学中,导致体育课形同虚设,很难完成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学生体育学习的心理动力主要表现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上,体育学习的动机、态度、兴趣和习惯等是体育学习心理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体育学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创设高效的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2.
对江苏省159位基层公务员采用Perry修订的四维度PSM测量表及李超平修订后的MBI-GS量表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所调查数据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分析表明:江苏省159位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和职业倦怠在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和政治面貌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无显著差异,存在均值差异,由公共服务动机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得出的相关系数为-0.322。数据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基层公务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职业倦怠问题,且我国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和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低,公共服务动机对职业倦怠具有正面积极影响并对职业倦怠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3.
体育素质是指通过体育教育,使受教育者在身体发展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质、终身体育能力提高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水平和能力。"终身体育"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人民开始追求健康和形体美,体育设施的建设逐步增加、改善。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在我国举办奥运会、亚运会等一些大型的运动会,促进了我国体育的发展。总的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发展了我国的体育,并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产生了新的变化,学校体育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要求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客家婚俗的"做介绍"看妹子"和"踏嫁场"婚礼与知根知底基础的谋算型、知人知面的了解型、知己之心的认同型等信任演化阶段一一对应,呈现了一个信任程度经互动和了解而逐步增进的动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信任演化理论在阐释客家婚俗流程上具有适用性,然而是否继续适用于急剧变迁的客家婚俗,还有待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5.
《环境》2009,(2)
美浓,座落在台湾南部的一个客家小镇.一次"保卫家乡"的反水库农民运动,使美浓人凝聚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6.
采用"职业女性健身动机调查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测查城市职业女性的健身动机、主观幸福感。结果表明:职业女性参与健身的动机以生理需要、美的需要和心理调适的需要为主;经常参与健身的职业女性总体幸福感水平较高,表明其生活质量优于不经常参与锻炼者。  相似文献   

7.
<正>体育课是以室外为主要上课场地以学生亲自参加为主要上课形式的一门基础课程。早在建国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重视体育锻炼的口号,即"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学校教育也是如此。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在学校中更重视各个文化课学科的学习,在体育课上参与程度不高。除了锻炼中考体育的科目外,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上状态消极,请病事假的学生很多女学生可能表现更为明显,到了冬季这一状况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成诚  王金霞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7):1079-1087
论文采用两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黄河流域灌区灌溉管理改革的进展、特征及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黄河流域灌区灌溉管理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传统的集体管理已经逐步被承包管理和用水协会管理所取代,不同管理制度下农民参与的程度与管理的透明度都有所区别,政府的政策干预在促进灌溉管理改革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在未来的灌溉管理改革中,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出台相关鼓励改革政策,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参与到改革的事业中,促进改革在更加广阔的农村地区的有效推进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将体育教学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这是新形势下体育教学的方向,更加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让他们愉悦而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情操以及智力情况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对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机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在2017年9月15日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强调"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治理,让农村改换新颜"。他还提到,要坚持因地制宜,从各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俗习惯出发,在整治中既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也要注重保护传承乡村文化,更要坚持建管并重,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污水运营管理体制机制,让农民参与建设管理,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11.
<正>快乐体育是指从学生的情感入手,锻炼学生身体,塑造学生人格,满足学生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良好体育习惯的一种教育方法。快乐体育强调的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有愉快的心态、饱满的情绪以及个性的和谐发展,它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实施快乐体育,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享受体育所带来的身心上的愉悦,增强学生体质,陶冶学生性情,让体育形成学生自  相似文献   

12.
《环境工程》2021,39(1)
<正>随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重视起生态这一因素在其领域中的参与作用,这不仅体现在各种传统产业中,还逐渐渗透进了运动文化与体育文化中。生态体育文化是近些年开始流行的一种体育运动方式,指的是将体育、人与生态结合起来,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秉持着以人为本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形成一种相互融合、相互利用、相互关怀的体系。使体育活动在促进人的发展的同时,能够体现出对自然的关怀。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中学体育教学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重视学生作为主体的个体需要,秉承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无论在教学方式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做了较多的改变,为转变中学生对体育课堂的态度、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及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奠定了基础。中国学校体育研讨会常务副理事长曹宝源教授说过:"学校体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体育教师也必须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探究,乐于奉献,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密切留意有关体育教育的新信息,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本文试着对中学体育教学的转变进行探析,希望给相关研究人员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民对参与政府主导生态建设工程后的“生态-经济”效应感知是决定其未来是否继续参与的根本或调整参与行为与心态的指针。使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对山江湖区农民对参与生态建设后的“生态-经济”效应感知予以访谈,借助生态时限法和EXCEL软件分析访谈所取得的农民对“生态-经济”效应感知的认识,结果表明:①农民参与的经济效应感知强调自行山场投入、创造与分享,参与收益后农户常具有造血功能,对政府的依赖性有一定程度的松动;②农民参与的生态效应感知主要体现为水土流失减少、山泉水增多等第一生态效应反应,是否危害他们的生产、生活安全;③农民参与收益的衍生效应主要体现为生产稳定性、生活舒适度等,更多地强调生态与经济效应的衍生,具有不经意性;④主动改善是山江湖区农民“生态-经济”效应感知的主要方式,未来合适的适应性政策制定仅需在收益分配上考虑农民的参与即可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为山江湖农民参与政府主导生态建设工程的调控提供合适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中学体育教学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重视学生作为主体的个体需要,秉承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无论在教学方式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做了较多的改变,为转变中学生对体育课堂的态度、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及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奠定了基础。中国学校体育研讨会常务副理事长曹宝源教授说过:"学校体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体育教师也必须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探究,乐于奉献,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密切留意有关体育教育的新信息,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本文试着对中学体育教学的转变进行探析,希望给相关研究人员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体育是一项竞技活动,竞争是体育的灵魂,没有竞争,体育活动就没有超越和发展。小学体育课上,很多体育活动都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促使学生参与竞争,培养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由此可见,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将从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优势入手,对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们认识某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8.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有关环保方面的重要环境法律制度,对规范环境保护行为及其相关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公众参与则是其发挥实效的关键。公众合理参与,也是公众在合法使用自己的各项权利,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环境诉讼等发生的可能性。但是我国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却因为各种因素而面临着很多不足。本文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的内涵出发,对公众参与的不足之处进行探究,并采取积极措施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2014,(23):12
近年来,"邻避效应"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从厦门到大连,再到什邡、启东、宁波等地,对环境污染的担忧,已成为各地民众最大的心病,公众日益高涨的环境权利主张与地方政府发展上的失衡及治理上的滞后引发激烈冲突,严峻的现实表明环境保护社会治理必须提高对公众参与的重视程度。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新修  相似文献   

20.
<正>体育文化环境的生态化建设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我国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体育课程逐渐从基础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在探索发展路径时,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到体育课程中,构建具有生态化的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同时将教学活动看作有机的生态整体,深层探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教学方法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此构成统一的教育生态系统。《体育生态论》一书不仅贯彻了人文奥运的基本理念,还融合了体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和优质思想,对指导现代体育事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