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应用主分量分析法,对吴忠新灌区生态经济类型进行了初步划分与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可划分为五个明显不同的生态经济类型区,各区的生态条件、经济、环境均存在较大差异,故此,在制定其发展方向及开发措施时,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主成份分析在城市生态经济动态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跃光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2,5(2):27-31
城市生态经济的动态发展过程,可以看作多种生态关系要素相互作用的集合沿时序轴波动的轨迹.在这种多变量分析中,完全采用人工筛选变量的方法难以避免确定权重等过程所带来的主观干扰.PCA(主成份分析)采用一种特殊的转换降维方法,根据原始数据自身的特点综合成几个主导因子,并最大程度反应原始数据的信息量.本文根据天津市四十年18项生态经济指标,采用相关矩阵和PCA双重筛选过程,得到载荷量大于90%的前三个主分量,将其作为天津市生态经济动态评价的基础.结果表明:天津市解放后四十年每十年一次的经济周期上迭加了自然社会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城市生态经济动态发展的三大阶段,这种发展主要受到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投资机制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镇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提出镇系统的分类应以人类活动的集中表现——经济开发为主要出发点。按照主要的经济生态特点可分成五大类型,即以自然生态型为主的镇和人工生态型为主的镇,后者又分成城市郊区工业类型的镇、对外开放工业类型的镇、工业资源开采加工类型的镇与农副土特产品开采加工类型的镇,并分别描述了它们各自的环境特征。认为当前对农村环境的污染,突出地集中在人工生态型为主的镇。针对主要经济生态特点、从系统调控的角度提出了整治各类镇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5.
湖南省生态经济分区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经济分区旨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及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是宏观管理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文章根据省级生态建设与发展需要,从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出发,选择了34个适合湖南省生态经济系统分类的特征指标,以行政县为分类的基本单元,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进行了不重叠、内在的聚合分类。研究结果将湖南省分为6个生态经济区和24个生态经济亚区,与实际相符。在此基础上,对各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经济特点、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宏观指导湖南省生态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7.
实现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认为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归根结蒂,在于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存在着重大的错误以及由此而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重大的错误;要缓解生态环境危机,人类社会必须改变价值观,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实现这种转变,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建立企业生态经济管理模式,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和统一。文章还认为,为了实现这种转变,从联合国到个人,各国政府、各种组织、各行各业,都必须行动起来,参与生态经济建设。最后提出和讨论了生态经济学今后应该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灾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灾害的概念及其发展入手,分析了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发生灾变的原因,提出了减轻或防止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灾变的有效对策。文章对合理调控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实现农村生态经济平衡,防止或减轻农村灾害发生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生态经济学是把两者作为统一体研究的学科。将城市生态学原理用于城镇布局,以节约能源,提高效益,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目标,得出宜发展的四种城市类型;沿海城市,资源城市,内陆交通通枢纽城市和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开发需求的安徽沿江地区生态经济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压力、状态和人类响应3个方面,构建了生态经济分区指标体系,结合经济开发需求的评价结果,以县(市、城区)为基本评价单元,利用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的方法,根据自上而下的专家定性评估,遵循空间邻近性原则,将安徽沿江地区划分为7个生态经济类型,即:合肥污染防治与城镇生态优化区、巢滁湖泊湿地保护与平原生态农业区、马芜铜宣工业污染防治与城镇生态优化区、宣南生态农业与水土保持区、安庆平原农业与湿地生态保护区、池州森林保育与生态农业区以及皖西水源保护与森林保育区. 相似文献
12.
孙成权 《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1999,10(2):28-31
从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阐述了生态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可持续发展意义,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建议,特别强调要在西部地区努力实施生态建设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13.
严立冬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1996,(4)
本文从灾害的概念及其发展入手,分析了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发生灾变的原因,提出了减轻或防止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灾变的有效对策。文章对合理调控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实现农村生态经济平衡,防止或减轻农村灾害发生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城市中高度密集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使得探讨城市经济的发展必须注重于促使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因此有必要用生态经济学的系统观、价值观、区域观等基本观点注视城市经济发展;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定量定性分析手段,对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组成要素进行分析探讨、模拟优化,并有意识地不断完善研究城市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淮河流域水环境严重污染的形成,既有历史社会经济发展中忽视环境保护,欠帐过多的问题,也有水资源条件差,环境容量较小的问题。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多种多样,既有工业点源,又有农业和农村面源,还有人口迅速膨胀及城镇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经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焕忠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1999,(4)
淮河流域水环境严重污染的形成,既有历史社会经济发展中忽视环境保护、欠帐过多的问题,也有水资源条件差、环境容量较小的问题。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多种多样,既有工业点源,又有农业和农村面源,还有人口迅速膨胀及城镇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污染。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是生态经济问题。因此,解决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仅仅做到治理工业污染源、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根本上解决淮河流域水环境问题,则应当在1995 年淮河流域对工业污染源和城市生活污水治理进行规划的基础上,就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进行综合考虑,从生态经济角度进一步做好全面的水环境规划。在规划中尤其要突出可持续发展,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中解决污染问题,要在工业、农业中普遍实行清洁生产,要注意节约水资源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注意控制人口增长并提高人口素质,在农村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做好城镇生活污水利用和处理。 相似文献
17.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条件。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经济平衡存在着内在联系 ,生态经济平衡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 ;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是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 ,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效益的协调统一 ;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通过对理论界一个常异常新的问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概念的探讨,揭示出介于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之间的“过渡循环”是两者相互转化的枢纽;并依此为基础,阐述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十大特征,分析了这一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条件,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经济平衡存在着内在联系生态经济平衡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是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实现生态、经济和三效益的协调统一;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