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灾害学》2019,(3)
基于衡阳9个县区1967-2016年气象资料、灾情数据、农村经济数据等,采用突变理论,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综合分析了衡阳暴雨灾害风险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致灾因子方面,其风险由南向北逐渐增加。②孕灾环境方面,与致灾因子风险分布相反。③承灾体方面,其风险大致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趋势。④防灾减灾能力方面,呈现四周低,中间高的趋势。⑤暴雨灾害综合风险,大致呈现由南至北逐渐递减的趋势,与孕灾环境风险分布趋势基本一致。此外,突变理论的采用和评估体系指标的细化,优化了风险评估的过程,提高了风险评估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广西农业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遥感本底数据、气象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数据,构建广西农业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及加权综合法建立农业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计算广西农业暴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及综合风险指数,并对广西农业暴雨洪涝灾害进行风险区划,采用相关分析法将广西农业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结果与广西历史暴雨洪涝灾情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暴雨洪涝风险分布结果与洪涝灾情损失的空间分布基本吻合,南部沿海的风险性最强,西部风险性最小。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区域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暴露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4个子系统选取指标,建立干旱灾害风险指数模型,结合GIS中自然断点分类法进行聚类分析,全面综合地分析各地区相关性和差异性.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实例,根据拟定的区划原则,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区划方法,将淮河流域分为6个旱灾风险分区,并对区划结果进行分析,为因地制宜地采取工程和非工程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和孕灾环境稳定性,基于GIS技术建立了新疆铁路沿线大风、沙尘、积雪和暴雨型洪水四个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实现了铁路沿线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及灾害风险分析。结果发现,铁路沿线各县市因自然条件不同,其潜在风险的类型和程度地域差异性显著。分别给出了4个主要气象灾害的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低风险区和次低风险区的范围,并探讨了相应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灾害系统论及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基础上,利用宣城市17个水文站1970~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结合各县区社会经济数据、宣城市DEM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等,选取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素及其下13个具体指标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云模型的宣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绘制了宣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综合指数图。暴雨风险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宣城南部地区,包括泾县、旌德县、宁国市、宣州区和广德县南部地区,且暴雨洪涝灾害风险从南到北逐渐递减,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集中在山区、河网及人口密集区。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宁夏晚霜冻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霜冻是宁夏一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其风险评估及区划,可为区域防灾减灾提供有效依据。以宁夏23个气象站1981-2010年日气象观测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及地理信息数据作为基础资料,采用风险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分法等方法,利用ARCGIS绘图软件对宁夏晚霜冻灾害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完成霜冻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宁夏晚霜冻的孕灾环境敏感性复杂,北部灌区敏感性低于山区;致灾因子危险性普遍偏高;承灾体脆弱性北部灌区大部偏高,南部次之,中部最低;防灾减灾能力北部灌区最高,中南部山区偏低;晚霜冻灾害风险大的区域集中在北部灌区的永宁、吴忠及南部的彭阳等地,风险小的区域集中在灌区北部和中部大部。  相似文献   

7.
莱州湾地区是我国海水入侵灾害最严重的地区。结合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并根据莱州湾地区的实际情况,将海水入侵风险评价体系分为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和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危险性、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结果进行了叠加分析,将莱州湾地区划分为低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等5个海水入侵灾害风险区域。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格GIS的安徽省旱涝组合风险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原理,综合考虑安徽省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载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熵组合权重法以及加权综合评价法建立安徽省旱灾风险指数和涝灾风险指数评价模型。并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格网GIS技术绘制出安徽省旱涝组合风险区划图。研究发现,安徽省西北部、中部旱涝组合风险较高,西南部和东北部旱涝组合灾害风险较低,这与安徽省旱、涝灾害历史资料基本吻合,该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安徽省旱涝综合灾害管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结合主观与客观灾害评估,利用西宁地区的地理信息、水系、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气象要素、灾害等信息,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AHP-熵权组合法对西宁地区5区2县暴雨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暴雨灾害高风险面积占比最大是城北区,其次是湟源县、大通县和湟中区。较高以上风险面积占比超过50%乡镇与后期灾情资料检验基本吻合,暴雨灾害高风险指标乡镇也与实际灾情乡镇相对应,具有指示意义。3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熵权法更能突出局部乡镇的较高以上风险,AHP-熵权组合法则平衡了熵权法与AHP法的共同影响,并能随着数据进行动态评估,有助于提高西宁地区防灾减灾工作的灵活性与可持续性,为预防暴雨灾害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上海浦东暴雨内涝灾害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的频度和强度不断加强。灾害脆弱性研究是当前灾害研究的热点,基于灾损率的脆弱性分析方法是当前灾害脆弱性研究的重要课题点与前沿。采用G IS和遥感技术,依据20年、50年、100年、200年、500年、1000年一遇的6个重现期情景,对上海浦东新区开展了基于灾损曲线的脆弱性研究。研究中修正了上海地区的径流模型,基于G IS栅格编制了不同重现期的淹没深度图,实地调查了研究区暴雨内涝灾害的灾损率数据,确定了研究区的脆弱性等级划分,并利用G IS编制了基于不同重现期情景的上海浦东脆弱性图。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对于沿海城市开展暴雨内涝等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结果可供区域灾害风险评估和防灾减灾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11.
People tolerate different levels of risk owing to a variety of hazards. Previou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hazards predict people's tolerance of them. However, this work has not taken into account events such as earthquakes. The present study tested how earthquakes score vis‐à‐vis risk properties and risk tolerance as compared to five other familiar hazards. Participants from Wellington, New Zealand (N=139) rated these six hazards using measures of risk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tolerance. Participants demonstrated different levels of risk tolerance for the different hazards and viewed earthquakes as having similar risk features to nuclear power. They also preferred different risk mitigation strategies for earthquakes (more government funding) to the other five hazards (stronger legislation). In addition, earthquake risk tolerance was predicted by different risk characteristics than the other five hazards. These findings will help risk communicators in identifying which risk characteristics to target to influence citizens' risk tolerance.  相似文献   

12.
自然灾害的模糊风险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分析了自然灾害风险的本质含义,提出自然灾害分析的瓶颈在于系统的复杂性,解决或缓解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是用模糊系统的观点看待自然灾害风险,进行模糊风险分析。介绍了模糊风险的研究现状,给出模糊风险的一般性定义。对最简单的一类模糊风险-可能性-概率风险的定义和表达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水利工程的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正日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渭河宝鸡市区段拦河闸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关键决策,都应用了风险分析与管理的方法,包括闸址及蓄水区地质条件的风险分析与管理、泄洪能力及运行风险分析与管理、工程施工过程风险分析与管理、拦河闸工程环境影响风险分析与管理以及拦河闸工程投资风险分析与管理。工程的按时完工、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项目的风险分析与管理工作的贯彻和实施。实践证明,在水利工程决策过程中引进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是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建设风险识别与预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城市交通需求,近几年城市地下轨道工程建设发展迅猛。由于地下工程施工受到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风险比地面工程要复杂得多,为避免施工事故发生导致巨大损失,对施工进行风险分析和制定预控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南京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车站基坑工程,对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的建设施工风险进行了识别。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风险指数法对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确定了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影响的大小。结合工程建设实践经验、专家分析以及相关理论,提出地铁车站基坑工程施工中一些典型风险和基坑范围内管线安全风险的预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自然灾害软风险区划图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表达风险值估计不准,是深层次风险区划研究的问题.将模糊风险研究引向自然灾害风险区划领域,探讨了风险值估计不准条件下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的图型模式.给出了一种带有“层次“结构的“多值的“的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图图型模式.这是应用软计算的思想和方法得到的一种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图,我们称之为自然灾害软风险区划图.自然灾害软风险区划图不仅提供了表达风险值估计不准这一信息,而且提供了风险信息的可靠性,为改进自然灾害风险区划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庙成  刘希林 《灾害学》2022,(1):158-164+170
基于泥石流灾害可接受风险调查问卷的分析,从泥石流灾害关注程度和类型、可接受性及灾害可接受风险3个方面阐述农民对泥石流灾害可接受风险的感知和态度。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普遍关注泥石流灾害,主要关注的灾害后果是财产损失,财产损失中主要关注的是房屋;(2)农民对泥石流灾害可接受性分别是:距离为<5 km、频次为100年1次或更长时间1次、预警时间为<1 h和保险费用为<100元;(3)农民可接受的受灾人数、死亡人数、死亡比例、个人直接经济损失和总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100人、≤1人、≤5×10-7/a、≤1 000元和≤10万元;(4)影响农民对泥石流灾害风险感知和风险态度以及可接受风险水平的主要人口特征是36~45岁、女性、受教育程度初中学历以及收入<1 000元/月的群体。  相似文献   

17.
环境风险感知研究是近年来环境风险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该领域的研究反映了公众对环境风险及环境风险管理的偏好和价值观.将该方面的研究纳入环境风险管理的决策过程是有效实施环境风险管理的基础.阐述了环境风险感知的内涵,着重阐述了心理测量范式的假设、流程和因子分析描述,总结了该方法在环境风险感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其意义和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对心理测量范式在环境风险感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地质灾害可接受风险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许强 《灾害学》2012,(1):23-27
可接受风险水平是地质灾害风险管制方法研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估算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值,确定承灾体的受灾影响,然后将可接受风险水平作为风险评价的判据,评判所估算的风险值是否可以接受。通过对我国2000-2010年因地质灾害而死亡的人数以及每年总人口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我国地质灾害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确定分析展开研究,提出了我国地质灾害可接受风险标准的上限值(可容忍风险线的风险值)为10-6/a,可接受风险标准的下限值(可接受风险线的风险值)为10-7/a,确定了我国地质灾害可接受风险水平FN曲线。  相似文献   

19.
滑坡风险管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险管理的框架入手,按照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理的逻辑流程,总结了有关滑坡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方法体系。风险分析包括确定分析范围、危险性分析、危害后果分析和风险的计算。风险评价包括财产损失风险评价、个体生命风险评价和群体生命风险。评价的结果可以有三种情况:不可接受、普遍可接受、可容忍。滑坡风险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比例尺,采用恰当的技术手段,获取相应的评价参数,定量化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风险减缓通常有三种途径:1减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2减轻风险发生的后果;3转移风险。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它同样也是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利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评估方法 ,对地震灾害进行了风险分析。该方法简单易行 ,分析结果意义清楚 ,对防灾抗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