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钙基湿法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浆液起泡溢流现象,不利于脱硫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为了解决浆液起泡问题,以某钢铁公司烧结机烟气湿法脱硫装置为例,检测了其浆液的主要性质。以液体的起泡高度和消泡时间表征其起泡能力,通过多组实验研究了浆液中表面活性物质、颗粒物和金属离子对其起泡能力的影响。结合起泡机理和脱硫工艺,分析了导致浆液起泡的原因,并给出了预防和处理浆液起泡溢流的措施,确保吸收塔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西某公司高温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出现严重浆液起泡、溢流问题,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在原工艺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锅炉掺烧的中间灰未充分燃烧,以及脱硫工艺用水中含有较高浓度有机物是引发浆液起泡的主要原因;通过改进锅炉运行工况、添加消泡剂后,锅炉飞灰含碳量降至5%,循环泵电流恢复正常水平,脱硫效率从97.2%提升至99%,循环泵电耗量由380 k W·h降至316 kW·h,脱硫石膏含水率由16%降至9.5%。  相似文献   

3.
按照现行检测技术规范中对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浆液和循环浆液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方法有时又不一定适用于企业的脱硫工艺,为此结合企业对监控时间、效率和烟气脱硫石膏品质的不同要求,对脱硫吸收浆液和循环浆液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制定了脱硫过程各浆液质量监控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湿法烟气脱硫关键影响因素及新型单塔双循环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元  杨志忠 《环境工程》2016,34(1):69-73
分析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LGWFGD)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液气比、浆液pH值、浆液密度的影响规律,发现在浆液pH值和浆液密度的选择时不能同时满足高脱硫效率和高石膏品质的要求。为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一种新型的单塔双循环技术,在两个相对独立的浆液循环系统中可以分别调节浆液pH值和浆液密度,使得高脱硫效率和高石膏品质的需求同时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5.
脱硫石膏作为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工艺的主要副产物,广泛用作建筑和工业材料。对脱硫石膏和天然石膏从多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脱硫石膏品质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脱硫浆液品质、p H值、石灰石品质、停留时间和烟气杂质的影响机理最新研究成果。从结晶过程角度总结了温度改变结晶诱导时间和石膏晶形的研究进展,针对浆液过饱和度、搅拌速率、金属离子影响结晶的研究进行概述。各种研究成果表明,较低的浆液温度降低和较高的过饱和度均不利于维持稳定的柱状晶形,从而影响石膏脱水效率。  相似文献   

6.
碱渣用于模拟烟气湿式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脱硫率和脱硫饱和时间两个方面,对碱渣与电石渣的混合脱硫剂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添加有机酸的方法提高混合脱硫剂的脱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碱渣粒度对脱硫率有一定的影响,碱渣粒度<60μm为宜;碱渣与电石渣配比为1∶1时,脱硫率接近纯氢氧化钙的脱硫能力;添加有机酸不仅能提高吸收浆液的脱硫能力,而且有缓冲浆液pH值的作用,二元有机酸的影响比一元酸的影响更为显著;添加了有机酸的吸收浆液的pH值可控制在4.5~5.0左右。  相似文献   

7.
在喷射鼓泡反应器上进行了控制氧化对湿法烟气脱硫过程的影响研究,测定了脱硫率η和p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得出了η与t的回归式及η与pH值的关系规律,讨论了不同曝气强度及抑制剂浓度对CaCO3利用率α、pH值及脱硫率η的影响。实验表明强制氧化及抑制氧化均能提高脱硫效率η及CaCO3利用率α,但对浆液pH值的影响正好相反,强制氧化使浆液pH值下降的更快,而抑制氧化则使浆液pH值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于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浆液结晶特性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浆液结晶的研究方法和结晶的相应特性,为日后其他研究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浆液结晶特性的学者提供宝贵的建议。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逐渐成为当前脱硫的重要手段。本篇文章主要对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浆液结晶的试验方法进行探讨,同时对石灰石石膏法图六浆液结晶的特性研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射流曝气与鼓风曝气的氧化效果及能耗,提出了臭氧协同空气射流曝气的一种新型湿法脱硫浆液强制氧化技术,并探究了其在氧化脱硫浆液方面的工业应用前景,讨论了O_3浓度与传输距离、进气量、浆液循环量、温度、pH和液面高度对脱硫浆液氧化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协同空气射流曝气、空气射流曝气、鼓风曝气对脱硫浆液的氧化率(η)和能耗(E)的关系分别为:η_1=1.270η_2=3.175η_3(其中η_2=2.500η_3)、E_1=0.747E_2=0.249E_3(其中E_2=0.333E_3),其工业应用前景良好;通过提高O_3浓度、进气量、浆液循环量与液面高度、缩短O_3传输距离等方式均能进一步提高亚硫酸盐的氧化效果,从而提高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利用湿法脱硫系统协同脱除二价汞是当前燃煤烟气脱汞的重要方法。然而脱硫系统是一个还原系统,吸收进入脱硫浆液中的二价汞会发生再次还原,显著降低汞的脱除效率。就脱硫浆液中二价汞的还原问题,详细阐述了当前研究者在液相二价汞的还原机制、液相离子、气相条件和操作条件等对二价汞还原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进口SO2浓度、烟气流量X2、液气比、吸收浆液pH、浆液浓度和烟气停留时间等6种主要火电厂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建立数学公式的基础上,结合火电厂运行数据建立烟气脱硫效率模型.基于该数学模型,以2组火电厂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数据为实例进行了模型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准确的反映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现有的烟气脱硫系统吸收塔浆液池在运行过程中浆液pH值响应过程的分析,针对现有脱硫装置浆液池pH值响应滞后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改善烟气脱硫装置浆液池响应特性的措施方案,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通过在浆液池内加装浆液气氛控制系统使得pH值响应更为及时,并使浆液池内pH值分布满足浆液池功能要求。保证脱硫装置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有效降低运行消耗。  相似文献   

13.
结合氨法脱硫SO2吸收传质的研究,通过耦合氨法脱硫液滴中多组分化学反应、液滴与气相间传质(双膜理论)、液滴蒸发相变等多个过程,采用CFD二次开发技术研究开发了可预测脱硫效果的CFD计算方法,利用基于该方法建立的三维氨法脱硫仿真模型模拟脱硫塔内的流场及烟气流速、pH值、液气比、雾化粒径、初始SO2浓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且二者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20%.同时,通过计算pH值和浆液粒径等关键参数对脱硫塔内竖直中心线上NH3和SO2浓度分布规律的影响,明确通过合理控制浆液pH值与浆液粒径来提高脱硫效率以及减少NH3逃逸.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氨法脱硫系统控制烟气流速为2~3m/s、浆液pH值为5~6,液气比2.5~3.5L/m3,雾化液滴粒径为0.8~1mm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
现行检测技术规范对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浆液和循环浆液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方法中,其制样、检测过程往往存在不明确之处,需要企业在质量监控过程中自行编制作业指导书,加以确定。为满足准确、快捷的质量监控要求,针对企业不同的脱硫工艺,就需要厘清质量控制要求,设置适宜的质量控制点,以及时完成控制点上的取样工作,以利于对脱硫吸收浆液和循环浆液实施测定。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数电厂脱硫石膏含水率偏高的情况,对真空皮带脱水机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主要包括真空皮带脱水机中石膏浆液物料的特性影响、脱硫反应条件的影响和真空皮带脱水机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并根据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脱硫工程一、二期运行情况提出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过程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模拟试验研究了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中脱硫渣再循环利用、气体参数(SO2浓度、气速、气温)及浆液参数等对脱硫过程的影响,并分析了喷雾干燥塔内传热传质过程。本文结果将有助于改进喷雾脱硫塔的设计和操作。  相似文献   

17.
三相流态化烟气脱硫模拟中试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湿法脱硫研究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烟气脱硫技术路线 :三相流态化吸收式烟气脱硫工艺。建立了处理烟气量 2 0 0 0Nm3 h的模拟中试实验装置 ,并进行大量石灰浆液烟气脱硫试验研究 ,总结出流态化反应器的脱硫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 :流态化反应器脱硫效率随着浆液浓度、喷射管插入深度、搅拌速度等的增加而增加。当浆液pH值在 5~ 8之间 ,喷射管插入深度 16 0~ 2 0 0mm(相应的喷射器的压降约为 15 0 0~ 190 0Pa) ,喷射速度为 10~ 2 5m s左右 ,循环倍率为 3倍 ,浆液浓度为 7%以下 ,反应温度 5 5~ 6 0℃ ,对反应加以搅拌和对产物强制氧化 ,可以获得 95 %以上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选用熟石灰Ca(OH)2作脱硫剂的中小型燃煤烟气半千法脱硫工艺和反应机理,研究了浆液浓度、入口烟气温度和烟气SO2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电石渣脱硫浆液中存在沉降速率低于二水硫酸钙的黑色悬浮物质,严重影响脱硫石膏真空过滤,在浆液沉降装置中,对动态沉降分离电石渣脱硫浆液中的黑色悬浮物质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搅拌转速在30~70 r/min,可实现电石渣脱硫浆液动态沉降分层,搅拌转速为60 r/min时,浆液分层最佳;虹吸分离上层黑色悬浮液,黑色物质去除率可达到70%,在相同的过滤工艺条件下,浆液过滤后滤饼含水率可降低3%~5%;浆液中黑色物质含量低于3 g/L时,进一步降低浆液中黑色物质的含量,对提高浆液脱水性能作用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0.
喷雾干燥脱硫法中石灰浆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模拟实验研究了喷雾干燥脱硫法中吸收剂有效钙含量、粒度、浆液固含量及添加剂等石灰浆液参数对脱硫过程的影响,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