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十五"期间中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计划基本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九五”期间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推进生 态建设、环境保护的主要进展“九五”期间 ,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步伐明显加快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 ,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较大进展。此外 ,我国政府还加大了资源管理的力度 ,乱占耕地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水资源管理正在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改变 ,森林资源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 ,矿业开采的无序状态得到了初步扭转。环境污染防治取得进展 ,“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北京市污染防治工作初见成效 ,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 …  相似文献   

2.
我国“十五”计划期间环境治理目标已经确定。在未来的五年里 ,我国的环境治理将让老百姓在生活中有切实的感受。据悉 ,“十五”期间 ,我国环境保护治理的资金投入将占GDP的 1.2 % ,到二○○五年 ,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比二○○○年减少 10 %。我国将对 10 0个城市实现空气质量日报 ,对 42个城市空气质量实现日报和预报 ,对城市重点饮用水源地实行水质月报、旬报。按照预定目标 ,“十五”期间 ,我国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将全面达标 ,建立 3 0个ISO14 0 0 0示范区 ,建设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程 2 2个。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 ,10 0个环保重点…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部目前发布《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在总结“十五”时期主要成就、分析当前严峻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七个主要预期指标和七项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8月3日发布《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规划提出,“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努力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保持平稳增长,粮食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t左右;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农民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  相似文献   

5.
建设部在《“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中提出,2006到2010年累计节电要达到2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照明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十五”期间,城市照明行业通过大力推进绿色照明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从总体看,城市绿色照明工作还刚起步,发展不平衡,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如城市照明的宏观指导还不够有力,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完善,市场监管制度还不够健全,低效率、高能耗、光污染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全社会节约用电、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环境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60年代和70年代初,环境污染已成为日本严峻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水俣病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哮喘病,使公众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几十年来,由于政府和公众的努力,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先进技术,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双碳”目标提出之后,中国流域治理目标已经从单一的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转向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这客观上要求将“双碳”目标融入流域治理之中。在流域治理中贯彻落实“双碳”目标,首先应当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实施理念进行更新,贯彻“适应性管理”理念。(1)尽可能确定多技术方案并提供额外的资源保障,允许实施机关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技术方案和方法。(2)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设定相应的修正程序,根据行动的效果和新获取的信息等对规划进行动态调适。(3)建立多中心行动网络,给予流域内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权。其次,应当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的具体措施进行相应调试,以适应贯彻落实“双碳”目标的需要。(1)推进流域能源开发利用低碳化,有序推进化石能源高效利用、谨慎开发利用水电资源、重点发展风光能源,并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消纳制度的保障作用。(2)推进流域高耗能产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充分发挥碳排放影响评价制度、清洁生产制度以及碳排放交易制度的保障作用。(3)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充分发挥生态补偿制度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高科技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的面貌 ,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高科技对环境 ,特别是对环境保护本身 ,同样存在着积极与消极、正面和负面的双重效应。笔者认为 ,高科技的这种双重效应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环境保护的状况、进程和成败。因此 ,我们必须在全面分析这些效应及其影响的基础上 ,制定和实施恰当的对策 ,趋利避害 ,实现高科技发展对环境保护的保护和促进作用。1 高科技对环境保护的正面 效应高科技对环境保护的正面效应 ,集中体现在高科技的发展推进了环保技术的创…  相似文献   

9.
研究引入"政策行为从众"的概念,并通过实证证明,作为超常规政治激励手段的行政问责制,会在不同类型的政策执行主体中产生"政策行为从众"的行为模式,而不能在整体上提高所有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水平。具体的来说,政策实施初期执行进度较慢的省份将在行政问责的压力下强化政策实施力度以实现赶超,但初期执行进度较快的省份将在后期主动弱化实施力度。不同执行的主体的"从众"行为将在整体上减弱行政问责制的政策效果,并在客观上导致节能约束性指标打折扣。本文建议应在完善问责制的基础上,综合采用财政与税收奖励等激励性手段,提高地方对节能减排等国家政策的"自发性"实施意愿,构建自我强化的政策实施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产资源利用过程中靠成的环境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速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全面地分析了矿产资源利用对环境影响的各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环境问题的一些特点,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而形成的生态地理单元,在中国乃至于整个亚洲地区的生态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西部地区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依然存在水资源失调,干旱灾害严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剧,风沙灾害蔓延等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了整个西部地区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使自然灾害强度加剧并且频度增加,造成社会经济的突出损失、增加了社会发展成本、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方向.由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刻不容缓.鉴于此,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实施生态保护建设的意义,阐析了生态保护建设目前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西部生态保护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西部地区的现状给出了相关建议:西部地区生态保护、建设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中央宏观综合管理部门统一主管的、地方政府负总责和执行的政策框架;不断加大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协调好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积极发展西部地区农业的替代产业,改变当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模式,降低农村特别是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地压力,迅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将替代产业发展纳入到生态建设工程之中;建立西部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全面评估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为未来的生态建设规划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行为时刻在影响着生态系统,或积极,或消极。选择人均能源生态足迹(包括煤、焦炭、燃料油和电力等)作为代表生态阈值的指标,以能源消耗弹性系数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构造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运用灰色系统方法,研究生态系统与行为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别测算上海市1978-2010年的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与人均能源生态足迹的灰色关联系数,结果表明,电力是与能源消费关联最密切的因素,也是影响环保投入产出效率的最重要指标。研究发现,人类消极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大于积极行为,从环境治理政策的角度来说,"节能"的效果远大于"减排",在当前发展阶段,有序约束人类行为以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破坏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整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环节,岸线资源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功能,长江岸线生态保护是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生态修复的关键所在。基于对长江岸线资源的系统调查与评估,发现了长江岸线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生态变化与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借鉴莱茵河经验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长江绿色发展与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社区“自组织”载体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社区"自组织"的载体是居委会,已经得到法律与行政层面的认可.本文认为,社区"自组织"的载体不能仅仅局限于村委会,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村委会都存在着缺陷与不足,不能完全代表村民利益共同体.合作组织具有很多优势,应当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社区"自组织"的重要载体之一.当前,合作组织载体作用的发挥还面临着许多难题,例如如何处理与村委会的关系、如何保证合法性等等.为此,我们认为,当前必需把合作组织自身建设与政府支持以及规范相互结合起来,合作组织自身建设的重点在于规章制度等环节,政府支持的重点在于人力资源培训以及保证合法性等环节,政府规范的重点在于立法、监督以及矫正等环节.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合作组织网络、综合性合作组织以及跨村域合作组织的建设,形成利益嵌套格局,以真正发挥合作组织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完善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资源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矿产资源无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矿业是高污染行业,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持续大规模的勘探开采,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矿山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其影响已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制度建设至关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机制的现行制度框架,在此框架的基础上,对我国矿山环境状况恶化的现实进行了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剖析了目前我国针对矿山环境问题的意识、立法执法、资金技术的现实状况.接下来,对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机制进行了宏观构建.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对我国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机制进行构建.首先是调整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第二,完善矿山环境保护机制;第三,建立矿山企业自身环保机制.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将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措施,是有效实施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关键。通过全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的回顾,科学预测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形势,研究全省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协调机制、经济政策、环保投入、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城市环境趋向好转,农村环境不断恶化"这种城乡环境二元趋势的凸现,提出了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城市中心主义"环境法制以及我国农民实质自由的严重匮乏是我国产生城乡环境二元趋势的根本原因.一些地方所采取的仅仅局限于环保领域的城乡环保一体化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城乡环境二元趋势.城乡环保一体化实践需要以更为全面的制度建构为基础.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制度建构应树立理性、人本、自由等基本理念,应坚持整体推进、科学建构、多元参与等基本原则.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制度建构路径,首先是消除对农民的各种制度性歧视,实现城乡居民的权利平等;其次,在推动地方民主与法治建设,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司法审查制度的基础上,健全与完善农民权利实现的保障机制,保证农民的各项权利最终成为"可实际行使"的权利.最后,还要建立适应农村环境保护要求的环境法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投资力度逐步加大。本文从环保投融资政策、投资规模、投资构成、空间分布、资金来源等方面对"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投资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认为,我国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进一步完善,环保投融资渠道逐步拓宽。"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总额为2.16万亿元,相对1.53万亿元的投资需求而言,实际投资超出投资需求6 320亿元。环保投资年度分布上呈现先慢后快的态势,五年计划第一年环保投资增长率较低;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环保投资增长率明显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额的比重达一半以上。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园林绿化投资是重点,占比达42.6%。东部地区投资规模较中西部地区大,但西部地区增速明显较快。在资金来源上,中央政府投资与地方政府投资规模基本相当,政府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额的1/5左右。  相似文献   

19.
环境承载力理论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承载力分析是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之一。对环境承载力的合理分析,能够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准确地评估区域规划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评价更具科学性。在环境承载力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定的指标体系,结合发展变量与限制变量之间关系的描述,研究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利用强度,由此提出了一种更为直观的环境综合承载力量化方法——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并将其应用到广州市南沙国际汽车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为该规划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该方法能够准确反映区域规划对环境的影响,为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人类已有的生态维护都是从具体文化出发所做出的维护,不同文化规约下的不同民族对生态理念内涵的界定也因文化而异。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我们所所倡导的人类生态维护理念也需从具体民族入手,对其传统生态知识进行发掘与整理,激发当各族人民对自己拥有的传统知识的自信,不断地提升该区域生态知识技能,充分地发挥该区域各民族生态知识价值,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