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侯改变是一种有害的趋势”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托尔巴先生在世界气侯与发展会议上所作发言中的评述,他指出,气侯变暖的警钟已向我们每个人敲响,这种由于温室效应而引起的大气增温是全球性的问题,没有人能够阻止这一改变,也没有人能够超脱。一、气候变暖以及影响所谓温室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使用石化燃料大量增加,使排入大气中的CO_2等废气相应增多以及森林大量砍伐,空气中CO_2气体没被植物所吸收。CO_2气体增多,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可透过大气层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长波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CO_2所吸收,使大气增温。的确,在过去的100年间,地球的平均气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大气环境的三大问题即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变薄。碳通过燃烧释放热的同时,生成CO进入大气,即C+O→CO。CO不仅能强烈吸收12~16.5μ之间的红外辐射,还大量吸收地球表面辐射出的红外线(热线),使大气升温;吸热后的CO再将能量逆射到地面,因此大气中CO好象一个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太阳每秒钟向地球输送1.74×10~(17)焦耳的能量。按理论计算,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和放出红外辐射后的平衡黑体温度仅为-18℃。幸而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大气中的H_2O和CO_2等气体对地表红外辐射有相当程度的吸收,使大气变暖。同时,大气也有红外辐射, 其中向下的一部分为地表所吸收,从而使地表的净向上辐射大为减少,地表的平均温度可达到17℃左右。大气的这种使地表温度升高,保持地球有较高温度的热平衡过程,与玻璃温室的作用有相似之处,故被称为“温室效应”。正是这种效应,保证了地球的温度环境。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碳能够让阳光的短波辐射渗过大气层,但能吸收地球表面散发出来的长波辐射。因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使地球表面变暖,产生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水蒸汽、甲烷、氟氯烃(CFCs)、一氧化二氮(N_2O)与对流层中的臭氧(O_3)。大气中的这几种气体浓度上升后,会使地球表面气温变暖,并在下一个世纪中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全世界普遍关心的地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对策问题。作者介绍了有关气候变化的一些主要学说,并从天体运行、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和地球大气演化,以及近代观测资料出发,对地球气候变暖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剖析,特别是对CO_2等温室效应气体引起的温室效应问题作了详细深入的论述。作者指出,尽管CO_2在大气中有增加的趋势,但不会引起极冰大规模融化,从而使海平面上升、淹没富庶的沿海平原的严重后果,因为大气中CO_2增加两倍才会使全球上升3℃左右,海平面上升0.4~1.5m。减少大气中CO_2最有效的办法,是利用自然界的净化机能。要利用地球环境变迁历史资料,在掌握环境机能特点的基础上,建立预测未来气候模式,以确定能正常调整全球机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当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四分之三来自石化燃料。石化燃料不但数量有限,日趋枯竭,而且生产和使用的副作用是日渐增多地向地球环境排放某些化学品——这些化学品正在全球性地改变自然生态系统,引起全球环境问题。如增强温室效应的主要责任者CO_2,联合国海洋与大气管理署以及气候监测与特征实验室的网络确认了其在大气中的浓度,已  相似文献   

7.
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郑京 《山东环境》2003,(1):51-52
1896年,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S.阿仑纽斯首创地球“温室效应”概念,如大气中的某些成分,如CO2、H2O等气体,能让太阳光短波辐射通过,但却可以强烈地吸收长波辐射,就象罩了一层玻璃的温室一样,使地表大气温度提高,所以称为“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地球上早已存在的自然现象,根据科学家估算如果不存在温室效应,地球的表面的年平均温度是15℃左右,而且历年来变化不太大。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环境适宜于地球上的生命存在,保护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随着人类对燃料的使用量与日俱增,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  相似文献   

8.
早在1861年,著名的自然哲学家约翰·丁达尔明确提出了一个气候变化的理论,此后一直被称为CO_2的温室效应.简单地说,这个理论认为CO_2对太阳光有充分的通透性,但对波长较长的热幅射有着明显的不通透性,这种热幅射是由地球表面发散出来.因此,如果大气CO_2浓度增加,这个理论就断  相似文献   

9.
<正> 大气中CO_2具有吸收、辐射长波光能作用,而透过大气层的短波光能为地球吸收,并以长波形式发射,再被CO_2吸收辐射,使地表和大气底层温度升高、变暖的现象叫温室效应。在二三十年前,科学家曾为地球能否变暖争论不休。而今天:北极冰川融化退缩十多公里;南极融冰速度加快十倍,将迫使新西兰万达湖考查站搬家;20世纪最热的五个年头都发生在80年代。它告诉人们,全球变暖虽然是多因子复杂需多年渐显的过程,但它已初露端倪了。学者们清醒地意识到地球  相似文献   

10.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依靠着大自然所给予的丰富资源不断改善生活。然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又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变化了的环境,又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存,产生了不良影响。温室效应就是当前的世界三大环境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矿物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CO_2和其他温室气体所致。在地球上,地区不同,自然环境各异,人类的活动也不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差别很大。而集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必然对其局部地区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对  相似文献   

11.
1.引言1.1 温室效应问题的国际概况(1)大气中的 CO_2浓度上升将引起地球变暖的温室效应问题,可追溯到19世纪末,那时瑞典化学家阿累尼乌兹(1903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对此就有所触及。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大气中 CO_2浓度上升带来的气候变暖及其影响问题步入国际论坛还是近几年的事。1985年10月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学术联合会(ICSU)为主于澳大利亚费拉赫联合召开的国际会议可以看作是这一开始的标志。而1988年6月以加拿大政府为主,UNEP 和 WMO 协助在多伦多召开的“变化中的大气: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近30年来,由于世界性天气气候异常现象的频繁发生,和全球性平均气温增高的趋势,引起了气候学家和环境科学家对温室效应的普遍注意。在CO_2等微量气体的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影响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以及哪些气候变量有影响等方面,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大气中CO_2含量的变化趋势预测,则是另一个更为复杂的研究问题。近20年来,随着计算技术和气候动力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CO_2温室效应的研究,已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应用气候模式对CO_2浓度变化引起的诸如地表温度、地面温度、土壤湿度、降  相似文献   

13.
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球表面接收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获得热量,同时又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散发热量,从而维持自身的能量收支平衡,保持地表面温度相对稳定。大气中存在CO_2及其它一些微量气体(CFCs,N_2O和CH_4等),这些气体有透过太阳短波辐射、阻止地面长波辐射的特性。因此,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  相似文献   

14.
一个美国研究小组发现,因地球海洋吸收引起温室效应的CO_2达不到人们先前认为的那么多。在把CO_2从大气中吸出来的各种“渗透坑”中,一般认为海洋起的作用最大。科学家们估计海洋大致吸收了40%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_2。  相似文献   

15.
云层可以吸收太阳的能量,而后再将部分能量反射到宇宙中。因而云最的变化对地球能量吸收和辐射有很大的影响。依此结论对不断增加的CO_2的温室效应制订了多种模型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仲民 《环境科学》1991,(5):92-92
保持地球温暖全靠那些吸收红外线的气体,否则地球将面目全非 “温室效应”,即大气的热绝缘效应,千万年来把地球保持在平均温度约13℃,也就是比它本来的温度要高33℃。地球温度上升,证明是同其他星球火星和金星上的温度相一致的。它们离太阳远近不同,大气组分各异。火星上大气极为稀薄,平均温度保持在—53℃,而金星上的大气主要是CO_2,其温室效应无异于“火上加油”,经受着平均温度447℃的高温。在地球上,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是造成大气热绝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调研了大批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海洋中碳的来源、分布和循环机理,揭示了海洋贮库中碳的行为和迁移转化过程,并着重讨论了海洋表层水中CO_2分压的变化,海洋与大气之间CO_2的交换以及海洋对大气中CO_2的吸收作用,以便使读者对海洋中碳分布、循环和海洋在温室效应中的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酸性沉降物并列为世界三大环境难题,其研究的中心内容是CO2问题。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对大气中CO2的迁移、转化贮存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委员会(C-JGOFS)已经成立,而这其中的化学海洋学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中的化学海洋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1.前言人类正在进行一次全球性的大气试验。人类的各种活动大大增加了大气中的氟氯烃、二氧化碳、甲烷及其它几种气体的浓度。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如果这些气体的浓度继续增加.即会使同温层中的臭氧浓发降低和使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因为同温层中的臭氧可以保护地球表面免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而紫外线是可以引起皮肤癌和其它几种疾病的,并可减少粮食产量,损坏材料和增加对水生生物的负茶,由于“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湿度变暖也会影响人体健康,粮食产量、质量、鱼类和野生功物等。降水量与风暴的形式也会变化,海水平面将会升高。  相似文献   

20.
钟天明 《环境》2011,(12):27-29
何谓碳排放?碳排放其实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而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气体,如二氧化碳.它们会使地球表面升温,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不但使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也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影响.今天,人类已经警醒,开始寻找应对"温室效应"的良策,目前所知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