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人为数据造假等违规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现有技术和管理手段无法有效防止。本文通过分析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梳理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控制面临的问题,针对人为影响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主要手段,研究区块链保障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技术方案,提出基于区块链智能数据质量控制器改造现有监测系统的方案,并在北京市开展了试点示范,验证了区块链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完善碳交易市场,优化碳交易机制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为解决我国传统中心化碳交易市场中存在的交易低效、监管困难、行政干预过度等机制性问题,本文在剖析碳交易流程功能需求和区块链技术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自动化、可信任的创新碳交易体系构建方案。首先从整体层面出发,依据实际业务场景设计了基于 Fabric联盟链的碳交易区块链总体架构,然后对交易体系进行细分,从碳交易二级市场框架、碳交易方法、碳交易监管、碳交易激励与惩罚四个维度探讨了身份认证、智能合约、数据溯源、信用代币等区块链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表明,区块链技术的引入推动了碳资源向数字凭证转化,实现了碳交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了交易效率;链式数据结构和分布式共识机制扼杀了“舞弊”和“寻租”空间,为实时动态监管和协同监管创造了条件;碳交易信用代币的发行与应用提供了更为缓和的治理方式,避免了行政强制手段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优化了政府的治理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碳交易的效率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3.
跨域环境合作治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传统跨域环境治理实践呈现"权威达标型治理"的运作逻辑,在取得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难免存在"人工失灵""不稳定性""弱激励性"等局限困境。为此,本文建议,基于区块链"去中心性""强信任化""高共享化"等优势特征,新时代推进跨域环境合作治理应建立全域化环境信息系统,构建协商化合作组织平台,实施精准化联合防控行动,塑造共赢化生态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区域环境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想图景为“生态区”内的多元治理主体在协同共治中迈向“环境善治”。然而,当前区域环境治理工作仍存在治理理念缺失、治理工具乏力、治理结构失衡等问题。区块链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一项集成技术创新,其赋能区域环境治理的基本逻辑在于“治理理念嵌入—治理工具创新—治理结构变革”。立足此逻辑,可构建“公有链平台+联盟链架构+私有链装置”的实践框架,该实践框架能够在动态汇聚底层数据基础上,以数据流驱动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处理各类区域环境公共事务,并为敏感数据提供安全的储存环境。为有效推动此框架的实施落地,未来还应加强“区块链+区域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构建以技法融合为规制路径的风险防控体系,提升多元治理主体的区块链技术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环境分权下,地方政府及控排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制约着降碳目标实现,而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信、高效的协同减排环境。为此,本研究构建了以控排企业、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为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探索区块链技术投入前后的协同减排策略;并借助数值仿真研究了区块链技术的监管影响系数、应用成本及地方支出系数对系统演化路径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块链技术投入缩短了减排系统的趋稳时间;监管影响系数与中央政府对区块链技术投入的支持程度、地方及控排企业的减排参与意愿呈正相关;区块链平台应用成本与地方政府减排参与意愿呈负相关,地方支出系数与中央政府对区块链技术投入的支持程度呈正相关,且均存在最优调控区间。因此,应积极开展区块链监管试点,引导、扶持企业绿色转型,强化中央督察职能,转变地方政府发展理念,保障减排政策落地和区域经济高质量转型。  相似文献   

6.
大气污染治理主要涉及环保部门和排污企业两大参与主体,两者在参与大气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利益诉求。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排污企业之间、排污企业与环保部门之间的策略选择行为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排污企业和环保部门间的策略选择是相互影响的,然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协调环保部门监管和企业治理的关系,确保大气污染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气污染问题,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更高层次上实施国家及区域层面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战略。区域联合防控及协同治理是当前情况下治理好大气污染的必然选择,但是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收集整理了100篇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相关政策文件,构建了政策工具量化的二维分析框架,探讨了当前对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政策工具使用情况,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命令型政策工具、弥补能力型建设工具、完善奖惩福利机制、完善监督监测预警系统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实践中面临生态系统服务度量难、核算难、货币化难、交易难等基础性难题,导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不统一、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各类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不规范、绿色金融滞后、绿色发展市场化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本文从最关键的生态产品价值理论出发,梳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困境的根源和理论基础,并尝试提出可能的多元核算方法与热力学、景感学、经济学相结合的实践解决路径,形成不同单位的统一核算标的物。通过探索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科技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出构建生态资产加密数字货币化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形成不同生态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成本监审制度和价格调整机制,完善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建立统一的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推动自然资源管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生化技术在采油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生化技术处理冀东油田的采油废水,在处理工艺流程中采用了悬浮、附着厌氧-好氧氧化池。与其他污水生化处理工艺相比,其不同之处是在池中同时存在悬浮污泥和固着生物膜,保持了很高的生物量,增强了设施耐冲击负荷的性能和处理能力。同时,池中还设置了可自由摆动的中密度弹性立体填料,池底设置了可变微孔曝气管。在曝气过程中,弹性立体填料对气泡有多层次的切割能力,可以提高充氧效率,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对难降解的有机废水也有很好的处理效果。石油类去除率达到83%,COD去除率达到80%,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松 《四川环境》2002,21(2):30-33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对超临界流体技术(超临界流体清洁生产、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及超临界水氧化等)在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虚拟治理成本法在大气污染环境损害量化评估中应用较为广泛。以某化学品泄漏案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气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方法》对环境损害价值进行量化评估,以此提出该技术方法在实际案例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及建议,为我国大气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化工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许多化工产品废物,如塑料、有毒物质、生物污泥和有机废水等,利用传统技术进行处理的效果较差。超临界流体(SCF)技术作为一种清洁环境的新技术,可用于治理化工污染物。SCF作为反应介质或反应物可替代有毒、有害有机溶剂;用作萃取剂,它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以SCF作移动相的色谱,可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将超临界水作为氧化剂,可破坏有机污染物的结构。SCF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14.
长江流域生态治理关键在于协同推进.作为全国七大江河流域开展协同治理的先行样本,长江流域生态协同治理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障碍和壁垒,提出需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措施等多维度入手,优化协同治理机制,形成共抓大保护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生物修复技术是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一种新型石油污染治理技术。文章简要介绍了生物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的土壤、河流、湖泊、地下水、海洋领域的应用,阐述了该技术的研究将大力推进生物高科技的发展,对环保科技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21世纪微生物技术在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目前环境微生物技术在污水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成果,探讨了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进行污水治理和环境修复的研究方向,并对实施微生物技术进行环境保护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生物技术在油气田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状况,根据我国油气田环境污染治理现状,提出了生物技术在我国油气田环境污染治理中重点研究的方向和步骤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生物治理技术及其应用BioremediationTechnologyandItsApplication郑远扬,白跃华一、技术特点现代化生产以来,在工业产品的生产、运输和消费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有化学品特别是有害化学品(如石油烃类、含氧有机物、农药及有...  相似文献   

20.
混合菌种的共固定化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混合菌种固定化技术所用的载体和改进方法作了介绍,以及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治理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酚类、卤化烃、氮和磷及其芳香族化合物。对该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前景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