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有机地球化学的进展及分析技术的提高,促进了有机地球化学与石油地质学的结合,产生了“三位一体”(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生油机理;明确了干洛根是生油母质;提出了用反应热力学定量研究生油量,为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有机质与粘土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油气生成中的作用。粘土矿物容易吸附有机质。有机分子以各种方式与粘土结合成有机-粘土复合体,增强了有机质在早期的抗生物降解能力,利于有机质的保存。随着埋深、温度和压实程度的增加,以及介质条件的变化,早期形成的有机-粘土复合体会变得不稳定而释出有机质,后者在粘土矿物的催化下向油气转化。由此可见,有机粘土化学对油气生成研究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较系统地介绍了有机包裹体研究在生油盆地分析,油气运移、聚集和演化,油气评价及远景预测等方面的天所应用成果,并附近年来有机包裹体研究的某些进展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核燃料后处理厂产生的高水平放射性废液中有机相处理问题,需对其进行取样分析,摸清有机相中主要核素组成,方能制定处理方案。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自悬浮式有机相取样器设计原理,开展了各种有机相密度、厚度下取样试验,证实了该取样器适用于0.80g/cm3、5cm厚度以上的有机相层取样。同时,优化设计了一种取样器以适用于更薄的有机相层取样。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了几种有机污染物在双组分有机相与水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结果显示污染物在这种两相体系间的分配系数与构成有机相的两种有机溶剂对污染物的萃取常数及体积份数有关,并对污染物在有机相存在分子缔合时的分配行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油品蒸发损耗及其回收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品在储运、销售、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蒸发损耗,油气回收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常用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包括燃烧法、冷凝法、溶剂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将不同的回收方法进行有机组合,能实现技术互补,进而提高油气的回收效率.对油气回收系统进行评价,显示出其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由于受认识的束缚以及技术的限制,页岩油气等非常规资源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但随着水平井钻完井及多级分段压裂等技术进步,使得页岩油气的开发成本大大降低、经济性大为改善,尤其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使得这种长期被忽视的油气,资源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时机成熟,蓄势待发 在"油气有机生成学说"中,生烃岩层中所产生的油气被排出、迁移,富集于有较高孔隙性、渗透性的岩层空间内,形成了常规油气藏.事实上,常规油气只占油气总资源的20%,80%的油气资源属于非常规油气,而页岩气就是非常规油气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放射性废有机相主要成分包括TBP、煤油以及少量降解产物和放射性核素,属易燃易爆物质。这类废物虽然年产生量小,但经过核设施多年的运行和累积存放,贮量逐年增多,对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安全隐患,亟需进行处理。对目前世界范围内放射性废有机相(TBP/OK)的各种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包括焚烧法、湿法氧化法、加合物形成相分离-焚烧处理法、碱性水解法、吸收法、水泥固化法和蒸馏法,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此外,对放射性废有机相处理方法的工程应用进行了考虑。结合各核设施产生的放射性废有机相的实际源项,可优先考虑使用碱性水解法、Fenton法和吸收法等技术对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正> 长期油气勘探的实践证明,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石油和热解天然气在我国当前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我国海相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在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积极倡议下,出版了本专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定了几种芳烃污染物在多组份有机相与水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发现污染物在这种多组份两相体系的分配系数与组成有机相的各种有机溶剂对污染物的萃取常数及其体积分数有关,并提出了相应的定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
催化湿式氧化法是处理高浓度、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废水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分析总结了过渡金属、贵金属和稀土金属等作为均相催化剂与非均相催化剂,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的性能,特别是比较了它们处理多种有机废水时对COD的去除效率和载体的使用情况.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氧化铝是非常好的载体,多组分复合催化剂比单组分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以Cu、Mn、Ce为主要活性组分的复合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并且应用范围广.最后探讨了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水质监测方法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相萃取技术非常适用于环境水质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文章从选择固相萃取柱到萃取液进入色谱分析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并以使用该技术萃取环境水样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使用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一个方便实用的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厨余有机垃圾水解酸化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解酸化是厨余有机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的限速阶段,如何高效促进水解酸化已经成为生物质厌氧发酵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反应动力学角度出发,利用两相厌氧消化工艺模型,通过计算分析,阐述了提高有机垃圾水解酸化速率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正> 在石油和天然气成因的研究中,近代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布、聚集及其在成岩早期的转化特征和相条件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有助于认识那些在古代沉积岩中已经消失了的过程,而且有助于各种沉积和地球化学相模式的建立。自从六十年代后期,晚期成油学说(干酪根成油)流行以来,对近代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研究有所忽视。但是,应该看到油气生成是从有机物质在沉积物中聚集开始的,在整个过程中,原始母质的性质,有机质的聚集条件及其初期的转化特征,对于演化方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年青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及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有机碳的溶解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提高溶液温度有利于加速易溶解有机碳的溶解速率,但不能提高固相有机碳总的溶解量.降低溶液pH值有利于固相有机碳的溶解.实验样品在所有测试环境条件下,有机碳溶解速率为0.05~0.22m3/(kg·h);易溶解有机碳占总可溶解性有机碳百分比为30%~50%;易溶解有机碳溶解速率为14~65h-1,比难溶解有机碳溶解速率高出大约3个数量级.水溶性有机碳生物可降解性实验表明,79%以上水溶性碳难以在厌氧条件下被原生菌降解.  相似文献   

16.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论述当前的萃取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固相萃取技术的概念.详细的论述了固相微萃取技术的特点、萃取头的选择、在环境中的应用以及该技术的发展方向,说明了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有机分析中有广阔的前景,是有机前处理的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油气勘探有机地化实验室中 ,岩石中全烃制备分析方法主要有“岩石氯仿抽提物及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等 ,而这些技术都存在操作烦琐、不适合钻井现场分析等缺陷 ,而新开发的岩石吸留烃气相色谱快速检测技术 ,就是利用气相色谱仪特点研制出解吸装置及技术 ,省去了实验室中繁杂的烃类制备过程 ,直接进岩样测定岩石中吸留烃C3—C4 0单体烃化合物。本方法不仅适合实验室岩石中全烃分析 ,更适合现场分析 ,在柴达木盆地某深探井现场地化录井及识别真假油显示的实际应用效果好 ,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有机膨润土吸附水中有机物的盐效应及其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室模拟研究了一系列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对水中不同浓度的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土样有机碳含量越高,对硝基苯酚初始浓度越低,有机膨润土对其吸附性能越好.试验了多种无机盐对有机膨润土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盐效应与离子荷径比和膨润土改性表面活性剂有关.无机盐阳离子相同时,盐效应与阴离子荷径比成反比;无机盐阴离子相同时,与阳离子荷径比成正比.单阳离子有机膨润土的盐效应呈负效应,长短碳链比例相当的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的盐效应呈正效应.  相似文献   

19.
正有机气体治理技术推广介绍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自2002年从事油气回收技术研发及推广,已在石化行业VOCs治理领域成功应用200多套,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油气回收装置供应商及科研单位。配套有各类型的VOCs治理技术研发设施,研发出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及低温催化氧化技术等多种VOCs组合治理工艺,在港口码头装船,挥发气治理、各种罐区"大/小呼吸"废气治理、铁路/公路装车油气回收等多种场合成功应  相似文献   

20.
通过理论计算和案例分析,对目前在用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有效运行率进行了分析,阐述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装置的配备条件,介绍了加油站油气回收新技术(ORVR),提出了我国应使用新的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