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麋鹿还乡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产鹿科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约占全世界的一半左右,其中有些还是中国特产的稀有种类,麋鹿即为其中之一。麋鹿,角似鹿,而无眉角;颈似鸵,而比鸵短;尾似牛,而比牛宽阔,故称“四不象”。驯鹿、驼鹿,我国也俗称:“四不象”,因同名异物,常把它们混淆。  相似文献   

2.
酝酿了几年的“回延安”终于成行,1997年8月,我们驾车走上返陕之路。同行全是1968年响应党的号召在陕西西北部的志月县插队落户的“老插”。那段时光、那段生活的回忆成为我们茶余饭后永久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联合国确定2023年“世界水日”主题是“Accelerating Change”(加速变革),水利部确定我国纪念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让我们共同关注水资源,节约用水,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海洋的面积要比陆地大得多,海洋中蕴藏着无数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人类虽然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可是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向大风大浪的海洋进军了。最初只是独木舟,在近海航行,登上沿海的岛屿活动。人类大规模地为征服海洋而与风浪作斗争、搏击于浩瀚的大洋巨浪间,应该是始于1405年我国明朝的郑和率舰队通使“西洋”。郑和舰队遍历南亚各地,此后的28年间,七下“西洋”,曾远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海口,是世界上最早的远洋舰队。  相似文献   

5.
人类与瘟疫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同传染病作斗争的历史。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斗争更显得主动、壮烈、理智,因而也更显得成就辉煌。 在我国4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疾年”、“雨疾”、“降疾”等的记载,还有“牛棚”、“猪圈”的字样,表示人畜已经分处,并记有关于室内外洒水、清扫和除虫的资料。我们的先人这肘已“以石治病”,使用了砭石、骨针,在采集食物中认  相似文献   

6.
李平  李璐 《防灾博览》2004,(6):21-22
水是生命之源,从“关关雎鸠,在河之州”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水不仅哺育了生命,而且孕育了我们伟大的文明古国。然而据有关专家预测,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世界银行副行长萨拉丁在20世纪末指出:“下世纪的战争将是由水而不是由石油或政治引起的。”“向海洋要淡水”,已成为人类生活中的亮色。  相似文献   

7.
漂泊南大洋     
“雪龙”号终于来了,预示着我们告别长城站的时刻到了。 为了同南极瞬息万变的天气赛跑,我们只用了三天时间,全体出动,日夜不停地抢卸完够用两年的食品、油料,还将两年以来站上所有的垃圾和历次考察队积攒下来的废油桶装上船,以便运回国内处理,不让它们玷污南极的大地和海洋。第四日的凌晨,在朦朦细雨和队友的送别声中我登上“雪龙”号,开始了漂泊南大洋的船上生活。 “南大洋”海域,你在地图上是找不到的,因为它是对环绕南极洲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南端水系的统  相似文献   

8.
基因污染不可不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萍 《灾害学》2002,17(4):82-82
时下,“基因”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不过,基因也和原子能一样: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环境亦具有破坏性。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的基因,其化学“建材”几乎都是一样的。基因构成材料的这种通用性,使人为重组的基因有可能污染自然界生物的基因库——我们这颗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自从人类掌握了对生物基因进行手术的技能,人类就学会了一种本领,也就是被一些人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作品”的本领。这些“作品”现在已经不单是密封在实验室的试管内,它们早已撒播在几千万hm2的庄稼上。这些新型的庄稼,我们称之为“转基因作物”,即其基因是经过工…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我国自然灾害群生的典型地区和频发地区,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在未来十年灾害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为参与联合国倡义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和推动新疆的减轻工作,我们对新疆1949~1990年主要灾害进行了分析研究和统计,并对今后的减灾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民防苑》2003,(1)
“防灾宣传员, 抗灾信息员, 救灾救护员, 我们是新时代的民防志愿者。我们谨记“平战结合、为民造福”的嘱托, 志愿服务于民防事业……”。这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宛如一幕幕动人的乐曲,飞入闵行区千家万户,并通过广大民防志愿者之手,化为一串串民防减灾的硕果。2000年4月12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在闵行视察,亲切接见这支年轻的队伍。  相似文献   

11.
某 35kV开关柜存在疑似放电声音,应用超声波检测手段对该开关柜进行全面检测,最终确诊了放电类型及放电位置。停电后,发现柜内一处等电位线断裂。经检修处理后,放电声音消失,超声波检测无异常。本次应用超声波检测有效避免了一起设备事故。应用结果表明:超声波检测技术能够在开关柜早期故障诊断中发挥重大作用,并有利于设备状态评价与检修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地震是造成综合管廊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综合管廊一旦发生破坏,其产生的后果将比传统埋地管道复杂得多。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几种综合管廊接头形式,并对不同的接头形式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选取综合管廊标准段并考虑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以及土体本构模型,利用自编程序施加黏弹性人工边界以及等效节点力对不同接头形式下管廊及内部管道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最大纵向位移差,整体现浇结构的响应会高于预制拼装结构,且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加,响应的差异会进一步增大。两种接头形式下,管廊标准段在地震动作用下的损伤很小,仅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达到0.4g及以上时会发生轻微损伤,不会影响正常使用。同一地震动作用下,小管径的管道应力水平会小于大管径的管道应力水平。同时采用橡胶止水带和预应力钢筋的接头形式会比仅采用橡胶止水带的接头形式更有利于降低廊内管道的应力水平。考虑到采用预应力钢筋连接的预制拼装结构会进一步提高廊内管道的安全水平,因此,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不仅要考虑接头的防水,还应该采用预应力筋对相邻节段连接,进一步提升综合管廊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岁末大营救     
2005年12月31日,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沈阳市人民正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悦中,一场灾难却已悄无声息地袭来。 12月31日上午10时许,市西苑宾馆三楼服务员蔺桂花在员工餐厅炖菜时,因长时间离开厨房,无人看管炉灶,致使菜锅烧焦起火,大火引燃了灶台附近的木材和纸箱,迅速燃烧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4月22日是地球日,是唤起人类高度关注地球,珍惜生存环境的日子。  相似文献   

15.
以单层单跨带悬臂梁段拼接钢框架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表变形的物理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钢框架带悬臂梁段拼接节点在地表水平变形作用下的附加应力和变形规律。主要研究在水平拉伸和水平压缩作用下,拼接节点处腹板拼接板和上下翼缘拼接板内产生的附加内力及变形曲线,分析了上下翼缘拼接板和腹板拼接板中间位置点的变形值随着试验加载值的增加而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水平拉伸作用最为不利;拼接节点虽会产生附加变形,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弹性阶段,卸栽后可以恢复,表现出良好的抗变形性能。最后给出建议:在地表变形地区新建或加固改造钢结构建构筑物时,采用钢框架带悬臂梁段高强螺栓拼接连接,可以很好地吸收变形能。  相似文献   

16.
向立云  刘巍 《灾害学》2000,15(2):48-51
1998年8月1日,湖北省嘉鱼县Pai洲湾堤失事溃决,造成生大损失。调查表明,受大堤保护的Pai洲湾居民防洪意识淡薄,多认为大堤不会失事。溃堤后,区内居民,尤其是溃口附近的一些居民采取的避洪行为不当,致命人员伤亡严重。这些问题在其他受防洪工程的地区同样存在。加强洪水知识和宣传,提高洪水风险区居民的防洪意识,是减轻洪水灾害的主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7.
2007年6月3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一带发生了6.4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教育、卫生、水利、交通、电力、通讯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普洱市的镇沅、澜沧、孟连、西盟,临沧市的临翔区和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市等县(市、区)12个乡镇的部分民房、校舍、水利设施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经省地震灾害损  相似文献   

18.
昆仑山口西地震激发的地球环型振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改造后的7个台站3天的VHE、VHN波形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提取了2001-11-14昆仑山口西地震激发的0T2~0T40地球环型自由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对比,发现环型振荡振型周期与PREM预测的环型自由振荡周期符合得很好。频率与PREM模型略微不一致的环型振荡振型可以解释为地球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所致。因此地球自由振荡信息可用于揭示地球的三维不均匀结构信息或各向异性信息,并可能对区分地幔对流模式(全地幔对流或上地幔对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考虑多种断层错动位移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穿越活动断裂带的隧洞数值模型,进行跨活断裂隧洞断层错动的数值计算,开展不同断层错动位移模式对隧洞衬砌的变形与内力的影响研究.选择断层带中隧洞结构变形的最可能的模式——固支梁支座垂直位移时梁的结构变形作为断层带错动位移模式,即为"S"型错动位移模式.考虑"S"型与"直线型"两种位移模式对铰接设计隧洞结构变形与内力的影响.结果 表明:考虑断层带错动位移模式下,错动作用时衬砌受影响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断层破碎带附近,衬砌内力峰值出现在断层带与上下盘交界处;断层错动位移模式不同,断层错动时衬砌变形以及所受内力的分布规律基本相同.但衬砌拱顶垂直位移曲线、衬砌所受内力在断层带剧变程度以及峰值大小相差较大;"S"型位移模式相对于"直线型"在对铰接衬砌的变形以及受力上有较大的差异.在进一步研究断层错动位移模式时,可对跨断层隧洞的影响研究上考虑"S"型位移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淮安城区内钻探和浅层人工地震勘探资料 ,确定了淮阴 -响水断裂的大致位置。在此基础上 ,又做了城区断层气和地磁勘探 ,进一步确定了淮阴 -响水断裂经过市区的位置。满足了城市规划的需要 ,也为探索城区断裂勘探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