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岩体结构面网络计算机模拟,得出了隧道围岩岩体结构特征,并分析了其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Ⅳ级围岩条件下初始状态、开挖后不支护、开挖后支护3种工况下的围岩位移、应力分别进行分析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开挖后不支护时围岩很容易失稳;而实施初期支护能保证围岩的稳定性,且设计的初期支护方式能够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于场区内不可直接采用天然地基的高层建筑,建议优先考虑浅层换填地基处理方案,保证基础下粗颗粒垫层厚度不小于3.0m为宜。本文对高层建筑地基下卧软弱夹层稳定性的验算问题进行了探讨,当对软弱下卧层作深度修正后仍不能满足基础设计要求时,可按两个粗糙平面之间的薄层挤压问题对软弱下卧层进行稳定性分析及极限荷载计算,强度安全系数k取值为3,一般可以满足设计强度要求。该研究对地基处理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高填方加筋土桩板式挡墙结构的破坏模式,探究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各类影响因素,结合实际工程,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计算得到了边坡潜在破裂面位置、稳定安全系数、结构内力及位移。结果表明:滑裂面位置出现在加筋土体的边缘;边坡安全系数随筋带强度的提高而增大,随筋带长度的提高亦增大,但当筋带长度过大时,对提高安全系数作用不大;边坡安全系数随抗滑桩长度增大而增大,但长度过大时,对安全系数提高作用很小,因此应合理设计桩长;土体性质对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影响显著,因此工程中要优先选用性质较好的填土。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岩质边坡离散元模型中的岩石块体中设置虚拟节理,将滑动面切割为许多线段相连的直线段,使得模拟滑动面贯通破坏过程成为可能,进而改进了UDEC软件中的Mohr-Coulomb结构面接触模型,使其能够反映结构面在循环荷载下的退化效应。通过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滑动面贯通过程的岩质边坡安全系数小于不考虑贯通过程的安全系数,且随着虚拟节理间距的减小,安全系数逐渐增大,最后趋于定值;考虑滑动面退化过程的岩质边坡的安全系数小于不考虑滑动面退化的安全系数,且随着滑动面抗损伤能力的下降,安全系数变小。  相似文献   

5.
我国广泛分布的山区不时会遇到将输电线塔建立在危险陡坡的情形,开挖陡坡将截断原有支护结构,边坡的稳定性成为输电线路建设中的关键突出问题。以某输电线路新建铁塔岩质边坡工程为依托,在现场调研与结构面测绘的基础上,确定优势结构面,采用极射赤平投影法定性分析其潜在破坏模式,并通过3DEC离散元方法定量评价了截断原支护结构的边坡稳定性和新增支护后新建铁塔的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开挖边坡并截断锚索,会造成边坡开挖面附近产生较大变形,天然工况下边坡稳定性系数小于1,无法满足工程安全性要求;在开挖前对边坡增加锚索和抗滑桩(兼塔腿)加固支护,边坡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可满足工程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工业锅炉除尘脱硫废水回用技术及设备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业锅炉除尘脱硫废水设计一套工业化的处理设备,并对其实际的处理性能进行考察和评价。该设备由网格絮凝+复合流沉淀+浅滤层过滤三个单元组成,设备构造合理,系统性能协调。设备正常运行时处理出水浑浊度平均值<10度,最大值<15度,出水浑浊度波动系数为1.8,浑浊度极差10.5度,水质稳定,满足回用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筛选几种重金属药剂用于稳定垃圾焚烧飞灰,以重金属Pb为处理目标,通过单一或复配形式研究药剂的稳定效果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重金属稳定机理.结果表明,有机药剂稳定后Pb的螯合率高于无机药剂,投加质量分数为2%二乙基DTC能使Pb的浸出满足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19)要求,然而5%的硫化钠和磷酸二氢钠稳定后Pb的浸出浓度仍不达标;药剂处理后,Pb的部分不稳定态被转化为稳定态,且相比于无机药剂,有机药剂稳定后Pb的残渣态占比更高,抗酸碱能力更强;无机药剂处理后Pb的浸出性与养护时间成负相关,而有机药剂则由于特征官能团的氧化等因素而成正相关.成本核算结果表明,0.9%二乙基DTC和3%磷酸二氢钠复合药剂稳定飞灰在满足GB 18598-2019要求的基础上,成本相比于单一二乙基DTC处理降低26.72%.复合药剂处理后,飞灰中出现了N、S、P的特征吸收峰,重金属主要以螯合、沉淀作用稳定,同时整个体系的矿物组成并未发生改变,但结晶相的吸收峰强度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8.
应用Excel中的IF、AND、INT、EVEN、FIXED、ROUND函数编写命令,使Excel应用软件在数据处理时能按数据修约规则进行修约。通过应用证明,此命令完全满足数据修约规则的要求,对数据的处理准确、稳定,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工作压力,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皂市电站导流洞洞身上层的地质地形条件,为保证工程开挖安全,就洞口预加固、超前支护、工程爆破和开挖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设计,并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控,结果表明,本导流洞的支护和开挖结构体系是安全的,达到了导流洞开挖和围护工程的安全与稳定要求,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油田回注水质存在不稳定情况,影响注水效果。通过分析水质pH、溶解氧、二价还原性离子及细菌等因素,明确了导致水质不稳定的原因。通过控制水质不稳定因素的方式促进水质稳定,确保其达到回注要求。以两个具体实例说明针对水质自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促进水质稳定。针对1#水样低pH、高浓度二价铁的特点,筛选并投加50 mg/L pH调节剂ZYJ-1以及20 mg/L预氧化剂,促进了回注水质的稳定。针对2#水样高含硫、高含细菌、腐蚀严重的问题,投加100 mg/L杀菌剂ZYC-4,40 mg/L氧化除硫剂,处理后水质腐蚀速率从1.0226 mm/a下降到0.0461 mm/a,达到回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曝停时间比对间歇曝气SBR短程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温条件下(20~25℃),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歇曝气序批式反应器1#、2#、3#,研究了不同曝停时间比(3:1、3:2、3:3)对亚硝酸盐氮积累、亚硝化稳定性、污染物去除效果及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单元停曝时间所占比例越大,即曝停时间比越小越有利于亚硝酸盐氮的积累,启动速度越快,三者分别经35,30,29d实现了亚硝化的启动;稳定运行阶段,三者的氨氮容积去除负荷分别为0.57,0.48,0.40d-1,曝停时间比越小,则氨氮去除负荷越小,COD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区别;1#运行至第82d时,亚硝化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2#、3#仍能稳定运行,因此曝停时间比越小,越有利于抑制NOB的增殖,维持亚硝化的稳定,且污泥沉降性能越好,越有利于抑制丝状菌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满足临近空间飞行器对结构/热防护系统质量指标的苛刻要求,研制兼具轻量化与高效防隔热/承载一体化的热防护结构及系统。方法根据临近空间飞行器承力和防热两方面的要求,设计一种全复合材料防隔热/承载一体化热防护结构,采用地面高温环境试验,考查复合材料一体化热防护结构的抗烧蚀性能。建立一体化热防护结构的热响应和力学响应预报方法,以某飞行器机翼为研究对象,开展一体化热防护结构在机翼部位的应用研究,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热力耦合分析。结果一体化热防护结构高温热暴露后表面出现热解,但结构性能保持良好。结论设计的一体化热防护结构满足防热和承载两方面设计要求,是新一代飞行器的理想热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13.
混凝沉淀-酸化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聚苯乙烯生产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混凝沉淀酸化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聚苯乙烯生产废水,通过治理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当废水CODCr平均浓度为1160mg/L时,CODCr去除率为882%,出水水质稳定,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生物沸石填料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天然沸石与PVC多面空心球悬浮填料有机结合形成的生物沸石填料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物膜培养过程中,以NH+4-N的去除率保持稳定作为生物膜培养成熟的标志;经生物沸石填料深度处理的出水水质稳定,NH+4-N浓度在2 mg/L以下,去除率达90%以上,能够满足城市杂用水回用水质标准的要求;最佳水力负荷和气水比分别为4 L/h和12∶1.  相似文献   

15.
生物一体化反应器处理医院污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洪  李海波 《环境工程》2010,28(6):8-10
采用一体化生物反应器-消毒工艺处理大庆地区某医院污水,处理效果良好且工艺运行稳定。介绍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工艺的调试及运行。运行结果表明:出水COD、氨氮、SS分别低于50,10,15 mg/L,均满足设计要求,地埋式一体化生物反应器适合高寒地区医院等行业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16.
海水养殖循环水高盐分和波动的低碳氮比造成水处理困难和亚硝酸盐累积,影响循环水处理利用,其排放造成受纳海域生态环境破坏.本研究采用混合营养型钝顶螺旋藻结合膜光合反应器(MPBR)考察碳氮比对海水养殖循环水碳、氮、磷一体化去除效率及藻生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水碳氮比为5时,钝顶螺旋藻可实现碳、氮、磷高效一体化去除,出水COD低于20 mg·L-1,满足《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3—2007)一级标准,总氮和总磷浓度均满足二级标准.提高碳氮比有利于钝顶螺旋藻的生长、油脂累积和氮磷的去除,碳氮比为1~10时藻体内油脂含量由14.9%增到19.3%.钝顶螺旋藻膜光合反应器(MPBR)运行数据表明,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和无纺布生物膜均可高效稳定地截留微藻,稳定运行期出水COD、总氮和总磷浓度均满足《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3—2007)二级标准,且均无亚硝酸盐累积.无纺布生物膜光合反应器COD去除效率(93.2%)和藻体的多糖含量(98.1 mg·g-1)显著高于PVDF膜反应器(85.2%和70.4 mg·g-1),膜通量也较低,膜污染较轻.本研究中钝顶螺旋藻结合无纺布动态生物MPBR不仅实现了海水养殖循环水高效的碳、氮、磷同步去除,无亚硝酸盐累积,并可稳定收获生物质资源,为海水养殖循环水高效、安全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某医院采用生物法(接触氧化或膜生物反应器)、2级过滤、CIO2消毒处理污水。运行时采用生物接触氧化+CIO2联合工艺,出水的主要污染指标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CB18466—2005)的要求。系统同时提供了2套中水处理工艺:①生物接触氧化+膜生物反应器+CIO2消毒工艺;②生物接触氧化+砂滤+活性炭过滤+CIO2消毒工艺。经过2工艺处理后,出水均可满足《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的要求。工程的长期运行效果表明,该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率较高,出水水质稳定,且操作方式灵活,运行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某石化公司水务部水净化车间的实际生产状况,在某公司平板膜MBR能稳定处理含油污水的基础上,对其处理上游排出的碱渣等高浓度废水时的抗冲击能力进行研究,该中试试验证实了某公司平板膜MBR工艺有一定的抗碱渣冲击能力,保证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在不同热流条件下,通过调整SiO2气凝胶的孔隙率、涂层厚度等,以满足合适的隔热要求。方法 针对中短程飞行器飞行时外壁面承受短时高热流的特点,在分析孔隙率对SiO2气凝胶热导率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不同气凝胶孔隙率、气凝胶厚度及热流作用下的温度响应。结果 得到了不同条件下满足隔热要求的气凝胶最小厚度,以及气凝胶表面的最高温度。高温情况下,气凝胶孔隙率为96%时,有效热导率最低,孔隙率超过96%时,隔热性能变差。结论 当飞行器内壁面温度满足要求时,增大气凝胶的孔隙率,则需要减小气凝胶的厚度,相应的气凝胶表面温度会升高,但升幅很小。当飞行器外壁面承受长时间大热流时,仅调整气凝胶的厚度和孔隙率不能达到结构的隔热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流体力学和波动压力理论,研究了抽吸、激动压力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抽吸、激动压力随钻井液黏度、密度、井深的增加而增大,且与钻柱上、下行速度密切相关;大井眼中抽吸、激动压力较小,小井眼抽吸、激动压力较大;地层渗透性在一定程度也会影响抽吸、激动安全系数的取值。为不同地层钻井时合理安全地设计与调整钻井液密度,减少储层伤害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