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北辰 《劳动保护》1997,(11):45-46
在化工生产及储运中职工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对职工健康形成威胁。在生产条件下因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称“职业中毒”。一、毒物与申@一般认为凡某种物质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整个机体功能发生障碍的任何疾病皆称为中毒。能引起中毒的外来物质称为“毒物”。厂毒物是相对的,一定的毒物必须在适当条件下才留发挥毒效,引起中毒。例如,某些物质少量能起治疗作用,过量则引起中毒。化工毒物所引起的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急性中毒:大量毒物突然进入人体,很快引发全身症状甚至造成死亡。慢性中毒:系少量毒物逐渐侵入…  相似文献   

2.
罗时 《劳动保护》2009,(12):106-107
1.职业中毒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 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根据我国《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的规定,职业中毒共分为铅及其化合物中毒、四乙基铅中毒、汞及及其化合物中毒、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等共56种。根据接触毒物时间长短,发病缓急,职业中毒可分为以下三型:①急性中毒:毒物短时间内或一次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这类中毒一般因有毒有害气体大量泄漏等事故引起。②慢性中毒:毒物长期过量接触人体而引起的中毒。这类中毒是由于毒物在体内蓄积所致。④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慢性之间的中毒。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大剂量毒物进入人体所致。  相似文献   

3.
在化工生产及储运中职工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对职工的健康构成威胁。在生产条件下因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叫职业中毒一种物质,凡少量进入人体后,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并能引起机体暂时的或永久的病理状态,就称为毒物。在工业生产中所接触的毒物,通常指化学物质,统称为工业毒物或生产性毒物。在职业活动中,由毒物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即为职业中毒。工业毒物往往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能是成  相似文献   

5.
施倚 《劳动保护》2012,(11):117-117
编辑同志:工业上使用的化学物质有些会引起中毒。请问:职业中毒是如何分类的?南通庄欣全庄欣全先生:毒物引起全身性疾病,称为中毒。由工业上使用的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职业中毒分为3种类型。急性中毒。是指一次短时间的,如几秒乃至数小时经皮肤吸收或呼吸道的吸入,如经口时,则指一次的摄入量或一次服用剂量引起的中毒。慢性中毒。是指长时间地吸入、经皮肤侵入或经口摄入数月或数年引起的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的,称为亚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6.
刘北辰 《劳动保护》2010,(2):100-101
在化工生产及储运过程中,一线职工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对职工的健康形成了威胁。正确认识毒物、了解中毒表现、预防职业中毒、明确职业中毒现场急救的方法,对于防治化工生产及储运过程中的职业中毒,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职业中毒是我国的主要职业病之一,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根据卫生部2000-2009年公布的职业病统计数据,分析总结我国职业中毒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职业中毒是仅次于尘肺病的第二大类职业病。职业中毒占职业病总数的12.8%-18%,在职业中毒病例中,急性职业中毒占22.4%-39.6%,慢性职业中毒占60.4%-77.6%。职业中毒总人数变化从2000年到2005年较平稳,从2006年起,呈波浪形上升趋势,但其增幅远小于职业病总数和尘肺病新发病例人数的增幅。其中,急性职业中毒总人数略有下降趋势,慢性职业中毒总人数呈波浪形上升趋势。引起急性职业中毒占前两位的化学毒物主要是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引起慢性职业中毒占前两位的化学毒物主要是铅及其化合物和苯。中小企业职业中毒发生率高。建议各级职能部门重点加强相关行业的监管,尤其是其中的中小企业的监管;履行指导的职责,加强有效果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同时加强职业监控监护。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被称为“看不见的杀手”的职业病正呈蔓延之势,严重威胁着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充分重视。据有关部I’」统计,从1949年到1992年底,全国县以上全民和大集体所有制企业尘肺病患者累计50万人,病死率达20.2%0我国每年急性职业中毒人数8000多人,长期接触铅、汞、苯、铝等有毒物品而造成的慢性职业积累性中毒者占接触毒物工人总数的6.8%。长期职业性接触致癌物引起的职业肿瘤,每年夺去很多人的生命。某铝业公司累计已有2O00多人死于职业肿瘤,平均每年死亡55入。尘肺…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的化学物质,进入机体后,能与组织成分发生生化或生物物理学的变化,引起机体暂时或持久地生理功能紊乱和器质性损害,这样的化学物质叫毒物。从业人员在生产劳动中发生的化学物质中毒,称职业中毒。一般情况下,毒物是固体(态)、液体或气体。在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产物、产品或生产废物还会以粉尘、灰尘、烟雾、蒸气等形式,污染环境,引起中毒。毒物一般经皮肤、粘膜、呼吸道、胃肠道吸收。职业中毒毒物多从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生活中毒毒物以胃肠吸收多见。毒物吸收后首先进入血液(此时血液内浓度最高),然后被运送到全身,随毒物不断进入各器官、组织,血液内毒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组织内毒物的浓度逐渐增大。经过一定时间,毒物在血液、组织、淋巴液内的浓度达刳动态平衡状态。然后毒物又不  相似文献   

10.
《现代职业安全》2010,(2):125-125
内容摘要:该手册系统介绍了密闭空间职业危害的基础知识、检测、评估和控制技术,列举了在不同的密闭空间内,由不同毒物引起中毒的典型案例及简要分析,内容翔实,可指导企业管理人员和各类职业卫生专业人员掌握密闭空间的相关知识,并指导其进行职业危害管理、控制、作业人员培训等,也可用于指导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对密闭空间职业危害进行监测、评估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工业环境中生产性毒物的种类繁多。这些毒物严重威胁着职工的安全健康,据有关调查显示。职业中毒约占职业病总数的一半。为保证工人在工作中尽量少受毒物的危害.现介绍一些有关注意事项及几种预防职业中毒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职业危害形势依然严峻,急、慢性职业中毒案例时有发生。对可能引起急、慢性职业中毒的有毒作业场所,按照其职业危害严重程度实施分级、分重点监管,成为我国职业危害监管工作需要解决的迫切需求。实施有毒作业场所分级监管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分级指标,从而将有毒作业场所区分开。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有毒作业场所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并最终确定毒物浓度超标倍数作为最终的分级指标,从而为制定有毒作业场所分级标准,开展有毒作业场所分级监管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职业性正己烷中毒属于我国法定的职业中毒类职业病。预防正己烷中毒事故,安监人员、安技人员首先要正确了解正己烷的理化性质与毒性、职业接触、正己烷的吸收和中毒表现,正己烷中毒事件一再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预防正己烷中毒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涂料生产所使用的原料和产品绝大部分是易燃、易爆和有毒的化学危险物质,这就决定了在涂料的生产过程中极易引发火灾和职业病伤害,其中职业中毒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对涂料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毒物分布、中毒途径以及中毒原因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对1224个工种(岗位)的工人接触生产性毒物、粉尘、高温的状况以及部分工种(岗位)的工人体力劳动强度状况进行了调研,初步了解到机械工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危害分布、危害程度和特征。  相似文献   

16.
矿山职业病管理及职业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生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工作环境比较差,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职业危害,包括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湿等,由此导致各种职业病并存,如尘肺病、慢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职业性眼耳鼻喉病及职业性皮肤病等,其中以尘肺病为主,包括矽肺病、煤肺病、煤矽肺病等,占各种职业病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矿山生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工作环境比较差,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职业危害,包括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湿等,由此导致各种职业病并存,如尘肺病、慢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职业性眼耳鼻喉病及职业性皮肤病等,其中以尘肺病为主,包括矽肺病、煤肺病、煤矽肺病等,占各种职业病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要接触到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有可能受到毒物的危害,重者被夺去生命,轻者会妨碍健康。因此,我们对各类毒物,要有一定认识,要了解我们可能接触到的毒物的性质和它们对人体的毒理作用,对可能发生中毒事故要有所认识,并加以防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因职业性质而不可避免要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员,更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同时还要广泛进行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专家认为,制定胶粘剂职业危害控制对策,尤其是产业对策,从源头狠抓胶粘剂引起的职业中毒已经迫在眉捷,不可忽视。 近年来发生的因使用胶粘剂而引起中毒的典型病例可以看出,胶粘剂引起的职业中毒呈上升趋势,并具备两个特点:广泛性和后果严重性。广泛性体现在职业中毒涉及使用胶粘剂的各个行业,如鞋业、家具、玩具制造、皮革、制衣、箱包、包装、涂料、防水工程、机械等,在河北省  相似文献   

20.
<正>近来,职业病防治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统计,目前东莞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超过6000家,主要分布在制鞋、电子、玩具、家具、建筑、五金、化工等20多个行业,而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员工则达百万人以上。噪声危害、正己烷中毒、三氯乙烯中毒、二氯乙烷中毒、苯中毒、尘肺病等是东莞最常见的职业病,多发生在鞋厂、玩具厂、印刷厂、电子厂等类型的企业。从2009年开始,东莞市每年免费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不过,相对于覆盖面较大的职业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