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少鹏  刘大锰  安祥华  陈晶 《环境科学》2006,27(6):1052-1055
建立了一种可变波长检测器(VWD)和荧光检测器(FLD)串联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了北京市某钢铁厂及其东门地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中的16种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污染情况.在设定的色谱条件下,这16种PAHs得到完全分离.其中前10种PAHs采用VWD检测,后6种PAHs采用FLD检测.16种PAHs的检测限在0.29μg·L-1(Bkf)~50.6μg·L-1(Nap)之间,回收率在85.1%(Nap)~103.2%(Fla)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31%(Flu)~9.93%(Ind)之间.结果表明,该地区多环芳烃污染情况仍然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2.
上述相平衡研究已经提供了许多新资料,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矿物和矿物组合稳定的压力和温度范围;(2)稳定的矿物组合;(3)固溶休的浓度和温度的关系一地质温度计的应用;(4)在低温或只在某一温度范围内稳定的矿物——由固相反应而形成的次生矿物的存在;(5)作为地质压力计的可能性;(6)新矿物的发现。  相似文献   

3.
利用DUSTMATE粉尘检测仪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内不同冠层高度(2、7、14 m)的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进行昼夜监测,研究空气颗粒物(TSP、PM_(10)、PM_(2.5)、PM_(1.0))质量浓度日变化规律及垂直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同步的气象数据,采用非参数分析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气象要素对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粒径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呈"三峰"型,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的峰、谷出现时间稍有差异,随着冠层高度的增加,白天低谷和夜间高峰有所滞后;(2)2 m处4种粒径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最大,随着冠层高度的增加,相同粒径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逐渐减小;(3)4种粒径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相互之间均呈正相关,相关性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4)4种粒径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与风速和温度呈负相关,相关性随着冠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气体检测器的自动检验系统面世  美国IndustrialScientificCorp(ISC)研制出一种安装在用户使用场所的自动检验系统,检验时将气体检测器接入该系统(最多同时接入5台),自动检验系统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因特网或卫星通讯自动地送到ISC远距离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根据仪器的型号或序号,调出以前的校正日期、传感器类型、使用时间和电池情况的数据,监控中心软件系统根据测量值的下降程度,自动传送命令到自动检验系统,完成气体检测器的校正、维护和数据记录。化学品燃烧产物数据库当消防队队员救火时,他…  相似文献   

5.
多时间尺度HSPF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庞树江  王晓燕  马文静 《环境科学》2018,39(5):2030-2038
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是水文模型应用研究领域的重点与难点.本研究以密云水库东北部的潮河流域为例,构建了潮河流域HSPF水文模型,并采用1998~2010年逐月地表径流量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校准与验证,并结合GLUE算法分析了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结果表明:(1)经过参数调整,HSPF模型径流模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纳什系数分别为0.84和0.55;(2)可将影响HSPF模型的参数分为3类,即全局敏感性参数(LZSN、INFILT、IRC和AGWRC)、局部敏感性参数(UZSN)和不敏感参数(DEEPFR、BASETP、AGWEPT、INTFW和CEPSC);(3)不同敏感性参数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参数组合(LZSN与INFILT)、(INFILT与UZSN)和(UZSN与AGWRC)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LZSN与UZSN)和(UZSN与AGWRC)呈极显著正相关;(4)HSPF模型参数存在大量复杂的"异参同效"现象,证实影响模拟结果优劣的是参数组合而非某一参数值;(5)模型不确定性发现,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范围与降雨量密切相关,即降雨量越大,模型预报的不确定性就越大,反之亦然;(6)不同时间尺度下HSPF模型的模拟效果总体较好,但是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年尺度、季节尺度和月尺度下不确定性范围分别包含了81.80%、78.70%和80.56%的观测值,即年尺度效果略优于月尺度和季节尺度;该研究结果可为HSPF模型在相似区域应用与参数本土化提供科学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探析厨余垃圾厌氧消化(AD)反应器起泡的驱动因子,在半连续式厌氧消化反应器中引入超负荷、氨抑制和长链脂肪酸抑制三种扰动诱导反应器起泡,探索了起泡进程中反应器状态参数,消化液流变特性、表面特性、起泡潜能参数及胞外聚合物(EPS)浓度等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扰动程度的加剧,三个反应器中都诱导出了150~300mm高的泡沫.起泡初期三个反应器内的挥发性脂肪酸(VFAs)、表面活性度(SA)、起泡潜能、表面张力和粘度分别在1948~5978mg/L, 8.28~30.15, 312.5~350mL, 37.89~41.04mN/m和120~183.6mPa·s,可见其起泡阈值并不相同,甚至部分参数的变化趋势与泡沫的发展趋势也不一致.相比之下,EPS相关参数在不同反应器中均与泡沫高度存在明确的相关性,其中溶解型EPS总浓度及其蛋白质浓度、紧密结合型EPS的多糖浓度及总EPS的多糖浓度在三个反应器中都与泡沫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R2:0.64~0.81);紧密结合型EPS和总EPS浓度也与三个反应器的起泡高度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  相似文献   

7.
开发了一种利用LB复合膜选择性地检测水中痕量镉离子的技术方法,研究了最佳LB复合膜检测器的制作条件.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2-噻唑偶氮)间苯二酚(DTAR)作显色剂,对乙烯基硬脂酸盐(PVS)、十八烷基异丁烯酸盐(PMOA)、乙烯基-N-氨基甲酸十八烷基酯(PVOC)和顺丁烯二酸酐-1-十八烯(PMO)4种聚合物进行了强度实验,得出稳定的检测器结构,即偶数层DTAR上附着单层PVOC的LB复合膜.经过灵敏度实验,制作出最佳LB复合膜检测器DTAR6-PVOC1,在pH为7.5,温度40℃且搅拌的反应条件下,该检测器可以在10 min之内检出10-7mol/L镉,并可目视定性及半定量检测出水中痕量镉离子.水中可能共存的离子中只有CU2+和Zn2+会干扰镉离子的检测,需要抑制.   相似文献   

8.
采用CALPUFF模型MESOPUFFII方案预测PM_(2.5)浓度时,需输入氨的小时或月均背景浓度参数。通过三个案例设置了不同氨背景浓度参数下的预测方案,分析了氨背景浓度对PM_(2.5)浓度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氨背景浓度参数不同而其他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对PM_(2.5)预测结果的二次贡献24 h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占标率相差较小,在无法获取氨的小时或月均背景浓度值且二次PM_(2.5)前体物排放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用CALPUFF模型软件的氨背景浓度默认值作为预测时氨背景浓度参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用配备火焰热离子检测器(FTD)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海水中对硫磷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本方法各实验参数验证及与其他方法的简单比较,表明本方法可以适用于海水中对硫磷的检测.本方法检出限为1.95 μg/L.同时,于2005年7月28日至7月31日在大亚湾生态监控区采集海水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全部为未检出.  相似文献   

10.
黄河口悬浮物浓度Landsat8 OLI多波段反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是研究黄河输沙和近岸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水质参数.之前的浓度反演模型主要采用一元二次函数或幂函数等单参数形式,利用2011年夏冬两季同步观测的遥感反射率和悬浮物浓度,本文给出了一种针对Landsat8 OLI传感器的两参数线性模型.该模型需两个输入参数,每个参数都是两个波段的光谱比值.结果表明:OLI传感器的近红外(波段5)光谱、以及它与蓝绿波段(波段1,2或3)的光谱比值,是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反演的敏感波段,可用于建立单参数经验模型;除了敏感波段外,本研究的模型还用到红绿波段的光谱比值(波段4与波段3的比值),因而能够更好地表征光谱随悬浮物浓度的变化关系;其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8,43.53mg·L~(-1)和20.97%,优于单参数经验模型,而且受误差影响小,因而更适合黄河口海域悬浮物浓度反演.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利用合肥市10个自动监测站2014年11月的PM2.5监测数据以及世界空气质量组织网站提供的12月份空气监测数据,初步分析合肥市PM2.5分布规律;同时检测了不同楼层高度的PM2.5浓度以及进行了PM2.5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几个实验。结果表明:(1)合肥市10个站点PM2.5浓度存在空间差异,气象条件特别是风向、风速和持续时间及其与中国主要污染源的相对位置,以及合肥市自身不合理的重污染企业布局是造成这种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2)不同楼层高度PM2.5浓度测试结果显示:低层略高,5层以上差异不大,高层污染改善不明显;(3)汽车内使用有效的空调过滤器可极显著地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及新风系统均可极显著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4)使用不同来源的食用油产生的PM2.5差异显著;(5)吸烟极显著地提高了室内的PM2.5浓度。研究结果为民众提出了防控PM2.5的对策建议,并为地方和国家制定相关调控政策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环境样品中乙草胺和丁草胺的残留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丙酮水(V/V,80/20)以超声波提取后,经水-石油醚液液分配定容后,用液相色谱紫外 检测器(LC-UV)测定水、土壤和作物中乙草胺和丁草胺的残留量.测得环境样品中乙草胺和丁 草胺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7.7%~90.1%和87.5%~90.7%,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4%~6. 3%和4.3%~7.1%.在作物和土壤中乙草胺和丁草胺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15和0.037mg/kg, 在水中分别为0.004和0.009mg/L.利用该方法检测了北京市京密引水渠流域的环境样品,河水 中没有检出乙草胺和丁草胺;在乙草胺和丁草胺施用1个月后,土壤中乙草胺和丁草胺的残留 低于或接近最低检测限.  相似文献   

13.
在验证广谱型微囊藻毒素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性能基础上,主要研究了基于我国与美国分别推荐的水样预处理方式所检测的地表水中微囊藻毒素浓度差异.结果表明:(1)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对微囊藻毒素-LR(MC-LR)的检出限为0.04μg·L-1,并在0.08~1.00μg·L-1的浓度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检测范围;(2)基于我国与美国分别推荐的水样预处理方式,后者测得的微囊藻毒素浓度普遍高于前者(最大差值:前者未检出,后者为(0.25±0.01)μg·L-1),且基于两者所测试的地表水样中的微囊藻毒素浓度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饮用水中MC-LR所设定的残留限值;(3)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在对上述未检出水样进行加标检测时,回收率为80%~120%,变异系数低于16%,表明上述地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天文 《环境科学》1984,(3):80-80
英国Kent大学研制了一种能检测出空气中浓度为十亿分之一的二氧化氮的气体检测器.英国有关部门与该大学用这种检测器共同对煤矿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能在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中测出弹头发射所产生的二氧化氮.该检测器是用有机半导体制成的.这种有机半导体在PbPC化合物的  相似文献   

15.
含硫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检测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雷  杨震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5):233-235
利用气相色谱(配炎焰光度检测器)对二硫化碳(CS2)、甲硫醇(CH3CH)、甲硫醚(DMS)和二甲二硫醚(DMDS)4种含硫物质进行了分析检测,着重讨论了气相色谱仪的各项参数对几种含硫物质响应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分析对含硫气体的最小检测浓度达到ppb级。在各项参数中,色谱柱温度在N2压力对各含硫物质响应和分离度影响最大,汽化室和检测器温度及空气压力对它们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欧洲国家的SEA系统,实施领域,规定、导则和立法以及培训等.分析了欧洲国家研究与实施SEA的经验、挑战和障碍(1)方法、技术和程序;(2)规定、导则和立法;(3)体制、政治支持性与公众参与;(4)信息来源与研究资金;(5)检查监督和质量保证.指出了注重教育培训、建立宣传网络,加强SEA研究,重视信息数据库开发,拓宽SEA试点研究领域4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X591200701013放射性核素迁移到水果的模拟和实验性研究=Modelling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transfer of radionuclides to fruit[刊,英]/F.Carini…∥J.Environ.Radioactivity.-2005,84(2).-271~284国图作为IAEABIOMASS(BIOsphere模拟和评价)的一部分,1997到2000年的水果工作组计划,旨在改善用于放射性评价的模型的实用性.该工作组完成了许多模拟和实验行动,包括:(1)放射性核素迁移到水果的实验,田间和模拟信息的总体评论;(2)最近完成的或正在进行的实验研究的讨论;(3)有关放射性核素迁移到水果的数据库的开发;(4)有关水…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老年人PM2.5暴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老年人PM2.5暴露特征并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选取天津市某社区101名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7岁),在2011年夏季(6月13日~7月2日)和冬季(11月30日~12月12日)分别对其PM2.5暴露水平进行了监测,并对其时间活动模式进行了记录.结果显示,老年人平均85%以上的时间是在居室内度过的.夏季和冬季老年人PM2.5个体暴露浓度分别为 (124.2±75.2)μg/m3和(170.8±126.6)μg/m3.使用时间加权模型对老年人个体暴露浓度进行预测,夏季和冬季个体暴露实测浓度与预测浓度差值分别为0.6~220.9 μg/m3和0.6~416.8 μg/m3.吸烟活动会导致老年人个体暴露浓度升高.相关性分析表明PM2.5个体暴露浓度与环境浓度的相关性强于其与室内浓度的相关性,这为使用环境浓度替代或预测个体暴露浓度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9.
碳球粒是工业高温燃烧化石燃料形成的黑色多孔碳质球形颗粒,是一种典型的大气污染标志物。湖泊沉积物中碳球粒浓度变化可表征区域大气污染历史,也可作为沉积物年代标记。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9个湖泊(洞庭湖、洪湖、斧头湖、沙湖、严西湖、云中湖、三里七湖、鄱阳湖、巢湖)表层沉积物碳球粒,揭示长江中下游地区碳球粒形态、浓度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1)碳球粒存在表面光滑型、表面粗糙不规则型和表面有回旋状或层状纹理型3种形态;(2)长江中下游湖泊表层沉积物碳球粒浓度在1 110~7 368粒/g;(3)碳球粒以碳(w=59.95%)和氧(w=12.31%)为主要成分,含量较高的元素依次为Si、Zn、Ca、Cu、P、Cl和Ti等。此外,武汉以西地区湖泊(如洞庭湖和洪湖)中碳球粒相对富集Al、Mg、Cu、Zn和Fe等金属元素,以东地区湖泊(如鄱阳湖和巢湖)中碳球粒重金属元素富集现象不明显。区域差异性可能与地区能源消耗结构不同相关。进一步研究需要拓展研究区范围,综合判识碳球粒物源,为大气污染防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河泥耗氧过程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起河水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主要过程是:(1)氧从水面进入或逸出的扩散过程;(2)对于某一河段,由于水体的流动而产生的进入或流出过程;(3)河水中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溶解氧增加的过程;(4)河水中水生植物、动物和细菌的呼吸作用使溶解氧减少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