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矿床原生矿化分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矿化分带现象。早在1902年,斯柏尔就对这种分带现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矿床分带的假说。其后,又有许多矿床学家根据自己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矿床分带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提出了各种成因假说,从而丰富了矿床成因理论。这对于掌握矿床分带的规律,指导找矿,是有意义的。 银山矿床的原生矿化分带是很特征的,曾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注意。作者根据野外实际观察和室内研究,结合矿床勘探和开采中的已有资料,试图论述该矿床分带的特征,探讨矿床原生分带的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畜禽废水驯化矿化垃圾,并将其与原生矿化垃圾和粘土对比,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含水率、温度等对CH4氧化能力和N2O释放的影响.研究表明:驯化矿化垃圾对CH4的氧化能力(15.48 μmol·g-·h-1)明显高于原生矿化垃圾和所选粘土土样;材料的粒径尺寸、有机质、氨氮硝化率及硝态氮生成率均与CH4氧化能力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驯化矿化垃圾在加入蒸馏水后释放大量的N2O,产生N2O的量是原生矿化垃圾的2倍,并且比粘土高一个数量级.由于驯化矿化垃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CH4氧化能力高,进而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填埋场覆土材料.  相似文献   

3.
区域变质及花岗岩化作用对金矿化的影响问题,近来引起了愈来愈大的注意。本文叙述了一些可作为该类型矿化特征的基础地质资料,这对在其它类似地区寻找金矿床是有用的。 矿化分布的区域规律 在区域图上,矿化分布一般受深断裂控制。这些深断裂决定了带状(多相)区域变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对深成热液矿床作大面积和局部地区的预测,建立矿床成因模式和弄清矿化相对母岩侵入体作空间分布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矿床的总体模式可以表示矿化特征及伴随化的所有现象的总和,即矿床地质背景、岩石交代变质作用、矿化和蚀变的分带,不同侵蚀面上的地球化学场和地球物理场。这就有可能在研究矿化的早期对矿化进行预测和评价。在不同成因和含矿建造类型的具体矿床的地质构造基础上,根据含矿岩浆体系总的发育规律,建立这种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多拉纳萨依原生金矿床,属于非石英脉型。该矿床金的成矿元素组合主要为Au-Bi-W-Ag,其原生与次生晕指示元素组合分别为Au-Ag-Bi-Sb-Mo-W-As和Au-Ag-Bi-Sb-Mo-W-As-Hg,两者具相似性。Au,As,Sb,Cu,Pb的分布型式在原生晕和次生晕中基本相同。次生晕应由原生晕或原生矿化体等元素引起,因此可直接根据次生异常场找寻与确定原生矿化体。  相似文献   

6.
在所有30幅陆地卫星图象(覆盖了北纬8°以北尼日利亚整个地区)上,凡长度在5km以上的线性构造都进行了解译。每幅1:1000000的图象,都使用了4、5、6和7光谱波段。利用这些图幅作成的解译镶嵌图,绘制了一幅尼日利亚线性构造图。根据线性构造组合的空间和方向分布特征进行的区域线性构造分析,揭示出NE—SW、NW—SE和N—S三组总构造走向。对每个1°×1°网格内的线性构造密度都用常规方法进行了测定,并据此结果绘制了线性构造密度等值线图。线性构造密度图与原生矿产图的对比表明,高线性构造密度区与已报道的诸如Fe、Sn、Au、Pb—Zn和U等大多数原生矿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说明尼日利亚的原生矿化作用受构造控制。因此,该线性构造密度图已成为一种有助于尼日利亚固体矿产勘探的有用的基本图件。  相似文献   

7.
<正> 在地幔、地壳、岩浆和成矿作甩物质分异过程中挥发分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应用综合气体化学方法来研究矿田的原生气体晕。下边介绍各种类型金矿田不同层位和不同深度含矿岩浆体系某些部位上的研究结果,以及在实际和理论上根据矿石的气体组分,利用所拟定的准则,估计矿化的垂直深度和侵蚀截面的方法。方法的实质是,保留在石英中的气液包裹体反映  相似文献   

8.
<正> 据查明,在以云英岩和石英脉热液稀有金属-钨矿化为特征的地区岩石中,出现铍异常。在地壳和“花岗岩”壳层,铍基本上赋存于花岗岩类和沉积岩(包括变质岩)中。在所研究的地区,即使是变质的基性喷出岩,亦属于铍载体之列。铍在岩石中的异常  相似文献   

9.
梅古马(Meguma)群的脉金矿床代表了多种多样的含金石英脉在新斯科舍南部梅古马地体的早古生代变浊积岩内的汇集。我们的研究,包括对东梅古马地体中30个该类矿床的大量野外(区域性填图和详细测图)和室内(岩相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化的年龄约为370Ma(水热脉石矿物的~(40)Ar/~(39)Ar年龄测定),矿化期间发生了大规模镁铁质和长英质岩浆侵入地壳的岩浆作用,同时有近垂直的剪切带发育,因此,比区域性阿卡德变形作用晚30—40Ma。同位素资料(S、C、O、Sr)表明,成脉流体不只是来自岩浆,还有一部分是外来的。因此,早先的岩浆和变质成因的侧分泌模式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些模式认为脉组分的唯一来源或者是晚期岩浆流体,或者是圈闭梅古马群的变沉积岩。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玻利维亚普拉卡约矿床的地质背景、热液蚀变、矿石矿物和矿石沉淀的控制因素,并提出了一个与火山穹丘相伴生的贵金属、贱金属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 尼日利亚的中生代年轻花岗岩区以具有不同程度锡矿化的火山杂岩和次生火山杂岩为特征。在广泛寻找原生矿床工作中,已利用矿物和地球化学的参数来圈定无矿和矿化花岗岩。锡矿化与这个岩区中的黑云母花岗岩、钠长石  相似文献   

12.
<正> 铀矿化体产于瑞士格劳宾登前莱茵河谷施兰斯村南坡脚提劳恩地区的碎屑岩中。该矿点是1962年发现的,已打了三个浅钻孔。本文报道对提劳恩铀矿点的一组标本所进行的岩石学、矿物学及 X 光研究结果。并对距其西南约1.5公里,产状相似的特伦矿点做了对比研究。特伦矿点产于塔韦茨山的变质岩中,其主要矿化年龄为303—329百万年,据认为矿化是在华力西变质作用期间的高温热液条件下,由于近矿围岩中金属的活化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正> 问题的现状 多年来,在我国,伟晶岩学说在有关伟晶岩的原生性质的两种相互对立概念的影响下,得到了发展。持岩浆观点的是:等;持变质观点的是: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霍山县东溪-南关岭金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溪-南关岭金矿为北淮阳东段发现的第一个原生金矿,产于磨子潭-晓天中生代火山盆地边缘,容矿围岩为安山质-英安质火山岩,矿化和蚀变受桐柏-桐城深大断裂带的次级构造带控制。该金矿发育陡倾斜的脉状矿体和缓倾斜的似层状矿体,成因类型为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火山岩盆地之下的变质基底可能起到了初始矿源层作用,桐柏-桐城断裂带及其次级构造破碎带为重要的导岩导矿构造,早白垩世强烈的岩浆活动提供了热源、动力源和部分矿源。参照国内外类似金矿的特征,认为本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有可能隐伏着与石英正长岩体有关的细脉浸染型矿化,晓天火山盆地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生物矿化在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矿化通过生物代谢影响金属及类金属物质的形态分布,进而改变金属及类金属物质的生物有效性及毒性,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成为研究热点.文献计量学结果显示,2007—2017年生物矿化研究以微生物为主要对象,在纳米颗粒物和矿区修复等方面形成热点,并在环境学、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等领域形成交叉学科.结合典型矿化菌与重金属间的矿化关联规律和微界面反应对微生物矿化中重金属的钝化机制进行归纳:①依据矿化菌与矿化产物的关联性对矿化菌进行分类,从碳酸盐、铁锰氧化物、硫化物和磷酸盐4类矿化产物角度汇总了碳酸盐矿化菌、铁锰氧化菌、硫酸盐还原菌及磷酸盐溶解菌的代表微生物;②矿化菌通过诱导矿化的方式固定重金属离子,其中碳酸盐矿化菌、硫酸盐还原菌及磷酸盐溶解菌可以直接促进金属矿物的形成,铁锰氧化菌生成的矿物间接吸附金属离子;③微生物矿化是由外及内的过程,细胞壁及胞外多聚物具有丰富基团,在矿化初期提供吸附和成核位点,原生质体也可以提供矿化场所,在矿化中后期继续固定游离离子.但是,由于微生物复杂的细胞结构及独特的生理习性,矿化过程的微界面反应机制研究尚显不足,需要利用生物学、矿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先进技术进一步的探索;同时也应开展宏观生态水平的生物矿化研究,并结合实际问题完善生物矿化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理论,为重金属污染地区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   相似文献   

16.
姜凡  潘忠刚  刘石  王海刚 《环境科学》2002,23(1):114-118
针对我国目前垃圾焚烧以烧原生垃圾为主的特点,以热重分析和流化床燃烧实验台为主要研究手段,对于混合垃圾的燃烧特性展开深入研究并将二者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垃圾在流化床中的燃烧速率的数值比较接近.而不同的垃圾在热重仪中的燃烧速率差别很大,针对所选的试样其燃烧速率的变化范围是0.49~5.50.另外,在热重分析中,试样完全燃烬的时间一般为20~25min,而在流化床燃烧实验台中,试样的燃烧过程发展得非常快,燃烬时间非常短,仅需3~3.5min.混合垃圾在热重分析仪中的燃烧特性可以用单组分物质的叠加来表示,而混合的垃圾在流化床中燃烧时,用简单的单组分叠加来表示不很合理.  相似文献   

17.
高压低温变质岩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程度很低。本文选择苏胶地体四个有代表性的榴辉岩相岩石:蓝晶石英钟榴辉岩、石英榴辉岩、蓝晶石石英岩和绿帘石石英脉作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类榴辉岩相岩石的流体包裹体均程度不同地发生了次生变化.未发现原生包裹体。蓝晶石榴辉岩中的石英包裹体表现为变质峰期的流体成分特征:均—温度较高、冰点相对较低、成分复杂多样,具深源特征;而其它样品则代表退变质阶段之产物:成分简单、盐度较小,且不含碳质包裹体。  相似文献   

18.
1989年在劳弧后盆地中,Nautile号潜水艇发现了现代洋底最活动的水热型热田之一(图1)。该水热型热田中分布有高温的白烟囱和黑烟囱,并且象我们在这里所报道的那样,其特征与正常洋中脊所发现的那些水热型热田大不相同。主要的差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热流体的酸度(pH低至2)、化学成分和温度(高达400℃)、矿床的矿石成分以及火山的和构造的环境。该水热流体还含有很高浓度的微量元素,在伴生的矿床中有原生金产出。我们的资料显示,劳弧后盆地中的这些弧后矿床,是介于典型的洋中脊矿化与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之间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9.
次生沥青的红外光谱对于次生沥青的光谱鉴定,必须具有纯原生形态的标准光谱。次生沥青主要在从到(对于不同的有机质类型)变质阶段的不同同生形态沥青背景上碰到。沥青运移形式的研究和鉴定应从认证自身现象开始到运  相似文献   

20.
生物矿化已受到化学、物理、生物、材料、医学、生命及环境等多学科的广泛关注,其中,以尿素为底物的MICP(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技术是生物矿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分析MICP过程中的酶解机理和生物大分子在微生物矿化过程中的作用基础上,通过对重金属离子的矿化产物和碳酸盐矿化菌的成矿因素分析,揭示MICP矿化产物的特征及形成条件.碳酸盐矿化菌主要产生脲酶分解尿素,增加土壤CO32-饱和度,其代谢产生的胞外聚合物具有多种功能团组合和键能连接,起着调控生物矿化的作用.MICP技术可用于固定土壤和水体中的Cu、Pb、Zn、Cd、Cr、As等重金属,重金属主要以共沉淀的形式被固定,阴阳离子型重金属以类质同象置换方式分别占据方解石中的CO32-位和Ca2+位,从而促使污染土壤中的可交换态重金属向碳酸盐结合态转移.但是,MICP技术主要针对减少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不能满足以全量来计算的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且MICP技术在长期有效性、生物安全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存在诸多隐患.因此,由试验条件转向实际应用具有一定挑战.建议寻找更稳定的方法以阻止碳酸盐矿物中的重金属溶出,且有必要将开发高效的土著微生物复合菌剂作为未来MICP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