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为案例,研究和探讨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理论依据、方法和程序,建立了以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包括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和环境资源支撑四大类三十项指标构成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这三十项评价指标对规划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是否适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施评价的具体程序,基于价值模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指标体系法有效简化了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并以扬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跟踪评价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回顾性评价和预测评价,识别出了主要环境问题以及环境制约因素,并根据规划总目标、阶段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进一步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且对规划目标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环境中,对评价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方面是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将城市规划环评指标分为总体规划和下位规划两方面.再分别对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构成进行了阐述.指出目前城市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建立、内容、实施、总体与下住规划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城市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意图探索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从数量上我国已经是一个地质公园大国,但地质公园规划工作一直是地质公园建设的薄弱环节,地质公园规划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对地质公园规划概念进行厘定的基础上,对地质公园规划的组成要素、内容、特点、类型的划分及其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差别进行了详细探讨,并指出地质公园应以独特的地质地貌与地质遗迹资源为主体,充分利用各种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在保护地质遗迹资源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布局,适度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合我国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包含1个目标层、4个属性层、若干指标层的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相关指标做了说明。以北京为例,有针对性地选取评价指标,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状况进行安全评价,评价结果与北京市应急备用水源地现状建设情况相吻合。本研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够客观评价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状况,对开展我国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安全评价、建设规划及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立上海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中,提出建立多目标的指标体系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阐述了建立上海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5项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层次性、主要性、可比性、操作性。据此设计了包括4个领域60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框架。阐明了从原计划指标体系滚动式过渡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第10个五年计划开始,3个五年计划分3步建立并完善指标体系与国际接轨和建立综合评价指数来表征可持续发展状况等实施可持续发展指  相似文献   

7.
定量评价地质公园旅游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压力的脱钩状态和程度对完善新一轮地质公园规划修编、指导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论文在借鉴已有脱钩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脱钩理论引入地质公园这一微观领域,构建了适合地质公园旅游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压力脱钩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和评判标准,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测算了2004-2012 年旅游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压力的脱钩关系和程度,分析了二者的脱钩发展阶段和时间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从地质公园旅游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压力强度及其变化特征看,2004-2012 年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波动较大,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演化趋势,其中,2004-2009 年呈现上升状态,2009-2012 年呈现下降趋势;②从地质公园旅游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压力的脱钩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看,2004-2012 年8 个时期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压力的脱钩关系主要经历了从相对脱钩Ⅱ→相对脱钩Ⅳ→相对脱钩Ⅳ→耦合Ⅱ→耦合Ⅰ→绝对脱钩→相对脱钩Ⅰ→绝对脱钩的演变轨迹,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状态表现出“较强→弱→强”的周期性变化;③从脱钩弹性曲线图看,脱钩状态总体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向右倾斜的“M”型变化,根据曲线波动情况大致可以划分3 个演化阶段:2004-2007 年的相对脱钩阶段,2007-2009 年的耦合阶段,2009-2012 年的绝对脱钩和相对脱钩交替阶段;④研究结果与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表明所构建的脱钩评价方法为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与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8.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初探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兰兰  王有乐 《环境工程》2015,33(2):143-146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保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贯彻实施的重要前提,发展和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学体系,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和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借鉴国内外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及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采用理论分析与实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以兰州市皋兰县三川口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环评为例,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特征,基于SWOT分析和DPSIR模式,从环境、生态、资源与能源利用和社会经济方面,构建可行的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对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采用半定量的方法,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规划实施强度两个方面分别研究,选取12个指标,形成指标体系,对地震灾后住房重建规划实施活动的生态影响进行预测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为灾区重建活动提供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研究和探讨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与方法,建立了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包括社会生态指标、经济生态指标、环境生态指标和环境资源支撑指标四大类三十项。  相似文献   

11.
战略环境评价的工作程序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包存宽  尚金城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5):214-215,240
介绍了战略环境评价(法规、政策、计划和规划层次)工作程序的三个环节:评价方案的制定、评价实施和评价总结。并提出了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的原则、战略环境评价的具体步骤及战略环境评价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结合产业规划环评的特点,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循环经济等理念,建立了钢铁产业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结合贵州省“十二五”钢铁产业发展规划环评的项目实践,用上述指标体系对该规划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AHP—FCE)对不同的规划发展模式进行情景分析,并提出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环节,为产业规划实施提供了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体系是环境保护规划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广州市环境现状和趋势,结合对广州市“十一五”规划指标及其他指标体系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广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的初步设想,构建了包含10个类别、37个指标的规划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指标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中的核心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指标体系,能够确保规划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实施.通过回顾分析"十一五"、"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指标体系,结合广西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在与国家和广西同期规划、计划、方案等衔接基础上,研究提出广西"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指标体系,设置了环境质量改善、总量控制、污染治理、风险防范、生态保护和生态公共服务等6个方面共29个指标,以期更好地指导"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分析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和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目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循环经济分析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规划环评中循环经济分析的理论模型、分析重点和技术程序,构建了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为检验所建立的分析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将其应用于鄂尔多斯市主导产业与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以此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对规划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原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并对规划实施的环境管理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构建符合研究地点实际生态环境状况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合理的进行评价的基础,也是政府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构建了SPR概念模型,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建立SPR概念模型、实地调研、环境问题及成因辨识、指标体系初建、问卷调查及指标筛选等5个基本步骤。所建的指标体系可反映研究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现状水平、产生诱因和调控力度。以焦作为例,描述了该方法的应用。结果为:经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率定出9个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形成每个环境问题的2个主要成因;根据SPR模型,确定表征每个环境问题成因的状态层、压力层及响应层指标,共计74个;就合理性、数据可得性等设计问卷征求专家意见后,最终建立了包含43个指标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未来焦作市生态安全评价和调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有效性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管理程序、技术方法、内容设置、评价结论及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方面,建立了评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有效性的指标体系,包括“早期介入、公众参与的有效性、评审制度的严格性、工作程序的合理性、评价方法的实用性、技术手段的先进性、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合理性、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有效性、累积影响评价、替代方案、评价结论的明确性、规划评价结论的有效采纳、缓解和跟踪措施”等13项指标,并在对9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实施有效性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该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介入时机晚、替代方案较少、公众参与普遍流于形式和对累积影响考虑不够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略介绍了中国大陆4个火山(岩)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和16个国家地质公园,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两个地质公园。文章还介绍了这些地质公园火山岩喷发时代、火山类型、大地构造环境和火山(岩)景观特征与分类。它们的喷发时代主要为更新世-全新世、中新世、始新世和白垩纪。四个时期的火山地质公园,在不同年代火山中均具代表性与典型性,为中国火山/火山岩研究提供了真实的材料。作者还针对火山地质公园建设现状提出加强科学研究与实施解说系统工程两条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洪阳  曹静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6):269-271
基于中国城市缺水的历史和现状,运用系统研究的方法,对影响城市水资源系统的自然禀赋、供水能力、用水效率和排放处理等子系统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方案层4个层次的城市水资源系统综合指标体系,并对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就目标层和准则层的可能评价结果建立了多维城市水资源综合评语集,对城市缺水类型进行分析,并可据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理论方法和可借鉴的实例。常州市"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江苏省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试点项目,结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该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了电网规划环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