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2010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我国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区域规划是引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蓝图,目前多数区域规划尚未包含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内容,是区域规划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面临的最主要障碍。此外,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数据支撑不足、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方法和模型不完善也是区域规划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主要障碍。解决这些障碍需要从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和任务纳入区域规划中、加强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针对性调查及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建立、完善和创新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模型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评价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15.1.2指标对此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研究借助遥感技术,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简称“示范区”)为研究区,选取物种多样性层次、生态系统多样性层次和景观多样性层次的7个指标(生境质量指数、增强型植被指数、水网密度指数、生境面积百分比、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景观分离度指数、蔓延度指数)构建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了对研究区生物多样性的量化计算及生物多样性评估. 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42,生物多样性高等级区域面积为526.65 km2,占研究区陆地面积的27.38%;研究区共28个乡镇,其中生物多样性高等级区域占乡镇陆地面积比例大于50%的乡镇有两个,分别是青浦区的华新镇和香花桥街道. ②探究了土地利用方式和城市不透水面占比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受人类活动干扰较为严重,不透水面占比与高等级生物多样性占比呈负相关,在植被稀少的城市和工业区域生物多样性等级较低. 研究显示,SDG 15.1.2指标区域得分为27.38分,距离实现2030年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目标还面临一定的挑战;同时,该研究旨在构建县级区域生物多样性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SDGs指标本地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滇金丝猴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威胁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金丝猴栖息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具有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等特点。分析了滇金丝猴栖息地目前受到的威胁,提出了今后保护管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德宏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之一,保护和可持续地利用生物多样性显得十分重要。从德宏州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现状、区域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展开了讨论,提出了保护德宏州生物多样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效快速评价县域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对制定和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以青海省玛多县为例,结合InVEST模型和遥感、GIS技术,以景观结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质量三方面的6个指标构建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实现县域生物多样性快速监测和评估,并为玛多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结果表明:玛多县生物多样性指数整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变化趋势,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沼泽草甸和高覆盖草地区,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山地、稀疏草地区.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玛多县生物多样性指数值域范围分别为0.113 8~0.805 8、0.141 6~0.807 3和0.154 6~0.793 9,值域最低值呈上升趋势、最高值有所下降.2000-2015年玛多县生物多样性降低区域占其陆域总面积的59.85%,增加区域占40.15%;明显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冬春牧场,明显降低区域主要分布在冬春牧场与夏秋牧场交界处及玛查理镇城区.实例分析表明,基于遥感技术构建的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体系能够监测玛多县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时空变异特征,相对于传统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基于遥感技术的生物多样性评估具有时效性强、操作便捷高效等优势,可应用于县域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与评估.   相似文献   

6.
青海湖地区是我国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利用遥感技术手段配合地面调查,建立适合青海湖流域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流域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流域内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湖区的北部。这些区域共同特点是植被覆盖度高,年降水量较多,河流分布密集,再加上人口密度低,载畜量低,没有道路和旅游的影响,这些区域为动植物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青海湖周边地区、沙岛、青海湖北岸、鸟岛、倒淌河湿地等区域生物多样性较低,亟需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生物入侵现状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云南是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东喜马拉雅地区的核心区域,生物种类及特有类群之多均居全国之首。但近年来,生物入侵现象发生严重,主要的入侵种有紫茎泽兰(Crofton weed (Eupatorium adenophorum))、凤眼莲(Water hyacinth(Eichhornia crassipes))等,严重威胁着云南省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威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省生物入侵的现状,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公众意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生物保护学家在描述生物多样性的生境斑块时,用的比较多的是“野域自然”而不是“高度生物多样性”,这些生境相对来说尚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他们对这个词的偏爱是受大片生物多样性生境以空前的速率持续消失的状况所驱动,而生物学家认为“流通量”在测量生物多样性价值——遗传学、物种学、种族、稀有性、地方性方面是最好的,同时认为应该选择一些区域努力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解洲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96-1998年对黄河三角洲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等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调查与监测结果。重点研究了该区域大气、河流、湖泊、水库、浅海滩涂环境质量,海洋生物多样性、淡水生物多样性、陆生和海岛高等植物多样性、陆栖动物多样性与特点,分析了其破坏状况和原因,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和可持续利用途径。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近海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16种、浮游动物79种、底栖动物222种、潮间带动物192种、鱼类112种,其他重要海洋动物11种;淡水水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91种、浮游动物144种、底栖动物69种,鱼类102种;陆域和海岛共鉴定出高等植物608种、无脊椎动物922种、脊椎动物325种,有4种动物为山东新记录种。该区域湿地村被群丛多样,鸟类多样性丰富,重点保护鸟类种类多、种群数量大。  相似文献   

10.
草原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生物多样性监测目前已成为草原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热点问题。草原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则是一些简化的生物或环境特征参数,说明草原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变化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压力对草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促进科学界、政府和公众间的沟通,提高草原生物多样性管理水平。本文综述了草原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筛选的一般标准和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理论,梳理目前已提出或应用的主要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以期为我国构建国家或区域尺度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论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环境善治是生物多样性破坏区域恢复和保护的有效模式,并进一步指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创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TEEB)主流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创新和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传统生态自然观是环境善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河头喀斯特土地整理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头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融入该区域土地整理过程,在施工过程中改进工程和生物措施,并在土地整理运行后加强生物和环境的监管,将能较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地生产力,维护粮食和生态安全,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和景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加强长白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保护工作,有效应对长白山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本文对长白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吉林区域)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加强长白山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监管,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吉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辽市地理环境过渡性特征明显,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典型性和特殊性明显,生态系统对水源涵养功能、风沙源防控关键、维系区域民生、社会稳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依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真菌多样性、湿地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等各方面对通辽市生物多样性资源开展评价,综合评价结果为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分析了南通市崇川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生境丧失与破碎化、外来物种入侵、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依据崇川区物种分布现状、民情及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在物种保护方面,应做好生物多样性的长期监测、区域珍稀濒危种的保护,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6.
草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压力下,如何调整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新巴尔虎右旗草原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调查,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梳理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究原因,提出保护对策,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关于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很强的应用研究,应为保护行动计划提供有理论依据的可操作性的保护措施和技术。在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上,以物种多样性保护为核心,即以保护和调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来保护与发展物种的多样性,并由此保护和保存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同时,它也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实际研究,需要通过对代表性地区或优先重点地区的具体研究来实现。本文还提出了应研究的内容、应提交的成果和综述了需要在研究中思考、探讨和验证的理论问题,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2月29日是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回顾我省多年来在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走过的道路和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感到自豪,另一方面感到任务艰巨,需要更多的人付出持续的、更大的努力。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采取就地保护、移地保护与离体保护三种方式,而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长期以来,我省在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业务主管部门等都为我省以及全国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概貌、生物资源特点及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和对策,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分析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指出了生态系统不断破坏和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威胁已成为我国目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提出了对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