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属铜原子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获取金属铜空间原子氧环境适应性数据,提升材料空间环境适应性设计水平。方法将金属铜样品置于射频源原子氧辐照面积内开展原子氧辐照试验,束流密度为2.5×1016/(cm2·s),最长辐照时间为300 min。研究随辐照时间增加样品表面成分、形貌以及性能的变化。结果原子氧辐照后,金属铜表面变得粗糙,300 min辐照样品出现了氧化层脱落现象;随辐照时间增加,样品质量呈增加趋势,300 min辐照样品质量增加0.035 mg;试验后样品太阳吸收比升高最大值达0.07,光谱反射系数下降;原子氧作用导致金属铜表面疏水性能提高,摩擦磨损性能下降。结论得到了金属铜原子氧环境效应数据,可为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防护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空间原子氧辐照对不锈钢性能的影响。方法将不锈钢试样置于束流密度为2.5×10~(16)atoms/(cm~2·s)的原子氧束中进行辐照试验,最长辐照时间为300 min。研究随辐照时间增加,试样质量、光学性能、接触角、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的变化。结果原子氧辐照后,不锈钢表面生成氧化物质量增加;随辐照时间增加,试样光谱反射系数呈下降趋势,太阳吸收比增加;原子氧作用导致不锈钢接触角增大,耐磨性能提高,耐腐蚀性能下降。结论得到的不锈钢原子氧环境效应数据,可为其在低轨航天器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前、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原子吸收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射线萤光法和中子活化法等。由于土壤组成极为复杂,共存元素干扰影响较大,各种方法各有利弊。根据我们的具体条件,在研究重庆地区土壤元素背景值时,分别选择了比色法、冷原子吸收法、原子吸收法以及本所提供的气氛控制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经典的原子发射光谱法氰光带干扰大,灵敏度不高,精密度比其它方法逊色,国内尚未普遍  相似文献   

4.
<正> 测定汞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冷原子吸收法和双硫腙比色法.冷原子吸收法是测汞的特异方法,干扰因素少,灵敏度较高.汞在地表水中含量一般都比较低,有时接近空白值或与空白值同一数量级,因此,空白值的大小和重复程度对汞样品测定的准确度影响比较大.另外,该法汞蒸气的发生受较多的外界因素影响,条件控制要求比较严格,因而研究降低汞的空白值,对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是很有意义的.一、实验方法1.1 冷原子吸收法冷原子吸收法分析汞见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空间站原子氧环境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预估空间站在轨期间遭受的原子氧撞击通量。方法通过对空间站构型进行建模,轨道、姿态参数设定,应用Kepler计算方法对空间站在轨20年的原子氧积分通量进行初步的仿真计算和分析。结果得到了航天器各个微元表面的原子氧积分通量数据。结论通过数据分析可知,迎风方向上经受的最大原子氧通量达到5.79×1022atoms/cm2,综合空间站各个不同位置表面的积分通量数据,可为航天器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金捕集冷原子吸收法是测定水中痕量汞的较理想、简单、可靠的方法。本方法是在成熟的冷原子吸收法的基础上,使样品中汞蒸气经过金捕集,再释放而达到提高灵敏度、降低检出限的目的。本方法检测下限2.7ng·L~(-1),测定相对标准偏差2.8%。  相似文献   

7.
<正> 用脉冲雾化法将微小体积的试样送入火焰,这对少量试样的分析是很有意义的。它可用于原子发射、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在原子吸收中微小体积的雾化同吸收管(承接器)联用。这种方法于预防燃烧器缝隙的堵塞以及雾化浓的、易堵塞雾化器毛细管的试样也很有效。在一些著作中介绍了分析体积为10—100μl 的试样的方法,它所达到的绝对检出限  相似文献   

8.
<正>地球是由有限数量的原子组成的,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对地球表面的原子组合进行重新排列。经济活动的实质不仅仅是生产或消费,也是原子的重新排列,比如把铁矿石变成钢铁,把氧分子变成二氧化碳。每次把原子组合成我们想要的化合物,我们都会不可避免地、在不经意间地将一些原子锁定在新组合中——其中一些组合被我们称为"废物"。地球上有限  相似文献   

9.
<正> 共振电离光谱(RIs)是在气相中使所选择的一定量子的化学种属的原子通过吸收精密调谐的激光光子而转变成离子对的光致电离方法。由于RIS过程能够被饱和,而且由于容易检测单个电子,因而有可能用它来检测单介原子。这种检测可以通过控制所需激光脉冲的计时以一种时间一分辨的方式来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所用的激光,可以调谐到自由原子的不连续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镓的原子吸收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环境试样中的镓,已有报道。通常采用干法或湿法进行前处理时,其手续繁杂、费时;在消解过程中,易损失。近年来,固体直接进样已成为原子吸收分析的发展方向之一。我们用琼脂胶体将土壤制成悬浮液,直接以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标准工作曲线法,测定镓含量。对琼脂浓度、样品粒度、仪器参数,进行了选择;对共存元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地区土壤中的镓含量。实验证明,琼脂不仅是土样的悬浮剂,且是良好的抗氯离子干扰剂。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及试剂 2.1.1 仪器 3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生产; 镓空心阴极灯上海电光器件厂生产; 热解涂层石墨炉上海碳素厂生产;自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比色法测定水中钴的方法性能进行比对研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为实验人员对钴分析方法选择提供良好的技术依据。当测定钴含量为5.00%~99.5μg/L时,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RSD为2.6%~3.9%,加标回收率为93.5%~101.4%;ICP-MS法的RSD为2.0%~3.3%,加标回收率为95.6%~97.1%;5-CI-PADAB光度法的RSD为3.8%~4.8%,加标回收率为91.6%~103.8%。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石墨烯薄膜在原子氧空间环境的适应性,为其在航天器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刮涂法制备石墨烯薄膜,将石墨烯薄膜材料及石墨烯电阻传感器置于微波源原子氧设备内开展原子氧试验,原子氧剂量分别为3.0×10^20 atoms/cm2和7.5×10^20 atoms/cm^2,研究薄膜表面形貌、结构、成分及电阻性能的变化。结果采用刮涂法可制备氧含量较低的石墨烯薄膜,原子氧剂量为7.5×10^20 atoms/cm^2情况下,石墨烯薄膜的厚度损失为5.3μm,原子氧反应率为7.14×10^-25 atoms/cm^3。原子氧作用后,石墨烯薄膜中碳原子无序程度增大,C—O、—COOH官能团含量降低,C=O官能团含量增加。石墨烯电阻传感器的R0/R比值随原子氧剂量增加线性降低,0.8μm厚度薄膜可探测最大原子氧剂量为5×10^19 atoms/cm^2,增加薄膜厚度有望提高传感器的使用寿命。结论得到了石墨烯薄膜厚度损失、原子氧反应率、微观结构及电阻特性的变化规律,可为石墨烯薄膜的空间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简易稀释瓶     
<正> 在火焰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光谱方法中,校正操作常常是通过制备一系列组成(分析物和/或共存组分的浓度)呈有规律变化的标准溶液来实现的。这种制备程序是费时的,特别是需要使标准溶液与样品相匹配,或考虑到干扰效应时更是如此。然而每次测量时,每份溶液仅仅只有一小部分被吸入火焰,因此只用一个浓溶液逐步稀释制备标准溶液系列的方法就成为原子光谱技术中具有吸引力的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14.
KI-MIBK螯合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是溶剂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最常用的方法之一[1],它弥补了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在样品分析过程中的缺点,具有灵敏度高、精密性好、富集倍数高的优点。此外,该方法在萃取过程除了能起到浓缩的作用以外,还因有机溶剂的作用而使信号有所提高[2]。  相似文献   

15.
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对象是灾害信息传递的各要素及其运行规律,这其中既包括静态的传播者、受众和信息,还包括动态的灾害信息生产、传递、反馈等环节。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和文化分析方法。本研究对于扩展和细化传播学研究范围、实现传播学和灾害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探索灾害信息传播的规律,可以为灾害救助提供帮助;本研究有助于提升全社会民众灾害频发背景下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Fe-Mn-Ni-Si四元合金在350℃下受到离子辐照后产生的辐照缺陷对于辐照硬化的贡献.方法 对辐照前后样品进行纳米压痕测试,获得硬度增量来衡量辐照硬化;再通过三维原子探针及透射电镜等表征手段,获得样品辐照后产生的团簇的数量密度、体积分数、团簇尺寸、位错环密度、位错环尺寸大小等微观结构信息;结合Disper...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定量研究镍原子的界面偏析对降低团簇与基体间表面能及促进团簇形核、提升团簇数密度的贡献,以深化对反应堆压力容器溶质团簇演化过程和辐照脆化中溶质团簇机理的认识。方法通过考虑Fe-Cu-Ni三元合金溶质团簇中镍原子的界面偏析,利用团簇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团簇中镍原子分布对富铜溶质团簇演化的影响。结果相比铜团簇,加入镍原子后的铜镍团簇自由能显著降低,团簇数密度显著提高;随团簇中镍原子界面偏析加剧,团簇自由能与团簇尺寸逐渐下降,团簇数密度先小幅上升,后下降。结论镍可以促进富铜溶质团簇的形核,提升团簇的数密度,而其中镍原子的界面偏析对促进团簇形核的贡献可能有限;在团簇生长过程中,镍原子的界面偏析可能会抑制其生长,减小团簇的尺寸。  相似文献   

18.
软硬酸碱(SHAB)原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金属废水的治理已提出了多种方法,如中和法、硫化法、离子交换法等。这些方法虽然都有各自的优点,但是,由于重金属性质的多样性,每种方法又有自己的局限性或问题。本文拟从软硬酸碱(SHAB)原则对现行几种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我们的工作说明该原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软硬酸碱(SHAB)原则 Lewis的酸碱电子理论认为,凡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原子、分子或离子)是酸,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原子、分子或离子)是碱。酸与碱的作用实质上是碱提供的电子对给予接  相似文献   

19.
<正> 要想用原子吸收分析法同时进行多种元素定量分析成为可能,并直接对固体(粉末)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说,最大的难题是要对原子吸收法进行改进。同时,为了提高原子吸收法的实用性,进行多元素定量分析的可能性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为此,有人在这方面已做了许多尝试(L.de Galan,1986;J.M.  相似文献   

20.
<正> 土壤中微量锑的分析,国内广泛采用罗丹明B分光光度法,该法操作繁琐,灵敏度差,亦有采用原子吸收法直接用空气—乙炔火焰进行分析,但方法灵敏度低。目前有关氢化物原子吸收技术报道较多,但应用于土壤的测定迄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