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石-石膏脱硫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多、最成熟的脱硫技术,但近年来的运行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如CO2的排放,废石膏的处置、水耗等问题.本文就湿式石灰石-石膏脱硫工艺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杨勇  傅文昭 《四川环境》1995,14(4):41-43
本文通过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的形式,以成都市污染程度不同的两区为对比,分析了硫酸盐化速率与呼吸道疾病的动态变化关系。结果发现硫酸盐化速率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呈明显正相关,尤以高浓度污染区更明显;且硫氧化物对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比对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更加敏感、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张琼  李进  王娜 《环境技术》2004,22(4):5-8,13
在我国,燃煤电厂水力冲灰系统的结垢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华北地区两个电厂冲灰系统流程、运行工况的调查及冲灰系统沿程各点的水质分析,利用CaCO3沉淀势作为判断依据,分析了其中一电厂冲灰系统严重结垢而另一电厂冲灰系统结垢不显著的原因,为电厂开展水力除灰管道的防垢及采取防垢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发展历程 氨法脱硫完全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1)20世纪90年代初的分段吸收氨法脱硫技术 类似石灰石-石膏法空塔的氨法烟气脱硫技术基本沿用了石灰石-石膏法的内部结构及流程,运行效果不理想.为降低氨逃逸量,国内环保公司参考德国AMASOX法、日本NKK氨法和美国GE氨法的特点,逐步采用...  相似文献   

5.
石南A集中处理站在污水处理系统和原油系统中发现大量硫化氢气体,给生产带来严重安全隐患。通过对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和原油系统产生硫化氢的机理进行调查,确定硫酸盐还原菌(SRB)是产生硫化氢的主要因素。文章分析了温度、酸碱度和矿化度等影响SRB生长的因素,对比差异变化,通过现场试验对杀菌剂种类和加药量进行了调整,确定油用杀菌剂DL-328最佳投加量为50g/mL,水用杀菌剂JXSH-1最佳投加量为20g/mL。措施优化后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硫化氢得到了有效治理,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WFGD)是目前国内外最为成熟并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活性焦干法脱硫技术(ACD)因其无二次污染、副产品利用价值高、应用范围广等诸多优点也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文章结合实例,从原理、技术和经济性能等方面对石灰石-石膏脱硫与与活性焦法脱硫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剖析了二者在技术及经济指标上的优劣,并针对我国电厂脱硫技术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托盘技术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中的应用.以60MW机组脱硫项目为例,通过比较改造前后的使用情况,得出了托盘技术的投资成本、运行成本更低,对SO2、粉尘等污染物具有更好的脱除效果的结论,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托盘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测西南某气田回注站回注水水样,发现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铁细菌严重超标,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杀菌处理,避免细菌对管道设备的长期腐蚀。研究发现,杀菌剂复合配方A、复配B在投加量为30ppm时,其对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铁细菌的杀菌率均达到99.9%以上,处理后水样满足回注标准要求,在现场应用中也达到相同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爆炸惊醒了我们城市垃圾和粪便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的话,将影响人类生活空间。北京昌平一家专门生产防火报警器的公司院内,短短4个月,接连三次发生气体爆炸物,致使多人受伤,事故的原因仍在调查中,在此同时与该公司一墙之隔的大垃圾厂,被发现潜伏着巨大隐患。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王敏建博士描述了现场所见,他第一个反应是反复摇头说“要是我,绝不会到那去做这种试验,太危险了!”爆炸惊醒了我们,是做决定的时候了。在我国,至今尚持有先污染后治理见解的人们,是不是带有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FGD)工艺是目前运用最普遍的火力发电厂脱硫工艺,在脱硫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脱硫废水,由于其水质特殊,必须设置单独的处理设施。文章简要介绍了脱硫废水产生原因,对脱硫废水水质、水量特点进行阐述,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脱硫废水处理工艺,从设计和运营方面分析脱硫废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空冷器噪声导致厂界噪声超标现象时有发生,通过现场调查、参数测量、理论分析计算等手段,判断出空冷器进气噪声、排气噪声、风机叶片旋转噪声、高速气流与风筒摩擦噪声是厂界噪声超标的关键因素。文章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针对性措施,降低了厂界噪声,满足环保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焦作市矿产资源丰富,经地质勘查发现矿产40种,已开发利用21种,其中煤炭、耐火粘土、石灰石、硫铁矿、水资源储量均居全省前列。目前,已建立国营矿山企业29座,乡镇集体和个体矿山企业1506座,年产矿石量近2000万t,产值6亿元;以矿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厂90余个,年产值30多亿元,采掘业和以矿石为原料的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30%。但本市在矿业开发利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①回采率低,资源浪  相似文献   

13.
气田回注水中的细菌在大量繁殖过程中会严重损害注水设备及地层,检测西南某气田回注站水样,发现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铁细菌严重超标,需对其进行杀菌处理,以期达到回注标准要求(SY/T5329—94)。通过研究,筛选出了戊二醛、有机胍等高效的杀菌剂,杀菌剂投加量分别为30ppm时,对水样中的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铁细菌的杀菌率均达99%,处理后水样满足回注标准要求,在现场应用中也达到相同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今年五月二十日凌晨三时,榆树川发电厂贮灰坝突然坍塌,使五十五万多立方米灰浆和大坝砂石全部泻入布尔哈通河道,造成一起重大恶性事故,损失惨重,后果难料。榆树川发电厂建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布尔哈通河上游的狭小河谷滩上。这是座装机容量不到十万瓩的小型火力发电厂,日排150吨至200吨粉煤灰浆。在一九七○年开始发电时,将灰浆直接排入布尔哈通河道里,使水体遭受严重污染。一九七九年,该厂建成一座土石结构的贮灰坝,才将灰浆积存起来。不料,这一次灰坝坍塌,使积存六年的粉煤灰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资料报道,“阳光经济”光辉普照的另一个领域是欣欣向荣的“环保产业”。联合国环保组织的调查发现,发达国家过去10年发展最快的有两个经济领域,一个是信息产业,另一个就是包括垃圾产业在内的环保产业。经济学家们认为,21世纪是人类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时代,而实施包括垃圾产业在内的“阳光经济”政策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难以替代的战略途径。所以,日益众多的国家高度重视“垃圾产业”,发展产品回收。这些国家相信,自然资源的回收利用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更重要的是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对发达国家的调查发现,环保产业的增长高于其…  相似文献   

16.
在调查南京城市森林游憩者的基础上,以森林价值取向为预测变量,对城市森林游憩服务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市民的森林价值取向包括生态取向、健康取向、文化取向、产品取向和消极取向五种类型;城市森林游憩服务需求则包括基本需求、拓展需求和个性需求三个层次.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发现,对森林资源持“健康”、“文化”和“生态”价值取向的市民对森林游憩的“基本服务”需求明显,更重视森林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保护;而持有“产品”和“消极”取向的市民,则希望森林游憩地能提供更多“拓展”和“个性”服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引导城市森林游憩者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预防原则是保护深海海洋环境免遭深海活动破坏的重要措施。抽象的预防原则可从三个方面转化为实践:一是组织制度层面,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来实施,即国际海底管理局;二是预防措施层面,包括最佳环境实践、适应性管理、环境战略管理计划等;三是程序层面,包括确定环境保护的具体目标、制定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的判断标准、收集环境基线数据和监测数据的程序等。我国对深海采矿工作的应对之策是在国际层面主张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在国内层面,组织制度上明确深海采矿活动管理机关,预防性措施上增加多项环境保护制度,程序上加紧环境调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开展资料汇编和文本起草工作,为深海采矿工作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8.
新疆艾比湖流域平原区景观土壤属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艾比湖流域平原区为对象,在对研究区进行景观生态分类及野外调查验证的基础上,利用"3S"技术将1∶100×104的新疆土壤类型图与研究区景观类型图叠加,从土壤属性层次上对研究区各类景观的生态土壤类型进行确认,并分析其在研究区内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土壤类型为26类,以石膏灰棕漠土所占比例最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9.03%,棕钙土、荒漠风沙土、草甸盐土、盐化草甸土、和灌耕灰漠土等面积也较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胶州市东部滞洪区水质现状的调查,发现水环境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污水直接入渠,水体自净能力差.可通过实施截污与污水收集系统建设相结合、防止污水入湖及实施东部滞洪区湖水自净建设工程等措施改善东部滞洪区的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20.
灰水足迹是水足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义为稀释污染物所需的水量。灰水足迹作为水污染的体积量化指标,已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底层数据缺乏和方法体系限制,灰水足迹研究尚无法为实践管理提供有效支持。本文剖析了灰水足迹评价的必要性及相关概念内涵,从灰水足迹核算方法及适用范围、演化机制、基于灰水足迹的虚拟水流动路径解析等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灰水足迹核算方法的局限性并提出改进思路。同时,为实现灰水足迹深度应用,进一步阐述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包括构建高时空分辨率灰水足迹数据库、基于实体—虚拟灰水耦合流动格局推动生态补偿机制和推进灰水足迹标签制度以消费侧选择引导生产侧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