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具有较大环境风险的复合性危机事件,评估总结应对疫情的环境应急管理政策实践进展,识别我国在面对重大疫情时环境应急管理存在的短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应急措施的进展分析,总结了重大疫情下环境应急管理的经验与不足,建议要健全针对重大疫情的环境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环境应急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冠疫情使全球旅游业在消费需求、旅游投资、区域格局、产业链条、企业生存、人员就业等方面遭受诸多挑战。基于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的方法,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20—2021年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旅游文献进行了分析与整理,研究的内容可归纳为疫情冲击力的评估及旅游业恢复情景预测、疫情冲击下的旅游产业现状、游客和旅游从业者的心理与行为、旅游危机管理、旅游业发展与旅游研究新变化等5个研究角度。最后从新冠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危机管理、旅游产业变革3个方面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以期对未来的旅游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5.
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造成全面冲击,作为以人的自由流动为基本特征的行业,旅游业首当其冲。在此背景下,对已经并仍在发生变化的旅游需求加以深入研究极为必要。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梳理了疫情背景下旅游需求的特征变化、影响因素、需求管理和趋势预测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并对其中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型和研究范围等加以述评。结果发现:疫情对旅游需求的影响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两个层面,旅游者心理变化(尤其是情感感知和情绪预测)受关注,对风险的感知和对身心自由的追求使旅游者同时表现出回避旅游和补偿旅游的行为倾向;不同学科理论和模型被引入旅游需求研究领域,跨学科特征更为突出;相关研究方法更为多元,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方法成为趋势。未来应:细化关于需求结构变化的研究;在现有心理学探究基础上,广泛应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模型;加强旅游供需两端结合的研究;关注旅游需求的可持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提高核应急响应水平有助于降低核事故的影响,通过总结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的部分经验教训,分析广西核应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在应急准备和响应期间应发挥预案引领、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提升应急能力建设、科学规划核应急工作等6点建议,以期形成更完善的核应急组织体系,更系统的核应急工作思路,从而提升核事故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气象、大气污染物、污染源排放量等数据研究了2020年荆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空气质量及污染源排放变化情况,并通过WRF-Chem模型评估了气象条件变化、减排管控措施及外源传输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020年疫情防控前(1月1日~1月23日)相比,疫情防控期间(1月24日~3月14日)荆门市PM...  相似文献   

8.
9.
构建旅游信心恢复指数和旅游出行恢复指数,对我国31个省份旅游恢复水平的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我国旅游整体上呈现出“短暂低谷—逐步恢复—波动发展”的复苏过程。(2)旅游信心恢复水平优于旅游出行恢复水平,旅游恢复的不均衡性显著;旅游出行恢复指数的空间集聚现象强于游信心恢复指数。(3)旅游信心恢复指数和旅游出行恢复指数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同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呈正相关关系,旅游出行恢复指数还与确诊病例清零天数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开展新冠疫情冲击下野生动物养殖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是当前可持续生计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基于SLA分析框架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构建大鲵养殖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模型,选取张家界市4类典型大鲵养殖农户进行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生计能力突出的大鲵养殖农户能够主动适应风险完成生计转型,生计能力脆弱的大鲵养殖农户被动抵抗风险或退出养殖。(2)大鲵养殖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类型有生计资本风险、政策风险、生计策略风险、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社会因素干扰比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更大。(3)大鲵养殖农户可持续生计存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生计资本有限、扶持政策延续性不够、产品宣传不到位、市场不稳定和产业创新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为探究滨州市重污染天气形成机理,文章以滨州市2020年12月一次重污染天气为研究对象,选取12月3—14日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6种常规大气污染物,温度、湿度和风级3项气象因子及空气质量指数(AQI),同时选取重污染天气峰值当天的气象条件激光雷达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此次重污染天气形成以本地污染物排放为主,主要受气象条件影响。高湿、低风和无降水天气,大气边界层较低,垂直扩散能力较差,导致污染物的不断积累,发生重污染天气。(2)重污染天气的污染因子以PM2.5、PM10、NO2、CO为主,尤其是PM2.5、PM10。因此,在预防和应对重污染天气时,可重点考虑PM2.5、PM10的减排。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山东省冬季重污染天气成因,以2020年1月一次典型重污染天气过程为例,基于各类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和气象监测数据,深入分析污染演变过程、气象条件特征、组分变化特点等。结果表明,静稳高湿的气象条件是污染过程形成的主要气象原因,各市PM2.5浓度与风速和大气边界层高度均呈显著负相关,但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呈现海陆差异,内陆城市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明显强于沿海城市,因此秋冬季时需准确识别山东省各区域的不利气象条件,并进行针对性预报。在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下,一次颗粒物不断累积,SO2、NOx等气态前体物向硫酸盐、硝酸盐的二次转化均是推高PM2.5浓度的重要原因,建议在PM2.5污染期间除管控一次颗粒物排放外,也应加强无机组分前体物SO2、NOX排放源的管控。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为更好的研究湖南重污染天气发生时各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及污染物来源,综合应用各类气象观测资料和湖南省环境监测站发布的逐小时空气质量指数、主要污染物浓度数据等,选取长沙站为湘北代表站,衡阳站为湘南代表站,分析2017年湖南省发生的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环境条件及气象条件演变特征,通过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污染来源追踪污染物的来源和外来源气团移动路径。结果表明:本次重污染过程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500 hPa高空槽脊活动不明显,湖南地区地面受均压场控制。风场上衡阳上空800 hPa以下风速<2 m/s,长沙900 hPa以下风速普遍>8 m/s。长沙在700 hPa以下主要是下沉气流,上升气流主要在上层。后向轨迹表明,此次过程湘南是本地静稳天气污染累积叠加上游外来源造成的重污染天气过程,外来源和本地源共同叠加的结果。为湖南重污染空气污染的预报提供一些研究背景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1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2月14日,集团公司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安全环保工作暨HSE体系审核启动视频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要求,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安全环保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强调,要以战时状态把疫情防控、安全环保、高质量发展等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落具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推动安全环保形势持续好转,不断开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石油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