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卞洪登 《环境教育》2015,(Z1):50-51
<正>俄罗斯经济70%依靠石油和天然气,近期石油价格持续下滑跌破60美元盈亏点,向50美元大关迈进。这就意味着俄罗斯出现了卖石油就亏损的困难局面。也有专家分析说:让石油价格持续滑下去是美国对俄罗斯、伊朗和玻利维亚等反美国家的长期围剿战略。果真像专家们推测的那样,俄罗斯就应该早做打算,积极主动与中蒙两国展开水资源交易谈判,早日将贝加尔湖水"北水南调"到蒙古和中国,以此换取大量外汇用来弥补石油交易中所带来的巨  相似文献   

2.
国际能源机构的专家们起草了一份《世界能源的前景》报告,分析了在2010年前燃料能源综合体发展的基本趋势。在2010年前,石油消费增加20%。预计到2005年达每桶约30美元。在石油产品消费增加的同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各国的石油开采量逐步减少,这将导致进口增加,到2010年进口量将占这些国家石油消费总量的大约70%。现在全世界消费的石油大约30%来自近东各国和委内瑞拉。到2010年这  相似文献   

3.
以2005年为基准年,根据统计数据和发展目标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新疆能源消费领域的节能潜力.结果显示,新疆万元GDP、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均远高于全国水平,能源消费领域节能潜力为4 557.33×10^4t标准煤;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筑节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是新疆节能潜力较大的领域,且节能潜力依次减小,总节能潜力达3 348.48×10^4t标准煤;上述这些行业和领域内能耗均较高,建筑节能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是节能的优先领域.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耗量占世界石油总消耗量的比率正在逐年上升。1970年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耗量约为500万桶/d,仅占世界石油总消耗量的10%;而1985年则上升到1000万桶/d,约占世界石油总消耗量的15%。在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总消耗量中,运输用燃油为其主要部分,占总消耗量的42%。  相似文献   

5.
基于东北老工业基地2006—2015年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碳排放与能源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煤炭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联度最高,依次为石油、天然气、一次电力。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创新煤炭利用技术,利用清洁能源区域优势,加大节能减排科技投入力度,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它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也必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解决。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根据本国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特点,从探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中,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出于保护本国消费者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的考虑,发达国家纷纷把环境保护壁垒作为其贸易壁垒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在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保持了较大的顺差,且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受到发达国家环境保护壁垒的限制也较严重.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入手,讨论我国应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壁垒.  相似文献   

8.
查道炯 《绿叶》2008,(3):81-85
我们在石油能源方面面临的危机,不是禁售,而是惜售。我们现在对石油的消费模式建立在我有多大需求你就有多大供应量的基础上,没有考虑到惜售。真正的危机在于我们没有感觉到危机,既没有消费控制的目标,也没有总量上的节能目标。中国搞节能环保需要找到政策的节点,既然是市场经济,就得从钱袋子上下手,高油价加燃油税是惟一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从环境政治经济视角分析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问题。认为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等概念的背后隐含着重大的政治图谋,即突破气候变化公约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引导建立利己的全球环境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应结合本国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等国情,科学选择低碳经济路径。同时,应联手应对美欧等国提出的"碳关税"措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公民的环境政治经济权益。  相似文献   

10.
绿色贸易壁垒能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断提高产品的环境保护水平,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但在环保大潮的冲击下,一些贸易企业会由于产品不符合要求而面临出口困境。本文以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绿色贸易壁垒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要正确认识绿色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1.
何建坤 《绿叶》2008,(8):21-27
全球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已经进入国际社会议程。围绕全球长期减排目标的选择和2020年后的中期减排安排,既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有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分歧。全球确立相当紧迫的长期减排目标,将极大压缩中国未来化石能源消费的环境空间,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提出长期严峻的挑战。同时,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的重大变革。中国应争取的前景是:对外争取发展空间,对内向低碳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2.
根据能源强度的定义和能源消费总量的构成,将能源强度细分为生产能源强度和生活能源强度.生产能源强度是影响河南省能源强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生活能源强度快速增加态势应引起高度关注.基于LMDI因素分解方法,将影响2005-2012年河南省能源强度变化的因素分解为结构效应、能源效率效应、人均GDP倒数效应和人均生活能源消费效应.结果表明,能源效率效应和人均GDP倒数效应是河南省能源强度下降的驱动力,而经济结构和人均生活能源消费效应成为河南能源强度下降的阻碍因素.为实现“十二五”河南省“双控”目标,除挖掘效率节能潜力外,实现结构节能、合理控制生活能源消费增速十分重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能源安全是一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方面.中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对油气有着巨大的需求,而俄罗斯是世界油气生产和出口大国.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毗邻,黑龙江省对俄的能源合作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虽然合作面临着种种问题,但合作途径仍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油气资源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油、气资源的消费量逐年增加,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二位油、气消费大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40%,石油战备储备不足,难以应对动荡的国际形势.因此,21世纪我国油、气资源发展的战略是:大力开发天然气生产业;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开拓国际原油市场,分享世界石油资源;扩大老油田的资源与提高能源效率并重.  相似文献   

15.
实施清洁生产是石油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和赢得市场的最佳选择。文章分析了清洁生产发展历程、石油企业清洁生产发展现状、发展清洁生产的保障措施、列举了长庆油田清洁生产典型案例。得出以下结论:石油企业实施的清洁生产治污观念必须由以前的末端治理变为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清洁生产纳入常规化管理,并与企业环境管理有机结合,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激发中低层环保管理者工作动力;转变认识、营造氛围、投入资金、创新技术、完善机制是促进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世界人口已超过50亿,其中约有1/2的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他们消费的商品能源很少,消费的电力仅占世界电力的1%,而大部分能源主要来自人力、畜力、木柴、木炭和动植物废弃物等传统能源。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的人口增长率高达3%或以上,因此传统能源的消费量在不断增加。过份依赖传统能源,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生活用能支出的费用增多,占家庭总支出的25%以上;用于搜集薪  相似文献   

17.
张庆阳 《环境教育》2015,(Z1):88-90
<正>受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制约,全球气候变化对日本的影响远大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面对气候变暖可能给本国农业、渔业、环境和国民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日本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主导创建低碳社会。日本创建低碳社会有3个基本理念:一是实现碳的最低排放。其关键在于构建一个社会体系,使得工业、行政、国民等社会的所有组成部门都认识到地球的有限性;使人们拥有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物的社会中挣脱出来的意识,通过推动节能、利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发展生物燃料可实现缓解石油供需矛盾和减排温室气体的双赢目的,介绍了世界各主要消费大国发展,应用生物燃料的情况及生物燃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提出的三种灵活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之一,允许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使发达国家实现其减排目标的同时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是CDM开发重点之一。但建筑节能CDM项目在推广力度、缺少具体方法学以及实施方面存在困难。通过对建筑节能CDM的障碍进行分析,认为应加强政策支持、宣传体系以及技术支持,以促进国内建筑行业充分利用CDM,促进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边际效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的数量变动与为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变动之间相互关系的概括.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分析了陕西省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并根据该理论针对游客在陕西一次性旅游消费、回头率低的状况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