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提取灾害性新闻中的基本要素,迅速掌握灾害事件信息和发展趋势,将目标分类和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NER)相结合,提出改进的灾害新闻3要素提取方法。构建滑动窗检测器搭载不同的分类模型,实现对新闻文本的灾害主题识别与时空位置要素范围判定,结合命名实体识别完成对时空位置要素的精准提取,并以灾害事故信息文本为例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火灾、地震和滑坡新闻中进行数据集中测试,发现本文方法相较于LSTM,BILSTM,BILSTM-CRF提取效果更优;本文方法可对大量灾害性新闻的灾害3要素进行识别提取,对灾害信息进行时空规律分析,研究结果可在灾害应急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突发灾害的应急物资调度是减轻人民财产损失、防止次生灾害发生、保障社会稳定的必要支撑。借助模糊数学中的三角模糊数学方法对不确定的需求信息特征进行描述,用模糊函数积分确定车辆在路段的模糊行驶时间。以应急车辆调度的总时间最短为调度的主要目标,同时配送数量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点的需求量为次要目标建立应急车辆调度模型。然后设计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建立的模型拟合现实中的情况,结果不是确定数值,而是模糊数值范围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枢纽城际应急管理网络资源调度鲁棒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降低由于应急突发事件随机性带来的应急资源需求不确定性,在对基于Multi-HUB(多枢纽)城际应急管理网络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基于Multi-HUB城际应急管理网络信息传递和资源调度方式,建立以时间最小为目标的资源优化调度模型并鲁棒性地选择一级HUB点,通过Matlab7.0对优化调度模型及一级HUB点鲁棒性选择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表明:对Multi-HUB城际应急管理网络中的一级HUB点进行鲁棒性选择,能很好地对"都市圈"内应急资源进行优化调度,降低需求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都市圈"内资源无法有效整合的风险,从而有效地提高城市应急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矿水灾害问题,提出水灾害响应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以水灾害预防与治理为主的煤矿水害事故响应系统。该系统将煤矿突水预防和应急响应作为系统的需求,通过Agent组织煤矿及救援单位的有效资源,并以多代理系统(MAS,Multi-AgentSystem)为基础设计了煤矿水灾害响应的协商机制。不仅能及时地响应煤矿的常效排水需求,而且能在水灾害发生后快速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克服了原有煤矿水灾害救治流程中响应速度慢、缺乏目的性,救援资源难以有效调配的缺点,为煤矿水灾害的预防、应急救援、灾后处理提供了综合信息平台。应用案例表明,该系统对于提升煤矿水灾害救治的应急能力具有显著效果,并可有效地降低水灾害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煤矿井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突出事故中的应急救援能力,提出一种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模型。首先,依据相关文献与研究报告构建包括应急预防能力、应急准备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恢复善后能力在内的4项一级指标,其中包括18项二级指标,并以各指标的得分数据作为模型训练数据集;然后,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与熵权法(EWM)分别确定各评估指标在相互影响下的主客观权重,通过拉格朗日函数将各权重融合得到最优权重,运用SSA算法优化SVM的径向基核参数g和惩罚因子C,将最优权重计算得出的结果作为SSA-SVM模型的输入,期望值作为输出进行线性回归预测;最后,以河北省某矿为例,将SSA-SVM模型与传统SVM、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SVM、鲸鱼优化算法(WOA)优化SVM 3种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分别与期望值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SA-SVM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平均绝对误差相较于其他模型分别下降8.04%、5.15%、4.82%,证明所建模型的优越性,可将其应用于矿山企业实际矿井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能...  相似文献   

6.
山地乡村地质灾害频发,而现有的防灾规划不够科学且过于粗放,实现精准防灾成为当下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以花垣县为例,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和一般回归模型(OLS)的比较,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GWR模型验证系数远优于OLS,因此GWR更适合解释地质灾害的形成,且预测准确率达到97.9%;花垣县南部和西北部等区域属于灾害高易发区;花垣县致灾要素中降雨、高程、断裂带、水系致灾贡献比例高,建筑、道路、采矿要素次之,且不同村庄致灾因子存在明显空间差异性.研究不但提高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科学性,而且提出了"异村异法"的精准防灾策略,增强了乡村抵御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应急管理,提高交通应急指挥系统救援效率,以路面塌陷事故为例,利用随机着色Petri网(SCPN)对其应急响应流程进行动态离散建模,根据同构的马尔可夫链(MC)分析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利用马尔可夫链及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对交通应急指挥系统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救援信息、交通路网动态信息、应急资源信息及时态控制信息反馈环节容易产生信息堆积,应提高综合监控的技术水平;专家决策制定出警预案、善后处理耗时较长,应作为流程优化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评价方法研究(Ⅰ):完备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着手,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FTA)对其完备性进行评价。通过建立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的标准故障树,确定各基本事件的权重,并将待评价应急预案的基本事件与标准故障树进行对比,进而得到其需要加强和完善的薄弱环节,并从量化的角度出发得到待评价应急预案的不完备度。最后,采用上述方法分析一个实际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该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价,最终确定其需要加强和完善的方面,为制定或修订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民航监管事项所产生的检查记录仅依靠人工进行分类分析导致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增强与字词向量融合的双通道特征提取的短文本分类模型,探讨民航监管事项的分类,包括与人、设备设施环境、制度程序和机构职责等相关问题。为解决类别不平衡问题,采用数据增强算法在原始文本上进行变换,生成新的样本,使各个类别的样本数量更加均衡。将字向量和词向量按字融合拼接,得到具有词特征信息的字向量。将字词融合的向量分别送入到文本卷积神经网络(Text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模型中进行不同维度的特征提取,从局部的角度和全局的角度分别提取特征,并在民航监管事项检查记录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率为0.983 7,F1值为0.983 6。与一些字嵌入模型和词嵌入模型相对比,准确率提升0.4%。和一些常用的单通道模型相比,准确率提升3%,验证了双通道模型提取的特征具有全面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研究高速公路安全系统,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分析驾驶员、车辆、道路、应急救援等组成要素以及环境、管理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高速公路安全系统因果关系模型和存量流量模型。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以三福高速公路为例,用Vensim软件模拟高速公路运营期间系统安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该高速公路运营期间,系统安全与车辆安全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道路安全度呈下降趋势、驾驶员安全度与应急救援能力呈上升趋势。通过与实际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在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黄金救援时间内,使各应急物资调配中心的物资在最短时间内高效地运往各受灾点,最大程度地平衡受灾程度不同的受灾点群众对应急物资救援的心理满意度,构建以应急物资救援时间最短为目标的上层模型;通过借鉴前景理论量化受灾群众的心理满意度,在考虑各受灾点对有限应急物资存在竞争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下层非合作博弈模型;设计遗传算法求解上层模型、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下层模型的层次混合算法。结果表明:构建的多应急物资调配中心多受灾点的非线性整数双层规划模型,使应急物资的调配具有时效性,且更加客观地衡量各灾点物资调配的公平合理性,该模型为应急物资调配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利用信息技术研究灾害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但在小城镇防灾减灾方面仍缺少应有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将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决策支持系统 (DSS)集成应用于开发“基于GIS的小城镇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研制目标和原则、系统结构框架及各子系统的功能 ,解决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 :快速、高效构建小城镇基础空间数据库及三维可视化、应急预案及历史灾情库的电子化及各类灾害分析模拟的专业模型等。实践证明 ,基于基础设施、灾害源、防护保卫目标、应急救援力量的可视化与数字化 ,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对各单一灾种的模拟分析以及应急决策支持 ,有效提高小城镇政府的应急指挥决策水平 ,增强其灾害应急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洪涝灾害应急处置时效性和科学性,构建洪涝灾害应急决策自动问答系统模型,以提高应急指挥团队的决策效率,在分析洪涝灾害应急决策逻辑基础上,以摘要式问答为任务框架,收集整理包含洪涝灾害应急情景和应急决策的摘要式问答对数据集,建立可用于问答生成的GPT2预训练语言模型,并引入提示学习(Prompt-learning),通过自动创建连续型前缀提示(Prompt),优化少量连续参数,缓解问答对数据较少带来的过拟合风险,利用人工评估和自动评估2种方法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GPT2与提示学习相结合建立的自动问答模型,可根据洪涝灾害情景生成语言质量良好及决策信息丰富的答案,有利于提高洪涝灾害应急处置中的科学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灾害风险应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阐述了城市灾害的分类;从城市灾害预防与控制,应急反应与救援等方面分析我国在城市灾害风险控制与应对上的不足;提出8个方面的对策。该对策研究包括:建立城市安全规划、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实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并融入城市规划中;完善城市灾害风险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安全规划风险评价机制;加快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防灾减灾宣传;加强城市安全科学研究与交流。该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我国城市灾害风险预防与控制能力及应急救援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综合采用GPS技术、GSM技术、GPRS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城市灾害监管监控系统对实现城市灾害及时处理,分析事故成因有效预防事故,实现高效管理有重大意义;以该平台建立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在对城市可视化与数字化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城市灾害信息的科学管理,各种灾害信息的科学管理,各种灾害分析模拟,公共安全规划以及应急决策支持,从而有效提高突发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的效率和响应速度,为城市公共安全的应急工作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GIS在巨灾保险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巨灾的不断发生 ,使得许多保险和再保险公司遭受巨大赔偿 ,乃至可能造成破产。究其原因 ,除了人们对巨灾自身难以抗拒这一客观原因外 ,保险企业对巨灾保险的风险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的不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此 ,笔者分析了利用GIS辅助巨灾保险风险管理的优越性 ,并就GIS在巨灾保险的信息管理、风险累积预测和风险管理专家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和发挥的功能分别进行了探讨。利用GIS辅助巨灾保险风险管理 ,不仅可以了解巨灾的发生和变化规律 ,进行危险性区域和费率区域的划分 ,而且可以优化保险和再保险方案 ,并通过专家系统设计出符合实用灾情的风险管理及保险管理的对策 ,对保险公司的巨灾保险风险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化工园区内发生地震灾害后的事故演化过程,利用事故链模型对地震次生灾害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并将其转化为贝叶斯网络,确定各节点的变量与状态取值范围;通过相关文献及专家经验判断分析,获得贝叶斯网络中各节点的条件概率;依据贝叶斯网络的推理策略,比较不同地震烈度下,各化工事故发生的后验概率值,并探讨应急救援的及时性对地震次生灾害发生概率的影响,从关键要素遏制化工事故的发生,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化工事故,有效的降低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城市内涝灾害应急能力评估过程中评价信息模糊性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提出1种基于Z-numbers的城市内涝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方法。对城市内涝灾害形成机理进行分析,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建立评价体系;针对群决策过程中的信息不确定性问题,采用语言术语集表达评价信息;提出基于Z-numbers最优最劣方法(ZBWM)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Z-numbers改进的交互式多指标决策方法(ZTODIM)计算备选方案的优势度;通过与传统决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其灵活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可对重庆、武汉、常德和萍乡4座城市的内涝灾害应急能力展开有效评价,为今后改善城市内涝灾害应急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