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钰  曾妍妍  周金龙  雷米 《环境科学》2024,45(7):3973-3982
地下水污染预警是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有效手段. 将地下水水质现状、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和地下水污染风险三者耦合的地下水污染预警模型应用于巴里坤-伊吾盆地平原区,实现地下水水质状态预警和趋势预警相结合的区域尺度地下水污染预警研究. 采用基于综合权重的TOPSIS法进行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通过计算得出的18眼原位地下水水质监测井的趋势度插值结果分析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利用迭置指数法将地下水脆弱性图、地下水污染荷载图和地下水功能价值图空间叠加得到地下水污染风险分布图. 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以良好和较好为主,且2011~2022年间呈稳定状态,地下水污染风险整体较低. 地下水污染预警级别整体较低,重警和巨警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4%和17.5%,主要分布在伊吾县的下马崖乡和巴里坤县的三塘湖镇北部、大红柳峡乡、大河镇,区域内出露的第四系沉积物以砂卵砾石为主,孔隙发育,透水性强,对污染物的截留和吸附能力较弱,工农业和生活产生的污染物易渗漏至地下水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水质较差和地下水污染风险较高,最终导致部分区域地下水污染预警级别高. 地下水污染预警研究为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健康风险评价是定量描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重要方法. 对贵州省遵义市高坪水源地岩溶地下水21个采样点中Cd,Cr,Pb和Cu的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应用目前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地岩溶地下水中重金属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初步评价. 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丰水期健康危害的个人致癌风险最大值为3.52×10-5 a-1,没有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通过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0×10-5 a-1);枯水期各采样点的个人致癌风险值为10-8~10-7 a-1,远低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 丰水期的健康风险明显大于枯水期,重金属Cr是产生风险的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3.
绥化市水源地地下水污染特征分析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启龙  车丽娜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0):3528-3534
根据2018年绥化市第一水源地13口监测井水质检测结果分析地下水污染特征,并对地下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绥化市第一水源地取水井主要超标因子为铁、锰、氨氮,第一水源地补给区内其他取水井监测指标中铁、锰、氨氮、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超标.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氟化物和磷酸盐浓度高值区均出现在垃圾填埋场,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高值区出现在太平岗村屯地下水井,硝酸盐高值区出现在兴发村屯地下水井.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显示污染指标主要为溶解性总固体和氨氮,分别为中污染和极重污染,主要集中有B5、B7、B8、B9、E和X1.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和总硬度空间分布呈相似趋势,高值区均出现在E、 X1、 B7、 B8和B9.氨氮高值区出现在X1,这可能与该处为垃圾填埋场有关.高锰酸盐指数高值区出现在E,硝酸盐氮高值区出现在B8,砷浓度的空间分布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安全预警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安全预警是城镇集中供水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安全预警功能,提出了包括基于水质长序列监测预警、基于污染动态模拟预警及基于区域污染风险评价预警的技术体系.其中,基于水质长序列监测的预警是通过因子分析筛选水源地特征污染物,分析水质数据变幅以确定水源地水质的预警级别,可实现针对水源井的开关控制作用;基于污染动态模拟的预警是在水源地外围污染源特征基础上,模拟其动态迁移过程,进而确定其影响水源地水质的预警级别,可实现对水源地水质变化趋势的预判;基于区域污染风险评价的预警着重于水源地受区域污染风险控制与水源地保护区的耦合效应,同时结合其他预警影响因子作用以确定预警级别,可实现对水源地所在区域的宏观管控.该技术在哈尔滨市利民水源地进行了综合应用,结果显示,基于水质长序列监测预警中,CODMn及NH4+的最大变幅指数均在1~2之间,预警级别确定为一级;根据污染动态模拟的结果得知,位于水源地开采井流场上游较高ρ(NH4+)的范围在迁移20 a后,污染晕前段尚未到达水源地,确定预警级别为零级;基于区域污染风险评价的预警确定水源地所在区域为零级预警区,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利民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存在污染风险,应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临淄区是著名的化工城,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针对临淄区地下水分布广泛,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化工企业众多,地下水污染风险控制因素复杂,采用地下水地层防污性能叠加污染源强度建立模型,划分了临淄区地下水污染风险高、较高、中、低风险区域。其中,堠皋地区污染风险高,地下水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此区域内地下水苯系物污染严重,证实了污染风险划分的有效性及客观性。建议对高风险地区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监管制度、联合采用多种措施阻断污染途径、查明污染来源及包气带、含水层联合处置的方式改善地下水质量。  相似文献   

6.
刘姝媛  王红旗 《中国环境科学》2016,36(10):3166-3174
在对地下水污染物理过程以及地下水资源与人类活动相互制约关系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以欧洲模型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理论基础,从源、路径、目标三方面构建了地下水水源地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运用于某地下水水源地,得到该水源地的污染风险评价结果图.结果表明,该研究区中的污染高风险区位于水源地的东部,较高风险区位于Q石化公司厂区的周边.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量化地下水的污染敏感性,区别不同区段地下水对污染的敏感程度,根据泰安市区钻孔和地下水长期观测系列资料,利用GMS技术平台,建立了泰安市区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实体模型;依据研究区实际条件,构建了DRATMIC模型,提出了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敏感性评价指标和评分值,并对研究区地下水进行了敏感性分区,绘制出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区图,从而为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的利用与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某市岩溶地下水四氯化碳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赋存于寒武系和奥陶系灰岩中的岩溶水是某市的主要供水水源,每天供水量约为35×104t.2000年11月地下水监测资料表明,南郊水源地的岩溶水已受到了四氯化碳污染.污染源为一农药厂,该厂位于七里沟水源地补给区的山坡上,生产农药时用四氯化碳做溶剂.该厂生产废水中四氯化碳的浓度从281 0μg·L-1到2584 3μg·L-1.到2001年5月,水源地中53口水井中发现了四氯化碳,污染面积达17 5km2,井水中四氯化碳浓度最高达3909 2μg·L-1.根据四氯化碳浓度,污染区可以被划分为3个亚区:污染源附近亚区(初始最大浓度为3909 2μg·L-1,2003年4月最大浓度1891 5μg·L-1),集中抽水排泄区污染亚区(初始最高浓度195 5μg·L-1,2003年4月最大浓度504 5μg·L-1)和中间污染相对较轻的过渡区(一般20~200μg·L-1).过去3a间64口水井水质资料监测表明,岩溶含水层中四氯化碳含量受降雨、承压水位和含水层深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控制.由于四氯化碳为一种微溶于水的比水重的非水相有机物(DNAPL),它主要沿含水层底部运移,因此比较浅的水井(深度<150m)中四氯化碳含量比较低,而在深度较大的水井(深度>150m)中则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污染预警是目前国内外水文地质学界研究的热点,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污染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作为地下水污染预警系统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整套预警体系的关键环节。在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地下水污染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总体分为定义分析法、过程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方法四大类。最后阐述了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在地下水污染预警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未来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0.
氮在地下水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氨氮、硝氮和亚硝氮,这三种污染物在石家庄市辖区内,由于影响污染敏感性的其它因素大小不同,造成三者相互关系有较大区别.浅层地下水易污染区,NH3浓度相对较低,NO-3浓度相对较高,使得NO-3/NH3比值较大,相反在浅层地下水难污染区,水中NH3浓度相对较高,而硝氮浓度表现相对含量较低的特征,其NO-3/NH3比值较小.易污染区亚硝氮的含量在0.0001~0.02mg/L范围内,而在难污染区未能检出(<0.0001).利用这一结果可以定量的评价石家庄市区的污染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国际经验——以美国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污染防治是保护人类用水安全至关重要的任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含水层之上的土壤和沉积物可以作为自然的“过滤器”来阻止污染物随水流迁移至地下水.但到20世纪70年代左右,人们逐渐形成共识,认识到这些过滤层往往不能有效阻止污染物向地下含水层的迁移.尽管如此,当时已经有相当大数量的污染物进入到土壤和地下水中.在对这些污染场地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一旦地下含水层受到污染,其危害可能会持续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且很难找到经济有效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科学》2015,(6):104-112
针对贵阳市岩溶地貌及城市发展的特殊性,充分考虑裸露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污染源要素及价值功能属性,应用有效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方法与参数体系,探讨了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及污染风险分区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地下水脆弱性、污染源及功能价值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地下水高污染风险区分布。贵阳市地下水污染重点防控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6.3%,且由于岩溶地区本质脆弱性较高,需以"控源"为工作重心,对已经存在于保护区及优先控制区的重点污染源需制定相关搬迁、防控及监管方案,尽量降低污染风险,并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政策性监管、风险排查及应急能力建设。岩溶地下水作为特殊的资源与环境要素,需将污染防治分区结合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产业规划对接,提出城市发展与地下水污染控制相融合的引导性政策。  相似文献   

13.
采集南通某污染场地和周边背景区不同水体和上覆土壤样品,采用ICP-MAS测定了水体中稀土元素含量,并测定了水体中其他化学组分的含量,通过对比不同物质来源、不同成因水体中水化学类型和其中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识别地下水中污染物来源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受重金属污染潜水的稀土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未受污染的潜水,其页岩标准化分配模式与天然状态下未污染水体差异明显,轻稀土富集程度最低并呈现Y的正异常最大;与自然状态下的潜水、承压水和地表水相比,受污染潜水与上覆土壤中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和异常特征更为接近。利用稀土元素分配模式的差异,识别平原区松散层潜水中污染物的来源是可行的,这为地下水污染调查与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马晋  何鹏  杨庆  王嘉瑜  蒲生彦 《环境工程》2019,37(10):211-215
开展地下水污染预警工作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有效措施。进行地下水污染预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建立地下水污染预警模型,可为地下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撑。以北京市平谷区平原地区地下水水体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区域2010—2017年3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的主要水质指标监测数据,开展地下水污染预警模型研究。首先运用逻辑回归建立地下水污染预测概率模型,各含水层组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均超过90%。其次运用逐步回归建立地下水污染预警等级评估模型,并据此确定预警等级指数范围。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地下水污染预警方法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个越流含水层系统考虑弱透水层吸附作用的地下水污染数学模型,模型应用于太原地地下水中汞污染的数值模拟,水位拟合误差为0.407-0.50m,汞离子浓度拟事误差小于4%-5%,表明模型可靠,合理,为定量预测越流含水层系统地下水污染提供了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16.
饮用水安全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海岛水库水源地周边生活、农业、工业污染源情况,并利用现场、问卷调查和卫星影像图开展分析,对污染源排放总量进行了测算,完成了水库水源地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研究结论促进舟山市水库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进舟山经济可持续发展,为舟山市水库水源地的污染防治措施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地下水环评各阶段工作内容分析,提出以水文地质调查为划分评价等级、确定保护目标、进行预测评价的依据。以焦化项目为例,根据具体情况说明评价中应客观地使用导则;水文地质调查以收集已有文献为主,针对性地补充钻探试验;综合考虑评价等级和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来确定预测方法,并在预测的基础上重点评价对各保护目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安全是国家发展程度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既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又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中央一直非常重视基层饮水安全工作,2011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将加强水源地保护作为主要内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是饮水安全的基础工作,加强水源地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贵阳大坝地区岩溶地下水氟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引起大坝地区岩溶地下水氟污染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污染评价,并提出了污染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某市市区东郊为工业和生活聚集区,20世纪80年代前,因区内某液压件厂电镀车间废水下渗,造成土壤和地下水体Cr6+污染。据初期监测,污染中心区土壤中的Cr6+含量高达2044.46mg/kg,高出其它地区几十倍。同时岩溶地下水也受到污染,Cr6+污染区呈以半径为0.5km的圆形分布,污染中心为液压件厂井,井水中Cr6+浓度最高达63.2mg/L(2007年1月)。监测资料表明污染区年内Cr6+浓度变化受降雨量的控制,表现出丰水期高、枯水期低的趋势,且浓度的升高相对于降雨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主要是由于蓄积在土壤中的高浓度Cr6+受降雨淋溶所致。人工水动力场对Cr6+的空间分布起控制作用:Cr6+污染范围与漏斗中心区形态基本吻合;随着污染中心区域水源井开采量的减少及北部水源井停采的影响,污染中心液压件厂井水中Cr6+浓度迅速上升,污染羽逐渐向东部扩展,且浓度下降速度趋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