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实生活中,侵犯“无名氏”人身权的案件屡屡发生,在各类案件中占有相当的比例。目前,法律、法规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死亡的“无名氏”人身损害民事赔偿,民事诉讼代理权没有明确法定主体,导致“无名氏”被害人民事权利失去主张权,诉讼权,因此,也助长了侵害人的民事侵权行为。此类弱势群体的民事权利毫无保障。明确法定代理权及代理权限,是充分维护“无名氏”当事人合法权益,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一般意义上的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和职工之间因劳动权利、劳动义务而产生的纠纷,这种劳动争议实质是民事争议。本文所要探讨的劳动争议既涉及民事争议,又涉及行政争议,是一类特殊的劳动争议案件。行政、民事交叉劳动争议案件是指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同时存在均需解决的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两个争议在内容上具有关联性,在处理结果上互为因果或互为前提,这种关联案件与单纯的劳动争议或行政争议案件性质各异。对于如何及时、合理地解决交叉问题,鉴于法律与司法解释对此尚无规定,实践中问题较多,有必要从理论上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平等就业权是公民人格权和劳动权的重要内容,但平等就业权司法救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权利保障举步维艰。通过对平等就业权案件进行实证考察,我国应当结合《就业促进法》的执行情况和司法实践,从新增“平等就业权纠纷”民事案由、完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和就业歧视责任体系、明确就业歧视的含义与范围、扩大平等就业权的主体等方面完善反就业歧视立法,加强平等就业执法工作,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4.
《中国劳动科学》2009,(7):62-64
(为依法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规范人民法院受理审查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受理审查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若干意见》,并于2009年4月27日发出通知。)  相似文献   

5.
本案争议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民事赔偿和工伤补偿”之间的关系问题,对此一直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有必要明确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四个突破     
1.方针明确,职责分明《安全生产法》将我国安全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方针和“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列入了基本大法,并对各级行政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进行了规范,进一步明确了领导者的法定责任。  相似文献   

7.
“卖车不过户,出了交通事故责任由原车主负”一直作为我国法院判决交通事故责任的惯例,但在2001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对江苏省高级人民有关一个案件的请示作出批复,诞生了一个影响今后此类案件司法实践的新判例。尽管我国法律实施的不是判例法制度,但其影响是重大的,此批复确认了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与民事赔偿责任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劳动保护》2013,(2):78
本刊讯2012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这部司法解释共有29个条文。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已经成为全国法院民事审判中数量增幅快、处理难度大的案件类型。为统一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裁判尺度,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出台了这部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9.
<正>在普通的工伤案件中,当事人只能获得工伤保险赔偿,而不能同时获得民事赔偿。但在近日南海区法律援助处受理的一起案件中,当事人不但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还依法获得了民事赔偿,拿到了36万元的赔偿款。原来,这是一起特殊的罹患职业病案例。在陶瓷厂工作得了"硅肺"2007年3月,莫某某进入广东某陶瓷有限公司,从事污水处理工作,工作中接触粉尘、高温、噪声等污染源。2014年12月,他被佛山市职  相似文献   

10.
只要承认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不同,那么,就要承认用于调整劳动关系和民事关系的程序法就应当有所不同。但是,目前我国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调整这两者的程序法统一为民事诉讼法,这不仅明显缺乏理论基础,而且对于日益增长的劳动争议处理的效果也十分不理想。因此,本文提出高度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在劳动争议案件中重新构造。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不太了解刑事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之间的关系,认为“打了不罚,罚了不打”,即当事人承担了刑事责任就可以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或是减轻民事责任:承担了民事赔偿责任就可以减轻甚至免除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劳动科学》2011,(3):46-48
本案是一起有关年休假补偿的劳动争议案件。本期“以案论法”首先讨论其中涉及到的年休假的适用条件问题。此外,关于本案中还涉及到的应休未休年休假的认定及补偿是否需要考虑劳动关系结束的方式,本案的裁决与认定中的问题,以及用人单位约定给予劳动者高于法定天数,但未执行的,如何确定补偿等,我们将在下期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分析侵财类案件的危害程度,以抢劫、抢夺和盗窃3种典型侵财类案件为例,利用ZS市2008—2014年的犯罪数据与统计年鉴数据,提取“发案时间”“发案地域”“选择时机”“选择处所”“选择对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职工月平均工资”7个特征,建立基于多种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的侵财类案件危害程度预测模型,并进一步开展预测结果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算法性能最优,危害程度预测准确率达到了0.88;在抢劫案和抢夺案中,一般和重大的案件容易发生在繁华地带,特大案件容易发生在其他处所;侵财类案件倾向于在工作日的城区中发生,发生的危害程度大多为一般;提出的侵财类案件危害程度预测模型可为侵财类案件的风险评估及警务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6月10日修正的《安全生产法》第74条第2款规定:"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造成重大事故隐患或导致重大事故,致使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起公益诉讼。"明确了安全生产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定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安全生产行政公益诉讼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安全生产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应如何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劳动保护》2004,(8):J008-J010
为正确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就有关适用法律的问题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相应的,我国《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都对延长工作时间、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工作需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那么所谓的“休息权”之下到底是“带薪休假”还是“不带薪休假”,由于牵涉到加班工资的计算,成了各方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摘要:《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该规定设置“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为先行支付的条件,将先行支付与追偿的范围限制为“医疗费用”,对于其他待遇支付与追偿没有提及。建议立法统—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明确不同情形下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18.
法律责任分为行政、民事和刑事三种,交通事故责任亦然。对“交通事故责任不等于民事赔偿责任”之说,笔者不能苟同。交通事故责任不同于行政、刑事责任,没有人提出异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4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交通事故责任既然是法院判决当事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依据和前提,法院不应当也不会作出民事赔偿责任与交通事故责任相悖的判决。笔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无锡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年”活动,要求各级各类企业深入学习贯彻《无锡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和义务。今年以来,全市企业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年”活动为抓手,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建设,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逐步建立健全持续改进的安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由于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程序是在借鉴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产生和完善的,与法院民事审判程序密切相联,司法审判动态对于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审理案件的影响作用巨大。高法《征求意见稿》无论是对法院还是对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征求意见稿》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