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现行的《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主要是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火灾和爆炸事故,对于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价可操作性差,存在评价方法及预测模式不适应的问题。目前已报道的尾矿库溃坝预测模式主要有坝高倍数估算法、经验公式法和二维数值模拟法。对不同的模式做了对比分析,并通过联合应用水库溃坝模式和泥石流模式对南方某山谷型金矿尾矿库的溃坝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溃坝模式更适用于洪水漫顶型溃坝,泥石流模式更适用于饱和失稳溃坝。2种模式联合应用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例研究得该尾矿库溃坝的应急响应时间非常短,溃坝后160 s尾砂流就能淹没下游1 000 m的距离,尾砂堆积厚度超过1 m的距离达到1.2 km,最大影响距离达到1.7 km,对下游居民造成严重影响,预测结果为该金矿环评确定风险安全距离、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泥石流及水库溃坝等方面的经验公式和数学模型,模拟了风水沟尾矿库溃坝后尾砂流的演进过程,并分别计算了坝高为160m和200m两种情景溃坝后尾砂流在下游典型断面处的最大下泄流量、到达时间、过流面积、淹没深度及其影响范围。结果表明:在距坝址1km范围内区域受尾砂流冲击负荷最强,随即最大流量迅速衰减,流量过程线趋于平缓;不同坝高的溃坝差异较大,坝高由160m增至200m,淹没深度大于1m的覆盖范围由2km扩大至3km。另外,针对溃坝事故提出了利用矿坑接纳尾砂流的风险防范措施,对同类尾矿库的工程设计和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风险评价是有色金属选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系统的评价方法。采用定量预测的方法系统地对某拟建锑矿选厂尾矿库进行了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尾矿库属于重大危险源,溃坝事故概率为0.3%,溃坝影响范围为636m,溃坝将使下游河流遭受污染,As、Pb超标严重,对下游居民生活用水造成影响,必须加强风险防范。定量预测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溃坝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对于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结合具体实例,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要求,对氨碱法制纯碱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库进行环境风险评价,针对环境风险的风险识别、源项分析、事故类型确定、后果计算及风险管理措施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由于计算事故的泄漏时间及泄漏量时存在不确定性,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给出假定事故源强.不同阶段的溃坝概率是不同的,水库初蓄水期的溃坝概率较高.本项目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应侧重于坝址下游人群安全.建议主要从事故发出预警、群众疏散、抢险与救助以及救援物资的供给等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5.
水华是藻类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大量繁殖的常见自然现象,是集环境、气象、水文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存在季节性的特征。本文对2021—2022年东风水库水华易发期的藻类群落结构、密度变化和水华暴发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水华防控的建议,为该水库的管理和饮用水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措施。做到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推进源头治理、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6.
昌盛  赵兴茹  付青  郭睿  王山军 《环境科学》2016,37(7):2530-2538
为调查输水期于桥水库流域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该区16种US EPA优先控制的PAHs进行了分析,并对PAHs的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18个点位采集的水样中均有PAHs检出,且上游水域和库区PAHs组分和浓度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上游水域水体(除洒河大桥点位外)中的PAHs以2~3环为主,其百分比介于86%~95%,ΣPAHs浓度介于13.7~104.1 ng·L~(-1)间,其中大黑汀水库渔业养殖密集区水体中PAHs污染水平较高;库区水体中低环数和高环数PAHs含量相当,ΣPAHs浓度介于1.6~3 512.5 ng·L~(-1)间,其中库区北岸水中PAHs浓度最高.Flu/Pyr、Fla/(Fla+Pyr)比值分析表明,于桥水库流域PAHs主要来自村镇居民燃煤供暖、生物质燃烧.分别采用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和Kalf等使用的商值法对PAHs的饮水致癌风险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库区水体的饮水致癌风险水平超过了10-6,以及库区B[a]A、B[k]F、Bap的商值(实际浓度/最大允许参考浓度)也均大于1,说明库区水体PAHs引发的致癌风险和生态风险均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1年开始江苏省环评批复满5年的开发区开始着手进行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一般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3部分,工作重点主要是分析开发区产业定位、产业布局、污染物防控措施、总量、基础设施建设、风险防范措施、环境质量变化、居民拆迁、空间防护距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为调整开发区规划的思路,避免重复出现类似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水体和底质构成了水电站水库的结构,这两部分都有自身的系统,随着情况变化,其生态系统也会变化。要想更好地发挥出水电站水库的作用,就要保证水库的生态环境能得到有效治理和保护,进而平衡其生态系统,依靠多样性生物保证水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因此,要深化对水电站水库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治理水库生态环境,改善水库生态环境,切实发挥好水库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长潭水库水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潭水库进行长期定点的监测和分析,对2006~2011年间长潭水库pH、透明度(SD)、总氮(TN)、总磷(TP)、生化需氧量(BOD)、溶解氧(DO)、叶绿素a的营养状态指数TLI(Chla)等各项指标的达标率以及营养状态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长潭水库水体现状为中度富营养状态,并以此为指导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期为居民的供水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水源地原位控藻技术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地一些大的湖泊、水库相继出现较为严重的藻类水华现象,导致高等水生植物消亡,破坏了水体景观,直接危害水源水质,更甚威胁到居民饮用水安全。通过对水体环境中藻类生长繁殖的机理分析,各类控藻技术优劣的比较,依据水源地类型和水体特征,提出控藻技术的相应选择。  相似文献   

11.
尾矿库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一旦溃坝,将对下游居民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对国内外尾矿库溃坝事故的分析,得出导致溃坝的主要原因:排洪因素、地质因素、施工因素及管理因素.结合一电解锰公司尾矿库实例,发现恒丰尾矿库有因不良地质及超储发生溃坝风险的可能性,一旦发生溃坝,将对下游600m范围内的房屋、农田、交通、水利等设施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溃坝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山镇赤泥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斌  柳媛 《环境工程》2012,(Z2):362-367
为研究河南高山镇赤泥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问题,首先分析了高山镇赤泥尾矿库特征和现阶段运行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溃坝风险因素,并确认该尾矿库是重大危险源;然后对汛期溃坝事故进行了故障树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山镇赤泥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多层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综合评价了高山镇赤泥尾矿库的溃坝风险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赤泥尾矿库属于Ⅱ等库,存在轻微病害,基本具备安全运行条件,但应加强库区和坝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汛期应采取有效的排洪措施及时降低赤泥库水位;建立了高山镇赤泥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对尾矿库的风险预测和预防以及突发事故的应急行动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也可以结合GIS进行更高效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商丘市吴屯水库生态工程规划为例详细阐述了在地形测量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行构造等高线的办法补全缺失的地理信息,并对这些地理信息利用ArcGIS软件及CAD二次开发进行水库的数字地形建模,并通过分析模型确定水库的淹没范围,使规划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也为后续设计提供了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渔洞水库水质和生物监测数据,通过对其生物群落结构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以及多样性指数分析,得出微囊藻、针杆藻和脆杆藻是渔洞水库藻类的优势种群,每年水库有近7个月的时间处于水华风险的威胁;水库的浮游动物密度已达到中营养和富营养型水平,属中度污染;水库内鱼类种群结构不合理和鱼类数量不足,不足于消耗水库营养,给藻类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因此,现状渔洞水库水体长期处于富营养状态,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水库水体氮、磷超标严重,以此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淹没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对水质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结合三峡水库调度模式,在汛期及汛后对库区淹没区土壤中重金属Cu,Pb,Cd,Cr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特征及其对水体水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在库区土壤中存在形态不同,Cu和Cr主要以残渣态存在,w(残渣态Cu)和w(残渣态Cr)平均值为87.41%和96.04%,而w(可提取态Pb)和w(可提取态Cd)较高,平均值为41.95%和88.14%,生态风险相对高于Cu和Cr.在汛期三峡水库低水位运行,水体重金属含量较高,汛期水体ρ(Pb)和ρ(Cd)分布特征与土壤w(Pb)和w(Cd)分布呈显著相关性,而汛后水库首次172 m高水位蓄水,由于水环境因素的改变,水体中重金属含量显著降低,汛后淹没土壤重金属形态含量变化细微,土壤淹没对库区水体水质影响小,不构成汛期、汛后水体重金属含量波动的主因.   相似文献   

16.
从流域生态系统结构以及土地利用角度构建由陆域环境影响、水域生态健康状况、流域生态服务功能组成的水府庙水库流域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该流域进行生态安全评估。结果表明,基于土地利用的水府庙水库流域生态安全等级为三级,总体处于一般安全状态。陆域环境影响一般,水域生态健康状况处于中等安全,流域生态服务功能较好。流域内土地利用不合理以及污染负荷较大对水府庙水库流域生态安全造成一定的压力,使水体开始呈现富营养化状态,影响水府庙水库流域的水体环境和生态服务功能,已成为威胁水府庙水库流域生态安全的隐患。  相似文献   

17.
尾矿坝的环境风险主要是发生溃坝后对生态环境、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发生溃坝事故的根源是尾矿坝存在隐患,主要原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种,先天因素主要有:尾矿坝建设前期工作中,对自然条件了解不够、尾矿坝设计不当、尾矿坝施工质量不良等;后天因素主要是在尾矿坝生产运行中,由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管理,未按设计要求或有关规定执行.因此,预防溃坝的环境风险防护措施,要从防洪设计、增强坝体稳定性及加强管理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尾矿坝地质生态环境风险防护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矿坝的环境风险主要是发生溃坝后对生态环境、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发生溃坝事故的根源是尾矿坝存在隐患,主要原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种,先天因素主要有:尾矿坝建设前期工作中,对自然条件了解不够、尾矿坝设计不当、尾矿坝施工质量不良等;后天因素主要是在尾矿坝生产运行中,由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管理,未按设计要求或有关规定执行。因此,预防溃坝的环境风险防护措施,要从防洪设计、增强坝体稳定性及加强管理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针对西安金盆水库2017年汛期出现的锰浓度超标问题,对水库上游至主库区沿程多个监测点垂向锰浓度及其赋存形态进行监测,研究暴雨径流对水中锰含量的影响以及径流中锰的形态,估算单次典型暴雨径流过程水库水体锰的汇入、输出与沉积量,根据实测数据与计算结果,从运行调度角度提出了暴雨时期高浊、高负荷径流入库的规避方案.结果表明,强降雨过程引起的高浊径流汇入显著增加了西安金盆水库水体总锰浓度,导致水库水质严重恶化,2017年10月12日至2017年10月14日单次降雨径流总锰的输入负荷为9. 11 t,泄洪和出水输出的总锰为6. 22 t,净沉积量(锰)为1. 47 t.水库上游沿程水体锰含量及形态变化表明,连续降雨过程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导致大量颗粒态污染物随径流汇入水体,占水体中总锰的质量分数大于70%,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其主要形态.通过与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进行相关性分析,颗粒态锰粒径约为2~20μm.暴雨径流入库时期采取泄洪排浊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小锰的污染负荷,降低供水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0.
结合渔洞水库的现状,通过监测,研究了渔洞水库水体主要污染指标的时空变化规律,明确了主要污染指标,掌握了污染指标的迁移途径,进行了水体藻类暴发预警预报工作。提出了污染综合防治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