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前言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及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低;反之,区域的农业生产结构,也会影响其农业生态环境。所以,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应该包括农业环境污染状况,农业生产结构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状况等,也即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应从生态、经济和社会这三大效益出发。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客观评价和预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构建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0—2015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基于GM(1,1)模型,预测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得分从0.669下降到0.387,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恶化趋势,农村生态环境承受的污染排放压力越来越大,环境治理投入较少,尚未形成对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情形的逆转。如果继续延续过去农业经济发展模式,2020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将会持续恶化,与“十三五”绿色发展的良好愿景目标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要素分析,构建了两者协调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协调性测度算法原理,对"十五"期间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及其协调发展状态进行了分析评价.结论是为了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持续发展,应合理调整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尝试运用模糊评判法,结合GIS技术,构建由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质量4类要素共32个指标组成的区域环境容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GIS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可持续性做进一步探究,分析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程度,实现区域环境容载力定量化研究。最终,将研究方法具体运用于介休市区域环境容载力评价,使其更具实际意义。结果显示,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一致,GIS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论文针对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从白然、社会、经济的角度,选取了20个单项指标,构建了大连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模型。并对大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定量地对大连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MapInfo软件生成大连市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图。结论为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中心城区、长海县生态环境质量为优,金州区、旅顺口区、瓦房店市、庄河市为良,普兰店市为中。  相似文献   

6.
城市群作为区域发展战略核心和经济建设的引擎,是城市间相互协同,发挥聚集效应一体化城市群体。城市代谢系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物质、能量、货币和人类劳动力综合协调的自组织系统。城市代谢系统失调被认为是导致城市人口负荷过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和资源过渡消耗等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因而通过社会—经济—生态等多维度指标构建对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尤为重要。本文以闽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能值分析方法结合城市代谢理论,从不同维度系统分析闽三角城市群能值代谢状况及可持续发展水平,并对不同城市群间和城市群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2010—2017年闽三角城市群总能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不可更新资源能值比重增幅较大,表明经济发展以资源消耗为主,对城市群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人口增长、土地空间限制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矛盾。(2)从不同城市群之间对比来看,闽三角城市群与环太湖城市群在资源利用率和经济产出方面略有差距,但在能值货币比率和环境承载力等指标方面表现较好,反映出闽三角城市群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较为协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较好效果。(3)从城市群内部结构对比来看,厦门、泉州、漳...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多级灰关联识别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灰色模式识别模型,在对生态环境单要素(水、气、土)分别评价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整体质量进行多要素综合评价研究。以武汉市近郊农场为例,对该方法进行应用探讨。结果证明:用灰关联综合评价指数能使分散的环境质量信息得到较好的综合表达,结果简明、直观、可比,便于决策层管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湖南经济发展的一个机遇,也是湖南率先探索中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责任.本文研究了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环境状况,并就如何加强生态环境的优化来促进"两型社会"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盐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及整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盐城已逐步融入长三角经济体系中,城市现代化建设正在大踏步向前迈进,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是衡量盐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文章针对盐城环境空气质量问题,运用SO2、NO2和PM10等指标表示空气环境质量,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盐城空气环境质量等级进行了划分,并采用API指数评价方法对污染程度作出了评价,分析了盐城环境空气质量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盐城市区污染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范峻恺  徐建刚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2):2875-2887
城市脆弱性是评价城市发展韧性状况的有效测度。目前我国对于城市脆弱性的研究以运用统计学方法评价特殊城市为主,尚未形成对区域城市群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科学客观评价方法。以滇中城市群为例,从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三个方面综合构建城市脆弱性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BP神经网络综合建模方法,对2007—2016年10年间滇中城市群的城市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滇中城市群的城市脆弱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城市组团之间差异较大,呈现出发展中的不均衡性。评价结果对滇中城市群韧性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区域城市群发展脆弱性研究提供一种科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1引言泰山是中国的重点风景名胜区 ,也是珍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泰山的生态环境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特别是对“山城一体”的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水文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它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的好坏。因此 ,为了进一步优化泰山水文生态环境 ,确定泰山水文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优劣。有必要对泰山水文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泰山水文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从而使水文生态环境系统中各因子进入合理调控、相互协调、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2评价参数的选择与确定2.1建立泰山水文生态环境参数总库利用频率…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城市环境质量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综合和系统的问题。过去,我们在把握和了解城市环境质量问题时,多是从大气、水质、噪声与各环境要素,逐项评价、分析各城市大气、水和声学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很少综合评介某个城市整体环境质量水平。为了全面地、定量化地、指标化地综合考察我省城市环境质量状况,本文根据1991—1995年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确定主要环境要素和指标因子,对我省主要城市(地市级)的环境质量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从中反映出我省的环境质量总体水平。1综合评价分指标的确定按国家监测技术规范,我省各地市环…  相似文献   

13.
常州市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以大气环境质量、物理环境质量、建筑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质量4个评价指标和13个评价因子为主的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常州市6个典型住宅小区的监测评价,了解了目前常州市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揭示了影响居民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县市为研究单元,运用生态综合指数法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初步判定出各县市的生态环境等级并对比分析“十五”末与“十一五”末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伊犁州平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良水平,各县市生态环境质量以优和良为主。与“十五”相比,全州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无明显变化。局部县(市)的△EI略微增大,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因子分析法、Delphi法和头脑风暴法,经过多次综合专家意见.最终确定26项指标作为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自然生态系统由水环境、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和土壤生态系统4个次一级系统组成.包括降水量等16项指标;社会经济系统由社会经济条件和人为环境压力构成,包括人口密度等10项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定量各指标的权重,表明水土流失是影响甘肃省生态环境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为降水量与水资源。通过综合评价表明,甘南州、陇南地区、张掖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甘肃中部广大黄土高原地区次之.河西走廊的武威市、金昌市和嘉峪关市环境质量最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稳步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的保护往往受到人们的忽视.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南京作为现代化的大都市,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为了更好的了解南京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为环境保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本文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角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南京市2007年到2011年问环境质量.通过综合得分分析得出南京市环境质量逐年好转,而且环境质量整体优化速率逐年加快,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大气污染和工业污染是在不同领域影响南京市环境质量的主导因素,主要归因于南京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私家车使用量大,河流污染现象严重及追求经济快速增长所致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依据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适宜度模型,对滨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现状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滨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综合指数为Ⅰ级,近五年波动提升趋势明显;但各指标发展不平衡,适宜度指数差异明显.针对生态环境质量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措施,提出相应意见及建议,从而为滨州及同类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主城区属于典型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三峡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着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影响着整个三峡库区生态功能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为了准确评价重庆市主城区生态环境质量,根据区域生态环境特点,从空间格局、环境特性、生物特征、服务功能等4大方面(准则层)构建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评价,剖析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及建议。评价结果为:重庆主城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得分为65.68,对应评价等级为一般;空间格局、环境特性、生物特征、服务功能得分分别为66.02、74.82、50.34和66.81,对应评价等级分别为良、良、较差及一般。综合分析表明,重庆市主城区生态环境问题在水环境、大气环境、生物特征等方面较为突出,因此必须着重加强相关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9.
泰山是中国的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珍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泰山的生态环境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对“山城一体”的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水文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它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的好坏。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泰山水文生态环境,确定泰山水文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优劣。有必要对泰山水文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菏泽市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基于生态安全现状、环境质量现状和资源利用现状等几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对2005-2011年菏泽市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菏泽市生态环境综合承载力逐年好转,但总体形势尚不乐观。主要限制因子为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气环境PM10排放浓度、SO2年排放量、农用化肥使用量、地膜覆盖面积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